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地热异常区深层高温分布特征与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健 方桂 何雨蓓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6-332,共17页
中国东部的东北地热异常区、华北及华东地热异常区、东南丘陵-沿海地热异常区是中国重要的地热资源区,研究其深部地温分布特征与动力学背景对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地热地质条件及热源成因... 中国东部的东北地热异常区、华北及华东地热异常区、东南丘陵-沿海地热异常区是中国重要的地热资源区,研究其深部地温分布特征与动力学背景对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地热地质条件及热源成因各不相同。东北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长白山、松辽盆地、二连盆地以及依兰-伊通裂谷地堑,是火山、裂谷地堑、深断裂活动区,其深部热源与地温分布主要与西太平洋现代俯冲板片的岩浆活动有关。华北及华东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湾盆地、南华北盆地群、郯庐断裂带的临沂-郯城段以及苏北盆地,是裂谷地堑、活动深断裂、岩溶热储发育区,其深部热源及地温分布主要与青藏高原东向挤出、太平洋俯冲后撤导致的盆地伸展、断陷以及深大断裂带走滑活动有关。东南丘陵-沿海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广东中西部、江西中南部以及福建东北部,是火山、岩体放射性高值区,其深部热源及地温分布主要与南海张裂、岩石圈减薄的岩浆活动有关。深部地温及居里面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热异常区热流值≥80 mW/m^(2)的点在10 km深度的地温分别为,东北260~360℃,华北及华东270~400℃,东南丘陵-沿海地区260~340℃。在居里温度统一取475℃的条件下,居里面深度分别为:东北14.7~23.7 km,平均20.5 km;华北及华东18.4~26.5 km,平均22.1 km;东南丘陵-沿海地区16.9~24.9 km,平均21.9 km。综合分析认为,中国东部存在3种不同特征的地热资源区:长白山、东营等地,浅层地温高,居里面浅,地幔热源浅;松辽盆地中部的大安-大庆之间、渤中坳陷北侧的唐山等地,浅层地温高,但居里面深,地幔热源深;泉州-漳州之间浅层地温低,但居里面浅,地幔热源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东北地热异常区 华北及华东地热异常区 东南丘陵-沿海地热异常区 深层高温地热资源 居里面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下古生界原生油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兆云 程克明 杨池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企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位于黄骅坳陷孔店背斜构造...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企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位于黄骅坳陷孔店背斜构造带西北的孔古3井于奥陶系峰峰组的灰岩中产出工业性油气流,原油特征及精细油源对比研究表明,其油源岩为奥陶系灰岩,为古生古储型原生油藏。孔古3井奥陶系原生油及烃源岩二次生烃的研究成果,对于坚定寻找华北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原生油气藏 油源比 黄骅坳陷 油气藏
下载PDF
华北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 被引量:56
3
作者 王兆云 何海清 程克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从油气系统角度分析了华北区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下古生界是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在开阔海台地相的台凹环境下形成的源岩生烃潜力最大,纵向上表现为寒武系的府君山组、张夏组,奥陶系的马家沟组、峰峰组。平面上以黄骅—... 从油气系统角度分析了华北区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下古生界是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在开阔海台地相的台凹环境下形成的源岩生烃潜力最大,纵向上表现为寒武系的府君山组、张夏组,奥陶系的马家沟组、峰峰组。平面上以黄骅—临清复向斜带为最有利区。上古生界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煤层及暗色泥岩厚,热演化程度大多处于成熟—高熟阶段,生烃潜力大。从源岩的生烃演化史及油气的运聚和圈闭关系指出古生界具有形成原生油气藏的条件,原生油气藏勘探研究的难点及关键问题在于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潜力、范围及油气保存条件。在系统分析总结前人勘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渤海湾、南华北及沁水地区古生界油气生成、保存条件,指出渤海湾地区是二次生烃的最有利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好,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南华北地区油气生成及保存条件好,但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是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沁水地区亦具有二次生烃条件,但盖层及油气保存条件差、水动力条件强,北部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油气藏 油气系统 华北地区 油气勘探 古生代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上古生代煤系有机质热演化与二次生烃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礼全 李贤庆 钟宁宁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5,共5页
根据实测和收集整理华北地区各区块约 2 0 0 0余个镜质组反射率R的分析数据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华北地区上古生代煤系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与成烃演化阶段性 ,探讨了其二次生烃条件 ,并初步确定了华北地区二次生烃... 根据实测和收集整理华北地区各区块约 2 0 0 0余个镜质组反射率R的分析数据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华北地区上古生代煤系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与成烃演化阶段性 ,探讨了其二次生烃条件 ,并初步确定了华北地区二次生烃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热演化 二次生烃 变质作用 上古生代 华北地区
