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er consumption in summer maize and winter wheat cropping system based on SEBAL model in Huang-Huai-Hai Plain, China 被引量:12
1
作者 YANG Jian-ying MEI Xu-rong +4 位作者 HUO Zhi-guo YAN Chang-rong JU Hui ZHAO Feng-hua LIU Q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2065-2076,共12页
Crop consumptive water use is recognized as a key element to understand regional water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his study documents an attempt to apply a regional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SEBAL) and crop information... Crop consumptive water use is recognized as a key element to understand regional water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his study documents an attempt to apply a regional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SEBAL) and crop information for assessment of regional crop(summer maize and winter wheat)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ET a) in Huang-Huai-Hai(3H) Plain, China. The average seasonal ET a of summer maize and winter wheat were 354.8 and 521.5 mm respectively in 3H Plain. A high-ET a belt of summer maize occurs in piedmont plain, while a low ET a area was found in the hill-irrigable land and dry land area. For winter wheat, a high-ET a area wa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3H Plain, including low plain-hydropenia irrigable land and dry land, hill-irrigable land and dry land, and basin-irrigable land and dry land. Spati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p ET a,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and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 A stronger relationship between ET a and NDVI was found in the metaphase and last phase than other crop growing phase, as indicated by high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values. Additionally, high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detected between ET a and LST than that between ET a and NDVI, and thi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ran through the entire crop growing season. ET a in the summer maize growing season show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longitude, while ET a in the winter wheat growing season show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latitud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serve as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3H Pl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A winter wheat summer maize SEBAL crop information huang-huai-hai Plain
下载PDF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different grades of winter wheat growth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HUANG Qing WANG Li-min +1 位作者 CHEN Zhong-xin LIU 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647-2657,共11页
The sown area of winter wheat in the Huang-Huai-Hai(HHH) Plain accounts for over 65% of the total sown area of winter wheat in China.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monitor the winter wheat growth condition and reveal the... The sown area of winter wheat in the Huang-Huai-Hai(HHH) Plain accounts for over 65% of the total sown area of winter wheat in China.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monitor the winter wheat growth condition and reveal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ts dynamics.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winter wheat growth condit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of winter wheat growth and majo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orresponding. First, winter wheat growth condition from sowing until maturity stage during 2011–2012 were assessed based on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time-series dataset. Nex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lag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of winter wheat growth in each phenophase and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at corresponded to the phenopha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inter wheat growth conditions varied over time and space in the study area. Irrespective of the grades of winter wheat grow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winter wheat growth condition and the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were higher than zero lag(synchronous precipitation) and one lag(pre-phenophase precipitation) based on the average values of seven phenophases. This showed that the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entire growing season had a greater effect on winter wheat growth than the synchronous precipitation and the pre-phenophase precipitation.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winter wheat growth var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rades of winter wheat growth based on the average values of seven phenophases. Winter wheat with a better-than-average growth condition had a stronger correlation with synchronous temperature, winter wheat with a normal growth condition had a stronger correlation with the cumulative temperature, and winter wheat with a worse-than-average growth condition had a stronger correlation with the pre-phenophase temperature. This study may facilita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of crop growth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adjustment of field management measures to ensure a high crop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conditio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remote sensing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 winter wheat huanghuai-hai(HHH) Plain region China
