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晏几道词对花间词的创新与超越
1
作者 王婷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词发展至北宋中期以后,小令逐渐衰微,慢词在宋代文学大家的倡导下成为创作的主流。在这种形势下,晏几道固守小令的阵地,承袭“花间”的传统,书写个人爱恨情愁。晏几道词不仅是单纯的继承,而是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超越,将感情的专注和... 词发展至北宋中期以后,小令逐渐衰微,慢词在宋代文学大家的倡导下成为创作的主流。在这种形势下,晏几道固守小令的阵地,承袭“花间”的传统,书写个人爱恨情愁。晏几道词不仅是单纯的继承,而是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超越,将感情的专注和真挚推到全新的高度,从而形成了超越花间词派浮艳风气的语浅情深、清壮顿挫的风格,且在北宋词人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花间词派 感情真挚 清壮顿挫
下载PDF
明代“花”“草”崇尚对清初词坛的影响
2
作者 岳淑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明代中后期强烈的“花”“草”崇尚在清初仍然温度不减,沿着明代崇尚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清初词坛近半个世纪。这种影响在词坛上表现为:词体创作模仿“花”“草”;词籍纂著继承“花”“草”;词体评价以“花”“草”为标准。此时词坛亦在... 明代中后期强烈的“花”“草”崇尚在清初仍然温度不减,沿着明代崇尚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清初词坛近半个世纪。这种影响在词坛上表现为:词体创作模仿“花”“草”;词籍纂著继承“花”“草”;词体评价以“花”“草”为标准。此时词坛亦在孕育着词学新变,针对《草堂诗余》编纂而成的词选——《词综》,逐渐对《草堂诗余》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花”“草”尤其是《草堂诗余》的影响被大大削弱的时代已经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词坛 《花间集》 《草堂诗余》 “花”“草”崇尚
下载PDF
花间别调:毛文锡词的艺术成就探析
3
作者 于广杰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毛文锡高才雅怀却身处乱世,不幸以《茶谱》和小词等文人“末技”留名后世。然毛文锡在词体始兴之时,自觉地将诗人之诗的传统带入到词中,深化了词的比兴寄托之意,丰富了词的题材和社会功能,形成了清丽疏越的词风,是花间词人中追求别调别... 毛文锡高才雅怀却身处乱世,不幸以《茶谱》和小词等文人“末技”留名后世。然毛文锡在词体始兴之时,自觉地将诗人之诗的传统带入到词中,深化了词的比兴寄托之意,丰富了词的题材和社会功能,形成了清丽疏越的词风,是花间词人中追求别调别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颇通音律,于词调多有改制或新创。按《钦定词谱》,以毛文锡词为正体10调,其中《赞成功》《接贤宾》《月宫春》3调《教坊记》未载,又一体8调;取毛文锡词句为词调别名3调,足见其对词体声律的创调定体之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文锡 《花间集》 词调 词律
下载PDF
花间、南唐词叙事视角选择的差异与地域审美心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詠红 李诗茵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50-56,共7页
花间、南唐词是唐五代词创作的两个高峰,然而花间、南唐词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呈现出两种不同情况:花间词的叙事视角多用无聚焦视角,而南唐词则以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为主。地域文化差异是影响花间、南唐词叙事视角选择的主要因素,影响的... 花间、南唐词是唐五代词创作的两个高峰,然而花间、南唐词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呈现出两种不同情况:花间词的叙事视角多用无聚焦视角,而南唐词则以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为主。地域文化差异是影响花间、南唐词叙事视角选择的主要因素,影响的媒介是地域审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南唐词 视野 叙事视角 地域审美心理
下载PDF
“淡妆浓抹总相宜”——论花间词的色彩美 被引量:3
5
作者 喻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20,共4页
花间词词风绮靡秾艳、清丽婉媚,其色彩意象也丰富多彩。历代花间词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活动、审美体验及其对生活的认识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设色表现出来,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并呈现出浓淡相宜... 花间词词风绮靡秾艳、清丽婉媚,其色彩意象也丰富多彩。历代花间词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活动、审美体验及其对生活的认识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设色表现出来,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并呈现出浓淡相宜甚至是清淡超浓丽之特征,因而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色彩 美学魅力
下载PDF
五代词中“花”意象内涵之变迁及其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鲍鹏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57-662,共6页
"花"的意象在晚唐五代词中触处皆是。但是,从后蜀之花间派到南唐君臣,花之意象的内在蕴涵是不同的。由男欢女爱到家国之忧,不仅显示出时代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词作者心态的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转换了词的题材,拓宽了词的境界... "花"的意象在晚唐五代词中触处皆是。但是,从后蜀之花间派到南唐君臣,花之意象的内在蕴涵是不同的。由男欢女爱到家国之忧,不仅显示出时代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词作者心态的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转换了词的题材,拓宽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作者的手眼,为词的最终走上"向上一路",获得正统的承认,奠定了基础。五代词的演进,既是文学自身的演变,更是由于现实时势的推动。五代词题材的拓展,趣味的提升,风格的逐渐多样,无不与时势的变化有关,而且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词 花间派 南唐词
