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侯孝贤电影悲剧美学的创作手法
1
作者 陈文奕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侯孝贤电影的底色是“苍凉”,其电影主题彰显出浓重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中华文化“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侯孝贤电影的悲剧美学手法不仅是对传统电影语言的创新,也是其传达悲剧精神的有力载体。探究了侯孝贤电影的悲剧镜头语言、悲剧抒... 侯孝贤电影的底色是“苍凉”,其电影主题彰显出浓重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中华文化“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侯孝贤电影的悲剧美学手法不仅是对传统电影语言的创新,也是其传达悲剧精神的有力载体。探究了侯孝贤电影的悲剧镜头语言、悲剧抒情方式和悲剧意境,凸显侯孝贤电影作为一种悲剧审美形态的价值,不仅是对美与真实的坚守,更是对生命伦理的一种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悲剧美学 悲剧意识
下载PDF
侯孝贤电影中的“慢美学”与女性意识--从《南国再见,南国》到《刺客聂隐娘》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力珍 侯东晓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101,共9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降,侯孝贤的电影越来越"慢"。"慢"并非指通过改变电影的秒格数所产生的慢动作,而是影片中的角色行为、身体形象,乃至主体意识在时间的延伸中变得清晰可见、可感,甚至可思。从"慢美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降,侯孝贤的电影越来越"慢"。"慢"并非指通过改变电影的秒格数所产生的慢动作,而是影片中的角色行为、身体形象,乃至主体意识在时间的延伸中变得清晰可见、可感,甚至可思。从"慢美学"和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检视侯孝贤从《南国再见,南国》到《刺客聂隐娘》七部长片,指出其愈来愈重视在"缓慢"的镜头调度中呈现女性记忆与情绪绵延,以及时间的空间化表述。在可见可感的时空形式中,侯孝贤以一种有别于经典戏剧叙事的表达方式--"慢美学"--呈现另类的女性故事。侯孝贤电影中女性的惶惑、成长,及其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身份建构,都与"慢美学"的银幕表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 慢美学 女性意识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Domesticating Time: Gendered Temporalities in Hou Hsiao-hsien's Cafe Lumiere
3
作者 Song Hwee LIM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6年第1期36-57,共22页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trope of domesticity/domesti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notions of gendered temporality in Hou Hsiao-hsien's Cafe Lumiere (2003). In dialogue with the Chinese writer Eileen Chang and Wester...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trope of domesticity/domesti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notions of gendered temporality in Hou Hsiao-hsien's Cafe Lumiere (2003). In dialogue with the Chinese writer Eileen Chang and Western theories about women's time and domestic temporality,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works of both Hou and Chang can be described as instances of ecriture feminine that interrogate an ambivalence toward domesticity. Drawing on Chantal Akerman's film in contrast to that of Hou, the article further demonstrates how the use of the cinematographic long take domesticates time and space, as well as the ways in which the horror of everyday domesticity have been captured through what Rey Chow calls "feminine details." Finally, the present article argues that Cafe Lumiere domesticates a fear of domesticity and pregnancy through a reconfiguration of linear and cyclical time, a reversal of gender roles in its protagonists, and a privileging of aurality over visuality in its cinematic style, such that it presents the potential for a new kind of union and a new kind of futurity premised upon reordered gendered forms of tempor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leen Chang hou hsiao-hsien domesticity/domestication time/temporality gender ecriture feminine aurality Cafe Lumiere
原文传递
侯孝贤的“反骨”:从《刺客聂隐娘》看其电影的东方美学意蕴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少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6,共12页
