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tinuous Solutions of an Age-structured Host-Vector Epidemic Model
1
作者 周义仓 蒋里强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7年第4期91-97, ,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continuous solutions for an age-structured host-vector epidemic model are introduced and studied. The continuous solutions of the age-structured epidemic model are easy to investigate and use. The su... In this paper the continuous solutions for an age-structured host-vector epidemic model are introduced and studied. The continuous solutions of the age-structured epidemic model are easy to investigate and use.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continuous so lutions are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C age structure WELL-POSEDNESS
下载PDF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2
作者 刘晓伟 周松 +11 位作者 闫东 陈永明 杨顺林 王海峰 刘冠纯 杜越聪 杨晓燕 刘广 高彦平 王医 杜国义 史献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和样方法捕获鼠类,对捕获鼠类及其媒介蚤类进行分类、鉴定;开展鼠疫病原学检测;使用Excel 201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应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崇礼区,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42000夹次,捕鼠515只,捕获率为1.23%;样方法调查20个样点,未捕到鼠;获鼠体蚤218只,蚤指数为0.42;在鼠体内均未检出鼠疫菌。在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14844夹次,捕鼠304只,捕获率为2.05%;样方法共调查1060 hm^(2),捕鼠231只,平均鼠密度为0.22只/hm^(2);获鼠体蚤821只,蚤指数为1.53;在鼠体内共检出鼠疫菌6株,其中分离自长爪沙鼠3株、黑线仓鼠2株、黑线毛足鼠1株。崇礼区黑线仓鼠平均鼠密度明显低于康保县(Z=-2.309,P<0.05)。结论崇礼区与康保县的鼠种和媒介蚤类构成有明显不同,自然地理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崇礼区发生原发性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北京冬奥会 张家口赛区 鼠疫 自然疫源地 宿主 媒介
下载PDF
恶臭假单胞菌F1表达P450酶催化柠檬烯生物合成紫苏醇
3
作者 底心怡 刘春立 +2 位作者 刘秀霞 杨艳坤 白仲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紫苏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单萜类化合物,在医药、日化、食品等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利用柠檬烯生物合成中的过程中存在选择性不强、底物对宿主菌株有毒性等问题。为此该文选择恶臭假单胞菌F1这种对环境具有高耐受度的菌株,构建在大肠... 紫苏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单萜类化合物,在医药、日化、食品等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利用柠檬烯生物合成中的过程中存在选择性不强、底物对宿主菌株有毒性等问题。为此该文选择恶臭假单胞菌F1这种对环境具有高耐受度的菌株,构建在大肠杆菌和恶臭假单胞菌中皆可扩增并表达目的基因的广宿主载体,过表达选择性羟化酶CymAa、CymAb,异源表达特异性氧化柠檬烯生成紫苏醇的P450酶CYP153A6,并在表达P450酶的基础上对柠檬烯底物添加浓度进行了调整,与大肠杆菌BL21(DE3)一同进行柠檬烯生物合成紫苏醇实验,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GC-MS分别测量菌株生长状况和紫苏醇产量。最终证明了恶臭假单胞菌F1在柠檬烯浓度为10 mmol/L内的环境中具有高耐受度,且添加1 mmol/L柠檬烯底物发酵48 h后获得最高产量75.6 mg/L,最高转化率达到49.66%,缩小了生物合成紫苏醇的底物添加范围,并获得对柠檬烯具有高耐受度的发酵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醇 细胞色素P450 CymAab 恶臭假单胞菌 广宿主载体 萜类化合物 耐受度
下载PDF
甜菜多黏菌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秀琪 张宗英 +1 位作者 韩成贵 王颖 《中国糖料》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甜菜多黏菌(Polymyxa betae)是一种植物根部专性寄生原生生物,广泛分布世界各甜菜产区,是甜菜丛根病病原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的传播介体。P.betae寄主范围较为有限,主要侵染苋科、石竹科等植物。... 甜菜多黏菌(Polymyxa betae)是一种植物根部专性寄生原生生物,广泛分布世界各甜菜产区,是甜菜丛根病病原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的传播介体。P.betae寄主范围较为有限,主要侵染苋科、石竹科等植物。其生活史包括休眠孢子形成期和游动孢子囊形成期两个主要阶段。目前P.betae在土壤或甜菜根部的快速检测技术较为完善,但由于其休眠孢子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防治仍十分困难,目前主要通过抗性品种结合适宜的栽培措施进行防控。近年来分离物A26-41和RES F41的全基因序列完成测定,将有利推动未来P.betae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多黏菌 传毒介体 培养体系 寄主范围 生活史 检测技术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具有无症状感染者和时滞的媒介传染病模型的分析
5
作者 闫娟娟 雒志学 高文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9-806,共8页
为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和时滞对媒介传染病的影响,该文探讨了一类包含无症状感染者和时滞影响的媒介传染病模型.采用第二代生成矩阵法得到了基本再生数,对平衡点的存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了证明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支分析,以时滞τ为参数,发... 为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和时滞对媒介传染病的影响,该文探讨了一类包含无症状感染者和时滞影响的媒介传染病模型.采用第二代生成矩阵法得到了基本再生数,对平衡点的存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了证明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支分析,以时滞τ为参数,发现当τ经过临界值时,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出现了一些变化,从而导致该平衡点处Hopf分支的产生,并得到了证明Hopf分支方向和周期解稳定性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传染病模型 无症状感染者 时滞 稳定性 HOPF分支