下载PDF
南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热演化成因类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俊卿 严永新 +3 位作者 吴官生 罗涛 古哲 涂志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4-556,共3页
从南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热演化的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入手,根据其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指出研究区存在深成(区域)变质和火成接触变质两种类型,且以深成(区域)变质类型为主,火成接触... 从南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热演化的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入手,根据其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对有机质热演化的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指出研究区存在深成(区域)变质和火成接触变质两种类型,且以深成(区域)变质类型为主,火成接触变质类型仅分布在永城等局部地区,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范围极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地区 石炭系 二叠系 有机质热演化 深成变质 成因类型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二次生烃及成藏条件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英利 赵长毅 朱炎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7-755,共9页
华北地区是我国东部的主要含油气区,其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以煤系和暗色泥岩为主。由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埋藏深,热演化程度高,且古生代以来构造条件复杂,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提供了条件。一次生烃多数发生在印支期,而二次生烃... 华北地区是我国东部的主要含油气区,其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以煤系和暗色泥岩为主。由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埋藏深,热演化程度高,且古生代以来构造条件复杂,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提供了条件。一次生烃多数发生在印支期,而二次生烃发生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且南北厚、中间薄,据参数分析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其储层分布于下古生界的白云岩和上古生界的碎屑岩中,原生孔隙不发育,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物性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峰峰组碳酸盐岩、本溪组铝土岩及铝土质泥岩及上覆煤系地层、石千峰组及下三叠统紫红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是华北地区的有效盖层,与储集层匹配形成多套储盖组合。圈闭以断背斜、断鼻和断块为主,大部分圈闭形成于主要生烃期之前,是有效圈闭。通过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华北地区的成藏主控因素是生排烃史和构造发育史的匹配以及成藏后的保存条件,因此将来应主要寻找那些二次生烃区的古构造或喜马拉雅期形成的新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上古生界 二次生烃 成藏条件
下载PDF
华北地区煤层气赋存分布规律及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带 被引量:6
7
作者 樊生利 卢福长 袁政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0,共6页
近年来,应用现代煤层气地质理论对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气地质特征、赋存分布规律及可采性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出了如下主要认识:(1)从煤系和煤层分布、煤变质特征及区域构造等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华北地区具有形成煤层气田雄厚的... 近年来,应用现代煤层气地质理论对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气地质特征、赋存分布规律及可采性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出了如下主要认识:(1)从煤系和煤层分布、煤变质特征及区域构造等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华北地区具有形成煤层气田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优越的地质条件,经估算,煤层埋深小于2000m的含煤区面积约有12×104km2,煤层气原地资源量约为11×1012m3,具广阔的煤层气勘探前景;(2)煤岩成分、煤质、煤级及上覆连续地层厚度是控制煤层含气量的主要因素,凡构造较稳定、上覆连续地层厚度较大、煤级较高、富含镜质组的低灰煤层发育区,一般都是富气区;(3)煤层渗透性是影响煤层气可采性的主要因素,由此,主要根据煤层渗透性在对各煤区可采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煤层气资源量和煤储层条件,对各煤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沁水盆地、豫西焦作和平顶山—洛阳是华北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有利地区,其中沁水盆地是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煤成气 地质特征 储气层