侯孝贤的电影,始终在以"反电影"的方式进行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察、生命思考与影像呈现。具体表现为反动为静、反言如默、反虚入实、反西归中、反武以文,从而形成了其影片"无导演的导演"、演员"无表演的表演"... 侯孝贤的电影,始终在以"反电影"的方式进行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察、生命思考与影像呈现。具体表现为反动为静、反言如默、反虚入实、反西归中、反武以文,从而形成了其影片"无导演的导演"、演员"无表演的表演"、关注"前因后果无情节"的特征。这一独特风格及影像叙事语法的形成,既与导演的生活阅历、生命体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又与导演对电影艺术本质的体认有关,更与导演所处的华夏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及东方文化对人生的洞察理解有关。正因如此,侯孝贤电影以其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人文关怀与浓郁东方美学意蕴的影像表述,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电影 作者电影 侯孝贤 《刺客聂隐娘》 东方美学
下载PDF
空间拓展·时间跨越·性别转向——论侯孝贤电影创作的转变 被引量:5
5
作者 周仲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120,共9页
侯孝贤的电影创作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一是影片表现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展,由中国台湾地区延伸向中国大陆,而后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获得了开阔的视野和多样化的空间视角;二是出现了时间跨越的现象,经常在电影中将不同... 侯孝贤的电影创作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一是影片表现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展,由中国台湾地区延伸向中国大陆,而后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获得了开阔的视野和多样化的空间视角;二是出现了时间跨越的现象,经常在电影中将不同的时间年代进行并置,以更加灵活的多重时间视点进行艺术表达;三是以另类女性为主人公的影片明显增多,着重表现边缘女性非常规式的生活状态,揭示她们自我执着的独立人格,呈现其孤独意识和生命体验。上述变化使侯孝贤电影具备了广阔的表现范围、深度的人文关怀和自觉的文化意识,是对以往创作的发展与有益补充,但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生活质感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空间拓展 时间跨越 性别转向
下载PDF
“归去”主题在侯孝贤电影中的流变 被引量:3
6
作者 史可扬 康思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电影《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作品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部,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化风格来重新诠释和界定侯孝贤的电影美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在延续侯孝贤作品中的"归去"主题的同时,又赋予了这一主题新的内涵,从而使侯孝贤电影... 电影《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作品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部,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化风格来重新诠释和界定侯孝贤的电影美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在延续侯孝贤作品中的"归去"主题的同时,又赋予了这一主题新的内涵,从而使侯孝贤电影中的"归去"主题形成一个完整而富有层次感的思想体系。侯孝贤电影中的"归去"主题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同时又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这一主题在侯孝贤不同时期的电影中共有三个不同层次的体现。第一个层次表现为对城市文明的否定和对乡土文明的赞美,它产生于城乡二元对立的语境下,主要出现于侯孝贤前期的作品中,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美学中的礼乐精神。第二个层次表现为对已经逝去的乡土文明的深切伤感缅怀与对纷繁复杂的城市文明的怅然迷惘,它产生于全面工业化之后的历史时期,主要出现于侯孝贤的中期和部分近期的作品中。第三个层次表现为其审美人生的诗意胸怀,它超脱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它的内涵和意蕴是最为深刻的,集中体现了道家美学中的追求心性自由、寄情自然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归去”主题 《刺客聂隐娘》 传统美学精神 时代历史特征
下载PDF
个体经验、历史记忆、文化想象——论侯孝贤电影创作的阶段性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仲谋 《美育学刊》 2017年第1期46-52,共7页
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界的领军人物,也是华语影坛颇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其创作轨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个体的成长经历,折射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台湾社会面貌;第二个阶段把个人经验拓展开来,由个体转向全体,由当代追... 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界的领军人物,也是华语影坛颇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其创作轨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个体的成长经历,折射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台湾社会面貌;第二个阶段把个人经验拓展开来,由个体转向全体,由当代追溯到过去,描绘出关于近现代台湾的历史记忆;第三个阶段向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处掘进,进行富有古典韵味的中华文化想象。通过建立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侯孝贤走出了台湾经验的"小传统",回归到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从而进入更加广阔的电影创作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阶段性特征 个体经验 历史记忆 文化想象