下载PDF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yield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of China using DSSAT-CERES-Wheat model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被引量:14
3
作者 QU Chun-hong LI Xiang-xiang +1 位作者 JU Hui LIU Q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379-1391,共13页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documented as a major threat to current agricultural strategies.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yield is essential for agricultural climate adaptation,especially ...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documented as a major threat to current agricultural strategies.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yield is essential for agricultural climate adaptation,especially for the Huang-Huai-Hai Plain(3H Plain)of China which is an area known to be vulnerable to global warming.In this study,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yield between the baseline period(1981–2010)and two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8.5 and RCP4.5)were simulated for the short-term(2010–2039),the medium-term(2040–2069)and the long-term(2070–2099)in the 3H Plain,by considering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changes in temperature,solar radiation and precipitation using the DSSAT-CERES-Wheat model.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TMAX and TMIN),solar radiation(SRAD),and precipitation(PREP)during the winter wheat season increased under these two RCPs.Yield analysis found that wheat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RAD,PREP and CO2 concentration,but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the total impact,increasing wheat yield by 9.53,6.62 and 23.73%for the three terms of future climate under RCP4.5 scenario,and 11.74,16.38 and 27.78%for the three terms of future climate under RCP8.5 scenario.However,as increases in temperature bring higher evapotranspiration,which further aggravated water deficits,the supposed negativ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rmal resources decreased wheat yield by 1.92,4.08 and 5.24%for the three terms of future climate under RCP4.5 scenario,and 3.64,5.87 and 5.81%for the three terms of future climate under RCP8.5 scenario with clearly larger decreases in RCP8.5.Counterintuitively,the impacts in southern sub-regions were positive,but they were all negative in the remaining sub-regions.Our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in the 3H Plain,which is a part of the mid-high latitude region,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thermal resources were counteracted by the aggravated water deficits caused by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RELATIVE CONTRIBUTION wheat yield DSSAT-CERES-wheat MODEL huang-huai-hai PLAIN
下载PDF
基于DSSAT CERES-Wheat模型的未来40年冬小麦最适播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胡亚南 梁驹 +3 位作者 梁社芳 李世娟 诸叶平 鄂越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1年第2期68-76,共9页
在适播期内播种是促进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管理技术。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小麦高产优质主产区的冬小麦产量,本研究选取黄淮海和江淮地区作为研究区,并在研究区内选择3个代表站点,利用DSSATCERES-Wheat模型在基准时段... 在适播期内播种是促进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管理技术。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小麦高产优质主产区的冬小麦产量,本研究选取黄淮海和江淮地区作为研究区,并在研究区内选择3个代表站点,利用DSSATCERES-Wheat模型在基准时段和未来40年分别开展了4种典型浓度路径的温室气体排放气候情景(RCPs)、51个播期处理的模型模拟试验,以明确未来冬小麦生育期内气候要素和最适播期变化特征,定量分析采用最适播期管理措施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未来冬小麦生育期内气候特征呈现暖干化的趋势;冬小麦生育期天数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缩短天数在研究区地理空间上自北向南递增;最适播期随温度升高而推迟,在各时段、各情景下均随纬度减小而推迟;相对于基准时段,3个站点2030s时段的最适播期推迟最大天数分别自北向南递增5 d、8 d和13 d,2050s时段最适播期较2030s时段有不同程度的推迟,且各站点以2050s时段RCP8.5情景下的推迟天数最多;采取最适播期播种的管理措施,在3个站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黄淮海北片的增产效应最小,黄淮海南片和江淮地区增产幅度相对较高,集中在2%~4%之间。因此,未来黄淮海和江淮地区可采取推迟播期、选择适播期的管理措施来应对气候变暖情况,提高冬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最适播期 气候变化 RCPs 作物模型 黄淮海 江淮
下载PDF
基于CAMM和CLDAS的黄淮海冬小麦成熟期连阴雨时空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邬定荣 高静 +5 位作者 姬兴杰 张溪荷 王培娟 杨建莹 马玉平 霍治国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黄淮海地区2008—2023年的CLDAS数据和同期6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冬小麦花期、成熟期观测数据,订正机理性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中发育模块(RAM)的参数,评估模式对冬小麦成熟期的模拟精度,而后重构格点化的历年成熟期日期,统计成熟... 利用黄淮海地区2008—2023年的CLDAS数据和同期6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冬小麦花期、成熟期观测数据,订正机理性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中发育模块(RAM)的参数,评估模式对冬小麦成熟期的模拟精度,而后重构格点化的历年成熟期日期,统计成熟期前6天后9天共16天的降水量和雨日数,随后基于连阴雨指标,研究连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RAM模式对冬小麦成熟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各站RMSE平均值为2.28±0.46 d,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为0.915。(2)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成熟期降水量和雨日数均呈南北两端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平均降水量为8.8~84.6 mm,平均值为31.9 mm,雨日数为1.0~9.1天,平均值为5.4天。(3)2008—2023年连阴雨灾害波动较大,其中2009、2013、2018和2023年较为严重,大致呈4~5年发生一次的周期性规律,且灾情呈加重的趋势。(4)连阴雨灾害在黄淮海地区北部很少发生,河北和山东交界处偶发,灾害高发重发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尤其是郑州以南的驻马店和信阳一带最为严重,发生频率约为5年一遇,持续天数多在9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 发育模式 格点资料
