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河水利支撑影响下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蒋鑫 林箐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39,共6页
作为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类型和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运河不仅满足了漕粮物资的运输需求,沿线区域还形成了以运河水利为支撑的传统风景体系。聚焦于具有代表性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首先梳理阐述淮扬运河水利营建的环境基础与历史演变过程,然... 作为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类型和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运河不仅满足了漕粮物资的运输需求,沿线区域还形成了以运河水利为支撑的传统风景体系。聚焦于具有代表性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首先梳理阐述淮扬运河水利营建的环境基础与历史演变过程,然后解析运河水利作为支撑系统的整体运行机制与结构单元,最后分别从城郊水利景观、城池园林景观、邑境文化景观3个层面深入探讨运河水利对于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渗透影响和表现特征。旨在整体系统地解读运河水利支撑影响下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营建逻辑,以期从新的视角为运河景观的复写和运河遗产的转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运河水利 淮扬运河 传统风景体系 景观特征
下载PDF
清中后期清政府保运体系中的淮水入海入江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建革 由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145,160,共14页
明末清初,淮水大部分在清口入黄,下游水量较少。清代中期以后,清口区域泥沙逐年沉淀淤积,黄河堤和洪泽湖湖底不断抬高,这使得淮水开始在汛期更多地从山盱五坝下泄高宝诸湖,然后进入归海与入江通道。早期的水灾并不严重时,里运河北部没... 明末清初,淮水大部分在清口入黄,下游水量较少。清代中期以后,清口区域泥沙逐年沉淀淤积,黄河堤和洪泽湖湖底不断抬高,这使得淮水开始在汛期更多地从山盱五坝下泄高宝诸湖,然后进入归海与入江通道。早期的水灾并不严重时,里运河北部没有淤高,泄水面较广。然而,随着北部的淤高,泄水区主要集中在车逻坝一带。康熙乾隆时期,官方一方面维持高堰,一方面开拓入江方向的洪水排泄。不得已时,官方仍开车逻坝泄水。道光年间,官方每年长期闭御黄坝,淮水几乎处于全入运状态。运河因着黄水入运而不断被淤高,高堰因着湖蓄加强和黄河水入湖而被不断加高,大水时入江与入海水量更加增长,几乎达到泄水量的限制,盐场也常受水灾。泄水难下,官方常常叫里下河地区承受最终的水灾以保运河畅通。这其间归海与归江的技术选择涉及水环境变化,涉及一系列的工程,也涉及清政府的运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逻坝 人字河 淮扬运河
下载PDF
淮扬地域文化对建筑室内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玲 张乘风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8期78-79,共2页
本研究从剖析淮扬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入手,得出运河的漕运功能和盐业发展是淮扬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运河的漕运功能使得淮扬地段成为政治要道,盐业的兴旺使得淮扬地域成为经济名城,极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兴旺促使建筑装饰家具工艺... 本研究从剖析淮扬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入手,得出运河的漕运功能和盐业发展是淮扬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运河的漕运功能使得淮扬地段成为政治要道,盐业的兴旺使得淮扬地域成为经济名城,极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兴旺促使建筑装饰家具工艺的繁荣发展。淮扬地域文化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和工艺美术相互作用和发展,并且在建筑室内空间中以布局和表现形式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地域文化 建筑室内 运河 盐商 工艺美术
下载PDF
大运河淮扬文化高地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华 高凡越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16-623,648,共9页
淮扬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魅力的地域文化。大运河淮扬文化高地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应该遵循研究先行、夯实基础,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旅融合、产业提升的基本思路,稳步推进。需着力打造三大品... 淮扬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魅力的地域文化。大运河淮扬文化高地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应该遵循研究先行、夯实基础,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旅融合、产业提升的基本思路,稳步推进。需着力打造三大品牌、实施六大工程、建成十个中心。具体举措包括:加大淮扬文化研究力度,夯实理论基础;打造里运河文化旅游带,发展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古淮河风光带,建设水利文化展示项目;发掘和整合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淮扬菜文化产业链,向世界推介淮扬美食;挖掘淮盐文化价值,发展淮盐文旅产业;加强以洪泽湖为龙头的湿地建设,实现生态旅游;以《西游记》为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淮扬文化高地 文旅融合 运河之都 中国盐都 淮扬菜之乡
下载PDF
基于京杭大运河沿线淮扬地区的饮食体验设计
5
作者 丁肇辰 高昊天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
饮食作为最底层的生理需求之一,是人类社会开展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重要基础。食物对特定地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文化可持续的重要研究内容。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联通了各地的商业经济,同时... 饮食作为最底层的生理需求之一,是人类社会开展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重要基础。食物对特定地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文化可持续的重要研究内容。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联通了各地的商业经济,同时也肩负着“两京”之间粮食、商品、人员等的运输重任。大运河开通后,往来流通的各地食材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食品市场,促进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更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淮扬地区是国内较具代表性的运河文化区,文章以文献研究法为主,探讨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对中国饮食格局产生的影响,以及淮扬地区、淮扬饮食文化的发展与运河之间的关联性,结合相关史论研究,将体验设计的原则引入淮扬地区饮食设计的研究中,探索在当今体验经济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淮扬菜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淮扬地区 地域文化 食物设计 体验设计