下载PDF
敦煌词内容梳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雄 邓莲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5-60,共6页
与花间词的内容相比,敦煌词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与花间词相似的描写女性题材的词,这类词主要有闺怨词、情词、美人词和宫词;另一类则是花间词中少有的,这类词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祝贺祷颂之词、离别思乡之词、战争徭役之词、感慨言志... 与花间词的内容相比,敦煌词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与花间词相似的描写女性题材的词,这类词主要有闺怨词、情词、美人词和宫词;另一类则是花间词中少有的,这类词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祝贺祷颂之词、离别思乡之词、战争徭役之词、感慨言志之词、隐逸词、咏物词、礼佛词以及其他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词 花间词 内容 对比
下载PDF
偎红倚翠、浅吟低唱中的愤世抗争——试论花间词人与歌妓酒女的观照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丽玲 蔡梦姣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66-69,共4页
历来人们认为一部《花间集》皆为男子作闺音、代闺人言情之作,里面处处展示的是独具的"女性气质",事实上不尽其然。试从花间词人的时代心理、唐代流连声色、奢纵放恣的风气,花间词人与歌妓酒女的观照三个方面,探讨花间词人在... 历来人们认为一部《花间集》皆为男子作闺音、代闺人言情之作,里面处处展示的是独具的"女性气质",事实上不尽其然。试从花间词人的时代心理、唐代流连声色、奢纵放恣的风气,花间词人与歌妓酒女的观照三个方面,探讨花间词人在作品中不仅仅是对美艳绝伦而又忠贞诚挚的歌妓酒女的同情和赞美,而更多的是通过暗示、移情等手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失意和怨愤的意蕴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人 歌妓酒女 时代心理 社会风气 愤世抗争
下载PDF
论道教音乐对花间词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丽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4,共3页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曲调范式;在"以诗从乐"的时代,道教音乐清新、飘逸、婉媚的审美风格直接影响了花间词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音乐 花间词 风格
下载PDF
花间词叙事性特征探微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林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3-55,58,共4页
纪言、截取典型片断、联章体、独特的视角等是花间词叙事常用手法,而其创新主要在于利用词的结构特点,精心谋篇布局,使故事的叙述错综变化、委婉曲折,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花间词 叙事性 特征 艺术价值
下载PDF
《花间集》中的玉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4-96,共3页
《花间集》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象。其中与“玉”相关的意象尤为突出。《花间集》中的“玉”意象共出现159次,涉及18位词人的119部作品。玉意象在《花间集》中如此频繁且广泛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道教文化对花... 《花间集》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象。其中与“玉”相关的意象尤为突出。《花间集》中的“玉”意象共出现159次,涉及18位词人的119部作品。玉意象在《花间集》中如此频繁且广泛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道教文化对花间词的渗透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玉意象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张惠言的《花间》词学接受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梅向东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3-27,共5页
《花间》词学接受至清代的张惠言才有了一个深刻的变化。基于"以《国风》、《离骚》之旨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的词学策略,张氏对《花间》采取了故意误读、文本支离和点石成金的接受方式,正是由于其重读《花间》和重释... 《花间》词学接受至清代的张惠言才有了一个深刻的变化。基于"以《国风》、《离骚》之旨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的词学策略,张氏对《花间》采取了故意误读、文本支离和点石成金的接受方式,正是由于其重读《花间》和重释温庭筠,古典词学至常州词派实际上经历了从传统的为词之学向读词之学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惠言 《花间》 词学接受
下载PDF
寂寞文士的心灵悲歌——论温庭筠词中的孤独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世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10,共3页
温庭筠词的孤独感主要通过美人遭冷落的抒情模式展现,冷静、孤寂的环境氛围,回忆、梦境等细致入微的心理以及传神的动作和神态等是传达这种孤独的具体手段。结合古典诗歌比兴象征传统及温庭筠的失意人生分析,词中孤独感实际是词人寂寞... 温庭筠词的孤独感主要通过美人遭冷落的抒情模式展现,冷静、孤寂的环境氛围,回忆、梦境等细致入微的心理以及传神的动作和神态等是传达这种孤独的具体手段。结合古典诗歌比兴象征传统及温庭筠的失意人生分析,词中孤独感实际是词人寂寞心灵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庭筠 孤独感 花间范式
下载PDF
女性:宫体与花间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蓉蓉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0-35,共6页
