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椇果梗与枳椇子体内外降血糖活性及其物质基础研究
1
作者 孔阳 闫辉 +2 位作者 王昌钊 施春阳 田斌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7-96,共10页
枳椇是食药同源的传统食品或药品,具有降糖降压、醒酒护肝等功效。然而,枳椇果梗和种子的混用给其应用和检验带来诸多不便。为确定枳椇降血糖的确切活性部位,对果梗与种子的水和95%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及在体内... 枳椇是食药同源的传统食品或药品,具有降糖降压、醒酒护肝等功效。然而,枳椇果梗和种子的混用给其应用和检验带来诸多不便。为确定枳椇降血糖的确切活性部位,对果梗与种子的水和95%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及在体内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降血糖活性及其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枳椇子醇提物(SEE)是种子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物质,属于竞争型抑制剂,IC_(50)为0.97 mg/mL;枳椇果梗水提物(PWE)是果梗的主要活性物质,属于混合型抑制剂,IC_(50)为2.28 mg/mL。SEE和枳椇子水提取物(SWE)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大于PWE和枳椇果梗醇提物(PEE)。动物实验表明:4种提取物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血糖,提高其糖耐量和体质量,而SEE降血糖效果最显著(P<0.01)。整体来看,降血糖活性顺序是SEE>SWE>PWE>PEE,枳椇子是枳椇降血糖的主要活性部位,其降血糖功效强于果梗。利用硅胶、C_(18)中压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枳椇子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采用ESI-MS、~1HNMR、^(13)CNMR、HSQC和HMBC等方法确定化合物1~5分别是:槲皮素、二氢槲皮素、杨梅素、二氢杨梅素和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本研究结果为解决枳椇果梗和种子的混用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枳椇资源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 Α-葡萄糖苷酶 链脲佐菌素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野生拐枣保健醋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邵伟 乐超银 +1 位作者 唐明 熊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18,共3页
以野生拐枣为主要原料 ,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步骤 ,将原料中的有关物质转化成保健醋中的有效成分 ,从而生产出拐枣保健醋的工艺。
关键词 野生拐枣 保健醋 发酵 生产工艺 质量指标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下载PDF
枳椇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沙美 丁林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 :从枳木具子 ( H ovenia acerba Lindl.)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 :95 %乙醇加热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结果 :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其结构经波谱法鉴定为 :芳香酸为 3-甲氧基 -4 -羟基 -苯甲酸 ( vanillic acid,... 目的 :从枳木具子 ( H ovenia acerba Lindl.)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 :95 %乙醇加热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结果 :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其结构经波谱法鉴定为 :芳香酸为 3-甲氧基 -4 -羟基 -苯甲酸 ( vanillic acid,H-3) ,6个黄酮为 :山柰酚 ( kaempferol,H-4 ) ,洋芹素 ( apigenin,H-5 ) ,4′,5 ,7-三羟基 -3′,5′-二甲氧基黄酮 ( 4′,5 ,7-trihydroxy-3′,5′-methoxy-flavanone,6 ) ,杨梅黄素 ( myricetin,H-7) ,槲皮素 ( quercetin,H-9) ,双氢杨梅黄素 ( dihydromyricetin,H-1 1 )和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 ( emodin,H-2 )。结论 :H-2 ,H-3,H-4 ,H-5 ,H-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种子中分得 ,H-2 ,H-3,H-5 ,H-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JU子 芳香酸 黄酮 蒽醌 化学成分 植物药 中药
下载PDF
枳椇子各部位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飞 张洪 刘秀玲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枳木具子不同提取部位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二氮菲氧化法,检测枳子不同提取部位对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枳木具子乙酸乙酯部位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11.7%,总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13.6%,剩余物的羟... 目的比较枳木具子不同提取部位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二氮菲氧化法,检测枳子不同提取部位对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枳木具子乙酸乙酯部位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11.7%,总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13.6%,剩余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5%。结论枳子清除羟自由的有效部位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羟自由基 有效部位 清除率
下载PDF