下载PDF
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治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明秋 《林业勘查设计》 2023年第2期36-39,共4页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繁殖力强、发病速度快,传播迅速且难以控制,松树感染后最快40d就可死亡。目前,病害已经在全国18个省区流行,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百亿元,现有6000万hm^(2)松林正面临着松材线虫病大流行的威胁。...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繁殖力强、发病速度快,传播迅速且难以控制,松树感染后最快40d就可死亡。目前,病害已经在全国18个省区流行,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百亿元,现有6000万hm^(2)松林正面临着松材线虫病大流行的威胁。辽宁省是我国最北部的松材线虫疫区,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与其他疫区有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气候条件、松材线虫虫株、寄主树种和媒介昆虫四个方面。研究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与防治,对保护森林生态平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针对松材线虫的危害特征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辽宁地区松材线虫病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松材线虫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天牛天敌资源,进一步优化杀线虫剂的有效成分及施药方式,大力加强松材线虫监测与检疫,为辽宁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媒介昆虫 寄主树种 防治策略 辽宁省
下载PDF
河北省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玉贵 孔祥骊 +7 位作者 李振海 冯禄 吴晓明 刘焕文 董国润 王钢元 王惠孝 张彩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对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植被类型、宿主动物的地理分布、鼠疫媒介的种类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达乌尔黄鼠和长爪沙鼠的地理分布交错而不重迭;小形啮齿动物的广泛分布和媒介的多寄主性,在疫源地中起到种间或种... 本文对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植被类型、宿主动物的地理分布、鼠疫媒介的种类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达乌尔黄鼠和长爪沙鼠的地理分布交错而不重迭;小形啮齿动物的广泛分布和媒介的多寄主性,在疫源地中起到种间或种内各群落间的连接和沟通作用;结合流行病史资料分析表明:该疫源地仍有长期保菌和再次发生鼠疫流行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地 宿主 媒介 鼠疫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丁淑军 林艺 +2 位作者 张晓梅 王显军 于学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1-534,共4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新布尼亚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蜱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可通过人-人接触传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新布尼亚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蜱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可通过人-人接触传播。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部分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约10%。本文对该病病原学、病例分布特点及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流行环节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 宿主动物 传播媒介
下载PDF
浙江省鼠疫历史疫区宿主和媒介种类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臻 陈恩富 +2 位作者 俞小林 凌锋 石国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鼠疫历史疫区宿主动物、媒介的种类构成和密度,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在浙江省20个鼠疫历史疫区县(市、区)捕鼠和检蚤,进行分类鉴定,并计算捕获率、染蚤率、蚤指数等。结果浙江省鼠疫历史疫区20... 目的了解浙江省鼠疫历史疫区宿主动物、媒介的种类构成和密度,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在浙江省20个鼠疫历史疫区县(市、区)捕鼠和检蚤,进行分类鉴定,并计算捕获率、染蚤率、蚤指数等。结果浙江省鼠疫历史疫区2000-2006年共捕获鼠形动物3目5科(亚科)12属19种;家栖鼠类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野栖鼠类主要有黑线姬鼠、臭、黑腹绒鼠和黄毛鼠;室内外平均捕获率分别为4.49%和4.60%。发现鼠体寄生蚤类4科9属10种,缓慢细蚤和不等单蚤占绝对优势,平均染蚤率和总蚤指数分别为7.57%和0.246。结论浙江省鼠疫历史疫区的宿主和媒介种类构成保持稳定,密度低,但仍应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信号,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鼠疫复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宿主 媒介 种类
下载PDF
云南省乙型脑炎病毒宿主和媒介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张海林 自登云 龚正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1-83,共3页
