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现代确立--论钱学森院士对中国古代“天人感应论”的证明 被引量:5
1
作者 胡义成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9-39,共11页
董仲舒彰显"天人感应论"有功,但其证明在逻辑上有误,难使"天人感应论"成立。钱学森院士则以其所创"开放性超巨复杂系统理论"为据,从量子认识论、人择原理和中医医理研究等角度,确证"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彰显"天人感应论"有功,但其证明在逻辑上有误,难使"天人感应论"成立。钱学森院士则以其所创"开放性超巨复杂系统理论"为据,从量子认识论、人择原理和中医医理研究等角度,确证"天人感应论"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天人感应论 人居理论 钱学森
下载PDF
名人家风模因及其参鉴价值——以钱学森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当前,重构家风、重塑家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名人家风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家风文化的重构与重塑起着引导与带动作用。钱学森为钱王钱镠的第三十三世孙,其父母的嘉言懿行和良好家教、钱氏家族重学明礼的优良传统以及历代钱氏才子俊... 当前,重构家风、重塑家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名人家风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家风文化的重构与重塑起着引导与带动作用。钱学森为钱王钱镠的第三十三世孙,其父母的嘉言懿行和良好家教、钱氏家族重学明礼的优良传统以及历代钱氏才子俊杰的激励与带动等都构成了他引人称颂的家风文化与家风模因。在大家族的传统社会演变为小家庭的现代社会,对钱学森家风模因的研究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家风 模因 参鉴
下载PDF
浅谈高等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钱学森问题”
3
作者 郇军德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刚刚去世不久的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提出的关于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问题,被人称之为"钱学森问题"。高等音乐教育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作者从高等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与其它学科关系、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 刚刚去世不久的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提出的关于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问题,被人称之为"钱学森问题"。高等音乐教育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作者从高等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与其它学科关系、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音乐教育 钱学森问题 学科 创新 人才
下载PDF
论钱学森教育思想在空间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
作者 李小平 邓悦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9期9-11,共3页
钱学森是我国系统科学的奠基人,为我国系统工程事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空间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经过理论与实践证明,钱学森教育思想对空间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及指导意义。
关键词 钱学森 教育思想 空间科学
下载PDF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选择——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为例
5
作者 王灿明 《创新人才教育》 2016年第2期36-39,共4页
破解"钱学森之问",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对约翰·格登、芭芭拉·麦克林托克、钱永健、莫言四位诺贝尔奖得主成长的案例分析表明,只有激发儿童的创造意向,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儿童的创造... 破解"钱学森之问",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对约翰·格登、芭芭拉·麦克林托克、钱永健、莫言四位诺贝尔奖得主成长的案例分析表明,只有激发儿童的创造意向,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儿童的创造性行为,养成儿童的创造性人格,才能形成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生动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钱学森之问 诺贝尔奖获得者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学研究的范式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国燕 徐飞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92,共8页
1977年,科学学作为一门考察科学研究活动并总结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在中国被正式提出,之后的近半个世纪,贝尔纳范式下的中国科学学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思辨到数理统计、再到科学知识图谱的演变路径。80年代,科学学经由数理统计方法开始进... 1977年,科学学作为一门考察科学研究活动并总结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在中国被正式提出,之后的近半个世纪,贝尔纳范式下的中国科学学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思辨到数理统计、再到科学知识图谱的演变路径。80年代,科学学经由数理统计方法开始进入科学计量学阶段,最终与国际社会的科学学研究融为一体。21世纪初,随着知识计量学概念的提出,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路径把科学学带入了第三阶段。科学学在中国的这种演变,也表现为从初期的科学学到后来的科学计量学的精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 科学计量学 科学知识图谱 钱学森 赵红州 刘则渊
原文传递
“钱学森之问”之刍析
7
作者 王辉 黄慧凤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5-116 121,121,共3页
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为突破点,分析"钱学森之问"的解题症结。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的三条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五条建议。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创造力 学校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