1
|
经典批评与诗学建构:江少川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卢建飞
|
《华文文学》
|
2024 |
0 |
|
2
|
论岭南文化精神与港人国民意识的建构 |
邢立军
徐海波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3
|
台港新儒家“中国艺术精神”阐释的悖论反思 |
孙琪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4
|
香港20世纪80年代以来聊斋题材电影改编论 |
赵庆超
刘晓鑫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中国精神、广东精神与香港精神关系探析 |
黄月细
黄楚丹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6
|
以宪法文化增强香港地区青年的爱国精神 |
叶穗冰
|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
|
2023 |
0 |
|
7
|
从困惑到超越——论徐速创作的爱国主义情怀 |
李槟
|
《池州学院学报》
|
2008 |
0 |
|
8
|
多元类型电影创作与香港文化表述--陈德森电影研究 |
张燕
王赟姝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1 |
1
|
|
9
|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黄伟萍
黄亿晗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0
|
广府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
何丽君
|
《对外经贸》
|
2020 |
4
|
|
11
|
场所精神理论在遗产保护管理及活化利用中的运用——以香港蓝屋建筑群为例 |
付梓杰
|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
2021 |
1
|
|
12
|
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过程中的校训探究——借鉴香港公开大学的成功经验 |
卢晓娜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5 |
2
|
|
13
|
香港新亚书院的成立对台港二地新儒学发展的影响 |
杨祖汉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4
|
新世纪以来香港警匪系列片的伴随文本研究 |
李师师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5
|
《爱妻》:文学异托邦与智能时代的精神探索 |
张衡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6
|
主体回归与虚空策略--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作品“重现”的形式逻辑及内在追寻 |
张长文
宋聚生
胡润泽
|
《世界建筑》
|
2021 |
0 |
|
17
|
钱穆与唐君毅 |
陈勇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8
|
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与形态特征 |
徐海波
冯庆想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9
|
两岸三地现代舞文化精神之比较研究 |
张永庆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0
|
近代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的生成与特征 |
储朝晖
|
《大学(学术版)》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