下载PDF
《海上花列传》的跨文本流传及其意义生成——以方言版、译注版和电影版为考察对象
8
作者 李婕 谢家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1-181,共11页
《海上花列传》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古今转型的鲜明标志及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这无异是对一部小说作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崇高认可。但这种意义的生成并非吴语方言版本《海上花列传》从问世就有的,更非一蹴而就的。研究表明,《海上... 《海上花列传》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古今转型的鲜明标志及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这无异是对一部小说作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崇高认可。但这种意义的生成并非吴语方言版本《海上花列传》从问世就有的,更非一蹴而就的。研究表明,《海上花列传》意义的生成在跨文本流动中层累而成:韩邦庆吴语方言版本《海上花列传》融入了晚清现代性的思潮,张爱玲译注本以“世俗现代性”将《海上花列传》带给了20世纪80年代的读者,电影《海上花》作为影像文本,则聚焦人性欲望,既刺激了作品传播,又吸引观众去回顾关照文学版本,从而使成书于晚清且用吴语方言写就的《海上花列传》荣登“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美誉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文本变迁 意义生成 张爱玲 侯孝贤
下载PDF
论《悲情城市》的“自然法则”
9
作者 邱美煊 刘耀炎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43-46,57,共5页
《悲情城市》是侯孝贤导演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台湾本地人林文清一家台湾"二二八"事件中的故事。他在谈创作的时候,强调展现"自然法则"下的人的活动,"自然法则"是极具丰富内涵的词汇,包含了自然界的规则、... 《悲情城市》是侯孝贤导演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台湾本地人林文清一家台湾"二二八"事件中的故事。他在谈创作的时候,强调展现"自然法则"下的人的活动,"自然法则"是极具丰富内涵的词汇,包含了自然界的规则、社会规则等许多方面,他通过纪实性的冷峻视角完成了关于台湾历史政治,以及人的生存状况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情城市》 侯孝贤 自然法则 纪实性
下载PDF
侯孝贤电影的中国美学精神呈现--以《刺客聂隐娘》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琳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51-57,共7页
侯孝贤电影向以独树一帜的东方意蕴、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品质享誉国内外影坛,通过独具匠心的镜头语言运化中华民族醇厚的文化基因,探讨生之意义与人之命运。其中,《刺客聂隐娘》在武侠电影中卓尔不群,一则,不以“武”之表演为核心... 侯孝贤电影向以独树一帜的东方意蕴、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品质享誉国内外影坛,通过独具匠心的镜头语言运化中华民族醇厚的文化基因,探讨生之意义与人之命运。其中,《刺客聂隐娘》在武侠电影中卓尔不群,一则,不以“武”之表演为核心,而围绕“侠”之长成,通过造境的艺术手段营建浓郁的情绪气氛,实现了武侠电影开显人的精神性生命本质的美学价值。二则,不以“奇观”娱人耳目,反用“真实”演绎“传奇”,恰切运用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段将中国哲学与武术思想融入舒缓有致、朴素自然又空灵唯美的声画形式,体现了中和淡雅、本然恬阔、含蓄隽永的中国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刺客聂隐娘》 中国美学精神
原文传递
论侯孝贤电影美学的隐性基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学峰 方忠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2,共6页
侯孝贤在朱天文等当年"三三文学社"成员的影响下,对胡兰成及其美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他的电影美学隐藏着胡兰成的美学基因。他电影中的自然景观以及冷眼旁观的叙事手法遵从了大自然"五基本法则";胡兰成所谓&q... 侯孝贤在朱天文等当年"三三文学社"成员的影响下,对胡兰成及其美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他的电影美学隐藏着胡兰成的美学基因。他电影中的自然景观以及冷眼旁观的叙事手法遵从了大自然"五基本法则";胡兰成所谓"喜反与好玩",表现在侯孝贤身上就是"黑道情怀"、"侠义情结"与"士"的观念,也成为他与众不同的创造力。侯孝贤重视女人的"直觉"、"美感",逐渐关注女性内心,塑造了不少充满了元气与生命力的女性形象。他的电影也如胡兰成的散文一样,散淡而富有韵味,体现和发扬了中国的抒情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 胡兰成 电影 美学 自然 女性
下载PDF
电影《刺客聂隐娘》互文性阐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丹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88-91,共4页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与前文本唐传奇《聂隐娘》、典故“青鸾舞镜”、唐代史料以及侯孝贤其他代表作品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联。以互文性阐释作品,对电影文本《刺客聂隐娘》与传奇文本《聂隐娘》、“青鸾舞镜”、唐代史...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与前文本唐传奇《聂隐娘》、典故“青鸾舞镜”、唐代史料以及侯孝贤其他代表作品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联。以互文性阐释作品,对电影文本《刺客聂隐娘》与传奇文本《聂隐娘》、“青鸾舞镜”、唐代史料和侯孝贤其他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剖析,着重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互文精神,对进一步理解作品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客聂隐娘》 《聂隐娘》 “青鸾舞镜” 侯孝贤 互文性
