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cking behavior of forest birds in Hong Kong,South China
1
作者 Hon Kai Kwok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097-1102,共6页
This paper reports observations of flocking behavior of birds in a well-protected secondary forest in Tai Po Kau Nature Reserv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China. A total of 1025 flocks including 5255 bi... This paper reports observations of flocking behavior of birds in a well-protected secondary forest in Tai Po Kau Nature Reserv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China. A total of 1025 flocks including 5255 birds and 48 speci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October 2002 and November 2003. Most flocks consisted of only one species. The observed flocks averaged 1.79 +/- 0.05 (SE) species and 5.13 +/- 0.18 (SE) birds. The Japanese White-eye was the most numerous species and was present in 21.6% of the observed flocks. Seasonal trends in both flock size and number of speci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overall bird dens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in the study area reported in a previou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bird forest FLOCK Tai Po Kau Nature Reserv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下载PDF
Linking Hong Kong Secondary Students9 School Belongingness with Pre-School Characteristics,School Experiences,and Out-of-Class Experiences
2
作者 Aohua Ni Feng Han 《教育技术与创新》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Framed with the model of Cashmore et al.(2011),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attern of school belongingness of Hong Kong students with their pre-school characteristics,school experiences,and out-of-class experiences using ... Framed with the model of Cashmore et al.(2011),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attern of school belongingness of Hong Kong students with their pre-school characteristics,school experiences,and out-of-class experiences using PISA 2015 data.The total sample included 4703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ged 15.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ong Kong secondary students9 school belongingness was predicted by pre-school characteristics,school experiences,and out-of-class experiences.Compared with two other categories of variables,out-of-class experiences had a stronger prediction in terms of peer relationships.Overall,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SES),student performance,selfmotivation,student-teacher ratio,and peer relationship were positive predictors,whereas school size was negatively predictive.In addition,the relationships of school belongingness with three categories of variables differed by immigrant status.Immigrant children had a greater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than local students.The findings add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in relevan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students School belongingness hong kong PISA
下载PDF
Catering for Learner Diversity in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s:Insights fro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Learning Styles and Approaches 被引量:3
3
作者 Hongbiao Yin John Chi-Kin Lee Zhonghua Zhang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20年第4期610-631,共22页
Purpose:Catering for learner diversity is a key issue in the recent educational reforms in Hong Kong.The present study addresses this issue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learning styl... Purpose:Catering for learner diversity is a key issue in the recent educational reforms in Hong Kong.The present study addresses this issue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learning styles an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s.Design/Approach/Methods:A total of 6,054 junior secondary students in Hong Kong responded to a questionnaire consisting of two instruments.A serie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were conducted.Findings:The results identified three types of learning style among the student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a cognitive orientation,a social orientation,and a methodological orientation.Some significant gender-and achievement-level differences were revealed.Compared with the socially oriented