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红星地区二叠系茅口组页岩气勘探突破及富集主控因素
1
作者 包汉勇 赵帅 +4 位作者 王必金 郭战峰 刘皓天 张莉 朱志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页岩气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继二叠系吴家坪组获得勘探突破后,将低勘探程度层系——茅口组“高灰”页岩气作为重要的勘探接替方向。利用HYM-1等井的岩心、测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系统开展茅口组页岩气藏条件与富... 四川盆地二叠系页岩气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继二叠系吴家坪组获得勘探突破后,将低勘探程度层系——茅口组“高灰”页岩气作为重要的勘探接替方向。利用HYM-1等井的岩心、测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系统开展茅口组页岩气藏条件与富集特征的研究,认为茅口组四段一亚段页岩具有高碳、高灰、高孔隙度、高含气性、高杨氏模量、薄储层、多夹层的“五高一薄一多”的典型地质特征;与五峰组—龙马溪组等页岩相比,茅四段页岩碳酸盐矿物含量更高、黏土矿物含量更低,储集空间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无机孔较少,孔隙度平均4.27%,整体表现为高孔隙度;茅四段一亚段平均含气量为4.96m^(3)/t,具备较高的含气量。综合分析认为,富藻高碳页岩的发育、良好的储集能力和保存条件,以及页岩储层的可压裂性,是茅四段页岩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东红星地区 二叠系 茅口组 海相页岩 地质特征 富集控制因素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下寒武统有效烃源岩与有利油气聚集区预测
2
作者 孙自明 卞昌蓉 +2 位作者 孙玮 刘光祥 董田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242-254,共13页
为了评价四川盆地东部震旦系—下寒武统天然气勘探前景,在区域沉积--构造背景分析基础上,利用实测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测井和二维地震数据,预测了下寒武统有效烃源岩;综合分析中三叠世末震旦系顶面古构造和下寒武统生烃中心分布,... 为了评价四川盆地东部震旦系—下寒武统天然气勘探前景,在区域沉积--构造背景分析基础上,利用实测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测井和二维地震数据,预测了下寒武统有效烃源岩;综合分析中三叠世末震旦系顶面古构造和下寒武统生烃中心分布,预测了有利油气聚集区。研究结果表明: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强烈的沉积--构造分异导致在中上扬子地区形成台内断陷/裂陷槽、台内凹陷和台内凸起;四川盆地东部主要位于台内凸起,有效烃源岩厚度为50~150 m;习水—南川—石柱一带厚度小于30 m,有效烃源岩发育较差;平面上围绕四川盆地东部发育4个由裂陷槽和台内凹陷控制的烃源岩厚度中心及其对应的生烃中心,能够为震旦系—下寒武统提供充足的油气;四川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前景较好,川中古隆起及其围斜区是有利油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烃源岩 勘探前景 有利地区 下寒武统 震旦系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红星地区二叠系页岩岩相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
作者 赵帅 刘皓天 +4 位作者 姜新雨 卢双舫 周能武 李文镖 李柏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4-1006,共13页
四川盆地红星地区二叠系是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目前整体勘探程度低,页岩岩相类型不清、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明。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技术手段,明确了... 四川盆地红星地区二叠系是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目前整体勘探程度低,页岩岩相类型不清、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明。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技术手段,明确了二叠系茅口组四段-吴家坪组页岩岩相类型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探讨了优质储层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红星地区二叠系页岩发育高碳高硅类、高碳低硅类、低碳高硅类、高黏土类和灰质混合类共5种岩相类型;②高碳高硅类岩相储集特征以微孔-小孔为主,高碳低硅类页岩储集特征以微孔为主,低碳高硅类页岩储集特征以小孔-中孔为主,高黏土类页岩储集特征以中孔-大孔为主;灰质混合类页岩储集特征以大孔为主;③高碳高硅类岩相孔隙度、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最大,其次为高碳低硅类、高黏土类和低碳高硅类,灰质混合类岩相最小;④微孔主要受有机质含量控制,微孔体积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小孔体积与长英质矿物含量成正比,中孔体积与黏土矿物含量成正比,大孔基本不发育;⑤综合岩相发育占比和储集特征认为,高碳高硅类和高碳低硅类岩相是最优质的岩相类型,高黏土类和低碳高硅类次之,灰质混合类相对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页岩 储集特征 茅口组四段 吴家坪组 红星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红星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与勘探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包汉勇 赵帅 +2 位作者 梁榜 周林 刘皓天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2,共12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吴家坪组的页岩层普遍受沉积相变快、厚度薄、埋深大等地质条件的制约,非常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有大的突破。2020年风险探井HY-1HF井在二叠系吴家坪组试获8.9×10^(4)m^(3)/d工业气流,展现了川东红星地区二叠系吴家坪... 四川盆地二叠系吴家坪组的页岩层普遍受沉积相变快、厚度薄、埋深大等地质条件的制约,非常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有大的突破。2020年风险探井HY-1HF井在二叠系吴家坪组试获8.9×10^(4)m^(3)/d工业气流,展现了川东红星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气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了厘清二叠系页岩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及其对勘探的启示意义,对钻井、测井、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吴家坪组二段整体发育深水陆棚相沉积,页岩储层具有机碳含量(TOC)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高、碳酸盐含量高,以及页岩厚度薄(小于20m)的“四高一薄”特征,结合优良的顶底板封隔条件,是优质的深层海相页岩气勘探层系。通过有利区评价认为,川东龙驹坝、建南及三星区块为红星地区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高产 成藏条件 吴家坪组 二叠系 红星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必金 包汉勇 +2 位作者 刘皓天 张莉 赵帅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81,共12页
