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fessor Zhang Hongchun's medication rul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1
作者 Di Liu Wei Zhang Hong-Chun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1年第14期61-67,共7页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TCMISS),the medication rule of Professor Zhang Hongchu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in stable period was c...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TCMISS),the medication rule of Professor Zhang Hongchu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in stable period was carried out.The prescriptions of Professor Zhang Hongchun in treating COPD patients in stable period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frequency statistics,association rules and complex system entropy clustering.A total of 111 prescriptions were screened out,including 106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ch were mainly warm,cold and flat,and mainly sweet,bitter and pungent.The meridians were mostly attributed to lung,spleen,liver and kidney meridians.34 core combinations of drugs were extracted,and 38 association rules with confidence level of one were obtained.Three new prescriptions were obtained.The core prescriptions were:Angelicae Sinensis Radix(15g),Pseudostellariae Radix(30g),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15g),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15g),Farfarae Flos(15g),Asteris Radix Et Rhizoma(15g),Poria Cocos(Schw.)Wolf(15g),Perillae Fructus(15g),Perilla Frutescens(15g),Ephedra Herba(10g),Licorice(3g).Professor Zhang Hongchun's treatment methods of COPD patients in stable stage are to invigorate lung,spleen and kidney,and to stop cough,eliminate phlegm and asthma,promote Qi,activate blood circulation and dissipate blood 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Zhang hongchun Medication rule
下载PDF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s among dominant species on a post-seismic landslide in Hongchun Gully,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HUANG You-you HAN Han +1 位作者 TANG Chuan LIU Shou-jia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0期1985-1994,共10页
The 5.12 Earthquake in 2008 and 8.14 Debris Flow in 2010 resulted in large-scale landslides that disturbed vast areas of vegetation in the Hongchun Gully, Wenchuan County, China. To define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The 5.12 Earthquake in 2008 and 8.14 Debris Flow in 2010 resulted in large-scale landslides that disturbed vast areas of vegetation in the Hongchun Gully, Wenchuan County, China. To define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during natural recovery after catastrophic events,vegetatio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is typical landslide. Field survey data selected from a total of 51 sample plots belonged to seven belt transects and were analysed by Schluter's variance ratio, 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s. Plant communities on the landslide consisted of 78 species, 65 genera and52 families. Of the total of 78 species, 25 are identified as dominant species, among which Camptotheca acuminate,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Coriaria nepalensis, Robinia pseudoacacia, Buddleja alternifolia, Anemone vitifolia and Nephrolepis auriculata play a constructive role during the natural afforestation. Moreover,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these 25 dominant spec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s.This study found that even though the landslide had frequently suffered from interference due to heavy rain, the vegetation succession processes are ongoing,and it is now at a shrub–herb community succession stage, which indicates that vegetation can naturally recover in the denuded sit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useful insight into the ecological interactions and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plant species during the natural recovery of vegetation and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vegetation recovery modelling in the landslid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群落 山体滑坡 种间关系 优势种 群落组成 红椿 中国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特大泥石流工程防治及初步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德华 许向宁 +1 位作者 吉峰 曹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0-268,共9页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强降雨导致红椿沟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固体物质80.5×104m3,泥石流堵塞岷江,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镇,淤埋了沟口G213国道,毁坏了在建的映汶高速公路引桥路基及桥墩。据调查,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前,沟域...