于 1 978年至 1 997年 ,从云南猪血液和乳猪脑组织中分离到乙型脑炎 (JE)病毒 5株 ,从蝙蝠脑组织中分得JE病毒1 0株 ,从鸟类脑组织中分得JE病毒 5株 ,从 1 5种蚊虫体内分离到JE病毒 6 3株 ,从 2种蠓类中分得JE病毒 2株。分析认为 ,猪是J... 于 1 978年至 1 997年 ,从云南猪血液和乳猪脑组织中分离到乙型脑炎 (JE)病毒 5株 ,从蝙蝠脑组织中分得JE病毒1 0株 ,从鸟类脑组织中分得JE病毒 5株 ,从 1 5种蚊虫体内分离到JE病毒 6 3株 ,从 2种蠓类中分得JE病毒 2株。分析认为 ,猪是JE病毒的主要扩散宿主 ,蝙蝠和鸟类在该病毒保存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三带喙库蚊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伪杂鳞库蚊、霜背库蚊、蚊腿库蚊、白蚊伊蚊和刺扰伊蚊为重要媒介 ,蠓类亦可传播该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 宿主 传播媒介 人畜共畜病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松彪 李静 +5 位作者 尚珂 郁川 张春杰 程相朝 李银聚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3-1087,1092,共6页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鸡白痢沙门菌弱毒株,并将其开发为疫苗活载体。方法:本研究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缺失株。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是以含有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的大肠杆菌χ7213为供体菌,C79-13Δcrp为受体菌进行...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鸡白痢沙门菌弱毒株,并将其开发为疫苗活载体。方法:本研究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缺失株。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是以含有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的大肠杆菌χ7213为供体菌,C79-13Δcrp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crp/asd基因双缺失突变株。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表明C79-13ΔcrpΔasd构建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缺失株的生长需要外源的二氨基庚二酸(DAP),且能稳定遗传缺失的asd基因,与亲本株C79-13相比,其血清型未发生变化,但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毒力明显降低。结论:C79-13ΔcrpΔasd双缺失株可接受asd+质粒作为宿主平衡致死系统高效稳定地表达外源基因,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鸡白痢沙门菌疫苗弱毒株以及进一步将其开发为适于黏膜免疫的口服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C79-13 asd+平衡致死系统 重组自杀性质粒 活疫苗载体
下载PDF
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布鲁氏菌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丽丽 姚碧涛 +3 位作者 罗德炎 焦新安 刘秀梵 王希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布鲁氏菌BLS-L7/L12融合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并进行免疫原性分析,为口服布鲁氏菌DNA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BLS-7/L12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asd+-pVAX1,依次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X3730、X4550得到重组沙门菌X45... 目的构建携带布鲁氏菌BLS-L7/L12融合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并进行免疫原性分析,为口服布鲁氏菌DNA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BLS-7/L12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asd+-pVAX1,依次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X3730、X4550得到重组沙门菌X4550(asd+-pVAX1-BLS-L7/L12)。以1×109CFU/只的剂量口服免疫Balb/C小鼠,3次免疫后进行免疫效果的评价。结果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试验证明BLS-L7/L12融合蛋白在细胞中得到了瞬时表达,ELISA检测到免疫小鼠血清和肠黏液中有特异性抗体IgG和sIgA产生。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因子和CD分子测定表明DNA疫苗以诱发Th1型免疫为主。结论所构建的以重组沙门菌为载体口服布鲁氏菌DNA疫苗具有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可作为潜在的布鲁氏菌新型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BLS-L7/L12 DNA疫苗 伤寒沙门菌 平衡致死系统
下载PDF
云南省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媒介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超 李玉琼 +3 位作者 王倩 李寿芹 许磊 高子厚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5-244,共10页
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媒介群落结构及其种群动态,为提出针对性的鼠疫防控策略与机制提供依据。云南省剑川县属于齐氏姬鼠和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核心区,该区域小型兽类种类丰富,存在2种类型鼠疫菌,为进一步研究疫源地的演变提... 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媒介群落结构及其种群动态,为提出针对性的鼠疫防控策略与机制提供依据。云南省剑川县属于齐氏姬鼠和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核心区,该区域小型兽类种类丰富,存在2种类型鼠疫菌,为进一步研究疫源地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现场模型。本文对剑川县1976—2019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该疫源地室内共捕获小型兽类4目7科16属25种,绝对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他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和小家鼠;室外捕获小型兽类5目8科21属31种,其中优势鼠种为齐氏姬鼠和大绒鼠。室内鼠密度在2005年以前基本在3.75%左右波动,2006年开始显著下降维持在0.49%左右波动;室外鼠密度常年在9.13%左右这一较高水平波动。该疫源地鼠体主要优势蚤种为方叶栉眼蚤、特新蚤和棕形额蚤,其中方叶栉眼蚤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共检出细菌学阳性样本72份,检出F1抗体阳性样本95份。该疫源地存在时间长,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类多差异大,但总体结构稳定。由于存在着鼠疫菌长期保存的自然和地理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种群动态、疫情发生与自然条件等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宿主 媒介 群落结构 自然疫源地
