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NA Cloning of a Vacuolar H^+-Pyrophosphatase and Its Expression in 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 in Response to Salt Stress 被引量:11
1
作者 LUEShi-you JINGYu-xiang +3 位作者 PANGXiao-bin ZHAOHua-yan MALan-qing LIYan-f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7-251,共5页
A cDNA clone encoding a vacuolar H+-pyrophosphatase (V-H+-PPase) was isolated from 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 by using RACE method.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bVP1 contained 2 319 nucleotides of open re... A cDNA clone encoding a vacuolar H+-pyrophosphatase (V-H+-PPase) was isolated from 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 by using RACE method.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bVP1 contained 2 319 nucleotides of open reading frame (ORF) and 420 nucleotides of 3′-untranslated region. Its encoding protein consisted of 773 amino acid residues, which includes 14 transmembrane helices. The predicated molecular mass is 80.4 kDa with pI of 4.90. The V-H+-PPases in higher plants shared low identity (40-55%) with those of protozoa, marine alga and archaebacteria. HbVP1 transcripts accumulated abundantly in roots, shoots and seeds, and it was also strongly induced by salt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deum brevisubulatum HbVP1 Salt tolerance
下载PDF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Elymus dahuricus,Hordeum brevisubulatum and Their BC1F3
2
作者 李微微 李造哲 王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
[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of BC1 F3 to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s( Elymus dahuricus, Hordeum brevisubu/atum), heterosis and fertility restoration. E Methodl The agronomic chara... [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of BC1 F3 to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s( Elymus dahuricus, Hordeum brevisubu/atum), heterosis and fertility restoration. E Methodl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such as growth period, growth rate, pollen fertility, fecundity, reproducibility and fresh grass output of Elymus dahudcus, Hordeum brevisubu/atum and BC1 F3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E Result l The growth dynamic of the BC1 F3 lined tended to like that of its parent Hordeum brevisubu/atum; although growing periods of various lines were different, they were close to that of Hordeurn brevisubulatum.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pollen fertility and seed setting, the pollen fertility rate of YF3-93 was higher than recurrent parent Hordeum brevisubulatum, its seed setting rate in open pollination was also higher. Some lines had low pollen fertility rate and seed setting rate, such as the pollen fertility rate of PF3-5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utput among BC1 F3 lines, e.g. the heterosis (HP) of YF3-64, YF3-74 and YF3-83 were 75.53%, 75.12% and 66.16%,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yields of PF3- 52, PF3-15 and PF3-42 were lower than their parents. ~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breeding new varieties of forage which is suitable to drought and salin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ymus dahudcus hordeum brevisubulatum Backcross posterity Agronomic characters
