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and Radiation Mutation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Bge.) Hsiao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秀娟 张红霞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2期37-40,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nd callus induction by radiation mutation of A. membranaceus Bge. [ Method ] With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nd callus induction by radiation mutation of A. membranaceus Bge. [ Method ] With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 ( Bge. ) Hsiao aseptic seedling as explants ( leaves, cotyledons, hypocotyls) induced callus, and cotyledon and hypocotyls taken by the method of radiation mutation were studied. [ 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explants had relatively high callus induced rate in the medium which respectively made up of MS +6-BA 2.0 mg/L + NAA2.0 mg/L, LS +6-BA2.0 mg/L +NAA0.1 mg/L, MS + 6-BA2.0 rng/L + NAA2.0 rag/L; the optimum mutation time of hypocotyls and cotyledons was 15 minutes; the growth of the callus induced from hypocotyls would be better as the mutation time increased, but when it reached a certain time the growth would be weaken, the induction rate also would be reduced. [ Conclusio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scientific reference in tissue culture and mutation breeding of A. membranaceus B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Tissue culture Radiation mutation
下载PDF
A War at Heart: War Memory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aiwan and Korea in Hsiao Chin Tui The Doll of Fate
2
作者 Mal-Soon Cho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9期1103-1112,共10页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alwanese people's memories of war based on Hsiao Chin Tui's novel The Doll of Fate which describes the later period when Japan colonized Taiwan and the youth of Taiwan serve in the milita...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alwanese people's memories of war based on Hsiao Chin Tui's novel The Doll of Fate which describes the later period when Japan colonized Taiwan and the youth of Taiwan serve in the military voluntarily. The voluntary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kominka movement, but also is the effect of Japan's war discourse of protecting Asia from the fight of Western countries. However, no matter in schools or society, discrimination in colony leads youth's anger and forms an invisible power of the discourse of anti-war. Youth in Taiwan gradually doubt of the war idea of Japan, including the fear of death. In this paper, I define the situation as "the war of hear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nging of character's mind and spirit. This paper also observes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race and mother land. The observation will be a basis to think about the historical meaning of war experience of mobilization and memories of Talwanese people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by Ja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wan Residents literature hsiao Chin Tui The Doll of Fate Japanese-occupied period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山西省蒙古黄芪适宜性区划研究
3
作者 徐子豪 侯蕾 +9 位作者 武延慧 雷子莹 张俊 王妙 张小波 史婷婷 张朔生 杜晨晖 裴香萍 贺润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 掌握影响蒙古黄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在山西省适宜区分布进行预测,为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录的蒙古黄芪样点经纬度信息,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及检... 目的 掌握影响蒙古黄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在山西省适宜区分布进行预测,为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录的蒙古黄芪样点经纬度信息,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及检索文献记录补充,将筛选后的347个蒙古黄芪样点分布数据和环境因子添加到最大熵(MaxEnt)模型中运行,筛选出影响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及贡献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山西省蒙古黄芪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结果 建立的MaxEnt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共筛选出19个环境因子,其中气候因子是影响蒙古黄芪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生物因子与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影响最小。山西省蒙古黄芪潜在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北部山区,呈现从北到南适宜等级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山西省蒙古黄芪最适宜区面积为15 424 km^(2),适宜区面积为19 856 km^(2),次适宜区面积为59 436 km^(2),不适宜区面积为61 894 km^(2)。