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_3~1Ⅰ和E_3~1Ⅱ砂层组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文举 张道伟 +2 位作者 邵毅 王彬 刘振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31可划分出4个砂层组,在对下干柴沟组E31Ⅰ和E31Ⅱ砂层组岩心的观察描述和沉积相的电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这2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并根据微相模式识别和单井相分析,建立了沉积序列和沉积演化模式,并...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31可划分出4个砂层组,在对下干柴沟组E31Ⅰ和E31Ⅱ砂层组岩心的观察描述和沉积相的电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这2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并根据微相模式识别和单井相分析,建立了沉积序列和沉积演化模式,并结合剖面沉积微相和砂岩含量和分布,绘制了E31Ⅰ和E13Ⅱ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结果表明,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13Ⅰ和E31Ⅱ砂层组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砂体,前缘席状砂体也有较好的好育,二者均是储集砂体发育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下干柴沟组 红泉地区 柴达木盆地 滚动勘探
下载PDF
柴西南红柳泉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控砂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施辉 刘震 +2 位作者 连良达 毛亚昆 吴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6-74,共9页
浅水三角洲发育的骨架砂体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储集体。运用古构造恢复技术,对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红柳泉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13)沉积时期内的古地形、古气候及古水体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砂体分布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红柳泉地区... 浅水三角洲发育的骨架砂体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储集体。运用古构造恢复技术,对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红柳泉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13)沉积时期内的古地形、古气候及古水体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砂体分布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红柳泉地区在E13沉积时期具有盆浅湖阔的古构造背景,地形坡度相对较小,古水深一般小于10m,水体动荡,湖平面变化相当频繁,物源充足,具备形成浅水三角洲的古沉积环境;浅水三角洲的砂体受挠曲坡折带和湖岸线的联合控制;红柳泉断层活动引起的挠曲坡折带形成低幅度的隆起区,控制了古水流的分叉改道;湖岸线是水上和水下环境的分界线,在平面上控制了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布,在纵向上响应于相对湖平面的上升和下降,可形成多个储盖组合,配合湖岸线对砂体物性的影响可形成封堵性能良好的成岩砂岩体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坡折带 湖岸线 古构造恢复 下干柴沟组 红柳泉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油田储层沉积相研究——针对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上砂组层段 被引量:7
3
作者 窦齐丰 彭仕宓 +2 位作者 黄述旺 王韶华 刘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为了对红柳泉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上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 ,综合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 ,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目的层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并且主要为水上三角... 为了对红柳泉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上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 ,综合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 ,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目的层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并且主要为水上三角洲亚相 ;其具体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水道、天然堤及泛滥平原 4类 ,建立了三角洲亚相垂向相层序及三维空间相模式 .最终探讨了沉积相对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性的影响及控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红柳泉油田 储层沉积相 研究 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层序 相模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牟中海 马力宁 +2 位作者 马达德 廖锐 徐良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6期24-32,共9页
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断裂作用3个方面,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岩性油藏成藏的三大控制因素——沉积微相、胶结作用、微断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 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断裂作用3个方面,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岩性油藏成藏的三大控制因素——沉积微相、胶结作用、微断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并非相控,沉积微相只控制砂体的分布。压实作用主要使储层变得致密,储集性能变差,但对物性或含油气性在横向上的变化影响不大;胶结作用在红柳泉构造上倾方向产生封堵,大致在红113井、红22井、红15井一线形成封堵带,并使油气主要聚集于斜坡带中部,胶结矿物主要是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等。