learning style,the cognitively and methodologically oriented learning styles were more extensively and strongly related to students’approaches to learning,even though these students showed a greater preference for the socially oriented learning style.Originality/Value:It is unwise to blindly cater for students’learning styl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Teachers should adopt a comprehensive and balanced approach toward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which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congruence between students’learning styles and teacher’s pedagogy but also integrates the constructive frictions between them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roaches to learning hong kong junior secondary students learner diversity learning styles
原文传递
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历程、逻辑及价值取向
4
作者 夏雪景 马早明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74,共15页
课程教材政策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重要政治历史事件时间为界,结合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有限管理、强化管理、回归调整和全面规范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香港地区现行课程... 课程教材政策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重要政治历史事件时间为界,结合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有限管理、强化管理、回归调整和全面规范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香港地区现行课程教材政策的基本逻辑:在政策目标上,持续强化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政策主体上,致力于协调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在政策路径上,巩固特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在政策工具上,丰富教材治理工具,发挥工具的协同效应。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体现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注重以人为本和树立开放教材观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中小学 课程教材政策 价值取向
下载PDF
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诊断反馈系统的开发及改进
5
作者 禤美瑶 萧伟乐 +2 位作者 周钜宽 杨汉基 席小明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进一步推动“评核促进学习”,香港地区考试及评核局以历年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评核数据为基础开发了HKDSE诊断反馈系统。目前,该系统结合HKDSE 6个科目选择题的试题库,对学生学习表现数据加以分析并建立统计模型,为教师与... 为进一步推动“评核促进学习”,香港地区考试及评核局以历年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评核数据为基础开发了HKDSE诊断反馈系统。目前,该系统结合HKDSE 6个科目选择题的试题库,对学生学习表现数据加以分析并建立统计模型,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诊断性反馈报告,突出学生在不同能力或范畴的不足与强项。来自14所学校的约2200名学生及教师试用了该系统,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意见建议,以改进系统设计。系统改良版在“数据主导评核提升计划”中正式推出,辅之以学科教师培训,以帮助学校提升评核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 诊断反馈 评核促进学习 个性化学习
下载PDF
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等级预测研究
6
作者 许嘉凌 萧伟乐 席小明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101,共8页
为研究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简称文凭试)等级预测结果,以过往文凭试结果作为依据,通过标准化程序,对2020—2023年共计146180名考生根据其校内评核成绩进行文凭试等级预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各参与学校组织架构、教师的工作经验、... 为研究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简称文凭试)等级预测结果,以过往文凭试结果作为依据,通过标准化程序,对2020—2023年共计146180名考生根据其校内评核成绩进行文凭试等级预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各参与学校组织架构、教师的工作经验、公开考试阅卷经验及专业发展活动等,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学校属性与校内评核的关系。结果显示: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4门核心科目等级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其中英文预测结果最佳,其余3科预测结果类似;选修科目则因每年选考人数少导致文凭试成绩变化大,进而影响预测结果;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显示,不同学校属性对于不同科目的校内评核具有不同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 等级预测 校内评核 标准参照测验
下载PDF
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英语口语实施网考的探索研究
7
作者 Cameron Smart Jennifer Shiu +2 位作者 Matthew Drysdale Andy Chan 吴泓霖(译)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共9页
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HKDSE)英语口语公开考试中的小组互动部分受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开展,需要探索其他口试形式。本研究探讨使用基于网络的协作视频会议工具Zoom... 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HKDSE)英语口语公开考试中的小组互动部分受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开展,需要探索其他口试形式。本研究探讨使用基于网络的协作视频会议工具Zoom进行网考口试(Internet-delivered Speaking Test)的可能性方案。选取40名中学生进行网考口试的试测,由经验丰富的口试考官对考生表现进行评分,并使用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方法研究口试考生在话轮转换和语法准确性方面的表现。通过对考生话语的语言分析,以及从考生处和考官处分别收集的反馈结果,证实网考口试是可靠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 口语测试 网考口试 面对面口试
下载PDF
中国香港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变革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早明 夏雪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2-159,共8页