结论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山西省蒙古黄芪适宜区分布状况,对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布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环境因子 适宜性区划 MaxEnt模型 ArcGIS软件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甘肃省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预测及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万广珍 罗永慧 +2 位作者 张鼎新 晋玲 陈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甘肃省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影响,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甘肃省蒙古黄芪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的蒙古黄芪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当前(1970-2000)和未来(2041-2060)时期蒙古黄芪在...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甘肃省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影响,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甘肃省蒙古黄芪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的蒙古黄芪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当前(1970-2000)和未来(2041-2060)时期蒙古黄芪在甘肃省的潜在适生区,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结果评估影响蒙古黄芪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影响甘肃省蒙古黄芪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和海拔。当前气候条件下甘肃省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面积为65902.66 km2,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定西市;未来时期SSP126、SSP370和SSP585情景下,甘肃省蒙古黄芪的适生区面积均呈缩小趋势,尤其是高适生区面积大幅缩小。结论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甘肃省蒙古黄芪适生区大幅缩小,适生区主要向高海拔山区移动,可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持蒙古黄芪资源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最大熵模型 甘肃省 适生区预测 生态特征
下载PDF
蒙古黄芪响应反复干旱胁迫的代谢机制
5
作者 杨萍 王茹亚 +2 位作者 曹舒男 陈贵林 孙淑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0-960,共11页
[目的]蒙古黄芪是黄芪药材的重要基原植物,其主要种植地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均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定期间歇式降雨造成了植物干旱复水循环。研究蒙古黄芪在干旱及复水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其响应自然间歇降雨的干旱... [目的]蒙古黄芪是黄芪药材的重要基原植物,其主要种植地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均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定期间歇式降雨造成了植物干旱复水循环。研究蒙古黄芪在干旱及复水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其响应自然间歇降雨的干旱胁迫机制非常关键。[方法]试验以1年生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进行反复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后,测定盆栽土壤养分及其根长、根粗,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蒙古黄芪的初生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及代谢通路分析;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蒙古黄芪根中总黄酮、总皂苷及多糖物质含量。[结果](1)蒙古黄芪在干旱胁迫时会呈现根粗减小,根长和须根密度增加的趋势。(2)干旱及复水处理下,代谢组共检测到42种代谢产物,主要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胺类及氨类化合物和糖类等;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植株在反复干旱胁迫过程中主要影响体内的氨基酸代谢途径,通过增加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及精氨酸的含量,降低天冬酰胺、色氨酸和4-氨基丁酸的含量来增强自身抗旱性,具体表现为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等代谢物增加1~3倍,色氨酸和4-氨基丁酸等代谢物下降1~2倍。(3)在第1轮干旱胁迫下蒙古黄芪总皂苷积累,而第2轮干旱胁迫后黄芪皂苷、总黄酮类、多糖3种活性物质的生成量减少,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与蒙古黄芪响应水分胁迫的机制密切相关,同时植株也会调节自身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响应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干旱胁迫 复水 代谢产物
下载PDF
旱作区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 潘晓春 +4 位作者 汪淑霞 杨荣洲 刘莉莉 王文娟 王富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索旱作区调节蒙古黄芪土壤水热、促进蒙古黄芪冠层发育和抗旱增收的栽培模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立旋耕和普旋耕2种旋耕方式,黑膜、玉米秸秆和露地栽培3种覆盖方式,研究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 目的:探索旱作区调节蒙古黄芪土壤水热、促进蒙古黄芪冠层发育和抗旱增收的栽培模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立旋耕和普旋耕2种旋耕方式,黑膜、玉米秸秆和露地栽培3种覆盖方式,研究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因种子成熟期蒙古黄芪耗水量较大,其0~100 cm土壤贮水量低于苗期和花期,但立旋耕覆黑膜和普旋耕覆黑膜两个覆膜处理在苗期至种子成熟期0~100 cm土壤贮水量均显著高于普旋耕+露地栽培(CK);不同处理苗期至种子成熟期8∶00、14∶00和18∶00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立旋耕覆黑膜处理与CK的土壤温差在花期最高(5.5℃);不同处理苗期至种子成熟期蒙古黄芪冠层温度均表现为CK最高,立旋耕覆黑膜处理最低;蒙古黄芪各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单根鲜重、产量和经济收益均以立旋耕覆黑膜处理最高,立旋耕露地栽培、立旋耕覆黑膜和立旋耕覆秸秆处理各指标均显著高于CK。结论:立旋耕结合地表覆盖可使蒙古黄芪处于相对稳定的土壤水热环境中,尤其立旋耕覆黑膜是促进旱作区蒙古黄芪冠层发育、提高土壤水热和产量的重要栽培模式。考虑到覆黑膜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立旋耕露地和覆秸秆栽培模式可代替覆黑膜应用于蒙古黄芪的栽培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旋耕和地表覆盖 蒙古黄芪 土壤水热 冠层发育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子洲黄芪休眠期的质量差异
