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ual Planning on Affordable Housing—The Case of Nanjing
1
作者 Francis Deng Clement Yunning Cheng Zhang Hong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8年第2期63-82,共20页
This research scrutinize how the Chinese system applied to reduces cost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curves housing affordability for the purpose of land prices for the social housing popularly known as low cost social h... This research scrutinize how the Chinese system applied to reduces cost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curves housing affordability for the purpose of land prices for the social housing popularly known as low cost social housing schemes as the government took measures throughout the years, however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ystem, subsidies to social rented housing producers are being cut and equates this with practice within Chinese spectrum.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planning, as per the recent trends housing policy on-affordability, this planning system assists overall housing requirements and how it has been adapted. It explains the new arrangements the government has put into place to lower land prices for social housing and argues that this represents provide and expand th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housing units;make housing more affordable and readily available;promote economic diversity in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help households build wealth;and promote balanced metropolitan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ual PLANNING Nanjing-china affordable housing housing Stocks HOUSEHOLD and urbanIZATION
下载PDF
流迁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职住分离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罗茂珂 张少尧 邓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2-1774,共13页
通过CiteSpace对2000—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职住分离研究1 269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合城镇化发展与流迁转型背景对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评述研究热点、主题与方法。结果表明,不同人口流迁阶段的职住分离研究具有不同的特征... 通过CiteSpace对2000—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职住分离研究1 269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合城镇化发展与流迁转型背景对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评述研究热点、主题与方法。结果表明,不同人口流迁阶段的职住分离研究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职住分离的研究区域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反映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迁转型的新现象。其次,研究视角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微观层面,更加关注个体和家庭的职住分离问题。同时,研究数据由传统抽样调查转变至大数据,多学科理论逐步被应用到职住分离研究。最后提出研究展望:1)在流迁转型背景下,应加强职住分离新特征及其空间关联研究,进一步串联乡城、城-城与城内流迁背景下的多尺度职住分离形成的社会基础。2)当前研究连贯性、纵深性不足,应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各阶段职住分离纳入统一视角。3)积极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处理流迁大数据,结合地理学、城市学、交通学等学科的理论对职住分离机制进行深入探讨。4)将迁居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讨论职住分离与迁居行为的相互关系,促进适当迁居,以缓解职住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分离 生命周期理论 迁居行为 CITESPACE 城市空间结构 人口流迁转型 中国
下载PDF
住房制度变迁驱动下的中国城市住区空间演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京祥 胡毅 赵晨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第5期69-75,80,共8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住区建设被纳入到改革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当中,住房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变革。受社会制度背景和住房政策影响,中国的住区空间发展也经历了福利制均质单位空间、市场化住区分异和保障制度影响下住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住区建设被纳入到改革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当中,住房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变革。受社会制度背景和住房政策影响,中国的住区空间发展也经历了福利制均质单位空间、市场化住区分异和保障制度影响下住区空间等不同阶段。而当前住房保障制度影响下的住区空间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矛盾。旨在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背景和政策制度作用下的城市住区空间回顾及对当前住区问题分析,探讨现阶段中国住区空间发展问题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制度 保障性住房制度 城市住区空间 中国
下载PDF
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的住房难点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宇哲 王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9,共7页
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住房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点。从居住用地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普通商品住房价格稳定、高档商品住房内需激发以及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同时纳入解决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住房问题... 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住房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点。从居住用地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普通商品住房价格稳定、高档商品住房内需激发以及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同时纳入解决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住房问题的基本框架,提出淡化总量控制,优化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取消对高档商品住房用地供给的限制。高收入人群住房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税收可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以满足低收入人群需求。资本和透支性需求从普通商品房市场撤出,也有利于建立住房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保障 高档商品房 新型城镇化 供给侧改革 居住用地
下载PDF