下载PDF
中国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克拉通统一体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田海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6期11-13,20,共4页
对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三大克拉通的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史、基底和盖层性质及演化史以及克拉通盆地形成、发育、充填及演化史等方面的统一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克拉通是一个统一体”的新观点假说。... 对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三大克拉通的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史、基底和盖层性质及演化史以及克拉通盆地形成、发育、充填及演化史等方面的统一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古生代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克拉通是一个统一体”的新观点假说。如果这一假说成立,将会对研究我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学、沉积学、油气分布规律和油藏成藏机制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可能会提高我国扬子、华北及塔里木地区的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区 华北半区 塔里木盆地 古生代 统一体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 被引量:1
9
作者 苑书耸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9-51,共3页
抗战中期,华北根据地遭受了天灾敌祸的双重侵袭,给根据地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地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威胁着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地党和政府与八路军响应中央号召,认真执行精兵简政的政策,从而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抗战中期,华北根据地遭受了天灾敌祸的双重侵袭,给根据地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地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威胁着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地党和政府与八路军响应中央号召,认真执行精兵简政的政策,从而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部队战斗力,也使得根据地渡过危机,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自然灾害 扫荡 精兵简政
下载PDF
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的粮荒成因分析
10
作者 彭贵珍 李陵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3,共5页
华北沦陷区在抗战时期面临严重粮荒,城乡缺粮特别严重。造成这种粮荒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侵略战争和日本对沦陷区耕地、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掠夺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进口粮食减少和日本在占领区的粮食政... 华北沦陷区在抗战时期面临严重粮荒,城乡缺粮特别严重。造成这种粮荒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侵略战争和日本对沦陷区耕地、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掠夺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进口粮食减少和日本在占领区的粮食政策又加剧了沦陷区的粮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沦陷区 粮荒 成因
下载PDF
华北探区断陷洼槽区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25
11
作者 赵贤正 金凤鸣 +1 位作者 王权 李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1-8,共8页
华北探区断陷石油地质条件、油气富集规律、勘探潜力研究与勘探实践表明,断陷洼槽区剩余油气资源丰富,是深化勘探的重要方向,断陷洼槽区砂体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带类型、边界断层组合样式、坡折带类型、体系域类型和沉积相类型等控制,油气... 华北探区断陷石油地质条件、油气富集规律、勘探潜力研究与勘探实践表明,断陷洼槽区剩余油气资源丰富,是深化勘探的重要方向,断陷洼槽区砂体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带类型、边界断层组合样式、坡折带类型、体系域类型和沉积相类型等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流体动力、油气运移通道、储层临界注入物性、砂体封闭等因素的控制,油气形成与富集主要受油气源、砂岩体、汇流通道等条件的控制,断陷洼槽区还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优势和构造油气藏与岩性油气藏的共生互补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探区 断陷洼槽 油气藏 形成 分布
下载PDF
基准面原理在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车树立 王德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1,共3页