7
作者 张花平 崔靖靖 贺学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72-67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子洲黄芪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有效成分含量,揭示子洲黄芪在休眠期各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子洲黄芪的最适采收期。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收集8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及休眠后期的子洲黄芪,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子洲黄芪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有效成分含量,揭示子洲黄芪在休眠期各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子洲黄芪的最适采收期。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收集8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及休眠后期的子洲黄芪,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为指标,结合聚类分析法分析其质量差异。结果:各指标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各成分含量呈规律性动态变化。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均在生长5年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166%、0.079%;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在生长7年时达到最高值,为21.290%。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各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发现,休眠后期黄芪甲苷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逐年增大,生长7年时下降幅度最大,为54.09%;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增加,生长5年时增幅最大,为145.83%;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生长7年时增幅最大,为18.40%。结论:子洲黄芪有效成分积累受生长年限及采收时间的影响,且变化趋势不一致,如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指标,宜在生长5年休眠后期采收;如以黄芪甲苷为指标,宜在生长5年休眠前期采收;若综合考虑黄芪甲苷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宜在生长6年休眠前期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洲县 蒙古黄芪 生长年限 休眠期 采收期
下载PDF
黄连和三角叶黄连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CS)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
8
作者 李懿柔 柯汶佳 +4 位作者 郑琪 李子涵 周涛 黄玲 马云桐 《中药与临床》 2024年第4期5-10,31,共7页
目的:探究黄连和三角叶黄连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CS)基因的表达差异,为理解同属植物生物碱含量差异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相同生长年限的黄连和三角叶黄连,分析其叶片、根和根茎的生物碱含量和生物碱合成的关键基因表达量,对关键基因进... 目的:探究黄连和三角叶黄连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CS)基因的表达差异,为理解同属植物生物碱含量差异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相同生长年限的黄连和三角叶黄连,分析其叶片、根和根茎的生物碱含量和生物碱合成的关键基因表达量,对关键基因进行克隆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结果:黄连和三角叶黄连各部位生物碱含量存在差异,且NCS基因与各生物碱含量关系最密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CS基因在两种黄连中无明显差异,同时亲缘关系十分接近;成功构建NC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黄连和三角叶黄连的NCS基因是生物碱合成的关键基因,其在根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影响生物碱合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三角叶黄连 去甲乌药碱合成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蒙古黄芪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
9
作者 宋洁 包芳 +4 位作者 郑司浩 王浩 樊良帅 曾燕 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65-671,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筛选适合蒙古黄芪种子的专用种衣剂。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检测不同地区采集的10批蒙古黄芪种子外部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对所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目的:通过检测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筛选适合蒙古黄芪种子的专用种衣剂。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检测不同地区采集的10批蒙古黄芪种子外部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对所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发芽盒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皿培养基法检验4个常用种衣剂组合对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批次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负荷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甘肃省陇西县最多、山西省五寨县最少;蒙古黄芪种子内部主要携带青霉属、链格孢菌属等真菌。不同产地种子适用的种衣剂配方不同。满益佳种衣剂+锐胜种衣剂对甘肃省陇西县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较佳,但对甘肃省民乐县、青海省互助县、山西省五寨县种子的抑菌效果较差;利农种衣剂+锐胜种衣剂、顶苗新种衣剂+锐胜种衣剂对山西省应县、甘肃省民乐县、青海省互助县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较佳,但对其他产地种子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不同产地黄芪种子适用种衣剂配方不同,研究结果为开发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专用种衣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带菌检测 种衣剂 抑菌效果
下载PDF
论侯孝贤电影悲剧美学的创作手法
10