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强降雨导致红椿沟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固体物质80.5×104m3,泥石流堵塞岷江,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镇,淤埋了沟口G213国道,毁坏了在建的映汶高速公路引桥路基及桥墩。据调查,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前,沟域内即分布有大量的地震崩滑物源,沟道堵塞极其严重,在持续强降雨下极易发生泥石流。为预防再次暴发泥石流灾害,对红椿沟开展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沟域尚有剩余物源量310.14×104m3,其中动储量达98.4×104m3,在强降雨条件下再次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可能性较大。本文在对红椿沟"8.14"特大泥石流暴发特征介绍基础上,分析了现状条件下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泥石流沟工程治理设计思路及工程布置的作用,提出了全流域综合治理设计理念,即"中、上游稳坡固源拦挡,下游固床+排导"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治理,通过稳源固坡、分级拦挡、分散淤积、调蓄消能、减势排导等系统的工程措施,达到控制灾害性泥石流发生的目的,确保映秀镇映秀新区、G213国道、映汶高速公路的安全。在工程竣工后的2011年7、8月两次强降雨时,红椿沟未有固体物质出沟进入岷江,治理工程效果得到了初步检验,体现了针对巨灾型泥石流沟采用全流域综合工程治理设计理念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秀镇 红椿沟 泥石流灾害 治理措施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震区泥石流淤埋强度评价——以红椿沟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韩用顺 孔亚平 +3 位作者 王云 钱宁 黄鹏 韩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1-207,共7页
泥石流灾害是震后危害最大的次生山地灾害,已成为山区防灾减灾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快速科学地计算震后泥石流淤埋强度和宽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淤埋强度评估,对灾后重大工程选址重建和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震区... 泥石流灾害是震后危害最大的次生山地灾害,已成为山区防灾减灾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快速科学地计算震后泥石流淤埋强度和宽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淤埋强度评估,对灾后重大工程选址重建和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震区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考察、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泥石流淤埋厚度、宽度和强度评估模型,进行红椿沟泥石流淤埋强度评估。研究表明:(1)红椿沟泥石流淤埋厚度评估结果为11.07 m,实测结果为10.5 m,绝对误差为+0.57 m、相对误差5.1%;(2)泥石流淤埋宽度评估结果为174.66 m,实测结果为180.3 m,绝对误差为-5.64 m、相对误差3.2%;(3)泥石流淤埋强度指数为4.6,为极高强度,具有极高的冲淤能力和危险性;(4)建立的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但还需要在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对重要参数作进一步的修正。研究结果为震区都汶公路及其跨沟桥梁设计施工和防治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预埋厚度与宽度计算 预埋强度评估 红椿沟
下载PDF
四川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8.14”特大泥石流形成条件与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德华 许向宁 郝红兵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2年第3期32-38,共7页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强降雨导致红椿沟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固体物质80.5×104m3,泥石流堰塞堵断岷江主河道,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新区,淤埋了沟口213国道公路400m,掩埋了在建映(秀)-汶(川)高速公路引线路基及多个桥墩,造...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强降雨导致红椿沟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固体物质80.5×104m3,泥石流堰塞堵断岷江主河道,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新区,淤埋了沟口213国道公路400m,掩埋了在建映(秀)-汶(川)高速公路引线路基及多个桥墩,造成17人失踪。据灾后调查,红椿沟泥石流为近几年暴发的较典型泥石流沟,地震诱发的集中物源特别丰富,暴发泥石流时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巨大,沟内多点堵溃、拉槽下切集中启动物源的特征十分明显;本文重点分析了形成泥石流的三大条件及泥石流启动机理,反算运动特征参数,预测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4”泥石流 红椿沟 多点堵溃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汶川地震驱动的隆升、剥蚀作用与龙门山地貌生长——以映秀红椿沟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7 位作者 赵国华 李海兵 苏德辰 丁海容 颜照坤 闫亮 云锟 马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7,共13页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及其对龙门山地貌生长约束方面的定量研究,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红椿沟位于汶川地震震中区的高山峡谷,发震断裂——北川断裂从该沟切过。(2)汶川地震触发的同震滑坡体积达3.800 1×106 m3,是震前滑坡量的3倍。(3)2010-08-13和2010-08-18强降雨形成的震后泥石流体积为0.705×106 m3,表明震后强降雨使同震滑坡量的20%转化为泥石流。(4)红椿沟泥石流将0.485×106 m3固体物质输入岷江河道(主河),导致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河床比降增大。(5)冲入河道量与同震滑坡量之间的转化率约为13%,冲入河道量与泥石流量之间的转化率为70%。(6)在红椿沟流域同震的滑坡体积(3.800 1×106 m3)小于同震的构造抬升体积(6.67×106 m3),仅有约57%的构造抬升量转化为滑坡量,表明以逆冲-走滑作用为特征的汶川地震所导致的构造抬升量大于滑坡量,将使龙门山地貌产生新的抬升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构造抬升 同震滑坡 震后泥石流 沉积通量 山脉生长 红椿沟 岷江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迪 张巍 张洪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4期1104-1108,1115,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处方,对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1诊次处方,包含中药10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处方,对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1诊次处方,包含中药100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多归属于肺、脾、肝、肾经,提取药物核心组合34个,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38条,得到新处方3个,核心处方为:当归15 g、太子参30 g、山茱萸15 g、五味子15 g、款冬花15 g、紫菀15 g、茯苓15 g、紫苏子15 g、紫苏叶15g、麻黄10 g、甘草3 g。结论:张洪春教授以补益肺脾肾为基本治法,兼以止咳化痰平喘、行气活血散瘀来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张洪春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强度理论的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继维 张茂省 +2 位作者 范仲杰 贾俊 高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红椿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计算和数据归一化处理的方法,提出强度指数的概念,对泥石流风险计算公式进行了拓展,使其可以表征泥石流规模及可能破坏能力。同时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红椿沟泥石流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 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红椿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计算和数据归一化处理的方法,提出强度指数的概念,对泥石流风险计算公式进行了拓展,使其可以表征泥石流规模及可能破坏能力。同时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红椿沟泥石流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6h降雨量达到198.4mm及以上时红椿沟发生泥石流的概率为100%。日降雨量r=37.19mm,泥石流风险低;r=64.34mm,泥石流风险中;r=104.94mm,泥石流风险高;r=282.74mm,泥石流风险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强度指数 危险性 风险 红椿沟