利用基准面原理对华北地区中、晚石炭世古地理进行了研究。划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并对基准面长期旋回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分别将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作为编图单元,进行古地理分析,对本地区沉积面貌有了新的认识:... 利用基准面原理对华北地区中、晚石炭世古地理进行了研究。划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并对基准面长期旋回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分别将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作为编图单元,进行古地理分析,对本地区沉积面貌有了新的认识:上升期(本溪组)发育两大体系,下降期(太原组)发育四大体系。认为:以基准面半旋回为编图单元,中、晚石炭世的沉积古地理的面貌更加清晰且规律性更强,在本区进行海陆过渡相基准面原理地层分析是可行的。图4参3(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 古地理分析 地层学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国民教育
13
作者 苑书耸 《衡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0-92,共3页
抗战初期,华北根据地广大人民的文化水平极为低下,这种状况阻碍了党对群众的宣传发动,不利于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从而对抗战产生了消极影响。对此,根据地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详尽的关于国民教育的规章制度,组织了完善的教育管理体... 抗战初期,华北根据地广大人民的文化水平极为低下,这种状况阻碍了党对群众的宣传发动,不利于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从而对抗战产生了消极影响。对此,根据地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详尽的关于国民教育的规章制度,组织了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并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开展"冬学"扫盲运动,大力发展小学教育,适当地发展中等教育,从而逐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文化水平。根据地国民教育的发展,为华北根据地的发展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国民教育 冬学 小学教育
下载PDF
山东张夏-崮山地区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上寒武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杜圣贤 张瑞华 +2 位作者 张贵丽 张俊波 陈雪梅 《山东国土资源》 2007年第10期1-6,14,共7页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分布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和崮山镇,该剖面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笔者根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序列,建立了上寒武统6个牙形石生物带,并根据牙形石"Cordylod...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分布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和崮山镇,该剖面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笔者根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序列,建立了上寒武统6个牙形石生物带,并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的首现,准确地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寒武系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把长山阶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华北寒武系与国内以及国外寒武系的对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上寒武统 标准剖面 牙形石 张夏镇 崮山镇 山东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特色配套处理技术研究及其在华北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现俊 史英龙 +2 位作者 张志国 贾福宗 杨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45-52,共8页
针对华北探区地震资料的特点,从叠前系列保真去噪、振幅处理、偏移速度场建立方面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特色配套处理技术。首先介绍了叠前系列保真去噪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面波压制、摘除法50Hz工业干扰压制、脉冲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异常... 针对华北探区地震资料的特点,从叠前系列保真去噪、振幅处理、偏移速度场建立方面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特色配套处理技术。首先介绍了叠前系列保真去噪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面波压制、摘除法50Hz工业干扰压制、脉冲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异常振幅剔除等,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净化道集,提高叠前道集的品质,重点介绍了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覆盖次数的振幅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由于覆盖次数严重不均匀造成的偏移画弧问题;最后介绍了基于偏移速度扫描建立的高精度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技术。这些特色配套处理技术在华北探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处理 叠前去噪 振幅处理 偏移速度 华北探区
下载PDF
试井解释技术在华北探区深潜山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鹿贞昆 康汝坤 +1 位作者 华莹 周洪霞 《油气井测试》 2012年第5期24-25,76,共2页