作者 陈文奕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侯孝贤电影的底色是“苍凉”,其电影主题彰显出浓重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中华文化“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侯孝贤电影的悲剧美学手法不仅是对传统电影语言的创新,也是其传达悲剧精神的有力载体。探究了侯孝贤电影的悲剧镜头语言、悲剧抒... 侯孝贤电影的底色是“苍凉”,其电影主题彰显出浓重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中华文化“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侯孝贤电影的悲剧美学手法不仅是对传统电影语言的创新,也是其传达悲剧精神的有力载体。探究了侯孝贤电影的悲剧镜头语言、悲剧抒情方式和悲剧意境,凸显侯孝贤电影作为一种悲剧审美形态的价值,不仅是对美与真实的坚守,更是对生命伦理的一种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悲剧美学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激素和糖分对暗紫贝母生根培养的影响
11
作者 字胡润 赵艳娟 +6 位作者 管世超 苏娟 文凤 张玉蓉 王晓 李靖瑞 岳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25-328,共4页
本实验以苗龄为90 d的暗紫贝母芽繁苗为实验材料,在组培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和糖分,研究其对暗紫贝母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暗紫贝母的最适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9.4 g·L^(-1)卡拉胶(car)+0... 本实验以苗龄为90 d的暗紫贝母芽繁苗为实验材料,在组培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和糖分,研究其对暗紫贝母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暗紫贝母的最适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9.4 g·L^(-1)卡拉胶(car)+0.5 mL·L^(-1)萘乙酸(NAA)+0.5 mL·L^(-1)吲哚丁酸(IBA)+30 g·L^(-1)蔗糖时暗紫贝母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高达81.3%,根系粗壮,且有效根数最多,平均每株有3.4条根系,且没有被污染。本研究为以后建立暗紫贝母组培快繁体系、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优良暗紫贝母种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紫贝母 组织培养 激素 糖分 生根
下载PDF
Domesticating Time: Gendered Temporalities in Hou Hsiao-hsien's Cafe Lumiere
12
作者 Song Hwee LIM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6年第1期36-57,共22页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trope of domesticity/domesti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notions of gendered temporality in Hou Hsiao-hsien's Cafe Lumiere (2003). In dialogue with the Chinese writer Eileen Chang and Wester...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trope of domesticity/domesti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notions of gendered temporality in Hou Hsiao-hsien's Cafe Lumiere (2003). In dialogue with the Chinese writer Eileen Chang and Western theories about women's time and domestic temporality,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works of both Hou and Chang can be described as instances of ecriture feminine that interrogate an ambivalence toward domesticity. Drawing on Chantal Akerman's film in contrast to that of Hou, the article further demonstrates how the use of the cinematographic long take domesticates time and space, as well as the ways in which the horror of everyday domesticity have been captured through what Rey Chow calls "feminine details." Finally, the present article argues that Cafe Lumiere domesticates a fear of domesticity and pregnancy through a reconfiguration of linear and cyclical time, a reversal of gender roles in its protagonists, and a privileging of aurality over visuality in its cinematic style, such that it presents the potential for a new kind of union and a new kind of futurity premised upon reordered gendered forms of tempor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leen Chang Hou hsiao-hsien domesticity/domestication time/temporality gender ecriture feminine aurality Cafe Lumiere
原文传递
黄芪冠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耀龙 高龙 +4 位作者 申昊 乔凯 贾龙 李文强 任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发现一种新的黄芪根部病害,症状表现为根冠部表皮褐色至黑色、呈龟裂状,定名为黄芪冠腐病。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患有冠腐病的黄芪典型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结合病原形态... 目的:发现一种新的黄芪根部病害,症状表现为根冠部表皮褐色至黑色、呈龟裂状,定名为黄芪冠腐病。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患有冠腐病的黄芪典型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结合病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果:基于形态学鉴定共分离得到52株菌株,分为3类病原菌;选取代表性菌株,对rDNA-ITS序列、TEF1-α、β-TUB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后,进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其中菌株HJ108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聚为一支;菌株HJ201与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聚为一支;菌株HJ305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聚为一支。结论:将引起黄芪冠腐病发生的致病菌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中木贼镰刀菌分离频率为57.7%,是该病害的优势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冠腐病 病原鉴定 致病性测定
下载PDF
