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红茵茶的生化品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慧 李云 +4 位作者 陈树思 周春娟 陈丹生 吴清韩 马瑞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5-40,共6页
以产于凤凰山脉高海拔地区的纯野生红茵茶成茶为材料,通过比色法、SDE-GC/MS、抗菌及抗氧化实验测定茶叶的化学成分与生理活性.结果表明:按乌龙茶半发酵工艺制作的成茶中,咖啡碱(49.81 mg/g)、茶多酚(356.84 mg/g)、蛋白质(7.85 mg/g)... 以产于凤凰山脉高海拔地区的纯野生红茵茶成茶为材料,通过比色法、SDE-GC/MS、抗菌及抗氧化实验测定茶叶的化学成分与生理活性.结果表明:按乌龙茶半发酵工艺制作的成茶中,咖啡碱(49.81 mg/g)、茶多酚(356.84 mg/g)、蛋白质(7.85 mg/g)、花色素苷(120.32 nmol/mg)及水浸出物(44.74%)显著高于对照样,可溶性糖(38.74 mg/g)、灰分(4.04%)含量较低;醛类(30.24%)、醇类(28.40%)、酮类(24.77%)是野生红茵挥发物的主要类型,其中含有凤凰单丛茶的典型香型物质芳樟醇(11.05%)与橙花醇(1.14%)等;茶汤的抗菌(金色葡萄球菌)抗氧化(·DPPH和ROS)活性显著优于普通凤凰单丛.基于良好的生态适应性、繁殖能力、生化品质及种质资源保护的需要,野生红茵具有实现人工栽培与茶树新品种选育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红茵 紫芽茶 生理活性 保健功能
下载PDF
潮州“红茵”茶树的物种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亚辉 曾贞 +1 位作者 张旭 陈建华 《茶叶通讯》 2016年第4期26-27,共2页
对潮州"红茵"茶树的营养器官以及生殖器官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红茵"茶树为山茶科山茶属毛蕊茶组的长尾毛蕊茶。
关键词 茶树 红茵 长尾毛蕊茶
下载PDF
赵弘殷显德三年行迹考辨
3
作者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辨析,考证赵弘殷(宋太祖父)在后周显德三年中的行迹,以及其死亡时间、地点与原因,订正相关史籍如《宋史·太祖纪》《东都事略·太祖本纪》等的记事讹误,并对造成如此记事疏漏、失误的宋初政治背景予以辨析。
关键词 赵弘殷 显德三年 行迹
下载PDF
开新论承古今,启智慧飨来者——王宏印的中国传统译论研究
4
作者 苏艳 丁如伟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3期66-73,共8页
王宏印先生是我国较早从事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学者之一。他采用“清理、阐释、转化”三步渐序研究法,秉承“古今对话、中西共存”的理念,采用“以今释古、中西会通”的路径,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现代诠释,力求促成中国现代译论的诞生。此... 王宏印先生是我国较早从事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学者之一。他采用“清理、阐释、转化”三步渐序研究法,秉承“古今对话、中西共存”的理念,采用“以今释古、中西会通”的路径,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现代诠释,力求促成中国现代译论的诞生。此外,他还致力于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师业传承,推动中国译学研究发展。其研究成果为今后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借鉴以及理论参考,也为年轻学人的成长提供了有益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宏印 中国传统译论 现代诠释
下载PDF
无韵而自铿锵——王宏印教授汉诗英译中韵律的再现
5
作者 张智中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56-60,共5页
王宏印教授在汉诗英译中,力图寻找新的翻译途径,译诗独具风格,在抛弃了传统意义上译诗押韵的格局之后,译诗却颇有节奏、不乏韵律。究其原因,乃在于译者采用了音韵方面的多重而有效的翻译补偿措施。具体包括:跨行运用、名词列锦、同源词... 王宏印教授在汉诗英译中,力图寻找新的翻译途径,译诗独具风格,在抛弃了传统意义上译诗押韵的格局之后,译诗却颇有节奏、不乏韵律。究其原因,乃在于译者采用了音韵方面的多重而有效的翻译补偿措施。具体包括:跨行运用、名词列锦、同源词语、头韵尾韵、腹韵内韵、平行结构、词语反复、一行双译、标题英译、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宏印教授 汉诗英译 韵律 翻译补偿措施
下载PDF
王宏印汉译《哈姆雷特》的副文本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安博 陈洁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1-57,共7页
副文本(paratext)是翻译文本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它参与正文本意义的生成和确立,丰富甚至阐释了译文的正文本。文章基于杰拉德·热奈特(1997)提出的副文本理论,以王宏印教授汉译《哈姆雷特》副文本因素进行分析,解读赞助人的推介、译... 副文本(paratext)是翻译文本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它参与正文本意义的生成和确立,丰富甚至阐释了译文的正文本。文章基于杰拉德·热奈特(1997)提出的副文本理论,以王宏印教授汉译《哈姆雷特》副文本因素进行分析,解读赞助人的推介、译者翻译观、译本的外部生产环境和接受机制,以期全面与客观地揭示该译本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哈姆雷特》 王宏印译本 翻译研究