华北探区深潜山储层主要以雾迷山组灰质白云岩和奥陶系灰岩为主,储层裂缝孔洞的不均匀发育,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通过研究认为华北探区深潜山储层主要发育裂缝孔洞系统,而随着储层裂缝孔洞发育程度和连通程度的不同,测试曲线呈现均... 华北探区深潜山储层主要以雾迷山组灰质白云岩和奥陶系灰岩为主,储层裂缝孔洞的不均匀发育,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通过研究认为华北探区深潜山储层主要发育裂缝孔洞系统,而随着储层裂缝孔洞发育程度和连通程度的不同,测试曲线呈现均质径向流动特征、双重介质流动特征和致密的基质孔隙型流动特征,通过对测试曲线特征的研究,可对白云岩、灰岩的裂缝孔洞发育和连通程度做出判断,从而加深储层认识,指导下步措施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探区 深潜山储层 曲线特征应用
下载PDF
论华北地区中新生代中小盆地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宝凤 段艳秋 《河南石油》 1997年第2期1-4,59,共4页
华北地区中新生代中小盆地是随印支运动后华北地台的活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印支、燕山、喜山期分别形成坳陷型、断坳型和断陷型三大基本类型的盆地,相应的沉积建造可分为三叠系、株罗—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几个构造... 华北地区中新生代中小盆地是随印支运动后华北地台的活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印支、燕山、喜山期分别形成坳陷型、断坳型和断陷型三大基本类型的盆地,相应的沉积建造可分为三叠系、株罗—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几个构造层。不同类型的盆地有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坳陷型企地应以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断坳陷盆地以寻找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而断陷型盆地则应以寻找岩性类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坳陷 断陷 构造层 应力场 沉积相
下载PDF
华北探区潜山勘探地震采集技术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海东 孙毅 +6 位作者 王金宽 陈敬国 王冬雯 裴爱华 李默涵 翟红颖 李小艳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华北探区冀中坳陷潜山勘探开发油气资源,近年开展了针对潜山复杂地表、复杂地下地震地质条件的技术攻关。本文对以往华北探区冀中坳陷潜山勘探进行了地震历程回顾和采集技术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步勘探方向。以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华北探区冀中坳陷潜山勘探开发油气资源,近年开展了针对潜山复杂地表、复杂地下地震地质条件的技术攻关。本文对以往华北探区冀中坳陷潜山勘探进行了地震历程回顾和采集技术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步勘探方向。以上研究分析表明:(1)冀中坳陷潜山地震勘探经历了二维普查—三维普查—精细详查—目标勘探等阶段,不同勘探阶段形成的地震采集技术满足了当时潜山勘探的地质需求,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化和勘探需求的精细化,地震采集技术需要与时俱进;(2)目前成熟的潜山地震勘探配套技术有效解决了常规潜山内幕资料差的问题,但在隐蔽型潜山或深潜山及内幕方面还有待提升;(3)冀中坳陷隐蔽型深潜山及内幕勘探技术展望——以深度、介质特性、资料特征为切入点,开展岩性、速度建模等专题研究,形成针对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形成适应复杂地表条件的安全、绿色、高效配套采集技术。以上研究可以为潜山精细勘探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探区 地震采集技术 常规潜山 潜山内幕 隐蔽型潜山
下载PDF
华北油田一体化井位研究助推油气勘探规模储量的发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锐锋 赵学松 +4 位作者 朱洁琼 李小冬 吴晓龙 刘金浓 蒋东坤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6期89-94,8,共6页
近年华北油田公司针对富油凹陷勘探程度高,预探目标发现和落实难度大与凹陷潜在资源仍较大的矛盾,深化地质前期研究过程一体化的组织管理。在具体研究中以油田内外科研课题为依托,注重多专业横向联合攻关,突出研究思路创新、尊重优先发... 近年华北油田公司针对富油凹陷勘探程度高,预探目标发现和落实难度大与凹陷潜在资源仍较大的矛盾,深化地质前期研究过程一体化的组织管理。在具体研究中以油田内外科研课题为依托,注重多专业横向联合攻关,突出研究思路创新、尊重优先发现权,充分发挥校企专业技术特色,促进地质认识的升华。同时实施并行研究,发挥不同研究单位技术优势,以解决关键地质问题、落实圈闭为核心,充分暴露地质矛盾,有效避免了地质风险;进一步强化凹陷的整体研究,夯实地质研究基础;在井位组织把关上,突出勘探井位的三级审核,通过层层筛选,极大减少了复杂勘探区失利的风险。期间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从目标研究到组织管理不同层面的一体化有效井位研究和组织管理模式,提高了整体勘探成效,为华北油田高成熟勘探区的规模储量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实现华北油田分公司建设成地区性能源公司奠定了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井位研究 高成熟勘探区 规模储量 华北油田
下载PDF
华北探区复杂地表区表层调查方法探讨
20
作者 袁胜辉 孙毅 +2 位作者 陈国胜 孙志伦 李彦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63-66,共4页
华北油田的二连盆地和冀中地区勘探程度较高,大多构造油气藏已被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但是冀中地区由于人为改造严重,近地表存在潜水面漏斗现象;二连探区地表类型多样,山前冲积扇叠置,存... 华北油田的二连盆地和冀中地区勘探程度较高,大多构造油气藏已被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但是冀中地区由于人为改造严重,近地表存在潜水面漏斗现象;二连探区地表类型多样,山前冲积扇叠置,存在速度反转现象,导致表层结构异常复杂。复杂的表层对激发参数的设计带来严峻挑战,同时导致复杂的静校正问题。2003—2004年应用复杂区小折射观测系统的快速优选,深井微测井调查技术、因地制宜的表层调查方式优选技术;基于表层动力学特征的调查技术等,基本搞清了二连盆地和冀中地区复杂的表层结构特征和表层动力学特征,为后续的逐点设计激发参数改善激发效果和提高静校正精度,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探区 表层结构 激发岩性 双井微测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