微断层发育区是红柳泉构造油气主要分布区,不同微断层封堵条件的差异则是岩性油藏的重要控制因素,造成了相邻井含油气性的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红柳泉构造 岩性油藏 沉积微相 胶结作用 微断层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挤压盆地中单斜构造带岩性油藏成藏特征——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红柳泉油田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畅斌 张金功 +4 位作者 尹成明 黄传卿 龚建洛 康伟伟 黎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红柳泉单斜构造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模式,为地质勘探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28口井的岩心进行观察,并对样品物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红柳泉砂岩透镜体油藏中的裂缝类型主要包括平行层面裂缝、低角度斜向缝及垂直层面裂缝。垂直层... 目的探讨红柳泉单斜构造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模式,为地质勘探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28口井的岩心进行观察,并对样品物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红柳泉砂岩透镜体油藏中的裂缝类型主要包括平行层面裂缝、低角度斜向缝及垂直层面裂缝。垂直层面裂缝一般不穿平行层面裂缝,二者整体构成"工"型裂缝组合;发育裂缝样品的渗透率比无裂缝样品高,发育裂缝样品的渗透率介于(87.3~46 550)×10-3μm2,不发育裂缝的样品渗透率介于(0.004 1~2.19)×10-3μm2。结论挤压盆地中单斜构造带岩性油藏油气的运移受油气运移的动力和砂泥岩输导性的控制,平行层面方向是主要的运移方向,侧向供烃范围决定着油气的富集程度;盆地收缩对油气运移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构造带 岩性油藏 柴达木盆地 红柳泉
下载PDF
新疆红柳泉地区航空高光谱构造蚀变特征分析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永彬 王瑞军 +2 位作者 邓国武 牛海威 曹秋义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17-424,共8页
利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新疆红柳泉地区进行了航空高光谱遥感构造解译,修正了部分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提取的蚀变信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祥云金矿、盘龙沟金矿与构造、蚀变之间... 利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新疆红柳泉地区进行了航空高光谱遥感构造解译,修正了部分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提取的蚀变信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祥云金矿、盘龙沟金矿与构造、蚀变之间的关系,结合已有的矿产地质特征、航空高光谱遥感地质特征,在该区圈定5处找矿预测区,预测矿种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为相同地区的成矿预测与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遥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柳泉地区 航空高光谱 构造蚀变信息 找矿预测 新疆
下载PDF
甘肃红柳泉北山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朝晖 吴德成 肖玉华 《矿产勘查》 2021年第3期685-691,共7页
甘肃红柳泉北山位于北山造山带南缘,处于小独山-白山堂钨-金(银)-铜(铅、锌)-铁-钼-铬-稀土-菱镁矿-萤石成矿亚带内。目前红柳泉北山已发现有铜多金属矿点6处。但总体勘查工作程度低,缺乏理论研究,找矿难以取得较大突破。近年来通过化... 甘肃红柳泉北山位于北山造山带南缘,处于小独山-白山堂钨-金(银)-铜(铅、锌)-铁-钼-铬-稀土-菱镁矿-萤石成矿亚带内。目前红柳泉北山已发现有铜多金属矿点6处。但总体勘查工作程度低,缺乏理论研究,找矿难以取得较大突破。近年来通过化探显示该区铜金等异常强烈,且区内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显示了该地区良好的找矿地质条件。在分析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以及1∶1万土壤测量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与研究区成矿有关的乙类综合异常HS-18及与之相对应的次一级综合异常HT-8。并结合异常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对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该区以及外围铜多金属资源找矿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潜力 红柳泉 北山 甘肃
下载PDF
红柳泉地区E31储层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成定树 纪红 +1 位作者 陈杰 赵东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A01期59-63,共5页
通过对红柳泉地区E13储层岩心、地震资料解释、有利区E13储层段实施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处理,揭示出E13储层段为红柳泉地区自下而上经历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河道砂、点砂坝、河口坝和沿... 通过对红柳泉地区E13储层岩心、地震资料解释、有利区E13储层段实施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处理,揭示出E13储层段为红柳泉地区自下而上经历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河道砂、点砂坝、河口坝和沿岸滩坝等沉积微相。指出E13储层段河道砂、点砂坝、河口坝砂体为最有利的砂体,且具有一定的工业油流,是下一步滚动开发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柳泉地区 E31储层 沉积微相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致密油储层地震预测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朱超 斯春松 +2 位作者 宫清顺 刘占国 夏志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6-1112,共7页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顶部Ⅰ层组泥灰岩发育,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孔隙度为5%~12%,渗透率为0.05~1.0 mD,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其分布具有单层厚度薄、层数多、纵向相互叠置、横向范围广的特征,常规地震属性分析或反...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顶部Ⅰ层组泥灰岩发育,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孔隙度为5%~12%,渗透率为0.05~1.0 mD,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其分布具有单层厚度薄、层数多、纵向相互叠置、横向范围广的特征,常规地震属性分析或反演由于分辨率较低,难以精确地预测其有利储层分布.为此,针对这种薄层致密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工区实际井资料的地震正演模拟分析,明确了致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而探索性地将地震分频成像、90°相位转换、分频属性优化等技术有效结合,较好地预测了泥灰岩分布范围及有利储层发育区,且与实钻井吻合度较高,有效地指导了该区致密油的勘探工作,对整个柴西地区致密油储层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属性技术 致密泥灰岩 储层预测 红柳泉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甘肃红柳泉北山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深部找矿启示
