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乐大典目录》韵字“空位、涂黑”现象
1
作者 王宇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余卷宏篇,仅八百一十三卷存世,幸有《永乐大典目录》保存其完整韵字体系。该目录出自道光年间刊刻的《连筠簃丛书》,另有清抄本含《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一卷、《永乐大典韵总》四卷,可补《...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余卷宏篇,仅八百一十三卷存世,幸有《永乐大典目录》保存其完整韵字体系。该目录出自道光年间刊刻的《连筠簃丛书》,另有清抄本含《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一卷、《永乐大典韵总》四卷,可补《连筠簃丛书》中《永乐大典韵总歌括》及《韵总》之阙。借此对《永乐大典目录》中韵字出现的“空位”“涂黑”现象逐一分析,究其本貌,推其原因,以完善《永乐大典》韵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目录》 《永乐大典韵总》 《洪武正韵》 韵字
下载PDF
朱元璋的“中原”观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34,共14页
为显示其统治中国的合理性以及为择地建都寻找理据,并为恢复汉人的礼乐文物制度正名,朱元璋在立国前后对"中原"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从而对《洪武正韵》的命运乃至整个明朝的汉语官话产生了重大影响。《洪武正韵》与《明太祖... 为显示其统治中国的合理性以及为择地建都寻找理据,并为恢复汉人的礼乐文物制度正名,朱元璋在立国前后对"中原"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从而对《洪武正韵》的命运乃至整个明朝的汉语官话产生了重大影响。《洪武正韵》与《明太祖集》诗歌分韵的一致性表明,《洪武正韵》中的所谓"中原雅音"实际上是朱元璋的家乡口音,其本人从"建业(南京)非中土"到"江左(南京)乃道里之均"的观念转变,使以南京音为代表的江淮方言成为官话基础,以致丽末鲜初的朝鲜使臣与通事们的汉语集体失效,只有移民自江左地区的偰长寿一人的汉语为朱元璋所称道,偰长寿因此成为朝鲜初期司译院汉学发展的顶梁柱;也正因如此,《洪武正韵》成为摆设,明朝文人赋诗仍然依从基于江左之音的"沈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中原 《洪武正韵》 官话正音 汉语
下载PDF
再论《韵切指归》的传承关系及其语音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23,共14页
《韵切指归》是目前所见最早以韵图形式编撰的韵书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此书是扩展《韵法直图》而成,反映的是传统读书音。文章从《韵切指归》的编撰体例与语音特征两方面,将其与《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进... 《韵切指归》是目前所见最早以韵图形式编撰的韵书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此书是扩展《韵法直图》而成,反映的是传统读书音。文章从《韵切指归》的编撰体例与语音特征两方面,将其与《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进行了比较,指出《韵切指归》的编撰体例传承的是《切韵经纬图》,其语音基础同样是《切韵经纬图》所反映的"汉音"。只是在形式上据《洪武正韵》保留了全浊声母,并据《韵法直图》注明了各韵呼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切指归》 传承关系 《切韵经纬图》 《韵法直图》 《洪武正韵》
下载PDF
《韵会定正》的韵类特点——兼与《古今韵会举要》和《洪武正韵》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26-32,64,共8页
《韵会定正》为明初孙吾与所作的韵书,此书久已亡佚,但在现存《永乐大典》和《洪武正韵笺》中保存了其一部分反切。这些反切反映出《韵会定正》韵类的12条特点,有些特点反映出通语韵母在明初的进一步变化,还有一些则透露出作者的方音。... 《韵会定正》为明初孙吾与所作的韵书,此书久已亡佚,但在现存《永乐大典》和《洪武正韵笺》中保存了其一部分反切。这些反切反映出《韵会定正》韵类的12条特点,有些特点反映出通语韵母在明初的进一步变化,还有一些则透露出作者的方音。总体看来,该韵书的韵类系统与《古今韵会举要》相比已有很大发展,而与《洪武正韵》(八十韵本)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会定正》 韵类 通语韵母 孙吾与 《永乐大典》 《洪武正韵》 《古今韵会举要》
下载PDF
《洪武正韵》脱衍讹补正
5
作者 童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1-84,99,共5页
本文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洪武正韵》为底本,参以朝鲜英祖四十六年翻刻本、隆庆元年明刻本以及一些相关的字书、韵书,分别从字头、注释、反切等几个方面对《洪武正韵》的脱、衍、讹进行校勘补正。
关键词 《洪武正韵》 补正
下载PDF
试论《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成书差异
6