川东红星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目前已取得勘探突破,但如何实现规模增储、效益开发亟待攻关。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含气性等测试分析资料研究了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页岩源、储品... 川东红星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目前已取得勘探突破,但如何实现规模增储、效益开发亟待攻关。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含气性等测试分析资料研究了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页岩源、储品质特征,探讨了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吴家坪组页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干酪根为主,具有高TOC含量、高碳酸盐含量和高含气量的特征。页岩w(TOC)普遍介于1%~11%之间,均值6.89%;岩性以硅质页岩和混合页岩为主,其次为灰质页岩,整体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储层有机质孔发育且物性较好,孔隙度普遍介于2%~5%之间,均值3.1%。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明显受沉积环境的控制,火山活动、古气候以及古生产力共同影响了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控制因素 吴家坪组 红星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ulti-level detachments and identification of deep-seated anticline
6
作者 CHEN Zhuxin LEI Yongliang +2 位作者 HU Ying WANG Lining YANG G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2期281-289,共9页
Based on forward modeling of detachment fold,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 to analyze multi-level detachment structures and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 deep-seated anticlines using time-domain seismic section. The st... Based on forward modeling of detachment fold,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 to analyze multi-level detachment structures and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 deep-seated anticlines using time-domain seismic section. The steps include the conversion of the time-migrated seismic image into depth domain image using a constant velocity field,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pth seismic image, measurement of each structural relief area and each height above reference level, plotting of area-height relationship chart with piecewise fitting etc. The area-depth correlation can help the division of structural sequences, the definition of detachment level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ectonic shortening,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deep-seated structure. The segment area-height relationship is a feature of multi-level detachment structures, while little or no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area and height is an indicator of non-deformation or pseudo-anticline. Regardless of the uncertainty of area-height relationship, the segment slopes will correspond to the differential shortenings of multi-level detachments,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adjacent segments will give the height of detachment surface above reference level and then help define the detachment level in original time-domain seismic section. This method can make use of time-domain seismic data to determine the geologic structure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areas and assess risks of deep exploration targets. I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southern Junggar and eastern Sichua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EVEL detachments ANTICLinE TIME-DOMAin seismic section area-height relationship complicated structure southern JUNGGAR basin eastern sichuan FOLD belt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岗东地区长兴组高频层序及其对礁滩体的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志强 胡明毅 +2 位作者 左洺滔 张三 宋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2,共12页