中国香港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时代驱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迫切需要加强国民教育;另一方面是问题驱动,完善教育制度体系,需要优化课程教材。政策变革的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国民教育统领课程目标,... 中国香港中小学课程教材政策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时代驱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迫切需要加强国民教育;另一方面是问题驱动,完善教育制度体系,需要优化课程教材。政策变革的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国民教育统领课程目标,助力香港地区青少年建立国家观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一体化课程设置,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基础教育全过程;以加强行政管控力度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教材管理手段;以培养爱国爱港教师为旨归,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构建完善的、符合教育需求的课程教材体系是香港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要实现这一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在治理方位上构建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升对课程教材的规划管理能力,发挥好社团组织的教育治理功能,优化教材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香港中小学 课程教材 教育政策
下载PDF
香港地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
9
作者 李臣之 郑涵 +1 位作者 梁舒婷 黄晶榕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9,共10页
通过对1239名香港地区中小学生调查发现,香港地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水平相较于之前的同类研究有所提高,但是,在“个体价值”的认识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系,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价值或共... 通过对1239名香港地区中小学生调查发现,香港地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水平相较于之前的同类研究有所提高,但是,在“个体价值”的认识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系,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价值或共享感的主观认知明显不足;香港地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在年级、母亲国籍、曾就读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香港地区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在7个维度呈正相关。依据调查结果,建议鼓励香港地区中小学生到内地研学实践,或到粤港澳大湾区港澳子弟校或子弟班就读,重点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发展大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潮流,以提升香港地区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意识和自信;加强香港地区教师爱国教育培训,聚焦国家认同教育目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铸牢学生的政治思想基础;发挥母亲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加强家校协同,优化国家认同教育的家庭环境,系统提升学生国家认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香港地区中小学生 粤港澳大湾区 家校协同
下载PDF
广州绿道系统木本植物多样性与生长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品川 罗丹 +9 位作者 孙冰 王嘉楠 郝泽周 罗水兴 陈步峰 唐艺家 刘晓天 何继红 何俊勇 裴男才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4期64-73,共10页
木本植物是绿道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成要素。以广州市域分布的绿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与统计处理,并对主要树种组成、开花时间特征、重要值、乡土植物使用情况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绿道常见观花木本植物有28种;全年皆... 木本植物是绿道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成要素。以广州市域分布的绿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与统计处理,并对主要树种组成、开花时间特征、重要值、乡土植物使用情况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绿道常见观花木本植物有28种;全年皆有开花树种,主要集中在夏季,如6、7和8月份分别有15、14和12种;(2)优势植物主要有细叶榕、羊蹄甲、高山榕和杧果等,乡土植物使用率占总数的73%,但部分乔木树种(如细叶榕)运用频率较高导致群落组成单一;(3)广州绿道树木长势较为良好,病虫害情况较少,但也需要加强后期病虫害防护措施;(4)多数常见树种的胸径与冠幅、树高呈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为避免绿道植物群落同质化现象,建议后续在绿道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栽植更多种类的乔灌植物,加强林木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提升广州市绿道森林景观和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网 植物群落 森林景观 人居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形态-破碎化-聚集度”的粤港澳大湾区森林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畅 吴卓 +2 位作者 曾梓瑶 龚建周 李江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32-3044,共13页
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能够帮助理解区域森林变化过程。传统的景观指数方法多以均值为计算结果且空间信息表达不足,基于形态学方法能够从空间上直观辨别景观类型,综合破碎化和聚集度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森林景观格局的演变... 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能够帮助理解区域森林变化过程。传统的景观指数方法多以均值为计算结果且空间信息表达不足,基于形态学方法能够从空间上直观辨别景观类型,综合破碎化和聚集度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森林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以1990、2000、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空间形态-破碎化-聚集度”的综合研究框架,开展大湾区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近30年大湾区森林形态以核心区为主,森林面积逐渐减少,而2010—2020年减少速率降低,各类型森林斑块均有所恢复;(2)整体破碎化程度较低,中部破碎化地区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3)聚集度结果表明,距离森林边界500 m内的森林斑块面积最大,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而距离大于4.5 km的非森林斑块面积几乎翻倍增加,应重点关注该区域的森林损失。