作者 童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成书情况的差异,决定了两本韵书的性质差异。从成书背景、创作目的、编撰者、成书过程、流传、影响以及后世评价等角度去了解《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对于我们比较二书的语音系统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认...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成书情况的差异,决定了两本韵书的性质差异。从成书背景、创作目的、编撰者、成书过程、流传、影响以及后世评价等角度去了解《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对于我们比较二书的语音系统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认识二书的语音性质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洪武正韵》 成书背景 创作目的 编撰者 评价
下载PDF
《洪武正韵》数字化过程中异体字的处理
7
作者 童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0-32,共3页
古籍数字化中异体字的处理一直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难题,《洪武正韵》数字化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洪武正韵》存在大量的异体字。我们采用严格规范和适度通行相结合、存真和整理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洪武正韵》数字化整理过程中的实际... 古籍数字化中异体字的处理一直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难题,《洪武正韵》数字化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洪武正韵》存在大量的异体字。我们采用严格规范和适度通行相结合、存真和整理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洪武正韵》数字化整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方法来确保《洪武正韵》文本和数据库的系统性、准确性,以方便计算机自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正韵》 异体字 原则 方法
下载PDF
《洪武正韵》校勘札记 被引量:1
8
作者 叶穗 郑贤章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4-97,共4页
明代乐韶凤、宋濂等人奉敕编纂的官方韵书《洪武正韵》有诸多刊刻本,这些刊本在流传过程中难免出现讹误。文章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洪武正韵》为研究底本,从辞书传承角度,参引《洪武正韵》前后的一些相关... 明代乐韶凤、宋濂等人奉敕编纂的官方韵书《洪武正韵》有诸多刊刻本,这些刊本在流传过程中难免出现讹误。文章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洪武正韵》为研究底本,从辞书传承角度,参引《洪武正韵》前后的一些相关语文辞书,对其字头、注音、释义、字形辨析方面的讹误进行校勘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正韵》 注音 释义 校勘
下载PDF
朝鲜时期韵书与明初韵书之比较——以《东国正韵》和《洪武正韵》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莹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3-89,共7页
《东国正韵》是朝鲜半岛继"训民正音"创制后编纂的最早的一部官修韵书,而《洪武正韵》作为明初的官修韵书对当时朝鲜李朝时期音韵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对之后包括《东国正韵》在内的《洪武正韵译训》《四声通考》《四声通解》等... 《东国正韵》是朝鲜半岛继"训民正音"创制后编纂的最早的一部官修韵书,而《洪武正韵》作为明初的官修韵书对当时朝鲜李朝时期音韵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对之后包括《东国正韵》在内的《洪武正韵译训》《四声通考》《四声通解》等韵书都是借鉴于《洪武正韵》的音韵学基础发展变化编纂而成的。本文与以往对两部韵书分别进行孤立的研究不同,通过对两部韵书的序文,分韵法,韵部,声类以及入声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东国正韵》和《洪武正韵》存在的异同及二者内在关联性,为中韩音韵学研究及《东国正韵》的渊源考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国正韵 洪武正韵 音韵学
下载PDF
《字汇》以前的部首笔画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苑学正 《铜仁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4-56,63,共4页