川东北龙岗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地层划分以定性为主,生物礁滩体控制因素研究薄弱。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最新地震及钻井资料,在龙岗东地区长兴组三级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采用INPEFA测井旋回分析技术,对长兴组高频层序进行识别与划分,... 川东北龙岗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地层划分以定性为主,生物礁滩体控制因素研究薄弱。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最新地震及钻井资料,在龙岗东地区长兴组三级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采用INPEFA测井旋回分析技术,对长兴组高频层序进行识别与划分,并分析其对礁滩体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长兴组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5个四级层序ssq1—ssq5;海平面高频升降影响生物礁滩体发育位置及规模,生物礁滩体主要发育于各高频层序格架内的高位体系域(HST);持续性的海退影响生物礁滩迁移方向,形成一定规模纵向叠置、横向迁移的礁滩体;生物礁滩的横向及纵向展布受控于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即受高频层序旋回的控制。研究成果为四川盆地龙岗东地区长兴组礁滩体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层序 生物礁滩体 inPEFA技术 长兴组 龙岗东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南—鄂西渝东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52
8
作者 黄文明 刘树根 +3 位作者 马文辛 王国芝 曾祥亮 王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4-371,共8页
中上扬子地台发育2套重要的海相深灰色—黑色页岩,分别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主要由富含黄铁矿、有机质或生物化石的黑色炭质页岩组成,厚度大、分布广。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高、埋藏相对较深、... 中上扬子地台发育2套重要的海相深灰色—黑色页岩,分别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主要由富含黄铁矿、有机质或生物化石的黑色炭质页岩组成,厚度大、分布广。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高、埋藏相对较深、钻井无天然气显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相对中等、埋藏深度适度、钻井天然气显示丰度高,特别是志留系其它粉砂岩层段可产工业性气流。因此,下志留统页岩更有利于研究区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更加适合作为中国南方页岩气战略先导区的重点目标勘探层位。总体上,两套页岩在川东南—鄂西渝东地区出露范围广,有利于针对页岩展开相关研究,特别是背斜和向斜的翼部区是页岩气勘探最为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界 页岩气 勘探前景 川东南 鄂西渝东
下载PDF
川东高峰场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地震预测 被引量:7
9
作者 彭才 文其兵 +2 位作者 曹博超 张延充 蒲平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1,114,共5页
高峰场区块在上二叠世末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东南消失过渡带,为缓坡沉积环境。长兴组地层厚度在各相带内变化较小,生物礁发育区地层厚度无明显增厚特征,导致该区生物礁预测难度增大。早期地震数据处理针对多个目的层进行,... 高峰场区块在上二叠世末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东南消失过渡带,为缓坡沉积环境。长兴组地层厚度在各相带内变化较小,生物礁发育区地层厚度无明显增厚特征,导致该区生物礁预测难度增大。早期地震数据处理针对多个目的层进行,由处理引起的长兴组内部杂乱地震反射假象影响了生物礁预测精度,多口生物礁专探井失误。专门针对长兴组进行了保真保幅的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提高了长兴组内部成像效果;分析了该区生物礁地震相并总结了地震响应特征。模型正演分析表明,通过长兴组顶部振幅分析不能精细预测生物礁的边界。结合钻井分析和地震正演结果,针对生物礁杂乱反射特征不明显和长兴组顶部振幅分析的不足,采用分频解释技术,提高了生物礁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高峰场地区 生物礁 长兴组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川东忠县—鱼池地区二叠系—三叠系海槽相、台缘相的发现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裕强 谷一凡 +5 位作者 刘菲 刘冬玺 陈卫东 廖义沙 张文济 蒋婵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3-1355,共13页
川东—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发育开江—梁平海槽与城口—鄂西海槽,明确环海槽分布的台地边缘及沉积相带展布对指导二叠系—三叠系礁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川东忠县—鱼池地区窑厂、千野草场、楠木桠和三墱坡剖... 川东—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发育开江—梁平海槽与城口—鄂西海槽,明确环海槽分布的台地边缘及沉积相带展布对指导二叠系—三叠系礁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川东忠县—鱼池地区窑厂、千野草场、楠木桠和三墱坡剖面长兴组—飞仙关组的现场实测和系统取样分析,结合钻井资料和建南地区前期研究成果,认为大池干—石宝寨—高峰场区块为开阔台地相沉积,而开江—梁平海槽主体未向该区延伸;忠县—鱼池地区发育海槽相深水沉积,开江—梁平海槽与建南地区浅水陆棚直接相连,向东直接连通城口—鄂西海槽主体,其两侧发育台地边缘相礁滩沉积。通过确定台地边缘平面展布规律,进一步扩展了研究区内台地边缘分布范围,为川东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礁滩气藏的勘探开发揭示了全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川东—鄂西地区 礁滩 二叠系—三叠系 海槽 台地边缘
下载PDF
