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寒武系张夏组树形石中的钙化蓝细菌——以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为例
1
作者
王璇
梅朝佳
李忠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寒武系张夏组顶部发育树形石,根据宏观露头岩性变化所反映的沉积相特征,研究区张夏组层序可以划分为三个四级亚层序。随着微生物影响树形石的形成过程的证据不断丰富,广为接受的“CCM机制引发蓝细菌鞘钙化作用...
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寒武系张夏组顶部发育树形石,根据宏观露头岩性变化所反映的沉积相特征,研究区张夏组层序可以划分为三个四级亚层序。随着微生物影响树形石的形成过程的证据不断丰富,广为接受的“CCM机制引发蓝细菌鞘钙化作用”的观点正不断受到挑战。本文通过野外勘探采样、室内薄片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镜下识别刻画树形石的组构,并与现代实例进行类比进而分析其成因机制。树形石的主要组构为暗色泥晶基质、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和碎屑颗粒,显微镜下显示,树形石内部发育钙化蓝细菌生物化石,包括附枝菌(Epiphyton)、基座菌(Hedstroemia)、肾形菌(Renalcis),还可见孢网菌(Bacinella)、石松藻(Lithocodium)状组构。通过对研究区树形石中多种类型钙化蓝细菌和钙化蓝细菌微生物膜钙化残余物质的研究,为树形石内钙化微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较为翔实的补充,明确了树形石是附枝菌等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膜或微生物席钙化作用的产物,其中胞外聚合物(EPS)在树形石的发育和矿物沉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树形石的“微生物影响成因”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蓝细菌
树形石
钙化作用
后紫峪剖面
山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武系张夏组树形石中的钙化蓝细菌——以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为例
1
作者
王璇
梅朝佳
李忠日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海外技术支持中心
朝鲜国家科学院地质学研究所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90)。
文摘
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寒武系张夏组顶部发育树形石,根据宏观露头岩性变化所反映的沉积相特征,研究区张夏组层序可以划分为三个四级亚层序。随着微生物影响树形石的形成过程的证据不断丰富,广为接受的“CCM机制引发蓝细菌鞘钙化作用”的观点正不断受到挑战。本文通过野外勘探采样、室内薄片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镜下识别刻画树形石的组构,并与现代实例进行类比进而分析其成因机制。树形石的主要组构为暗色泥晶基质、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和碎屑颗粒,显微镜下显示,树形石内部发育钙化蓝细菌生物化石,包括附枝菌(Epiphyton)、基座菌(Hedstroemia)、肾形菌(Renalcis),还可见孢网菌(Bacinella)、石松藻(Lithocodium)状组构。通过对研究区树形石中多种类型钙化蓝细菌和钙化蓝细菌微生物膜钙化残余物质的研究,为树形石内钙化微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较为翔实的补充,明确了树形石是附枝菌等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膜或微生物席钙化作用的产物,其中胞外聚合物(EPS)在树形石的发育和矿物沉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树形石的“微生物影响成因”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
关键词
钙化蓝细菌
树形石
钙化作用
后紫峪剖面
山东
Keywords
cyanobacteria
dendrolites
calcification
houziyu section
Shandong
分类号
P534.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寒武系张夏组树形石中的钙化蓝细菌——以山东淄博峨庄镇后紫峪剖面为例
王璇
梅朝佳
李忠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