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清河断裂以北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锦 刘正宏 +4 位作者 赵辰 彭游博 王楚杰 杨仲杰 豆世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7-510,共14页
通过详实的地质填图,在辽宁开原地区清河断裂以北新发现一套变质表壳岩组合,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及角闪石岩的岩石组合,与红透山岩组基本可以对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岩主要... 通过详实的地质填图,在辽宁开原地区清河断裂以北新发现一套变质表壳岩组合,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及角闪石岩的岩石组合,与红透山岩组基本可以对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岩主要为一套中、中基性的火山岩建造,形成于岛弧环境。该套岩石组合普遍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常见构造样式包括透入性片麻理、石香肠构造、变质分异条带、肠状褶皱等一系列的固态流变构造。对该套变质表壳岩组合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于(2 524±18)Ma,变质年龄为(2 477±21)Ma,从形成到发生变质相隔约为47Ma。该套变质表壳岩组合的发现,表明了清河断裂以北也曾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清河断裂与寇河断裂之间的区域在构造环境上与清原地区一样,均属于新太古代绿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华北陆块北缘 清河断裂 新太古代表壳岩 红透山岩组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辽北“辽河群”解体及其层位归属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 曲洪祥 +7 位作者 江淑娥 程培起 雷广新 潘明臣 陈树旺 邢德和 卞雄飞 张志彬 《地质与资源》 CAS 2006年第2期107-109,115,共4页
辽北“辽河群”极为复杂,对其划分方案存在诸多分岐.实际上辽北“辽河群”除由不同时代地层组成以外,尚包含少量二叠纪的超基性岩、花岗质糜棱岩、闪长质糜棱岩.笔者在野外研究的基础上,对辽北“辽河群”进行解体,原则上不另建新的地层... 辽北“辽河群”极为复杂,对其划分方案存在诸多分岐.实际上辽北“辽河群”除由不同时代地层组成以外,尚包含少量二叠纪的超基性岩、花岗质糜棱岩、闪长质糜棱岩.笔者在野外研究的基础上,对辽北“辽河群”进行解体,原则上不另建新的地层单位,“是谁归谁”,共划分了新元古代红透山岩组、中元古代三岔子群、新元古代西保安岩组和奥陶纪下二台群4个地层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北“辽河群” 红透山岩组 三岔子群 西保安岩组 下二台群
下载PDF
辽宁省下大堡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锋 刘长纯 温德娟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18-22,25,共6页
下大堡金矿是辽北清原地区重要的金矿产地,并且极具代表性,通过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在该地区寻找同熔岩浆热液型金矿类型的金矿。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清原群红透山组地层并且为金矿床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 下大堡金矿是辽北清原地区重要的金矿产地,并且极具代表性,通过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在该地区寻找同熔岩浆热液型金矿类型的金矿。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清原群红透山组地层并且为金矿床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印支期南口前岩体岩性为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它为金质的活化、运移提供了热源和热液,而北西向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同时也是容矿的有利位置,而下大堡金矿正是在这样的"三位一体"的成矿条件下产出的。在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详实研究的基础上,又对矿床形成的温压条件、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的研究,最终确定了下大堡金矿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透山组 黑云母花岗岩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同熔岩浆热液型金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