川东卧新双地区天然气特征及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来源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世国 王昌勇 +4 位作者 易士威 高阳 李明鹏 李世宁 李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3-921,共9页
天然气来源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石油地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勘探决策。四川盆地川东地区须家河组勘探和开发相对滞后,基础地质研究的欠缺导致卧新双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卧新双地区须家... 天然气来源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石油地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勘探决策。四川盆地川东地区须家河组勘探和开发相对滞后,基础地质研究的欠缺导致卧新双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卧新双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具有甲烷含量较低、重烃含量较高、干燥系数较低等特点;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_1<-40‰,具有δ^(13)C_3>δ^(13)C_2>δ^(13)C_1的特征;须家河组天然气为干酪根初次裂解的陆相油型气和混合气;须家河组天然气目前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的湿气阶段。卧新双地区须家河组暗色泥岩较为发育,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须家河组泥岩主要以Ⅱ1和Ⅱ2型干酪根为主,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和氯仿沥青"A"含量,总体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泥岩中有机质处于成熟-高成熟的湿气阶段。卧新双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熟度与烃源岩成熟度相当,结合须家河组天然气组分特征、同位素特征及成因类型等与下伏石炭系、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及雷口坡组天然气存在明显区别,推测该区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为自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卧新双地区 川东地区
下载PDF
多滑脱构造分析及深层背斜判识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竹新 雷永良 +2 位作者 胡英 王丽宁 杨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基于滑脱褶皱正演模型的分析,提出在时间域地震剖面中开展多滑脱构造分析和深层背斜真实性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均匀速度场对时间偏移地震剖面进行时深转换、对获得的伪深度域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和测量、利用测量的构造起伏面积和深度... 基于滑脱褶皱正演模型的分析,提出在时间域地震剖面中开展多滑脱构造分析和深层背斜真实性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均匀速度场对时间偏移地震剖面进行时深转换、对获得的伪深度域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和测量、利用测量的构造起伏面积和深度开展分段相关关系分析。基于构造起伏面积-深度相关关系可开展构造层划分、滑脱面和构造缩短量厘定以及深层构造真假判识。构造起伏面积-深度的分段性是多滑脱构造的典型特征,而面积-深度的线性不相关可指示地层未褶皱变形或存在假背斜构造。在不考虑面积-深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分段的斜率可指示各滑脱构造层的差异缩短量;相邻分段的交点指示了滑脱面与参考面的间距,进而厘定原始时间域剖面中的滑脱面位置。该方法的提出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利用时间域地震资料、明确复杂构造区的地质结构和评估深层勘探目标风险等,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川东褶皱带应用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滑脱构造 背斜 时间域地震剖面 面积-深度法 复杂构造区 准噶尔盆地南缘 川东褶皱带中图
下载PDF
川东北龙岗东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热液活动证据及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蒋裕强 谷一凡 +4 位作者 刘均 邓吉刚 张洁伟 张航 徐艳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于川东北龙岗东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岩石学特征研究,结合储层段白云岩和非储层段海相沉积灰岩及其充填矿物的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等分析,认为该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中存在鞍状白云石—黄铁矿、萤石—石英等热液矿物组... 基于川东北龙岗东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岩石学特征研究,结合储层段白云岩和非储层段海相沉积灰岩及其充填矿物的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等分析,认为该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中存在鞍状白云石—黄铁矿、萤石—石英等热液矿物组合,对应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均高于正常地层温度。所有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段白云岩样品均具有与海相沉积灰岩相同的Ce显著正异常特征,而大部分则具有与鞍状白云石相似的REE配分曲线特征,呈显著Eu正异常。热液矿物萤石和石英内普遍具有含沥青包裹体,为龙潭组生油高峰所捕获到的含油包裹体高温裂解后的产物。根据矿物占位关系和油气充注时期,可将该区热液活动划分为两期,第一期对应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作用方式为热液流体对白云岩储层形成的促进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第二期对应晚三叠世,作用方式为鞍状白云石、石英、萤石对储渗空间的充填作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初期活跃的张性深大断裂可以为热液流体的活动提供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活动 运移通道 活动时期 二叠系—三叠系 龙岗东地区 川东北
下载PDF
川东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余娜 姜楠 +2 位作者 刘宏 罗冰 赵路子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3期278-283,共6页