枳椇子醋酸乙酯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指标及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飞 张洪 刘秀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目的:观察枳椇子醋酸乙酯提取物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椒?采用四氯化碳进行造模,用放免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和层粘蛋白(laminin,LN)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 目的:观察枳椇子醋酸乙酯提取物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椒?采用四氯化碳进行造模,用放免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和层粘蛋白(laminin,LN)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表达量,并与秋水仙碱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给药组H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其LN的含量与秋水仙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给药组TGFβ1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枳椇子醋酸乙酯部位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清学指标并减少TGFβ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醋酸乙酯提取物 血清指标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枳椇子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申向荣 张德志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94-595,共2页
目的分析鼠李科植物枳椇(Hovenia acerbaL ind l.)种子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经理化常数测定、波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分析。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n-octacosanol,Ⅰ)、二十烷酸(e icosane ac id,Ⅱ)、△5,... 目的分析鼠李科植物枳椇(Hovenia acerbaL ind l.)种子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经理化常数测定、波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分析。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n-octacosanol,Ⅰ)、二十烷酸(e icosane ac id,Ⅱ)、△5,22-豆甾烯醇(stigm asta-5,22-d ien-3β-ol,Ⅲa)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b)。结论化合物Ⅰ、Ⅱ和Ⅲa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正二十八烷醇 二十烷酸 △^5.22-豆甾烯醇 Β-谷甾醇
下载PDF
枳椇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英 沈永宝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
从枳椇种子的种皮结构和透性、离体胚萌发等方面开展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同时采取低温层积、浓硫酸处理、机械处理等方法研究枳椇种子休眠解除技术。结果表明:枳椇种子种皮结构致密,透水性差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类型... 从枳椇种子的种皮结构和透性、离体胚萌发等方面开展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同时采取低温层积、浓硫酸处理、机械处理等方法研究枳椇种子休眠解除技术。结果表明:枳椇种子种皮结构致密,透水性差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类型为物理休眠( PY)。低温层积75 d枳椇种子的发芽率达到72%,层积90 d种子发芽率达到76%,且发芽速度更快;浓硫酸处理5~25 min,种子发芽率在76%~81%,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但浓硫酸处理30 min对种子明显产生伤害,发芽率仅为64%;切除部分种皮的种子在置床后4 d开始萌发,发芽速度与层积90 d的发芽速度一致,置床16 d后萌发结束,发芽率为80%;擦伤种子表面的种子置床后6 d开始萌发,发芽率为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 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枳椇叶化学成分研究(Ⅲ) 被引量:7
8
作者 梁侨丽 丁林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01-404,共4页
从枳椇( acerba Lindl.)叶中分得两个达玛烷型三萜皂甙并分别鉴定为:枳椇皂甙C_2(hovenia saponin C_2,V),酸枣仁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jujubogenin-3... 从枳椇( acerba Lindl.)叶中分得两个达玛烷型三萜皂甙并分别鉴定为:枳椇皂甙C_2(hovenia saponin C_2,V),酸枣仁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jujub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α-L-arabinopyranoside,Ⅶ),其中Ⅴ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Ⅷ是新化合物,命名为枳犋皂甙A_1(hovacerboside A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Ju 达玛烷型 三萜皂甙 枳Ju皂甙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枳椇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魏丕伟 余小静 +2 位作者 王凌云 林陈芳 蒋雪梅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4-7,共4页
为了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枳椇果柄多糖的工艺条件,分析了不同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料液比、超声波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枳椇多糖的影响,确定了其中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并设计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枳椇多糖的最佳工艺为... 为了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枳椇果柄多糖的工艺条件,分析了不同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料液比、超声波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枳椇多糖的影响,确定了其中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并设计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枳椇多糖的最佳工艺为: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超声波功率为500 W,温度为70℃,料液比为1∶35,提取时间0.5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工艺下得到的多糖含量为27.949 mg/g,得率为3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 超声波 多糖
下载PDF
拐枣中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27
10