不同生物源农药对内蒙古地区蒙古黄芪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文欣 何倩 +7 位作者 牛慧 王佳 葛爱国 于建财 黄聪颖 李旻辉 李正男 张春红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4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物源农药对蒙古黄芪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黄芪生态种植专用生物源农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以清水为空白对照、25%多菌灵为阳性对照,选择市售、农业中白粉病防治效果... 目的:探究不同生物源农药对蒙古黄芪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黄芪生态种植专用生物源农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以清水为空白对照、25%多菌灵为阳性对照,选择市售、农业中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11种生物源农药(1.5%苦参•蛇床素、0.5%小檗碱、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80%硫磺、几丁聚糖、0.3%丁子香酚、5%氨基寡糖素、大蒜素、0.5%大黄素甲醚、碳酸氢钠、解淀粉芽孢杆菌),施药3次,以病叶率、病情指数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药剂对蒙古黄芪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给药前不同组别间病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田各组别蒙古黄芪白粉病发病情况基本一致;在第3次给药7 d后,与空白对照相比,1.5%苦参•蛇床素、80%硫磺、25%多菌灵和碳酸氢钠组的蒙古黄芪病叶率显著降低(P<0.05),表明防治效果较好,其中1.5%苦参•蛇床素、80%硫磺与阳性对照防治效果相当,三者间防治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种药剂中80%硫磺、1.5%苦参•蛇床素、25%多菌灵的平均防治效果为49.26%、33.95%、39.78%,防治效果较好,三者间防治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苦参•蛇床素、80%硫磺可成为内蒙古地区蒙古黄芪白粉病专用生物源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白粉病 生态种植 生物源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蒙古黄芪中一个新黄酮苷及其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安海倩 王兴东 +4 位作者 刘迪生 刘明龙 周森 吴蓉 刘天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28-2732,共5页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蒙古黄芪根的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蒙古黄芪根的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检测单体化合物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ELISA分析对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6含量的影响。结果: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鼠李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鼠李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鼠李醚-3-O-β-D-新橙皮苷(5)、9,12,13-三羟基-10,15-十八碳二烯酸甲酯(6)、甲基-(9S,10R,11E,13R)-9,10,13-三羟基十八碳-11-烯酸(7)。不同剂量的化合物1~5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率,化合物1~4可抑制HK-2细胞TNF-α、IL-6水平的升高。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化合物6、7为首次从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能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黄酮 炎性损伤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结合物性分析研究黄芪软化机理
16
作者 彭杰 马志国 +5 位作者 吴孟华 钟淑梅 骆维 廖鹏程 曹晖 张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目的研究软化过程中黄芪水分及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阐明软化机理。方法对软化过程吸水动力学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构建黄芪吸水动力学模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LF-NMR/MRI)测定黄芪水分相态变化及水分分布状态;采用质构仪... 目的研究软化过程中黄芪水分及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阐明软化机理。方法对软化过程吸水动力学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构建黄芪吸水动力学模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LF-NMR/MRI)测定黄芪水分相态变化及水分分布状态;采用质构仪测定黄芪质构特性的变化;分析软化时间、吸水率、LF-NMR参数、质构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软化过程中黄芪吸水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非线性拟合结果良好,决定系数大于97.7%。同档次下,软化温度越高,吸水率变化趋势越显著;同温度下,药材档次越小,吸水率变化趋势越显著。在30℃下,大、中、小档黄芪达到内外一致的时间分别为14、12、8 h,润透时的吸水率分别为46.83%、42.03%、35.54%。润透前驰豫时间T 2大多为0.1~10 ms,润透后大多为10~1000 ms,磁共振成像能观察到水分由外而内扩散,12 h时可观察到黄芪内部大部分都被水分浸润。黄芪软化前8 h,硬度、压缩循环功、粘力、黏性、胶着性分别下降了67.7%、68.6%、86.3%、89.3%、73.3%;在12~24 h各质构特性趋于稳定,即润透后的药材内外硬度一致,符合传统经验判断标准。同时,软化过程中黄芪黄酮类成分不稳定,黄酮苷可能会水解为对应的黄酮苷元。结论吸水动力学模型结合低场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质构仪等客观手段可为阐明黄芪的软化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软化 吸水动力学 低场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质构仪
下载PDF
土壤因子对雅连6种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17