下载PDF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rdeum brevisubulatum Seed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DING Xue-mei YANG Qun +7 位作者 LI Yu-mei ZHOU Chun-guo XING Fu CHENG Jun TIAN Xun JIAO De-zhi LI Wen-hui SHEN Jing-lin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0年第4期18-21,25,共5页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rdeum brevisubulatum seeds in the Songnen Plains of China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find ou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germination. [ Method] A total of...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rdeum brevisubulatum seeds in the Songnen Plains of China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find ou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germination. [ Method] A total of five variable temperatures including 15/25, 20/30, 15/30, 20/25 and 15/20 ℃, five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including 0, 75, 85, 95 and 105 mmol/L, and five concentrations of CS2 strain (the A values were 0, 0.500 0, 0.050 0, 0.005 0 and 0.000 5, respectively) were studi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 Result] The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energy and germination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 P 〈 0.05) affected by the temperature and sod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but rarely affected by the CS2 strain concentration. Moreover, the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index were all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od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 Conclusion] The optimal germination conditions of Hordeum brevisubulatum are as follows: temperatures of 15/25 ℃ and 15/30℃, 0 mmoVL of sod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deum brevisubulatum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Germination conditions Orthogonal experiment
下载PDF
野大麦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4
作者 袁惠君 关玉晨 +3 位作者 王春梅 冯欢 张欢欢 袁毅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8,共9页
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是重要的野生禾本科牧草,具有多种抗逆性。为深入挖掘野大麦的抗逆基因,本研究以RT-PCR法克隆了野大麦肌动蛋白基因(Actin,ACT)的核心片段。采用BLAST序列比对,qRT-PCR实时定量方法对其序列特征和表达特... 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是重要的野生禾本科牧草,具有多种抗逆性。为深入挖掘野大麦的抗逆基因,本研究以RT-PCR法克隆了野大麦肌动蛋白基因(Actin,ACT)的核心片段。采用BLAST序列比对,qRT-PCR实时定量方法对其序列特征和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大麦ACT的基因片段长518 bp,编码171个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野大麦的肌动蛋白基因片段与大麦(Hordeum vulgare)ACT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达97%,与ACT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1%,并将其命名为HbACT。与11种相关植物进行ACT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HbACT含152个保守氨基酸和19个非保守氨基酸,说明HbACT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qRT-PCR分析表明,在不同盐浓度处理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野大麦各器官的HbACT的Ct平均值为19.30,地上部的变异系数为3.5,峰度系数为0.262;地下部的变异系数为5.3,峰度系数为0.409,均属于尖峰分布,Ct值的稳定系数均小于1.7。综上所述,HbACT基因表达稳定,可作为内参基因用于研究野大麦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肌动蛋白基因 克隆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不同混播组合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森 辛丹丹 +3 位作者 苏一诺 孙雪 王贺 邹岩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3期50-57,共8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补播的混播草种组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的盐碱化草地为试验地,以松嫩平原广泛分布的耐盐碱牧草野大麦为主要补播草种,设置野大麦与4种松嫩平原本土耐盐碱牧草星星草、披碱草、羊...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补播的混播草种组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的盐碱化草地为试验地,以松嫩平原广泛分布的耐盐碱牧草野大麦为主要补播草种,设置野大麦与4种松嫩平原本土耐盐碱牧草星星草、披碱草、羊草、拂子茅混播处理,同时设置野大麦单播处理。4个混播处理中,野大麦播种量为30 kg/hm^(2),其他草种播种量均为15 kg/hm^(2);野大麦单播处理中,播种量为45 kg/hm^(2)。以上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个小区,以不补播作为对照(CK,1个小区),共设置1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0.4 hm^(2)。在尽量不破坏原生植被的条件下,于2021年采用免耕补播的方式对各试验小区进行补播,从补播第2年开始连续2年测定各试验小区的土壤容重、pH值、含盐量(电导率)、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理化性质指标和植被群落重要值。