提高进城农民购房能力的有效举措——农村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钩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因此,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帮助进城农民在城市拥有自住房,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面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力购买城市住房而...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因此,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帮助进城农民在城市拥有自住房,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面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力购买城市住房而其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的现实背景,提出了进城农民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钩的构想,以期引导进城农民积极有序地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宅基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率,同时解决进城农民的城市住房及房地产库存问题。在界定宅基地退出与城市购房相挂钩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思路,并剖析了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和障碍:第一,进城农民宅基地退出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收益分配问题;第二,退出的宅基地与期望购买经济适用房所在城市的不一致问题;第三,购买经济适用房面临的支付能力不足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通过出租、招拍挂、复垦等途径盘活退出的宅基地资产,实行保障房指标地域政策限制与经济适用房市场交易相结合,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住房供应模式创新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相结合等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进城农民 宅基地退出 经济适用房指标
下载PDF
后经济时代中国楼市问题研究
6
作者 杨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2期74-76,共3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经济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占居主导地位,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房地产业也逐步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产业——中国房地产业未来的走向,值得深思。面对中国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应从地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经济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占居主导地位,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房地产业也逐步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产业——中国房地产业未来的走向,值得深思。面对中国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应从地产形态、房价调控、战场转变、政策导向和心态调试等方面综合发力,方为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经济时代 中国楼市 房价调控 房地产 保障性住房 城市化 房产税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空间差异与分类调控策略 被引量:10
7
作者 湛东升 虞晓芬 +1 位作者 余妙志 徐小任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9-231,共13页
住房支付能力事关广大百姓生活质量与福祉,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民生话题。2020年度住建部城市体检工作对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到城市体检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房租和家庭可... 住房支付能力事关广大百姓生活质量与福祉,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民生话题。2020年度住建部城市体检工作对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到城市体检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房租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数据,从购房群体和租赁群体视角客观评估了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及其变化,并划分了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空间类型区,最后分析总结了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机制与分类调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房价收入比略微偏高且有所提升,2015年和2019年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分别为7.01和7.76;中国城市房租收入比更加合理且有所下降,2015年和2019年的平均房租收入比分别为25.04%和22.01%。(2)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空间分异明显,房价收入比呈现出明显的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特征,房租收入比却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的特点。(3)根据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联合空间分布特点,可将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划分为租购支付能力双弱型、租购支付能力偏弱型、购房支付能力偏弱型、租购支付能力双强型和租房支付能力偏弱型等5种空间类型区,不同空间类型区的住房支付能力调控策略有所区别。(4)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机制包括城市住房供给和需求、城市生活质量、社会预期和住房偏好、金融与房地产政策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房租收入比 城市体检 中国
下载PDF
居住隔离现象的内在机制探索与对策研究——法国大型社会住宅建设对中国大型保障房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1
8
作者 陆超 庞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6,共5页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解决住房危机曾进行大规模社会住宅建设。受《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影响,法国的社会住宅建设采取郊区化的"大型社会住宅区"模式,导致严重的居住隔离现象,其消极影响延续至今。本文尝试探索法国的社会...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解决住房危机曾进行大规模社会住宅建设。受《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影响,法国的社会住宅建设采取郊区化的"大型社会住宅区"模式,导致严重的居住隔离现象,其消极影响延续至今。本文尝试探索法国的社会住宅建设中居住隔离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回顾此后法国政府为消除居住隔离所采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对中国如何在大型保障性房建设中避免居住隔离现象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隔离 雅典宪章 功能分区 大型社会住宅区 保障性住房
下载PDF
义务教育空间均衡与居住融合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杰 茆三芹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0-180,共11页
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法定要求、住房市场化和义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三者结合,衍生出为社会所诟病的学区房现象,对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等多个方面产生冲击。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机制。在义... 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法定要求、住房市场化和义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三者结合,衍生出为社会所诟病的学区房现象,对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等多个方面产生冲击。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机制。在义务教育场域内,学生群体的“家庭资本”会转化为“学校资本”,并通过“生源—学校资本—升学绩效”的内生正反馈机制引发教育不均衡的自我增强效应。对学区房市场出清机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会相互加速,共同推高教育结果不公平和社会阶层分化水平。若不能实现生源均衡,仅靠投入均衡,将无法实现教育产出均衡,更无法打破教育不均衡与居住分化的互动增强机制。我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最新政策尝试从打破生源与升学率的正反馈机制入手来提高生源的均衡化水平,对促进教育均衡和居住融合的共同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校 学区房 教育均衡 居住分异 城市治理
下载PDF
中低收入人群保障房空置研究——以铜川市老城区为例