下载PDF
天然林保护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毅 刘增加 +2 位作者 许荣满 石淑珍 赵彤言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为了探讨西部大开发中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特征的影响,选择了天然林保护区和苗圃林保护区两个样区,从媒介、宿主以及人群感染等自然疫源地特征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变化对莱姆病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区内,... 为了探讨西部大开发中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特征的影响,选择了天然林保护区和苗圃林保护区两个样区,从媒介、宿主以及人群感染等自然疫源地特征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变化对莱姆病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区内,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种群数量、种群多样性指数方面均高于苗圃林区;媒介和宿主潜能以及自然疫源地活力也显著高于苗圃林。可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于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一定程度上起保护作用,其潜能、自然疫源地活力等增加,人群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提示了对进入天然林保护区的人员加强防护与监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莱姆病 自然疫源地特征 媒介 宿主 人群感染潜能
下载PDF
深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小岚 马汉武 +3 位作者 谢旭 王昕 梁焯南 王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市所辖四个区开展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了解我市是否存在鼠间鼠疫疫情。方法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笼日法;采集全部活鼠鼠体表蚤鉴定后分类;采用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查鼠血清F1抗体,脏器压印法分离鼠疫耶尔森氏菌... 目的通过对我市所辖四个区开展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了解我市是否存在鼠间鼠疫疫情。方法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笼日法;采集全部活鼠鼠体表蚤鉴定后分类;采用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查鼠血清F1抗体,脏器压印法分离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果4区25个调查点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捕获率为8.25%,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占87.50%,为本市优势鼠种,黄胸鼠占8.03%,臭鼩鼱占4.42%,板齿鼠占0.21%。雌雄性别比为1∶0.82。繁殖指数褐家鼠为0.41,黄胸鼠为0.55,臭鼩鼱为0.14,以黄胸鼠最高,预示将来该鼠种的种群数量将会增长较快。472只鼠形动物中有129只鼠形动物寄生565匹蚤,经鉴定均为印鼠客蚤,染蚤率为27.33%,总蚤指数为1.20。黄胸鼠染蚤率、蚤指数最高,分别为63.16%、3.80;褐家鼠为25.70%、1.01;臭鼩鼱为15.0%、0.20。5种不同生境的捕鼠率为2.61%~15.42%,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68~2.59。25个调查点有10个点鼠带印鼠客蚤指数大于1。间接血凝法检测鼠疫F1抗体458份,未检出阳性血清,鼠脏器压印培养407份,未分离出鼠疫杆菌。结论目前我市尚未发现鼠间鼠疫疫情,但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密度较高,存在鼠间鼠疫流行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宿主动物 媒介
下载PDF
减毒猪霍乱沙门菌ΔcrpΔcyaΔasdC78-1(pYA3493)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尚珂 张俊峰 +6 位作者 程相朝 张春杰 李银聚 陈桂华 颜云飞 翟崇凯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开发应用于猪的稳定携带异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方法:本研究在减毒猪霍乱沙门菌ΔcrpΔcya C78-1的基础上,运用自杀性质粒pREasd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缺失株ΔcrpΔcyaΔasd C78-1,再将携带asd基因的互补质粒p YA3493... 目的:开发应用于猪的稳定携带异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方法:本研究在减毒猪霍乱沙门菌ΔcrpΔcya C78-1的基础上,运用自杀性质粒pREasd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缺失株ΔcrpΔcyaΔasd C78-1,再将携带asd基因的互补质粒p YA3493电转至上述菌株,构建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PCR及测序结果共同表明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表明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的血清型与亲本株ΔcrpΔcya C78-1和疫苗株C500相同,并能够稳定遗传缺失型asd基因片段;其生长速度略慢于ΔcrpΔcya C78-1,且二者均明显慢于疫苗株C500;其生化特性结果也与ΔcrpΔcya C78-1基本相同。小鼠口服攻毒试验表明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的毒力与ΔcrpΔcya C78-1基本相当,但其半数致死量约为疫苗株C500的412倍。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减毒猪霍乱沙门菌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有潜力作为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性质粒 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 ΔcrpΔcyaΔasdC78-1(PYA3493) 口服活疫苗载体
下载PDF