[结果]补播第2年(2022年),与CK相比,各混播处理和野大麦单播处理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与补播第2年相比,补播第3年(2023年)各混播处理和野大麦单播处理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升高。补播第3年,5个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均显著(P<0.05)低于CK,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CK,有机质含量除野大麦+羊草混播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均显著(P<0.05)高于CK;野大麦+羊草混播处理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在各处理中最低,野大麦+披碱草混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各处理中最高。与CK相比,补播第2年各混播处理以及野大麦单播处理的禾本科植物与其他杂类草重要值相差不大,野大麦+披碱草混播处理的重要值最高,为0.60;补播第3年各混播处理以及野大麦单播处理的禾本科植物重要值与补播第2年相比均增加,且均大于CK,野大麦+披碱草混播处理的重要值最高,为0.71。[结论]野大麦与羊草的混播对改善土壤容重、pH值、含盐量效果最好,适宜作为改良盐碱化程度较重草地的混播组合。野大麦与披碱草的混播对改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植被群落效果最好,适宜作为改良盐碱化和退化草地的混播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混播 补播 盐碱化 重要值
下载PDF
野大麦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高海娟 王锐 +8 位作者 孙蕊 李伟 王若丁 张军 钟鹏 王建丽 王晓龙 李莎莎 柴华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野大麦被称为短芒大麦草、野黑麦,因草质柔软、叶量丰富、适口性好和营养价值高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饲草生产。野大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抗逆性强,也是生态改良的优良草种。文章主要阐述了野大麦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饲用生产价... 野大麦被称为短芒大麦草、野黑麦,因草质柔软、叶量丰富、适口性好和营养价值高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饲草生产。野大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抗逆性强,也是生态改良的优良草种。文章主要阐述了野大麦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饲用生产价值、生态改良作用和育种状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野大麦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生物学特性 饲用 盐碱地改良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盐胁迫下野大麦耐盐生理机制初探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雪青 张俊文 +2 位作者 魏建华 王宏芝 李瑞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盐生植物野大麦、甜土植物中国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野大麦、小麦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含水量、地上和根部离子含量、脯氨酸含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增加,野大麦的细胞膜透性... 以盐生植物野大麦、甜土植物中国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野大麦、小麦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含水量、地上和根部离子含量、脯氨酸含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增加,野大麦的细胞膜透性、Na+含量、脯氨酸含量、Na+/K+、PEPCase活性增加,含水量、K+含量下降;但在相同盐胁迫条件下野大麦地上部和根部Na+含量明显低于小麦,而根中K+含量高于小麦,表明野大麦可能具有拒绝吸收Na+和维持高K+含量的能力;野大麦的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小于小麦,表明在盐胁迫下野大麦不是通过脯氨酸的积累来达到体内渗透平衡的;野大麦PEPCase活性增加明显高于小麦,说明提高光合效率可能是野大麦实现盐适应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盐生植物 甜土植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耐盐
下载PDF
不同酸碱条件下内生真菌对三种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彭清青 李春杰 +2 位作者 宋梅玲 梁莹 南志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8,共7页
内生真菌可以通过提高禾草种子在干旱、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的萌发和促进植株生长而提高宿主的竞争力。本试验在pH为4~11的8个酸碱梯度下,对带菌(E+)与不带菌(E-)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醉马草、中华羊茅和野大麦的萌发进行了研究,旨... 内生真菌可以通过提高禾草种子在干旱、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的萌发和促进植株生长而提高宿主的竞争力。本试验在pH为4~11的8个酸碱梯度下,对带菌(E+)与不带菌(E-)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醉马草、中华羊茅和野大麦的萌发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酸碱条件下内生真菌对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弱酸至强碱胁迫(pH为6~11)下,内生真菌显著提高醉马草种子发芽势;酸胁迫(pH为4~5)下,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P<0.05);中性至强碱胁迫(pH为7~11)下,显著提高种子的胚芽长及胚根长(P<0.05);酸性至中性条件(pH为4~7)下,显著提高幼苗干重;强酸(pH=4)及强碱(pH=11)胁迫下,E+异状发芽率显著低于E-(P<0.05)。弱酸至碱胁迫(pH为6~10)下,内生真菌显著提高中华羊茅种子发芽势(P<0.05);强酸(pH=4)及碱胁迫(pH为8~11)下,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P<0.05);pH为4~11,显著促进中华羊茅胚芽生长(P<0.05);pH=10时对胚根的增益作用显著(P<0.05);酸胁迫(pH为4~6)下,显著提高幼苗干重;强碱胁迫(pH=11)下,异状发芽率显著增加(P<0.05)。pH为4~11,内生真菌显著提高野大麦种子发芽势(P<0.05);碱胁迫(pH为9~11)下,显著促进种子胚芽生长(P<0.05);碱胁迫(pH为8~11)下,显著提高胚根长(P<0.05);pH为4~11,显著提高野大麦幼苗干重(P<0.05);强酸胁迫(pH=4)下,E+异状发芽率显著低于E-(P<0.05)。相对于胚芽,胚根对酸碱条件变化更敏感。综合考虑,最适萌发pH条件分别为:醉马草pH为6~9;中华羊茅pH为6~7;野大麦pH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酸碱度 醉马草 中华羊茅 野大麦 萌发
