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各年龄段消化性溃疡(PU)发病机制的特点。方法对不同年龄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尿素酶和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Hp)及血清与胃液中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素(ET-1)的水平。结果溃...目的探讨各年龄段消化性溃疡(PU)发病机制的特点。方法对不同年龄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尿素酶和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Hp)及血清与胃液中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素(ET-1)的水平。结果溃疡组与胃炎组相比,餐后血清 GAS 水平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及胃液 EGF 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 ET-1水平偏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p 阳性组与 HP 阴性组相比,餐后血清 GAS 水平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及胃液 EGF 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 ET-1水平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 PU(从低到高)相比,空腹血清 GAS水平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餐后血清 GAS 水平均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及胃液 EGF 水平均而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 ET-1水平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阶段,与 PU 的发病机制有关的血清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内皮素及 HP 感染等因素既存在相似作用,但也有程度上的差别,这为临床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各年龄段消化性溃疡(PU)发病机制的特点。方法对不同年龄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尿素酶和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Hp)及血清与胃液中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素(ET-1)的水平。结果溃疡组与胃炎组相比,餐后血清 GAS 水平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及胃液 EGF 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 ET-1水平偏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p 阳性组与 HP 阴性组相比,餐后血清 GAS 水平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及胃液 EGF 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 ET-1水平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 PU(从低到高)相比,空腹血清 GAS水平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餐后血清 GAS 水平均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及胃液 EGF 水平均而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 ET-1水平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阶段,与 PU 的发病机制有关的血清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内皮素及 HP 感染等因素既存在相似作用,但也有程度上的差别,这为临床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