下载PDF
新型高职教育工学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洪银 蔡荣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54-58,共5页
采用社会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工学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路径,发现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到工学融合的嬗变需要培养目标从操作能力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等核心素养拓展,需要确立高职院校主体地位,需要界定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责任边界,实现校企... 采用社会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工学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路径,发现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到工学融合的嬗变需要培养目标从操作能力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等核心素养拓展,需要确立高职院校主体地位,需要界定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责任边界,实现校企培育无缝对接。但现代学徒制缺乏顶层设计、企业参与、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建议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现代学徒制框架,推行高职院校主导、大型企业主导、校企合作等多元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开展办学改革,建设生产性实训设施和场所,实行高职导师制和职业培训师制。政府应制定《现代学徒制培养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工学融合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下载PDF
根深植故土,性本向高天:王宏印民族典籍翻译思想探微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治国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39-45,共7页
王宏印提出并阐述了中华民族文化与典籍翻译的“三个阶段、三重境界、四大落差”等极具参考性的概念术语和话语体系。文章梳理了王宏印民族典籍翻译思想的学源基础和框架体系,对王宏印民族典籍翻译思想的真知灼见进行评述。研究发现,王... 王宏印提出并阐述了中华民族文化与典籍翻译的“三个阶段、三重境界、四大落差”等极具参考性的概念术语和话语体系。文章梳理了王宏印民族典籍翻译思想的学源基础和框架体系,对王宏印民族典籍翻译思想的真知灼见进行评述。研究发现,王宏印民族典籍翻译思想描绘了民族典籍翻译跨界重组的动态图景,助推了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融合创新,为当前民族典籍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参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宏印 民族典籍 四大落差 翻译思想
下载PDF
王宏印教授的学术之道与治学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大亮 陈婉玉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32-38,共7页
王宏印教授集学者、导师、翻译家和作家四种身份于一身,融研究、教学、翻译、创作于一体。翻译与研究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中西会通与古今贯通,自由出入于学科之间,这四种治学方法是他成就大学问的学术正道,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王宏印 治学方法 翻译型研究 中西会通
下载PDF
野生红茵茶挥发性香气成分的鉴定
10
作者 古奕彤 庄善江 +2 位作者 林逸豪 肖雁纯 朱慧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24期55-58,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别对野生红茵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GC-MS分析鉴定香气成分。结果表明,2种方法鉴定的成分有差异,SDE法鉴定到的醇类、酯类成分、含氮化合物较多,而HS-SPME法鉴定到的易挥发...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别对野生红茵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GC-MS分析鉴定香气成分。结果表明,2种方法鉴定的成分有差异,SDE法鉴定到的醇类、酯类成分、含氮化合物较多,而HS-SPME法鉴定到的易挥发成分(如烃类)较多。从2种方法共同鉴定的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来看,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茉莉酮、α-紫罗酮、β-紫罗酮等是红茵茶的主体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茵茶 同时蒸馏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凤凰单丛茶 香气成分 检测