下载PDF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1
9
作者 李红 杨允菲 张成武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13-19,共7页
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 ,无性系中营养蘖构件组分的数量占较大比重 ,为 69.15% ,是生殖蘖的 2 .2 4倍 ,但生殖蘖和营养蘖的生长与物质生产相差悬殊 ,平均生殖蘖重是平均营养蘖重的 2 .17倍 ,致使无性系对营养生长和生... 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 ,无性系中营养蘖构件组分的数量占较大比重 ,为 69.15% ,是生殖蘖的 2 .2 4倍 ,但生殖蘖和营养蘖的生长与物质生产相差悬殊 ,平均生殖蘖重是平均营养蘖重的 2 .17倍 ,致使无性系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能量分配大体相等。无性系构件的生物量 ,以及营养蘖和生殖蘖构件组分的生物量与丛径和总蘖数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平均单蘖重、平均生殖蘖重均随着无性系构件数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形式下降 ;无性系的芽数随着丛径和总蘖数的增大而有规律地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蘖 生殖蘖 构件 无性系 野大麦 碱化草甸 生物量 种群生态学 牧草
下载PDF
松嫩平原人工草地野大麦无性系冬眠构件的结构及形成规律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杨允菲 张宝田 李建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8-273,共6页
野大麦属短根茎丛生型禾草 ,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 ,野大麦无性系的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芽和冬眠苗组成。按照分蘖节营养繁殖世代的龄级划分方法 ,在生长季末期 ,野大麦无性系的芽库由 5个龄级组成 ,苗库由 4个龄级组成 ,均呈增... 野大麦属短根茎丛生型禾草 ,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 ,野大麦无性系的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芽和冬眠苗组成。按照分蘖节营养繁殖世代的龄级划分方法 ,在生长季末期 ,野大麦无性系的芽库由 5个龄级组成 ,苗库由 4个龄级组成 ,均呈增长型的龄级结构。苗库对潜在无性系的贡献将远远大于芽库。结合建植时间估计 ,人工草地野大麦的分蘖节最多存活了两个年度 ,分蘖节在一个生长季最多可繁殖 4个世代。野大麦无性系的根茎芽数、分蘖节芽数、总芽数、总苗数、总冬眠构件数均随着丛径、丛面积和亲株数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形式增长。野大麦无性系冬眠构件各组分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 ,但在形成过程中则存在着不同的生态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无性系 营养繁殖 冬眠构件 芽库 苗库 年龄结构
下载PDF
野大麦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丁雪梅 何汉琼 +6 位作者 张英 李玉梅 赵云 成军 饶家辉 王宏娟 沈景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6,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松嫩平原野生野大麦种子在5个温度(15/25、20/30、15/30、20/25和15/20℃),5个梯度的Na2CO3浓度(0、20、30、40和50mmol·L-1)以及5个梯度的CS1菌浓度(OD值分别为0、0.5、0.05、0.005和0.0005)中的萌发特性进行...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松嫩平原野生野大麦种子在5个温度(15/25、20/30、15/30、20/25和15/20℃),5个梯度的Na2CO3浓度(0、20、30、40和50mmol·L-1)以及5个梯度的CS1菌浓度(OD值分别为0、0.5、0.05、0.005和0.0005)中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发芽率、发芽势影响次序皆为温度>Na2CO3浓度>CS1菌浓度,对发芽指数影响次序为Na2CO3浓度>温度>CS1菌浓度,温度和Na2CO3浓度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皆有显著影响(P<0.05),而CS1菌浓度无影响(P>0.05),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皆随Na2CO3浓度升高而呈下降的趋势。野大麦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为温度15/25、20/30和15/30℃,Na2CO3浓度为0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发芽率 正交试验 温度 盐胁迫
下载PDF
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三倍体杂种染色体的分子原位杂交鉴定 被引量:20
12
作者 于卓 云锦凤 +1 位作者 马有志 辛志勇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35-739,共5页
加拿大披碱草与野大麦 2个四倍体多年生禾草杂交产生的属间杂种F1为三倍体 (2n =3x =2 1) ,丢失了与亲本染色体基数相同的 7条染色体。为查明该杂种F1的染色体构成 ,应用基因组分子原位杂交方法 ,将父本(♂ )野大麦基因组 (H1H1H2 H2 )... 加拿大披碱草与野大麦 2个四倍体多年生禾草杂交产生的属间杂种F1为三倍体 (2n =3x =2 1) ,丢失了与亲本染色体基数相同的 7条染色体。为查明该杂种F1的染色体构成 ,应用基因组分子原位杂交方法 ,将父本(♂ )野大麦基因组 (H1H1H2 H2 )DNA用荧光生物素标记作为探针 ,以母本 (♀ )加拿大披碱草基因组 (SSHCHC)DNA作为封组 ,对杂种F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DNA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三倍体杂种F12 1条染色体中 ,有 14条出现偏黄色荧光信号 ,来自父本 (♂ )野大麦H1H2 基因组有 7条出现橙红色荧光信号 ,来自母本 (♀ )加拿大披碱草S基因组、加拿大披碱草HC 基因组的 7条染色体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原位杂交 加拿大披碱草 野大麦 三倍体杂种F1 根尖细胞染色体
下载PDF
野大麦种子萌发条件及抗逆性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余玲 王彦荣 孙建华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0-57,共8页