下载PDF
后申遗时代淮扬运河遗产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怀玉 李新 《江苏商论》 2017年第5期47-49,52,共4页
淮扬运河由2500多年前古邗沟演变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记载的运河。淮扬运河文化遗产主要特点:"柔性"文化线路、多元遗产和活态遗产。目前,淮扬运河历史风貌清晰可见,基本功能延续至今,遗产本体保存较为完整。淮扬运河... 淮扬运河由2500多年前古邗沟演变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记载的运河。淮扬运河文化遗产主要特点:"柔性"文化线路、多元遗产和活态遗产。目前,淮扬运河历史风貌清晰可见,基本功能延续至今,遗产本体保存较为完整。淮扬运河可持续发展模式:"保护-利用-保护";发展定位:淮扬运河文化带;发展特色:中国活态水利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运河 世界遗产文化带 持续利用
下载PDF
郑板桥饮食观视角下运河美食旅游开发 被引量:7
7
作者 钱凯 吴年华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6,46,共7页
郑板桥饮食观视角下的运河美食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大做强扬州“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郑板桥饮食观主要体现为:食材广泛,就地便取,强调水产和蔬果的时鲜;口味清淡平和,重视本味;菜品追求高雅、清新,体现放达闲逸... 郑板桥饮食观视角下的运河美食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大做强扬州“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郑板桥饮食观主要体现为:食材广泛,就地便取,强调水产和蔬果的时鲜;口味清淡平和,重视本味;菜品追求高雅、清新,体现放达闲逸的文人性;宴席类型多样,简单灵活,富有情趣。郑板桥饮食观与淮扬菜一脉相承。当前可以运用“美食+教育”“美食+乡村”“美食+文化”“美食+美景”“美食+都市”、专题美食节等多种模式,具体通过创新延伸板桥宴、营造板桥美食文化体验氛围、彰显郑板桥食养思想及放达闲逸的生活观以及品牌化运作“板桥宴”等方式发掘利用郑板桥饮食思想,开发运河美食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带 饮食文化 淮扬菜 郑板桥 美食旅游
下载PDF
大运河与淮扬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荧 沈志忠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1,共11页
淮扬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淮扬饮食自春秋时期便开始萌芽生长,到明清时期始闻于世。它的发扬光大与大运河紧密相关。大运河的开凿以及漕运制度使得淮扬地区成为帝国商业重镇,城市得到极... 淮扬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淮扬饮食自春秋时期便开始萌芽生长,到明清时期始闻于世。它的发扬光大与大运河紧密相关。大运河的开凿以及漕运制度使得淮扬地区成为帝国商业重镇,城市得到极大发展,为淮扬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外埠食材通过大运河交汇于淮扬地区,连同淮扬本地特产共同构成了淮扬饮食的食材基础。那些为皇室与富商服务的名厨则将普通食材雕琢成精美菜品。这些美食又被文人传播到大江南北,淮扬风味遂从地方风味演变成中华名肴之一。在新时代重点研究大运河与淮扬饮食文化之关系,有助于深化运河饮食文化的研究,从而促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淮扬饮食文化 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从单堤到双堤:明代后期淮扬运河堤岸制度与高宝湖群的互动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慧 《运河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9-34,共16页
明代后期,淮扬运河沿线的高宝湖群在运堤阻隔、淮水南下和入江水流不畅等因素影响下,经历了一个发育、扩展的过程。为保障行船安全,官方筑堤岸、开越河,使淮扬运河由运湖一体的单堤形态向运湖分隔的双堤形态转变。双堤运河形成后,运堤... 明代后期,淮扬运河沿线的高宝湖群在运堤阻隔、淮水南下和入江水流不畅等因素影响下,经历了一个发育、扩展的过程。为保障行船安全,官方筑堤岸、开越河,使淮扬运河由运湖一体的单堤形态向运湖分隔的双堤形态转变。双堤运河形成后,运堤对高宝诸湖的拦截作用更加明显。运堤闸坝控制的复杂化,进一步加剧了高宝诸湖水面的扩展。淮扬运河堤岸制度在运湖互动的双向关系中不断巩固,对淮扬运河沿线湖泊景观格局的确立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运河 运湖关系 高宝湖群
原文传递
试析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天主教传播——以淮扬运河与江南运河沿岸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习隽 《运河学研究》 2021年第2期33-52,共20页
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明清时期从澳门地区入华的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地的必经路线。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不仅为传教工作的开拓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各传教区、各会口之间的联通与传教经验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运河沿... 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明清时期从澳门地区入华的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地的必经路线。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不仅为传教工作的开拓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各传教区、各会口之间的联通与传教经验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运河沿岸的诸多城市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时期天主教发展的重要据点。本文以西方来华传教士的记录为中心,结合汉文文献,考察明清时期天主教在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沿岸的发展情况,并探讨这一时期天主教传播过程中大运河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 天主教 淮扬运河 江南运河
原文传递
再论淮扬运河历史变迁
11
作者 刘龙雨 胡迪 《运河学研究》 2022年第1期79-97,共19页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淮扬运河是京杭运河通航时间最长的河段。前人关于运河历史变迁的研究非常丰富,随着新史料的发现,运河历史变迁的细节及运河地名演变有望进一步探究。本文根据淮扬运河变迁的特点,将该运河变迁划分为初创期...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淮扬运河是京杭运河通航时间最长的河段。前人关于运河历史变迁的研究非常丰富,随着新史料的发现,运河历史变迁的细节及运河地名演变有望进一步探究。本文根据淮扬运河变迁的特点,将该运河变迁划分为初创期、缓慢发展期、大发展期以及完善期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东汉以前、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和元明清时期,考证了各个时期运河的名称及得名原因、路线变迁,以期理清淮扬运河变迁全貌及其地名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运河 历史地名 历史变迁 流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