梅膺祚《字汇》是一部按部首笔画法编排的大型字典,旧论多以部首笔画法为其首创。本文通过对部首笔画法的组成要素,即按楷书形体设立部首、按笔画排列部内字、按笔画排列部首分别进行考察,认为《字汇》既不是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始创者,... 梅膺祚《字汇》是一部按部首笔画法编排的大型字典,旧论多以部首笔画法为其首创。本文通过对部首笔画法的组成要素,即按楷书形体设立部首、按笔画排列部内字、按笔画排列部首分别进行考察,认为《字汇》既不是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始创者,也不是最早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的字典;最早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部首笔画法的是周家栋的《洪武正韵汇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汇》 部首笔画法 《洪武正韵汇编》
下载PDF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韵母考察
11
作者 王芳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对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和《洪武正韵》的韵母进行了系统比较,认为两者的韵母系统基本相同。《并音连声字学集要》中有[]的产生、元音高化、咸盐分立、[m]与[n]尾相混、[p]与[t]韵尾相混等现象,应该都是明代吴语的语音特征。
关键词 《并音连声字学集要》 《洪武正韵》 韵母 明代吴语
下载PDF
八十韻本《洪武正韻》刊謬
12
作者 丁治民 汪亮娟 《文献语言学》 2019年第2期32-49,203-204,共20页
從語音史角度看,八十韻本《洪武正韻》的價值比七十六韻本《洪武正韻》的更大。但該書成書時間倉促,用字方面難免有誤,而學術界尚未關注。我們在八十韻本與七十六韻本對勘中發現八十韻本多條奪、衍、誤等情況,現加之其他書證,做出校勘。
关键词 八十韻本 《洪武正韻》 校勘
下载PDF
《洪武正韵》在朝鲜朝汉语官话“正音”教学中的地位及影响
13
作者 张辉 郭璇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9,238,共13页
朝鲜朝(1392—1910)引进和翻译中国韵书,积极推行以《洪武正韵》为汉语官话“正音”标准的中文教育。朝鲜朝从官方层面将《洪武正韵》列入蒙童学习书目及科举考试科目,翻译《洪武正韵》,刊行《洪武正韵译训》,构建汉语官话“正音”韵书... 朝鲜朝(1392—1910)引进和翻译中国韵书,积极推行以《洪武正韵》为汉语官话“正音”标准的中文教育。朝鲜朝从官方层面将《洪武正韵》列入蒙童学习书目及科举考试科目,翻译《洪武正韵》,刊行《洪武正韵译训》,构建汉语官话“正音”韵书编撰的标准范式。《洪武正韵》曾对朝鲜半岛的汉语官话“正音”教学产生过深刻影响,推动了朝鲜本土化汉语“正音”韵书的刊行,是汉语国际教育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正韵》 《洪武正韵译训》 朝鲜朝 汉语教育 “正音”
原文传递
朝鲜谚文汉字正音对音体系的转写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玉来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40,共13页
朝鲜学者用谚文标写明代官修韵书《洪武正韵》的每一小韵的读法。作者认为,谚文标写的音值与明代官话存在很多龃龉现象,主要有:(1)?()元音承载不当;(2)?(ii)韵母多余;(3)?(?)元音设计不合理;(4)?(w)韵尾累赘;(5)?(i)韵尾设计多余;(6... 朝鲜学者用谚文标写明代官修韵书《洪武正韵》的每一小韵的读法。作者认为,谚文标写的音值与明代官话存在很多龃龉现象,主要有:(1)?()元音承载不当;(2)?(ii)韵母多余;(3)?(?)元音设计不合理;(4)?(w)韵尾累赘;(5)?(i)韵尾设计多余;(6)??(u/iu)和??(o/io)两类合口介音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转写 体系 对音 正音 汉字 《洪武正韵》 无意义
原文传递
《中原》《洪武》和当代方言中的见开二——北京话溯源之一瞥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洪君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本文考察中古开口二等七摄(梗江假蟹效咸山)的舒声见系字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的韵类分合及之后在当代官话方言中的演变和权威方言传播的层次。考察表明:(1)见开二在《中原》《洪武》两书归韵的唯一区别在于梗开二(除影母):《中... 本文考察中古开口二等七摄(梗江假蟹效咸山)的舒声见系字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的韵类分合及之后在当代官话方言中的演变和权威方言传播的层次。考察表明:(1)见开二在《中原》《洪武》两书归韵的唯一区别在于梗开二(除影母):《中原》一律归细音梗开三四,而《洪武》则除影母外一律归洪音曾开一。这一不同,在今官话方言中仍有反映:(1)与《洪武》基本相同的有汴洛和杭州、南京、合肥三市;(2)与《中原》基本相同的则仅限北京、济南及东北的白读,它们的文读却同《洪武》;其他官话亦同洪武。(2)两书的江开二均归宕开三,今多数官话亦如此;(3)异于两书,扬州、武汉、成都、长沙的江开二白读却归洪,与非官话方言相同。(3)假蟹效咸山五摄的见开二在两书中仍独立一类,不同于一等也不同于三四等。当代官话中它们已向不同方向归并:上述(1)(2)两型基本归细而(3)型则白读归洪。此外还有"擦洪塞细"的(4)型,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西北。(4)根据以上四型的地理分布并参考邻近非官话方言,以上四型可分别称为中部、东北部、南部和西北部官话。(5)从见开二的文白异读可以窥见:明代和清前期中期的权威方言是《洪武》型的中部官话,再向前可追溯到南宋皇室南迁之前的中原汴洛音和南迁后的方言岛临安官话,包括北京在内的所有官话和非官话东南方言的见开二的文读均源于此,并对明代之后的北京音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开二 《中原音韵》 《洪武正韵》 官话方言 明清权威方言普通话字音规范