对野大麦种子在不同温度和预处理萌发条件以及在盐(NaCl和Na2SO4)和干旱(聚乙二醇,分子量6 000)胁迫下萌发能力的研究表明:野大麦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是15/25℃变温,其次是20/30℃变温,破除休眠的最佳... 对野大麦种子在不同温度和预处理萌发条件以及在盐(NaCl和Na2SO4)和干旱(聚乙二醇,分子量6 000)胁迫下萌发能力的研究表明:野大麦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是15/25℃变温,其次是20/30℃变温,破除休眠的最佳方法是预先冷冻;野大麦种子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对2 种盐的耐盐顺序为:NaCl> Na2SO4;种子萌发期耐盐临界值为- 1.34 MPa(NaCl)和- 1.13 MPa(Na2SO4);高渗透势盐胁迫(≥- 0.5 MPa)下,胚芽长度递增为正效应,低渗透势盐胁迫(≤- 0.7 MPa)下,胚芽长度递减为负效应;盐胁迫对胚根的影响呈单一负效应。野大麦种子也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其萌发期抗旱临界值为- 1.07 MPa;干旱胁迫对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但对胚根的危害程度较胚芽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休眠 耐盐性 抗旱性 种子萌发条件
下载PDF
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_1与BC_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造哲 马青枝 +1 位作者 云锦凤 于卓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38-41,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 F1和 BC1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的 POD同工酶谱可明显地分成A、B两区 ,有 4条相同位点的基带 ,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两亲本有较...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 F1和 BC1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的 POD同工酶谱可明显地分成A、B两区 ,有 4条相同位点的基带 ,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两亲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杂种 F1的 POD酶谱主要表现为双亲酶带的互补类型 ,正交 (野大麦×披碱草 ) F1和反交 (披碱草×野大麦 ) F1的酶谱基本相同 ,在个别位点存在酶带活性强弱的差别 ;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 (BC1)和披碱草×野大麦×野大麦 (BC1)的酶谱基本相同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BC1的酶谱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 ,特别是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 ,说明通过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 BC1代中进一步加强 ;POD同工酶具有多态性 ,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的鉴定和回交后代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F1 回交1代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下载PDF
野大麦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瑞芬 王雪青 +1 位作者 王宏芝 魏建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59-2466,共8页
目的探讨野大麦的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和X-ray微区分析等方法分析野大麦[Hordeumbrevisubulatum(Trin.)Link]在NaCl胁迫下幼苗生长、K+和Na+吸收、运输、分配及外排等生理响应。结果在NaCl≤350mmol·L-1时,茎叶... 目的探讨野大麦的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和X-ray微区分析等方法分析野大麦[Hordeumbrevisubulatum(Trin.)Link]在NaCl胁迫下幼苗生长、K+和Na+吸收、运输、分配及外排等生理响应。结果在NaCl≤350mmol·L-1时,茎叶和根系的干重变化不明显,盐浓度的增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茎叶,根Na+含量增加的幅度小于茎叶、茎叶和根中K+含量均下降,但茎叶可维持较高的K+含量;野大麦具有较强的K+-Na+吸收选择性;低盐胁迫时Na+主要贮存于液泡和细胞间质;高盐胁迫时主要通过外排Na+来维持体内离子平衡。结论野大麦在NaCl≤350mmol·L-1时生长正常,其耐盐性与根拒绝吸收Na+及茎叶维持高K+含量有关,Na+区域化与外排可能是野大麦主要的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NACL胁迫 耐盐 离子区域化 离子外排
下载PDF
内生真菌在禾草体内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晓静 王萍 +2 位作者 李秀璋 古丽君 李春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06-1215,共10页
以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及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为研究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植株茎节间、叶鞘、叶片及种子进行观察,发现Epichloё内生真... 以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及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为研究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植株茎节间、叶鞘、叶片及种子进行观察,发现Epichloё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茎节间、叶鞘、叶片及种子中。菌丝体在4种禾草体内分布特点较为相似,茎节间菌丝体分布密集,叶鞘次之,叶片中则分布较为稀疏,均沿细胞伸长方向纵向生长,呈直线或弯曲状,细长无分支;对种子的观察发现,除在醉马草糊粉层内很难观察到菌丝体外,Epichloё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中华羊茅、野大麦及披碱草的糊粉层中,4种禾草的种皮及胚中均明显的观察到了菌丝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 中华羊茅 野大麦 披碱草 菌丝体
下载PDF