下载PDF
切花月季红唇的花枝生产规律及品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军云 张钟 +4 位作者 董春富 张建康 杨世先 王文智 胡颖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为栽培和推广应用自主选育的月季新品种红唇,将红唇与4个月季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对比红唇的生长及品质优势。结果表明:红唇2.4个主枝,属主枝型无二级分枝,压枝修剪后2周内萌芽,营养生长期26d,现蕾到采花32d,株高98.9cm,叶片19片,花枝... 为栽培和推广应用自主选育的月季新品种红唇,将红唇与4个月季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对比红唇的生长及品质优势。结果表明:红唇2.4个主枝,属主枝型无二级分枝,压枝修剪后2周内萌芽,营养生长期26d,现蕾到采花32d,株高98.9cm,叶片19片,花枝重61.5g,可产花5茬/年,产量77枝/(m^2·a),切花杯状形,花径32.14cm×43.54cm,瓶插期14~17d,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其他品种优异,适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进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月季 新品种 红唇 花枝 品质
下载PDF
春秋大刀在李洪春关公戏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冉 李孟嘉 《体育科研》 2016年第6期12-16,共5页
采用历史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梳理了关羽"武圣"地位的确立过程,其春秋大刀在后世各武术门派中的流传情况,以及关王刀在戏曲中的运用。在最初的关公戏中,春秋大刀是用来摆而不是用来舞的,精通通背、形意和八卦的... 采用历史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梳理了关羽"武圣"地位的确立过程,其春秋大刀在后世各武术门派中的流传情况,以及关王刀在戏曲中的运用。在最初的关公戏中,春秋大刀是用来摆而不是用来舞的,精通通背、形意和八卦的南派艺人王鸿寿将武术中的《春秋刀谱》融入戏曲当中,令春秋大刀在舞台上动了起来,其徒李洪春在继承他大刀的舞台程式后,又结合家传武术,以及其师武术家孙文奎的关王十三刀,演化出舞台上别具一格的春秋刀法,这也令其获得了"红生宗师"的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 武圣 春秋大刀 李洪春 关公戏
下载PDF
基于FLO-2D模型的红椿沟泥石流工程治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杜雪剑 孙书勤 +1 位作者 赵峥 覃亮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76-381,共6页
汶川地震带来了众多地质灾害,给当地灾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灾后重建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的效果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汶川红椿沟流域中的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3条... 汶川地震带来了众多地质灾害,给当地灾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灾后重建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的效果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汶川红椿沟流域中的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3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流变模型FLO-2D,经连续方程与运动方程,结合网络化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DEM在ArcGIS中转换为ASCII格式输入至FLO-2D软件中,建立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出红椿沟泥石流沟在工程治理条件下,遭遇50、100年一遇暴雨时,泥石流冲出物的堆积深度和流动速度。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工程治理效果和进一步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2D 红椿沟 流域模型 堆积深度 流动速度
原文传递
切花玫瑰红唇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亮 张军云 +4 位作者 张钟 董春富 杨世先 王文智 张建康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6,共9页
以切花玫瑰红唇的带腋芽茎段为材料,研究HgCl_2灭菌时间、茎段粗细度、基础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6-BA)、α-萘乙酸(NAA)、赤霉素(GA_3)、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活性炭(AC)对切花玫瑰组织培养的影响,分析筛选出了一套能够育... 以切花玫瑰红唇的带腋芽茎段为材料,研究HgCl_2灭菌时间、茎段粗细度、基础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6-BA)、α-萘乙酸(NAA)、赤霉素(GA_3)、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活性炭(AC)对切花玫瑰组织培养的影响,分析筛选出了一套能够育出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切花玫瑰种苗的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切花玫瑰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切花玫瑰组织培养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玫瑰的分化、增殖、生根和生长等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是用0.20%HgCl_2灭菌8min;初代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GA_3 2.0mg/L;增殖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01mg/L+GA_3 1.0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0.5mg/L+IBA 1.0mg/L+AC 0.1%。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切花玫瑰工厂化组织培养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玫瑰 红唇 组织培养快繁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张洪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经验
13
作者 俞邦 明雨 +3 位作者 董文君 冯沁祺 刘剑 张洪春(指导)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的时期,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张洪春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两虚为本,风邪、痰饮、腑实为标。在治法上提出疏风透邪...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的时期,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张洪春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两虚为本,风邪、痰饮、腑实为标。在治法上提出疏风透邪,宣肺化痰;肺肠兼顾,表里同治;肺脾同调,以防复发的观点,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张洪春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