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相关结果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 城市森林 景观破碎化 聚集度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时空分布演变及现存林龄遥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信 陈建裕 杨清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红树林作为热带、亚热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之一。本文使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形成了196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岸线、围填海、养殖区、红树林分布数据图集,并利用联合红树林识别指数(CMRI)对大湾... 红树林作为热带、亚热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之一。本文使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形成了196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岸线、围填海、养殖区、红树林分布数据图集,并利用联合红树林识别指数(CMRI)对大湾区现存红树林进行时序分析得到红树林林龄数据集。结果表明,通过多源遥感数据解译得到现存红树林数据集,结合CMRI时序数据可以建立现存红树林变迁历史,进而有效估算红树林林龄。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的时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迁,现存红树林面积约为3316 hm^(2),大湾区内部各地区存量林龄差异较大,整体林龄均值为20 a。近50年间,岸线整体向海移动,岸线变迁、围填海和养殖区变化显著影响红树林面积、空间分布及林龄大小,人工种植是近20年红树林恢复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林龄提取 岸线变迁 围填海 养殖区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香港地铁服务满意度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林川 唐祥龙 +2 位作者 石亚灵 梁源 杨钦然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1,共6页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地铁是老年人重要的出行方式和移动性保障,本研究基于270名老年人对中国香港地铁(MTR...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地铁是老年人重要的出行方式和移动性保障,本研究基于270名老年人对中国香港地铁(MTR)服务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关联整体满意度与属性满意度,并构建“重要性-满意度”指数识别地铁属性适老化改进的优先级。研究发现:老年人对地铁服务基本满意;老年人重点关注的地铁服务属性是候车空间、优先座位和行车稳定性;老年人较少关注的属性是发车频率和准时性;改进优先级最高的地铁服务属性是优先座位、车厢温度和站点可达性。据此,针对性提出地铁适老化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公共交通满意度 地铁服务满意度 随机森林 中国香港
下载PDF
融合BLSMOTE算法与随机森林模型的跨港珠澳大桥个体出行行为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波 吴淑博 +3 位作者 邹亚杰 韩宛兵 李林波 吴兵 《交通与运输》 2023年第2期37-43,共7页
交通出行行为预测研究是构建港珠澳三地智慧出行服务平台及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理论基础。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了港珠澳大桥跨境出行样本数据;其次,针对样本数据集中所预测的类别数据标签并不均衡情况,引入BLSMOTE算法,构建多... 交通出行行为预测研究是构建港珠澳三地智慧出行服务平台及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理论基础。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了港珠澳大桥跨境出行样本数据;其次,针对样本数据集中所预测的类别数据标签并不均衡情况,引入BLSMOTE算法,构建多模式跨境出行行为模式预测模型;最后,利用SHAP方法分析特征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LSMOTE算法与随机森林模型相结合的BLSMOTE-RF模型与原始模型相比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在关于出行者的特征变量中,通行时间、是否进行港澳两地联游出行、安全性在出行行为模式选择中较为重要。该方法可用来预测跨境出行者多模式跨境出行情况,有利于向出行者提供个性化的跨境出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预测 港珠澳大桥 跨境出行 BLSMOTE算法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森林暗夜公园选址研究
15
作者 刘泽杰 钟永德 陈朝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4期89-102,共14页
【目的】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森林暗夜公园选址模型,拟为国内其他区域选址提供一个可参考的选址研究方法。【方法】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AVG)、无云覆盖天数数据(CVG)、PM2.5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地覆盖数据等多源数据,构... 【目的】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森林暗夜公园选址模型,拟为国内其他区域选址提供一个可参考的选址研究方法。【方法】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AVG)、无云覆盖天数数据(CVG)、PM2.5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地覆盖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森林暗夜公园选址模型。【结果】森林暗夜公园建设选址的高适宜区多零星分布在肇庆市、江门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惠州市、广州市东北部与惠州市交界处;中适宜区集中分布在肇庆市、江门市、惠州市以及广州市东北部与惠州市的交界处:低适宜区及不适宜区集中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包括佛山市、中山市、东莞市、深圳市、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广州中南部。【结论】1)粤港澳大湾区森林暗夜公园高适宜建设区域呈零散分布,中度适宜区基本环绕零散分布在高度适宜区周边,低适宜及不适宜区则主要集中分布在粤港澳边缘与各个城市主城区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区域;2)粤港澳大湾区的森林暗夜公园选址影响要素中暗夜灯光指数、人口密度以及NDVI指数是影响较大的指标;3)中适宜建设区多环绕在零星分散的高适宜建设区周边,两者多邻近连片分布。森林暗夜公园适宜建设区域分布范围较广,有利于结合不同的区位地域、不同的特色文化、不同的发展程度,建设具有特色的不同类型森林暗夜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暗夜公园 多源数据 选址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香港次生林下植物菌根的调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庄雪影 陈咏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87-292,共6页