温度对两种野生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丁雪梅 李海燕 +1 位作者 杨允菲 宋向华 《草原与草坪》 CAS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采用2种恒温和6种变温8种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松嫩平原野大麦和贝加尔针茅2种野生禾草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有助于提高2种禾草种子发芽率。野大麦在30℃/2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最高,达到53.33%。贝加尔针茅在昼夜温差为7.... 采用2种恒温和6种变温8种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松嫩平原野大麦和贝加尔针茅2种野生禾草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有助于提高2种禾草种子发芽率。野大麦在30℃/2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最高,达到53.33%。贝加尔针茅在昼夜温差为7.5~20.5℃的变温环境下发芽率最高,为25.67%。贝加尔针茅对发芽温度很敏感,而野大麦发芽适宜温度的范围较大。野大麦和贝加尔针茅种子萌发后,幼苗重量均随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增加,胚乳的重量均随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幼苗重量与胚乳重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针茅 野大麦 发芽率 胚乳重量 幼苗重量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野大麦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雪梅 杨群 +7 位作者 李玉梅 周春国 邢福 成军 田迅 焦德志 李文辉 沈景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93-4496,共4页
[目的]对松嫩平原野大麦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找出最佳的萌发条件。[方法]设定5个变温(15/25、20/30、15/30、20/25和15/20℃),5个NaCl浓度(0、75、85、95和105mmol/L),5个CS2菌浓度(OD值分别为0、0.5000、0.0500、0.005... [目的]对松嫩平原野大麦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找出最佳的萌发条件。[方法]设定5个变温(15/25、20/30、15/30、20/25和15/20℃),5个NaCl浓度(0、75、85、95和105mmol/L),5个CS2菌浓度(OD值分别为0、0.5000、0.0500、0.0050和0.0005),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对野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温度和NaCl浓度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皆有显著影响(P<0.05),而CS2菌浓度则影响不显著,并且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皆随NaCl浓度升高而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野大麦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温度为15/25和15/30℃,NaCl浓度为0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麦 萌发特性 萌发条件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_1与BC_1酯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造哲 云锦凤 +1 位作者 马青枝 于卓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 F1与回交 1代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有位点相同的 9条基带 ,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 ,两亲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杂种 F1的酯酶同工酶谱主要表现...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 F1与回交 1代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有位点相同的 9条基带 ,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 ,两亲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杂种 F1的酯酶同工酶谱主要表现为双亲酶带的互补类型 ,亲本的个别酶带在杂种 F1有丢失现象 ,正反交杂种 F1均产生一条杂种带。杂种 F1酶谱有偏向母本遗传的倾向。正反交的回交 1低酯酶同工酶谱基本相同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回交 1代的酯酶同工酶谱明显地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酯酶同工酶具有多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F1 BC1 酯酶同工酶 品种
下载PDF
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子人工老化处理下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晓静 李秀璋 +1 位作者 王萍 李春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2-1277,共6页
以带Epichloё内生真菌和不带Epichloё内生真菌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8±1℃和100%相对湿度条件下设置0,5,10,15,20,25,30和35min人工老化时间,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活力变化以及内生真菌对种子的生... 以带Epichloё内生真菌和不带Epichloё内生真菌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8±1℃和100%相对湿度条件下设置0,5,10,15,20,25,30和35min人工老化时间,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活力变化以及内生真菌对种子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降低;浸出液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其老化生理反应变化明显有所减缓。研究认为,与未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相比,内生真菌可促进野大麦的发芽,促进芽长根长的生长,降低膜的损伤,减少浸出液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种子的劣变程度,延长种子贮藏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野大麦 种子 人工老化 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