下载PDF
试析王宏印之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翻译
11
作者 王君玲 《陇东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12,共4页
到目前为止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在中国的翻译相对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以诗歌精读为主要方法,以王宏印的译本为研究对象。与国内现有的译本相比,王宏印的译本忠实可靠,最为重要的是,王宏印以艾米莉·狄金森一个女性的口吻对诗... 到目前为止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在中国的翻译相对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以诗歌精读为主要方法,以王宏印的译本为研究对象。与国内现有的译本相比,王宏印的译本忠实可靠,最为重要的是,王宏印以艾米莉·狄金森一个女性的口吻对诗歌进行了翻译,语言切近女性语言,他的翻译对在中国普及狄金森诗歌将会做出很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宏印 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翻译
下载PDF
王宏印元曲翻译思想与翻译艺术
12
作者 王治国 董丽慧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3期74-82,共9页
通过对王宏印元曲英译艺术进行译学释解,文章发现其元曲翻译呈现出“会通”的艺术特征。“会通”翻译表现为以曲意为核心保留曲意雅俗特点的圆融阐译;采用英语诗歌表达方式的形式再造;体现元曲雅俗交融风格的现代意味。“会通”式英译... 通过对王宏印元曲英译艺术进行译学释解,文章发现其元曲翻译呈现出“会通”的艺术特征。“会通”翻译表现为以曲意为核心保留曲意雅俗特点的圆融阐译;采用英语诗歌表达方式的形式再造;体现元曲雅俗交融风格的现代意味。“会通”式英译对元曲域外传播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宏印 元曲 翻译艺术 会通
下载PDF
王宏印典籍翻译思想钩沉
13
作者 孙莉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3期83-93,共11页
王宏印长期从事中外文学文化典籍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其翻译思想散落于译著序跋、学术专著和期刊论文中,内容丰富,自成一体。本文尝试提炼王宏印在典籍翻译领域的重要思想,从理论体系建构、研究方法论、翻译原则及典籍翻译的意义四个方... 王宏印长期从事中外文学文化典籍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其翻译思想散落于译著序跋、学术专著和期刊论文中,内容丰富,自成一体。本文尝试提炼王宏印在典籍翻译领域的重要思想,从理论体系建构、研究方法论、翻译原则及典籍翻译的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当前的典籍英译事业提供参考。王宏印非常重视从翻译实践中探寻理论生长点,生成本土性概念,继而完善扩展之形成具备解释力和普适性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他融会国学精神与西学方法,贯通文史哲三科做学问;他采取“创造性转化”的翻译原则,其目的是将典籍化入现代文明;他认为典籍翻译可以丰富世界文明,也是我们重写中华文明史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宏印 典籍翻译 翻译思想
下载PDF
穆旦诗英译对新诗英译的启示
14
作者 张智中 《中国外语研究》 2019年第1期101-108,141,共9页
穆旦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似无尽的宝藏,具有复杂丰富的内涵。王宏印教授的新作《不朽的诗魂:穆旦诗解析、英译与研究》,集穆旦诗的解析与翻译于一体,是研究与翻译的结合,学术型翻译与文学型翻译的结合,是归化翻译... 穆旦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似无尽的宝藏,具有复杂丰富的内涵。王宏印教授的新作《不朽的诗魂:穆旦诗解析、英译与研究》,集穆旦诗的解析与翻译于一体,是研究与翻译的结合,学术型翻译与文学型翻译的结合,是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结合。译作宏观布局,深层挖掘,艺术再创,取得了译诗的成功。译者所采取的译诗原则,对于汉诗英译,尤其是新诗英译,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译文的直译策略和英诗特色的完美结合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诗 新诗 英译 王宏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