作者 吴虎平 孙海 +3 位作者 阮音音 梁浩 严光玉 张亚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目的】探讨雅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对雅连品质的影响,为雅连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雅连基地雅连为研究材料,分别利用土壤农化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8个土壤理化指标和雅连6种生物碱;通过相... 【目的】探讨雅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对雅连品质的影响,为雅连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雅连基地雅连为研究材料,分别利用土壤农化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8个土壤理化指标和雅连6种生物碱;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揭示土壤理化指标与雅连生物碱积累之间的关系。【结果】2~5年生雅连主根的6种生物碱总量含量依次为3.716%、5.720%、8.552%、8.866%,小檗碱含量依次为1.779%、3.620%、5.469%、5.706%,即4年生雅连已经符合采收标准。通过雅连主根中生物碱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6种生物碱总量和小檗碱含量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硝态氮和钠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药根碱与钠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黄连碱与铜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钠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最后,由雅连主根生物碱和土壤因子的冗余分析得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钠含量是影响雅连生物碱积累的主导性因素,铵态氮和pH是较重要性因素。【结论】在种植雅连的过程中,可以从种植源头筛选雅连的高质化土壤环境条件,即优选氮钾较高、磷钠较低、pH为酸性的土壤,还可以通过添加钾肥和氮肥、控制磷肥的施用量和降低土壤中钠含量等农艺措施调控雅连生物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连 生物碱 土壤因子 冗余分析
下载PDF
不同树种下雅连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18
作者 吴虎平 孙海 +5 位作者 金桥 阮音音 钱佳奇 梁浩 严光玉 张亚玉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5-12,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树种下雅连土壤肥力状况,进一步研究雅连仿生栽培和土壤改良技术,以四川眉山市洪雅县雅连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不同树种少花桂(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核桃树(Juglans)、猫儿屎(... 为了探讨不同树种下雅连土壤肥力状况,进一步研究雅连仿生栽培和土壤改良技术,以四川眉山市洪雅县雅连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不同树种少花桂(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核桃树(Juglans)、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和对照组(无树种雅连地)的雅连及其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因子分析对不同树种下雅连土壤肥力进行评价,探讨不同树种对其下雅连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影响最大的土壤理化指标为pH、速效磷和速效钾;进一步利用单因子分析发现不同树种和对照土壤中钙、锰、锌等无机元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少花桂和珙桐树下土壤中含量最高;土壤肥力综合得分排序结果显示,少花桂和珙桐树下分值最高,而漆树和枫杨下评价较低,该研究结果与雅连实地调研结果相一致,表明CCA和因子分析相结合评价不同树种土壤肥力科学合理,有助于指导雅连仿生栽培树种选择。土壤pH、速效磷、有效钾及钙、锰、锌可以作为雅连土壤肥力评价监视因子,栽培选林时应该优先选择少花桂和珙桐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连 仿生栽培 林种选择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湖北贝母灰霉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19
作者 王帆帆 毛婷 +3 位作者 唐涛 段媛媛 郭晓亮 游景茂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2-109,共8页
以湖北贝母病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了湖北贝母灰霉病病原菌的种类,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影响,以期为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灰霉病的致病菌属葡萄孢属(Botrytis sp.),是一种尚... 以湖北贝母病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了湖北贝母灰霉病病原菌的种类,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影响,以期为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灰霉病的致病菌属葡萄孢属(Botrytis sp.),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新种。病原菌BMXTX2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4,最适温度为2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浸膏。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和500 g·L^(-1)氟啶胺悬浮剂3种化学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分别为0.15、0.48、0.98 mg·L^(-1);1%蛇床子素水乳剂和80%乙蒜素乳油2种生物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均小于10 mg·L^(-1),也可作为备选药剂。该研究首次明确了湖北贝母灰霉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5种有较好抑菌效果的杀菌剂,为湖北贝母灰霉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贝母 葡萄孢属 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下载PDF
甘肃省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娇娇 晋玲 +2 位作者 王艳 张婷 高国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3期568-573,共6页
目的:明确甘肃省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方法:通过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16S rDNA、rpoB和rpoD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病原菌在营养琼脂(NA)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菌... 目的:明确甘肃省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方法:通过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16S rDNA、rpoB和rpoD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病原菌在营养琼脂(NA)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菌落直径为1~3 mm,圆形或近圆形,乳白色、光滑凸起、半透明状、边缘整齐;革兰染色反应为阴性,好氧型,在10~40℃均能生长,在pH为5.7、6.8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在2%、5%NaCl环境下可生长;可利用葡萄糖、木糖、甘露糖、柠檬酸盐及硝酸盐;在代谢活动中可产生酪氨酸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分解色氨酸,液化明胶;不产生卵磷脂酶、淀粉水解酶及乙酰甲基甲醇。致病性测定初步验证了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致病菌;16S rDNA、rpoB和rpoD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Burkholder)Dowson。结论:明确了甘肃省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为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细菌性叶斑病 病原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