口服鼠疫F1-V重组融合基因DNA活菌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习勤 焦新安 +5 位作者 王栋 董梅 邢丽 颜艳 何维明 王希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鼠疫耶尔森菌F1-V融合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为口服鼠疫活载体DNA疫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F1-V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asd-pVAX1,进一步依次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X3730、X455... 目的构建携带鼠疫耶尔森菌F1-V融合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为口服鼠疫活载体DNA疫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F1-V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asd-pVAX1,进一步依次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X3730、X4550得到重组沙门菌X4550(asd-pVAX1/F1-V),提取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并做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F1-V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以1×109CFU/只的剂量3次口服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构建的重组减毒沙门菌转染COS-7细胞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试验证明F1-V融合蛋白在细胞中得到了瞬时表达,ELISA检测到免疫小鼠血清有特异性抗体IgG产生。结论构建的重组沙门菌能运送DNA疫苗到体内并成功释放质粒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为口服鼠疫活载体DNA疫苗的黏膜免疫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 DNA疫苗 伤寒沙门菌 平衡致死系统
下载PDF
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刚刚 王泽 +2 位作者 白海静 杨亚娟 徐存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1,87,共5页
研究了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毕赤酵母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豹蛙抗瘤酶(onconase,ONC)、IL-1α、IL-1β、IL-1Ra、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ONC的融合蛋白即HSA-(Gly_4Ser_1)_3-ONC(简称HSA-ONC)等5种重组蛋白为报... 研究了不同载体-宿主菌组合对毕赤酵母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豹蛙抗瘤酶(onconase,ONC)、IL-1α、IL-1β、IL-1Ra、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ONC的融合蛋白即HSA-(Gly_4Ser_1)_3-ONC(简称HSA-ONC)等5种重组蛋白为报告蛋白,设计并合成了5种基因。分别插入3种酵母表达载体p PIC9、p PIC9K和p PICZα-A中,转化3种毕赤酵母受体菌X-33、GS115和SMD1168。筛选得到7种载体-宿主菌组合,在摇瓶规模进行诱导并定量。研究结果表明:5种外源蛋白在p PICZα-A/X-33组合中表达量最高,在p PIC9/SMD1168组合中最低。从重组蛋白表达量来说,p PICZα-A/X-33组合优于其他6种载体-宿主菌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宿主菌 载体-宿主菌组合 重组蛋白 表达量
下载PDF
云南森林脑炎病毒的调查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文丽 侯宗柳 +4 位作者 自登云 龚正达 雷亚民 米竹青 张海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1-233,共3页
通过 1988~ 1994年对云南森林脑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病毒的普通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首次发现云南高黎贡山存在森林脑炎病毒的自然疫源地 ,经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测 ,推测卵形硬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 ,鼠类动物为其主要贮存宿主... 通过 1988~ 1994年对云南森林脑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病毒的普通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首次发现云南高黎贡山存在森林脑炎病毒的自然疫源地 ,经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测 ,推测卵形硬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 ,鼠类动物为其主要贮存宿主。对人可引起高热、皮疹等全身感染症状。云南森林脑炎病毒与东北森林脑炎病毒相比较 ,云南毒株毒力稍低 ,对各种动物的致病性相似 ,但又有明显的出血现象。血凝的最适pH基本一致。云南森林脑炎病毒与东北标准株的多肽成分分析略有不同。云南高黎贡山的自然地理景观与东北大小兴安岭的地理景观不同 ,这与其毒株之间的差异可能有关。血清学调查显示云南大部分地区可能存在森林脑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传播媒介 宿主动物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辽宁松材线虫病与中国其他疫区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郑雅楠 刘佩旋 +3 位作者 时勇 吴昊 于海英 姜生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5-160,共6页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是我国近40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林业灾害。目前,该病害已经在我国18个省(市、区)造成了大面积的松树死亡。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疫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是我国近40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林业灾害。目前,该病害已经在我国18个省(市、区)造成了大面积的松树死亡。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疫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年均温度10℃以下的辽宁疫区与其他疫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与其他疫区相比,辽宁疫区的松材线虫虫株耐寒性更强,且发现了新的寄主树种红松、樟子松和落叶松以及新的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这些差异不但给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而且增加了疫情继续向北扩散的风险。因此,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符合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的有效防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差异 寄主树种 媒介昆虫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