原文传递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与《洪武正韵》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军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四十四韵图与《洪武正韵》四十四韵类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切韵经纬图"竖列三十二声母的编撰体例与《洪武正韵》三十一声母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切韵经纬图"切...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四十四韵图与《洪武正韵》四十四韵类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切韵经纬图"竖列三十二声母的编撰体例与《洪武正韵》三十一声母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切韵经纬图"切字与《洪武正韵》小韵代表字高度一致,《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实质上就是一部以实际语音为基础全面展现《洪武正韵》音系结构的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字捷要》 “切韵经纬图” 《洪武正韵》 《韵法直图》 关系
原文传递
《洪武正韵》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童琴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6,共3页
首次利用计算机穷尽式地比较《洪武正韵》与《广韵》的反切上字,我们发现《洪武正韵》反映出清浊混用、平浊送气、仄浊不送气、浊上归去等浊音清化现象。
关键词 《洪武正韵》 反切比较 浊音清化
原文传递
也谈《洪武正韵》与“胡蓝党案”
18
作者 张竹梅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共5页
《洪武正韵》问世以后,"书竟不行",士人亦多有微词。平田昌司先生以为明初"胡蓝党案"是该书不行于世的主要原因。《洪武正韵》为太祖诏编,并为之赐名,后又几次奉诏修订。其主要作用在于"同文之教",而非... 《洪武正韵》问世以后,"书竟不行",士人亦多有微词。平田昌司先生以为明初"胡蓝党案"是该书不行于世的主要原因。《洪武正韵》为太祖诏编,并为之赐名,后又几次奉诏修订。其主要作用在于"同文之教",而非以赋取士。其21名编纂者中,坐"胡蓝党案"者仅5人。而《洪武正韵》无论在"胡蓝党案"前或后,均有修订,《永乐大典》亦以《洪武正韵》编类。万历皇子、赴试举子亦均"手是编",且终明一世,《洪武正韵》修订本——八十韵本未行于世,流传下来的仍是洪武八年问世的七十六韵本。《洪武正韵》未显行,缘由较为复杂,但与"胡蓝党案"关系不大似可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正韵》 胡蓝党案 书竞不行 同文之教
原文传递
韩汉对音材料中的转写规则——兼论借助韩汉对音材料研究汉语音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9
作者 皮华林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7,127,共12页
韩国朝鲜时代学者以谚文转写汉语音有一定规则:以基本符号转写全清、次清、次浊音和单韵母,以组合符号转写全浊音与复韵母。谚文创制初,转写符号与所转写的语音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语音变化后,在原有规则指导下,有些转写符... 韩国朝鲜时代学者以谚文转写汉语音有一定规则:以基本符号转写全清、次清、次浊音和单韵母,以组合符号转写全浊音与复韵母。谚文创制初,转写符号与所转写的语音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语音变化后,在原有规则指导下,有些转写符号所代表的语音内容发生变化,导致部分转写符号与所转写语音之间变为一对多的关系。那么研究对音材料中的汉语音时,要注意区别转写符号系统与所转写对象的关系,不能单纯地将转写符号体系与汉语音系统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韵书 转写规则 《洪武正韵译训》 《四声通解》 《三韵声汇》
原文传递
《正音捃言》與《洪武正韵》
20
作者 汪銀峰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2期134-141,共8页
《正音捃言》作爲一部訓練兒童屬對、掌握聲韵格律的童蒙課本,突破了傳統《詩韵》體系,將韵部分爲二十二部。該書表面上沿用《洪武正韵》的韵部體系,實則通過韵部的分合體現了當時的實際語音,同時這部著作以"正音"命名,説明... 《正音捃言》作爲一部訓練兒童屬對、掌握聲韵格律的童蒙課本,突破了傳統《詩韵》體系,將韵部分爲二十二部。該書表面上沿用《洪武正韵》的韵部體系,實則通過韵部的分合體現了當時的實際語音,同時這部著作以"正音"命名,説明作者王荔是以當時的官話或正音作爲標準,或者希望達到的目標。因此,對《正音捃言》音系的整理和研究,不僅有助於瞭解當時的實際語音,而且對於考察明清時期的正音或官話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音捃言》 《洪武正韵》 官話 正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