10
作者 孔琳琳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1期229-230,共2页
甘肃红柳泉北山地区成矿特色显著,研究甘肃红柳泉北山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深部找矿启示。通过获取甘肃红柳泉北山地质特征,得到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并发现该地区主要发育形式为断裂控矿构造,研究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机制。... 甘肃红柳泉北山地区成矿特色显著,研究甘肃红柳泉北山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深部找矿启示。通过获取甘肃红柳泉北山地质特征,得到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并发现该地区主要发育形式为断裂控矿构造,研究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机制。通过强化物质组成研究工作、设计综合勘查方案、结合断裂现象定位矿床位置,完成甘肃红柳泉北山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控矿机制 找矿启示 甘肃红柳泉 地质特征 物质来源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秀建 刘应如 +2 位作者 乐幸福 倪祥龙 李艳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1-808,共8页
紧邻红狮生油凹陷的红柳泉地区是柴达木盆地岩性油藏最发育的区带之一。通过对红柳泉地区主要目的层E13沉积微相精细划分,指出沉积坡折带控制下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是红柳泉岩性油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是红柳... 紧邻红狮生油凹陷的红柳泉地区是柴达木盆地岩性油藏最发育的区带之一。通过对红柳泉地区主要目的层E13沉积微相精细划分,指出沉积坡折带控制下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是红柳泉岩性油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是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主要的储集体类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红柳泉地区已发现了规模性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主控因素 沉积坡折带 沉积微相 红柳泉地区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典型油田油气充注期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孟庆洋 桂丽黎 +4 位作者 陈琰 袁莉 杨帆 隋立伟 白东来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260,共9页
通过包裹体岩相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显微测温等分析,对柴西南地区红柳泉、尕斯库勒和英东3个典型油田的油气充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柴西南地区含油气包裹体发育,含油包裹体丰度(GOI)为5%~90%;2根据包裹体颜色、产状... 通过包裹体岩相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显微测温等分析,对柴西南地区红柳泉、尕斯库勒和英东3个典型油田的油气充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柴西南地区含油气包裹体发育,含油包裹体丰度(GOI)为5%~90%;2根据包裹体颜色、产状、宿主矿物等特征,可以划分为2类油气包裹体组合(黄色荧光包裹体和蓝色荧光包裹体),反映了来自2期油气充注过程的产物;3包裹体荧光光谱的波峰范围和红外光谱的甲基含量特征均反映出蓝色荧光包裹体的成熟度高于黄色荧光包裹体。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模拟结果,综合分析了典型油田的油气充注时间。尕斯库勒油田和红柳泉油田2期油气充注对应的时间分别约为26Ma和10Ma;而英东油田2期油气充注对应的时间分别为10Ma和5Ma。晚期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过程相匹配决定了油气的保存条件和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南地区 油气充注期 英东 红柳泉 尕斯库勒 流体包裹体
原文传递
红柳泉-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3^1)Ⅰ和Ⅱ砂层组的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浅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道伟 张顺存 史基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2,共7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红柳泉—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13)Ⅰ和Ⅱ砂层组的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物性都较差。红柳泉地区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发育次生孔隙,物性较差,...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西南红柳泉—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E13)Ⅰ和Ⅱ砂层组的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物性都较差。红柳泉地区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发育次生孔隙,物性较差,多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储层;而跃进地区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发育原生孔隙,物性相对较好,但仍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影响研究区物性的因素有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填隙物成分及含量、成岩改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红柳泉-跃进地区 下干柴沟组下段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