根据岩心、物性、压汞、薄片等资料,对川东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飞仙关组鲕粒储集岩以鲕粒云岩和鲕粒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鲕滩储层基本属于中... 根据岩心、物性、压汞、薄片等资料,对川东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飞仙关组鲕粒储集岩以鲕粒云岩和鲕粒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鲕滩储层基本属于中孔、中渗特征,局部井段存在高孔、高渗层;储层的发育程度受沉积环境、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成岩作用影响,沉积环境决定了鲕滩储层分布范围,为典型的相控型储层,受次级海平面变化影响,形成了本区飞仙关组多旋回滩体叠置样式,并有利于鲕滩早期云化及溶蚀,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单滩体中上部;而优质鲕滩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和早期溶蚀及云化作用形成的早期孔经埋藏溶蚀改造而成,储层为早期孔保存叠合构造破裂-埋藏溶蚀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滩储层 主控因素 飞仙关组 铁山—黄泥塘地区 川东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页岩气甜点评价体系与富集高产影响因素 被引量:45
15
作者 何希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71,共13页
四川盆地东部南川地区处于高压—常压过渡带,页岩气储层埋藏以深层、中深层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单井产气量差异大。为了揭示该区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因素,基于典型井钻井资料及试气成果,分析了该区页岩气地质特点,建立了页岩气甜点目标... 四川盆地东部南川地区处于高压—常压过渡带,页岩气储层埋藏以深层、中深层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单井产气量差异大。为了揭示该区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因素,基于典型井钻井资料及试气成果,分析了该区页岩气地质特点,建立了页岩气甜点目标评价体系,划分了甜点区,明确了不同甜点区页岩气生产特征,探讨了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川地区沉积及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但受多期构造改造作用的影响,由北向南、自西向东,具有孔隙度增加、压力系数变小、含气性变差、地应力变小的特征;②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包含总有机碳含量在内共计6项参数的储层分级评价标准,明确①—③小层为Ⅰ类储层,是页岩气勘探甜点段;③建立了以"物质基础、保存条件和体积改造"3大类13项为评价参数的定量化页岩气甜点目标评价体系及标准,优选出平桥背斜为Ⅰ类甜点区,东胜南斜坡、东胜背斜、平桥南斜坡为Ⅱ类甜点区;④页岩气生产特征具有分区性,Ⅰ类区具有高产气、低产液、稳产期长且产量递减慢的特征,单井测试页岩气产量和估算最终可采储量较高;⑤页岩气水平井产能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带、保存条件和体积改造程度。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四川盆地盆缘区页岩气高质量勘探和规模效益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南川地区 深层、中深层页岩气 地质特征 甜点评价 生产特征 富集高产影响因素 盆缘复杂构造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岗东地区台缘带生物礁含气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建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是区内重要滚探目标,能较快的实现增储上产。为了解决川东地区长兴组“开江—梁平”海槽西侧台缘(下简称“海槽西侧”)生物礁及储层发育,但含气性差的问题。本次运用钻井、地震等资料,以沉积学、...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是区内重要滚探目标,能较快的实现增储上产。为了解决川东地区长兴组“开江—梁平”海槽西侧台缘(下简称“海槽西侧”)生物礁及储层发育,但含气性差的问题。本次运用钻井、地震等资料,以沉积学、岩石学、油气成藏理论等为指导,分析了海槽西侧生物礁及储层发育特征,并结合构造展布特征,深入剖析了区内已完钻生物礁含气性,指出区内台缘生物礁含气性影响因素以及含气有利区,指导生物礁勘探。研究表明:①海槽西侧台缘生物礁发育,生物礁分布受相带控制,且沿台缘带断续分布,较川东其他地区生物礁规模更大;②海槽西侧台缘带生物礁储层发育,储层厚可达109.5 m,孔隙度可达6.71%,为裂缝—孔洞型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且随生物礁沿台缘带断续分布;③海槽西侧台缘(生物礁)与区内高陡构造带及断裂系统几乎垂直接触,构造及断裂系统,和生物礁储层非均质性共同控制生物礁含气性。结论认为,研究成果指出了区内生物礁含气性因素及有利区,有助于川东地区老气田稳产,对四川盆地生物礁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岗东地区 晚二叠世 长兴组 开江—梁平海槽西侧 台缘带 生物礁 含气性评价
下载PDF
川东天府地区文星场长兴组生物礁剖面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17
作者 秦鹏 胡忠贵 +3 位作者 吴嗣跃 李世临 易娟子 韩露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6-28,共13页
海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具有显著的古海洋学意义,其组成具有随地质历史时期演变而变化的趋势,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古海水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差异。通过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文星场地区古环境以及碳氧同位素与生物礁之... 海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具有显著的古海洋学意义,其组成具有随地质历史时期演变而变化的趋势,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古海水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差异。通过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文星场地区古环境以及碳氧同位素与生物礁之间的关系。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基本上保持了原始碳、氧同位素组成,且δ(13CPDB)与δ(18OPDB)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同时因区域不同而呈现不同幅度的波动;此外,礁相δ(13CPDB)与δ(18OPDB)平均值均具高于非礁相δ(18OPDB)和δ(13CPDB)平均值的特点。