10
作者 种岚妮 安蕾 +1 位作者 张旭 强一帅 《城市建筑》 2020年第5期16-20,共5页
住房问题是现代城市社会问题之一,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保障房的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然而,随着空置的保障房在全国大面积地出现,表明一些政策措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弱势群体的安居问题缺乏足够的关心,致使中低收入阶层居民住房问... 住房问题是现代城市社会问题之一,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保障房的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然而,随着空置的保障房在全国大面积地出现,表明一些政策措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弱势群体的安居问题缺乏足够的关心,致使中低收入阶层居民住房问题不断激化。此次研究以保障房空置现状为切入点,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对铜川老城区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空间需求展开认知性研究,并描述了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现状;针对其对保障房面积、户型及周边设施的期望,解析保障房供给的空间特征;总结保障房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保障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收入人群 保障房 铜川市老城区 居住空间 空置
下载PDF
探讨低收入阶层住区建设的公共政策
11
作者 郭红旗 《山西建筑》 2006年第2期25-26,共2页
探讨了低收入阶层住区建设的现状及弊端,从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及住房政策三方面对解决低收入阶层住区建设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研究,以妥善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 住区建设 城市规划 住宅市场
下载PDF
多主体联动创新推动“非改租”保障性 租赁住房落地探索 --以广州 YOU+继园东“非改租”项目为例
12
作者 刘昕 石文楠 《住宅产业》 2022年第8期36-39,共4页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将位于城市成熟区域的闲置和低效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利于促进区域职住平衡,提高新市民、青年人幸福感,也有利于加速城市更新进程。本...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将位于城市成熟区域的闲置和低效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利于促进区域职住平衡,提高新市民、青年人幸福感,也有利于加速城市更新进程。本文以广东省首个具有合规“出生证”的“非改租”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广州继园东“非改居”项目为例,探讨“非改租”的政策疏浚、政银企协联动创新与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保障性租赁住房 非改租 职住平衡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9
13
作者 邹利林 杨俊 胡学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9-1489,共11页
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历来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住宅价格在空间、时间分布上具有内在规律性,探索这一规律信息及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调控和土地利用政策。本文在总结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 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历来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住宅价格在空间、时间分布上具有内在规律性,探索这一规律信息及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调控和土地利用政策。本文在总结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动力机制与模式、影响因素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深化。研究结论如下:未来中国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研究应立足于经济转型与制度改革的特殊背景,重视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理论框架的构建;加强宏观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定量研究以及探索住宅价格低值集聚的内外因素,全面考察各类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强化GIS技术对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特征信息的挖掘,并探索多维空间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GIS模型,实现对住宅价格时空演变与分布的模拟分析与趋势预测;拓展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的普及性应用,并将研究成果与城市住宅价格监测成果形成动态互补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宅价格 时空演变 研究进展 中国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住宅租金的空间分异分析——以长沙市地铁1号线、2号线和4号线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文彬 肖秋菱 +1 位作者 颜红艳 陈艳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108,共9页
考虑到样本数据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特征,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URT)沿线住宅租金的空间分异特征,按照每200 m的间隔对租金影响范围进行细分,预测URT对住宅租金的影响强度在各区间内的变化... 考虑到样本数据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特征,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URT)沿线住宅租金的空间分异特征,按照每200 m的间隔对租金影响范围进行细分,预测URT对住宅租金的影响强度在各区间内的变化趋势,以新一线城市长沙为例,选取地铁沿线2.6 km范围内的2233个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相比,GWR具有更好的模型拟合优度;在12个主要影响因素中,住宅到城市商业中心(CBD)的距离对租金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住宅建筑面积,体现了租户首先考虑的是住宅区位因素和结构因素,然后才是邻里因素的心理特征;靠近中央商务区的小户型住宅更受租户青睐,具有更高的收益率;长沙地铁对沿线住宅租金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600~1000 m范围内的住宅租金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住宅租金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城市商业中心(CBD) 区位因素 保障性住房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变迁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22
15
作者 方长春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变迁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形态及其内在机制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由单位分割所形塑的城市空间的居住形态,开始向以人们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为基础的居住分异演变,并且其趋势日益加强。从城市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变迁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形态及其内在机制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由单位分割所形塑的城市空间的居住形态,开始向以人们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为基础的居住分异演变,并且其趋势日益加强。从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微观机制上来看,住房及单位制改革等使得社会个体的迁居行为的自主性得以加强,而其居住的单位依赖性下降,跨越居住区的居住过滤因此日益频繁,并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进一步强化。对宏观制度及其变革过程的分析则表明,改革之前城市居民的居住格局及其形成过程、住房及单位制改革本身等所产生的原有影响,由于改革的渐进性所导致的这些原有影响的持续作用和这些持续作用借助市场机制而发生的形变都是不可忽视的。面对城市居住空间变迁及其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不能仅仅将视线落在日益扩张的房地产市场当中,而且应着眼于公共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历时态和现时态的关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空间 空间分异 住房改革 居住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