作者 朱炯波 赵虹桥 +1 位作者 董爱文 施立毛 《林产化工通讯》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提取了拐枣中的活性多糖(非淀粉多糖),并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含量,测得多糖含量为13.83%,检测波长为568nm。回收率为99.20%,RSD=1.13%,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重现性和稳定性好。
关键词 含量测定 多糖含量 蒽酮-硫酸比色法 RSD 检测波长 活性多糖 实验结果 拐枣 非淀粉多糖 回收率
下载PDF
枳椇种子生活力的四唑测定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英 沈永宝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通过对枳椇种子不同预处理、不同的TTC浓度和染色时间的设定,研究枳椇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四唑染色法能够准确的检测种子的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条件为在远离胚根部位切除少部分种子组织后,室温条件下浸种24 h,去除种皮。... 通过对枳椇种子不同预处理、不同的TTC浓度和染色时间的设定,研究枳椇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四唑染色法能够准确的检测种子的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条件为在远离胚根部位切除少部分种子组织后,室温条件下浸种24 h,去除种皮。在30℃环境下,采用0.25%的TTC溶液染色4 h,或0.75%TTC溶液染色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 种子生活力 TTC染色法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枳椇子黄酮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莉 吕萌 +1 位作者 方继德 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3-15,20,共4页
为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枳椇子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指标为总黄酮提取率,以枳椇子浸泡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乙醇浓度为四因素,比较了传统热回流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两种方法对枳椇子总黄酮的提取效率和工... 为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枳椇子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指标为总黄酮提取率,以枳椇子浸泡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乙醇浓度为四因素,比较了传统热回流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两种方法对枳椇子总黄酮的提取效率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微波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乙醇质量分数>微波辐射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浸泡时间,最佳微波辅助提取枳椇子总黄酮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30min,提取功率400W,微波提取时间15min,乙醇质量分数5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2.18%.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效果接近,节约了溶剂,显著缩短了时间.微波辅助提取枳椇子总黄酮是一种快捷,有效并且绿色的提取方法,对枳椇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总黄酮 枳椇子
下载PDF
枳椇子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蓉蓉 张德志 +1 位作者 庞小雄 李欢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9期27-28,共2页
目的:分离鼠李科植物枳椇子种子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法对枳椇子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hovenitinsⅠ(Ⅰ),laricetrin(Ⅱ... 目的:分离鼠李科植物枳椇子种子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法对枳椇子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hovenitinsⅠ(Ⅰ),laricetrin(Ⅱ),Dihydromyricetin(Ⅲ)。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是枳椇子解酒的活性提取部位,该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的三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化学成分 乙酸乙酯部位
下载PDF
枳椇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欢 张德志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11期172-174,共3页
概述了近年来常用中药枳椇属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面的进展,以利于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关键词 枳椇 有效成分 提取
下载PDF
珍稀树种枳椇的生态习性及繁殖栽培与利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朝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05-107,共3页
枳椇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生态和材用价值,简要介绍了枳椇的生态习性,综述了当今枳椇的资源利用情况及目前繁殖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枳椇 繁殖与栽培 生态习性 资源利用
下载PDF
枳椇的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向阳 《湖南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39-41,共3页
枳为鼠李科枳属高大落叶乔木,大多处于野生分布状态。其材质珍贵,果实营养丰富,还具有神奇的解酒功能,是一个集材、果、药、食、赏等多种用途为一身的珍稀树种,开发利用价值潜力很大。文章介绍了枳的生态适应性,系统论述了苗木繁... 枳为鼠李科枳属高大落叶乔木,大多处于野生分布状态。其材质珍贵,果实营养丰富,还具有神奇的解酒功能,是一个集材、果、药、食、赏等多种用途为一身的珍稀树种,开发利用价值潜力很大。文章介绍了枳的生态适应性,系统论述了苗木繁殖、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木具) 生态适应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拐枣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灵敏 马玉杰 +1 位作者 李佛莲 王仕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67-72,共6页