下载PDF
《刺客聂隐娘》的叙事美学浅析
13
作者 庞海音 任晓蓓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
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武侠电影《刺客聂隐娘》给予当代武侠电影一种新的叙事模式,影片所显露出来的传奇美,人物美,画面美均显示了侯导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关键词 侯孝贤 《刺客聂隐娘》 叙事
全文增补中
从文字到图像:《刺客聂隐娘》的人物形象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华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侯孝贤导演通过对唐传奇《聂隐娘》的改编和重塑,为我们在银幕上塑造全新的聂隐娘和田季安等形象,使片面单薄的人物形象丰满。在重塑的人物身上,表现人物矛盾的内心,抉择的烦恼,情理的矛盾,身份的构建等,试图为每个身处困境孤独的个体... 侯孝贤导演通过对唐传奇《聂隐娘》的改编和重塑,为我们在银幕上塑造全新的聂隐娘和田季安等形象,使片面单薄的人物形象丰满。在重塑的人物身上,表现人物矛盾的内心,抉择的烦恼,情理的矛盾,身份的构建等,试图为每个身处困境孤独的个体寻找一条找回初心的途径,实现人性的完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 《刺客聂隐娘》 重塑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寂静的探寻——论侯孝贤电影对台湾文化身份的呈现
15
作者 杨爽 《枣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8-32,共5页
电影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反映出各种各样的文化问题。本文拟通过电影作品的文本分析,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百年间台湾文化的发展变化这三个角度,挖掘侯孝贤通过影像对台湾文化身份所做出的呈现和探寻。
关键词 侯孝贤 台湾省 电影 文化身份
下载PDF
侯孝贤电影艺术综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成 《开封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侯孝贤导演作为中国台湾电影的领军人物,在国内外电影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投入电影事业的20多年里,他独立导演了16部影片。其电影风格在台湾电影界独树一帜,赢得广泛认可。侯孝贤善于使用长镜头与大全景来拍摄,善于营造朴素、平淡而又... 侯孝贤导演作为中国台湾电影的领军人物,在国内外电影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投入电影事业的20多年里,他独立导演了16部影片。其电影风格在台湾电影界独树一帜,赢得广泛认可。侯孝贤善于使用长镜头与大全景来拍摄,善于营造朴素、平淡而又富有张力的意境,他把死生契阔拍得淡泊如水,可谓“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侯孝贤常常将电影故事的背景设置在自己的家乡。在作品中,他反映台湾人民的生活、展示台湾风情、讲述台湾历史,给观众很多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 历史与现实 镜头 中国传统
下载PDF
论侯孝贤电影中的道家文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仲谋 《北京文化创意》 2021年第3期24-29,共6页
作为一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电影导演,侯孝贤的电影既具儒家文化气质,又有道家文化的思想因子。通过阅读沈从文、胡兰成等人的著作,武侠小说以及唐传奇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作品,侯孝贤接受了道家的思想和文化,并将其融入到... 作为一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电影导演,侯孝贤的电影既具儒家文化气质,又有道家文化的思想因子。通过阅读沈从文、胡兰成等人的著作,武侠小说以及唐传奇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作品,侯孝贤接受了道家的思想和文化,并将其融入到电影创作当中,形成了侯氏电影独特的人生观、女性观、美学风格。在人生观上,侯孝贤电影受到道家"人生如梦"思想的影响,又与其存在一定区别。侯孝贤电影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流露出尊重女性和男女平等的观念,与道家贵柔崇阴的女性观有一致之处。在美学风格上,侯孝贤电影中"远观"式的远距构图和长镜头、合乎天然的虚静之美、极简主义叙事,皆与道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吸纳了道家文化的有益因子,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和影像呈现,使侯孝贤成为享誉世界的华语电影导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道家文化 人生观 女性观 美学风格
原文传递
浅析侯孝贤电影中的诗意性叙事
18
作者 戴金玲 《传媒观察》 2020年第12期72-76,共5页
侯孝贤对于华语电影有太多层面的意义。侯孝贤电影以其诗意性的叙事策略、诗意性的视听语言以及诗意性主题意蕴来表达他对客观世界和生命本质的思考,折射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凸显像诗歌一样的纯粹、简约、含蓄之美,极具... 侯孝贤对于华语电影有太多层面的意义。侯孝贤电影以其诗意性的叙事策略、诗意性的视听语言以及诗意性主题意蕴来表达他对客观世界和生命本质的思考,折射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凸显像诗歌一样的纯粹、简约、含蓄之美,极具东方神韵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诗意性 叙事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