宫体诗与花间词都以女性形象为其表现中心,但两者在形象塑造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较后者表现为更大程度上人的“物象化”,后者较前者则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与放荡化特征。通过对这两组文本的系统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特定... 宫体诗与花间词都以女性形象为其表现中心,但两者在形象塑造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较后者表现为更大程度上人的“物象化”,后者较前者则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与放荡化特征。通过对这两组文本的系统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特定的时代诗学范型、宗教文化、艺术审美观以及文体特质对意象塑造的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宫体诗 花间词 女性范型 形象塑造 物象化 世俗化 影响 宗教文化 艺术审美观
下载PDF
审美旨趣的嬗变——从宫体诗到花间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晓明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从宫体诗到花间词,其审美旨趣存在着清晰的嬗变轨迹。花间词更加关注动态行为的美,摆脱了宫体诗静物写生般的凝滞,同时,较之宫体诗,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在表现人物外在形象的同时,或借助外界环境含蓄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或借助人物... 从宫体诗到花间词,其审美旨趣存在着清晰的嬗变轨迹。花间词更加关注动态行为的美,摆脱了宫体诗静物写生般的凝滞,同时,较之宫体诗,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在表现人物外在形象的同时,或借助外界环境含蓄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或借助人物的直接抒情酣畅地表达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宫体诗 审美旨趣 动态行为 内心世界
下载PDF
元白“小碎篇章”与“花间”词风
16
作者 叶帮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86-291,共6页
结合中晚唐绮艳诗风兴起的背景,将元(稹)白(居易)“小碎篇章”放到由诗入词的文体流变的历史进程中考察,分析它的词化特征及其对“花间”词风的影响。同时,结合中晚唐开始的士人精神的转变,揭示这种文体流变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 结合中晚唐绮艳诗风兴起的背景,将元(稹)白(居易)“小碎篇章”放到由诗入词的文体流变的历史进程中考察,分析它的词化特征及其对“花间”词风的影响。同时,结合中晚唐开始的士人精神的转变,揭示这种文体流变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 白居易 唐代 小碎篇章 元和诗体 花间词 艺术风格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宫体诗与花间词意象陈列比较
17
作者 郑晓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2-34,共3页
宫体诗使用意象如同素描,画面疏朗但韵味不足;花间词使用意象,如同工笔画,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意象的铺排,创造深邃的意境。意象的疏朗或绵密与风格的清丽或绮靡没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花间词 宫体诗 意象 意境
下载PDF
略论回族先民李珣词作成就
18
作者 许兴宝 李增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6,94,共6页
李王旬是回族先民 ,他以卓尔不群精神 ,于“夺春艳以争鲜”的花间创作主体倾向之外 ,另开“境界高远 ,词格庄重一路”。以词显现人格亦较为成功 ,对宋祁、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苏轼。
关键词 回族先民 李Xun 花间词 人格 文化
下载PDF
略论南唐的贵族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辉斌 《菏泽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以二李(李、李煜)一冯(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贵族词,虽然仍以男欢女爱、离愁别绪为主要描写对象,系花间词的余绪,但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成就。其一是继承与发展了以韦庄为代表的“花间别调”;其二为词人主体意识的介入,使词的感伤情调... 以二李(李、李煜)一冯(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贵族词,虽然仍以男欢女爱、离愁别绪为主要描写对象,系花间词的余绪,但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成就。其一是继承与发展了以韦庄为代表的“花间别调”;其二为词人主体意识的介入,使词的感伤情调更为强烈;其三即“兴发寄譬”的类型特征与优雅清丽的艺术风貌。这些特点的存在,显示着南唐词于渐变中已向“士大夫词”的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李一冯 南唐词作 花间余绪 兴发寄譬 优雅清丽
下载PDF
论花间“别调”与“以诗为词”的源头
20
作者 陈如静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花间词内容题材丰富,其中一部分词作突破了温庭筠为代表的艳体词“代言”的藩篱,将传统诗歌的白描手法成功地运用到词体中,即事抒怀、触情兴发,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感受,这部分词作虽非花间词主流,但却开拓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表... 花间词内容题材丰富,其中一部分词作突破了温庭筠为代表的艳体词“代言”的藩篱,将传统诗歌的白描手法成功地运用到词体中,即事抒怀、触情兴发,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感受,这部分词作虽非花间词主流,但却开拓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表现技巧,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宋代苏轼高举“以诗为词”大旗,进行词体革命提供了远程支援,从这个意义上,花间“别调”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作“以诗为词”的真正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为词 花间“别调” 白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