通过对拐枣种子吸水性的初步研究,利用机械处理、酸蚀、低温裸层积以及赤霉素浸种等方法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探寻拐枣种子休眠的原因并寻求相应的破眠方法。结果表明,(1)休眠原因主要是种皮障碍;(2)机械处理中,沙磨、破裂种皮均可打破休眠... 通过对拐枣种子吸水性的初步研究,利用机械处理、酸蚀、低温裸层积以及赤霉素浸种等方法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探寻拐枣种子休眠的原因并寻求相应的破眠方法。结果表明,(1)休眠原因主要是种皮障碍;(2)机械处理中,沙磨、破裂种皮均可打破休眠,以沙磨效果更佳,发芽率达46.27%;(3)酸蚀10min后经低温裸层积30天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率达64.26%,但是单独低温裸层积30天处理会抑制拐枣种子萌发;(4)GA_3处理种子表现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的趋势,效果最佳处理是500mg/L GA_3浸种10min,发芽率达30.56%。(5)综合处理中,以浓硫酸预处理20min后400mg/L GA_3浸种24h破眠处理萌发最好,种子发芽率达7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枣种子 吸水性 休眠 赤霉素 酸蚀 机械处理 低温裸层积
下载PDF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鉴别酸枣仁及混伪品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文斌 莫静 +3 位作者 程华春 胡志刚 杜巍 汪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823,共6页
目的:针对市场上出现的酸枣仁药材掺假现象,开发一种快速鉴别酸枣仁药材是否含有掺伪品的方法。方法:基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针对酸枣仁与理枣仁ITS2序列205位点处A/G变异,以及枳椇子170位点分别设计酸枣仁、理枣仁与枳椇子的M... 目的:针对市场上出现的酸枣仁药材掺假现象,开发一种快速鉴别酸枣仁药材是否含有掺伪品的方法。方法:基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针对酸枣仁与理枣仁ITS2序列205位点处A/G变异,以及枳椇子170位点分别设计酸枣仁、理枣仁与枳椇子的MLPA探针,MLPA扩增后依据熔解曲线Tm值差异来进行鉴别,并考察了特异性、敏感度、掺伪比等内容,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酸枣仁、理枣仁和枳椇子分别与特异性探针在85.56℃、87.26℃和83.93℃处出现单一扩增峰,表明探针特异性好;通过不断稀释DNA模板,仍旧可以检测出0.05 ng酸枣仁DNA量,同样酸枣仁中掺入10%的伪品均可被有效检出,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结论:该研究建立的酸枣仁药材及其混伪品鉴别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对于解决酸枣仁药材掺伪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理枣仁 枳椇子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鉴别
下载PDF
姜黄植物饮料对KM小鼠的解酒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家明 焦春伟 +2 位作者 梁慧嘉 钟静 谢意珍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0-47,共8页
该研究探讨了姜黄植物饮料(以下简称“姜黄饮”)对KM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构建高浓度酒精致小鼠醉酒模型,通过小鼠防醉试验行为学变化、醉酒小鼠血液乙醇浓度、体内乙醇代谢关键酶的含量或活性及胃肠组织的变化,评价姜黄饮... 该研究探讨了姜黄植物饮料(以下简称“姜黄饮”)对KM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构建高浓度酒精致小鼠醉酒模型,通过小鼠防醉试验行为学变化、醉酒小鼠血液乙醇浓度、体内乙醇代谢关键酶的含量或活性及胃肠组织的变化,评价姜黄饮对小鼠的解酒作用。结果显示,姜黄饮高剂量组醉酒潜伏期为235.00 min,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醒酒时间为232.00 min,与模型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血液乙醇含量为4.21 mg/mL,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力分别为3.74 U/mg prot和8.36 U/mg prot,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辅酶Ⅰ和还原型辅酶Ⅰ含量分别为0.08 nmol/mg prot和0.39 U/mg prot,NADH/NAD+比值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分别为78.51 pg/mg和1341.00 pg/mg,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胃部、肠组织观察和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姜黄饮低、高剂量组可减轻乙醇对小鼠肠道引起的损伤,减少小鼠肠道出血和水肿。上述结果表明,姜黄饮对醉酒小鼠有明显的解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机体乙醇代谢路径关键酶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加快体内乙醇代谢速度,保护肝脏及胃肠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葛根 枳椇子 玉米低聚肽粉 解酒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枳椇子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萧天 邬雪莲 +2 位作者 巴特 余方利 曾昌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152-155,共4页
通过70%乙醇提取制得粗黄酮浸膏(黄酮含量为7.75%),且对粗黄酮浸膏进行初步纯化得到精制黄酮浸膏(黄酮含量为20.87%);以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阳性对照,比较2种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当浓度在0.... 通过70%乙醇提取制得粗黄酮浸膏(黄酮含量为7.75%),且对粗黄酮浸膏进行初步纯化得到精制黄酮浸膏(黄酮含量为20.87%);以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阳性对照,比较2种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当浓度在0.05~0.25 mg/mL时,粗黄酮和精制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0%左右,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清除率最高为77.34%。当浓度在0.40~2.00 mg/mL时,3种样品溶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精制黄酮、粗黄酮、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浓度为2.00 mg/mL时,粗黄酮、精制黄酮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2.41%、36.03%和33.68%。总之,枳椇子黄酮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效果和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 黄酮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