本文报道了香港64种野生植物根系天然感染菌根菌的状况:98.4%的植物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上了菌根菌,98.1%的根样发现受内生菌根(VAM)的感染,其中小叶青冈(Quercusmyrsinaefolia)同时受外生菌根... 本文报道了香港64种野生植物根系天然感染菌根菌的状况:98.4%的植物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上了菌根菌,98.1%的根样发现受内生菌根(VAM)的感染,其中小叶青冈(Quercusmyrsinaefolia)同时受外生菌根(ECM)和内生菌根的感染。该研究揭示了香港次生林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受菌根菌感染的普遍性,为进一步探讨华南地区菌根与退化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香港 次生林 调查
下载PDF
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及其发展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范为桥 张妙清 +1 位作者 张树辉 梁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2-1012,共11页
本文报告了新近发展的跨文化(中国人)个性测量表-青少年版(CPAI-A)对香港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评估结果。CPAI-A是在CPAI-2(成人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研究发现性别是影响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关键因素,并且性别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之... 本文报告了新近发展的跨文化(中国人)个性测量表-青少年版(CPAI-A)对香港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评估结果。CPAI-A是在CPAI-2(成人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研究发现性别是影响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关键因素,并且性别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延续性和发展性趋势。结合对已有研究的比较分析,文章从发展角度讨论了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特性在青少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情形。文章还基于CPAI-2中国人常模的数据,比较分析了青少年与成人之间人格特征性别差异的特点。文章最后认为性别差异特征是体现人格特质在青少年期的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从青少年到成人阶段的发展性与稳定性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性别差异 发展性 CPAI—A 香港中学生
下载PDF
香港乡土树种幼苗在次生林下生长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18
作者 庄雪影 Richard T.CORLETT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1-300,共10页
通过苗木移植试验,测定了21种香港乡土树种在次生林下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种类的幼苗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在林下生长;只有极少数种类表现出极耐荫或极不耐荫,导致林下先锋树种幼苗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荫蔽或因... 通过苗木移植试验,测定了21种香港乡土树种在次生林下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种类的幼苗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在林下生长;只有极少数种类表现出极耐荫或极不耐荫,导致林下先锋树种幼苗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荫蔽或因荫蔽而生长不良受病虫害致死.在香港次生林演替中占优势的种类通常具有生长快、稍耐荫,或生长稍慢但耐胁迫等特点.这是对香港退化土地长期适应的结果.鸟播植物在香港次生林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议加强鸟播树种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在植树造林中应用.结合本实验结果,对一些现代植物群落演替假说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次生林 树苗成活率 生长 次生演替
下载PDF
香港西贡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清波 杨祝良 +3 位作者 姜杨 周效华 王存智 靳国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1-513,共13页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区,白垩纪粮船湾组发育有目前世界已知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碎斑熔岩石柱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的次生节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柱状节理岩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过程。粮船湾组...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区,白垩纪粮船湾组发育有目前世界已知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碎斑熔岩石柱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的次生节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柱状节理岩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过程。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主要包括陡倾的纵节理及缓倾的横节理。前者多具有共轭剪节理的特征,形成于不同方向的挤压构造环境下;后者切割早期构造面理,形成于重力垮塌的构造环境,多发展为正滑断层。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总体上受次生节理改造明显,共轭节理反演的构造应力环境表明石柱区在140 Ma左右经历了快速的构造转换,主挤压应力由近NE—SW向转换为近NW—SE向,可能与莲花山断裂的构造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节理 次生节理 香港西贡 粮船湾组 流纹质碎斑熔岩
下载PDF
香港石鼓洲植物传播与植被次生演替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林 武艳芳 +1 位作者 陈定如 邢福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1-656,共6页
在香港石鼓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岛的324种植物的果实类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该岛植物的果实类型可划分为13类,主要是核果、浆果、蒴果和荚果四类,分别占总数的19.75%、18.83%、16.98%和11.11%。岛上植物种子... 在香港石鼓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岛的324种植物的果实类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该岛植物的果实类型可划分为13类,主要是核果、浆果、蒴果和荚果四类,分别占总数的19.75%、18.83%、16.98%和11.11%。岛上植物种子传播的类型主要有4种,即动物传播(含鸟类传播和其它动物传播)、风传播、人力传播和水流传播,分别有植物233种、74种、39种及22种,动物传播中鸟类传播的有139种,其它动物传播的有156种。有86种植物有2种以上的自然传播方式(不包括人力传播)。此外,还对石鼓洲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与植被次生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石鼓洲火烧之后岛上残存植物物种是目前植被的基础,鸟类和其它动物的传播作用对岛上的植被的次生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石鼓洲 果实类型 种子传播 植被 次生演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