基于以上对碳氧同位素值的组成特征及与生物礁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研究认为:①δ(13CPDB)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变化呈正比,因而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且每一个周期内δ(18OPDB)值也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表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受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而出现周期内和周期间的波动;②文星场地区低洼的古地貌、峨眉运动影响及硅质供源体(热水来源、玄武岩淋滤及上升流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礁相δ(13CPDB)与δ(18OPDB)平均值均高于非礁相δ(18OPDB)和δ(13CPDB)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天府地区 文星场剖面 长兴组 生物礁剖面 碳氧同位素
下载PDF
川东红星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页岩发育特征及其页岩气富集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鹏威 刘忠宝 +5 位作者 李雄 刘皓天 周林 肖雄 王濡岳 李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2-1114,共13页
川东红星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目前处于勘探初级阶段,页岩发育特征及页岩气勘探前景尚不清楚。以HY1井为例,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储层描述和含气性等分析测试研究了川东红星地区... 川东红星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目前处于勘探初级阶段,页岩发育特征及页岩气勘探前景尚不清楚。以HY1井为例,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储层描述和含气性等分析测试研究了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页岩源、储品质及其变化规律,探讨了页岩气勘探前景。结果表明: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吴一^(1)亚段(吴家坪组一段1亚段)潮坪-潟湖环境和吴二段深水陆棚环境,吴一^(1)亚段主要发育粘土质页岩相,吴二^(1)亚段主要发育混合页岩相和硅质页岩相,吴二^(2)亚段以硅质页岩相和灰质页岩相为主。与吴一^(1)亚段潮坪-潟湖相页岩相比,吴二段混合页岩相和硅质页岩相具有脆性矿物含量高(63.2%)、有机质丰度高(总有机碳含量为8.78%)、有机质类型好(Ⅱ型)、储层有机质孔发育且物性好(孔隙度为5.59%)的特征,吴二^(1)亚段富有机质页岩是红星地区吴家坪组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品质 储层品质 深水陆棚 页岩 吴家坪组 上二叠统 红星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飞仙关组圈闭识别研究
19
作者 刘微 王科 +2 位作者 刘璐 钟英 魏小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第3期10-11,25,共3页
飞仙关组作为川东北地区的主力产气层,储集岩以鲕粒云岩为主,圈闭类型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圈闭识别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通过对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分析,开展了飞仙关组各沉积相对应的地... 飞仙关组作为川东北地区的主力产气层,储集岩以鲕粒云岩为主,圈闭类型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圈闭识别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通过对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分析,开展了飞仙关组各沉积相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鲕滩型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等地震相研究,从而对埋深较大、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五宝场地区进行鲕滩储层分布预测,识别该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指导五宝场地区鲕滩气藏的深化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五宝场地区 复合圈闭 地震相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文凯 李传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6-438,共13页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由温泉井—马槽坝背斜带、云安场背斜带和方斗山背斜带组成,其形成过程受川东构造带和大巴山构造带的双重控制,开展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研究,对认识华... 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由温泉井—马槽坝背斜带、云安场背斜带和方斗山背斜带组成,其形成过程受川东构造带和大巴山构造带的双重控制,开展川东与大巴山褶皱冲断带交汇区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研究,对认识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拼贴碰撞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野外调查、钻测井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四条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析,揭示了交汇区构造几何学特征,并应用2Dmove软件恢复了研究区构造运动学过程。研究认为:①交汇区在南北方向上显示为大型的复向斜结构,垂向上被区内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层、志留系泥页岩层和下寒武统泥页岩层三套滑脱层分为上、中、下三大构造层,上构造层主要发生滑脱褶皱变形,中、下构造层发育断层较多,主要发育双冲构造、冲起构造以及断层转折褶皱;②研究区中构造层构造变形最为强烈,构造缩短率达10%,上、下构造层构造缩短率较小,均为6%左右,且各构造层缩短率由西到东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③中生代以来,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晚三叠世到晚侏罗世稳定沉积阶段、早白垩世到古近纪早期对冲变形阶段、古近纪晚期至今定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 大巴山 构造交汇带 几何学 运动学 多层次滑脱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