下载PDF
69份小麦种质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金艳 宋全昊 +5 位作者 宋佳静 陈亮 赵立尚 陈杰 白冬 朱统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5,共13页
为了解国内外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特征,综合分析其利用价值,以黄淮麦区新育的41份小麦品种(系)和从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CIMMYT)引进的28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对株高、分蘖数、穗粒数... 为了解国内外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特征,综合分析其利用价值,以黄淮麦区新育的41份小麦品种(系)和从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CIMMYT)引进的28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对株高、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11个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以及籽粒蛋白含量、面筋含量、沉降值等6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69份小麦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11个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87%~57.86%,平均22.00%,多样性指数为1.83~2.09,平均2.00;6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1%~13.21%,平均6.10%,低于农艺和产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1.83~2.06,平均1.98。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0.27%,代表了69份种质资源的绝大部分信息,株高、生物量、产量、品质和旗叶性状可作为资源优良评判的主要指标。综合得分(F值)表明,CIMMYT18、CIMMYT5、CIMMYT7及西农1125、新麦58等综合表现优异;引进种质资源的评分整体较高,排名前25位的均为引进种质,表明其可利用价值高,应用前景较大。聚类分析将69份小麦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聚类结果与种质的亲本来源关系紧密,类群间的农艺和产量性状差异较大。类群Ⅳ包含黄淮麦区品种5份、CIMMYT种质17份,表现为吸水率、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均较高。以上研究结果明确了69份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以及其在农艺、产量及品质方面的利用价值,为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遗传多样性的拓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麦区 CIMMYT 资源评价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小麦耐草甘膦相关QTL
7
作者 赵杰 牟丽明 +6 位作者 胡梦芸 孙丽静 李倩影 王培楠 李辉 刘小民 张颖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草甘膦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培育耐草甘膦作物将有助于改善农田杂草化学防控效果、减少用药量和简化防控措施。为充分挖掘小麦耐草甘膦基因位点,利用来自黄淮麦区的484份种质资源进行草甘膦耐药性鉴定,根据小麦15K SNP... 草甘膦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培育耐草甘膦作物将有助于改善农田杂草化学防控效果、减少用药量和简化防控措施。为充分挖掘小麦耐草甘膦基因位点,利用来自黄淮麦区的484份种质资源进行草甘膦耐药性鉴定,根据小麦15K SNP芯片数据,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挖掘与小麦草甘膦耐药性相关QTL。结果显示,不同年代培育的小麦品种草甘膦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缓慢,草甘膦耐受性未显著提升;根据表型鉴定结果,筛选出黄淮麦区耐草甘膦小麦种质材料3份,即河农130、冀麦782和泰山23号;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检测到与小麦草甘膦耐药等级显著相关的QTL 7个,包含19个显著性SNPs,分布于小麦1A(0.00~30.48 Mb)、1B(6.57~30.57 Mb)、1D(0.00~22.98 Mb)、4A(656.09~680.09 Mb)、5A(508.19~532.19 Mb)、6A(54.56~85.09 Mb)和6D(12.02~36.02 Mb)染色体上;位于小麦1A和6A染色体上的2个QTL qGlyT-1A和qGlyT-6A是小麦耐草甘膦的主效位点,共包含16个可能与小麦耐草甘膦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草甘膦耐受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育种目标与策略
8
作者 陈永强 王雅菲 +6 位作者 谢惠玲 张战辉 黑洪超 彭强 杨雪利 何革命 汤继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17-2924,共8页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第二大玉米产区,位于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区域,具有全球唯一的小麦玉米周年两熟耕作制度,特殊的生态环境和耕作制度对玉米品种的综合抗性与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详细分析了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概况及存在问题,明...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第二大玉米产区,位于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区域,具有全球唯一的小麦玉米周年两熟耕作制度,特殊的生态环境和耕作制度对玉米品种的综合抗性与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详细分析了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概况及存在问题,明确了“高产、宜机收、早熟、耐密、耐非生物逆境、抗主要病虫害”的育种目标,提出了黄淮海地区“降优(杂种优势)增密(密度)、增容(容重)扩率(脱籽率)、多重(基因)增抗(逆)、增(气生)根抗倒(伏)、提早散粉避高温”的育种策略,同时要针对育种目标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加强核心种质资源创制,建立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等现代分子育种体系,组建科研院校和企业从种质资源创新、高效育种体系建立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全产业链科企创新模式,进而选育出优良新品种为黄淮海玉米生产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玉米 存在问题 育种目标 策略
下载PDF
小麦茎秆性状的转录组测序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9
作者 禹海龙 吴文雪 +9 位作者 裴星旭 刘晓宇 邓跟望 李西臣 甄士聪 望俊森 赵永涛 许海霞 程西永 詹克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87-2206,共20页
小麦的茎秆性状与倒伏紧密相关,发掘其显著关联的基因位点和候选基因,为解析小麦茎秆性状的遗传机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黄淮南部地区的192份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小麦660KSNP芯片对7个环境成熟期和4个环境灌浆中期的1... 小麦的茎秆性状与倒伏紧密相关,发掘其显著关联的基因位点和候选基因,为解析小麦茎秆性状的遗传机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黄淮南部地区的192份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小麦660KSNP芯片对7个环境成熟期和4个环境灌浆中期的14个茎秆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同时利用RNA-seq分析了基部前二节间强度和直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成熟期与灌浆中期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灌浆中期相比,成熟期的重心高度增幅较大,基部第二和第三节间长度增加,其他性状均降低。GWAS共检测出163个与茎秆性状相关的稳定SNP标记(MTA),其中45个具有基因或蛋白注释,与转录组联合分析,共筛选到3个与小麦茎秆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推测候选基因TraesCS5A02G522100通过合成异戊二酸类化合物调节小麦的光合作用以及通过调节固醇的生成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和渗透性,进而促进茎秆的发育,改善茎秆性状。候选基因TraesCS1D02G390600直接参与小麦茎秆细胞分裂和器官的形成,使茎秆变粗,充实度增加。候选基因TraesCS7A02G481800在小麦中通过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过程,调控茎秆的发育、应激响应等过程。这些候选基因通过qRT-PCR验证,其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性状 转录组测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黄淮南部地区
下载PDF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杜祥备 陈小飞 +7 位作者 金文俊 孔令聪 李杰坤 王路路 赵冬 沈维良 钱振亚 黄志平 《大豆科技》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充分挖掘大豆品种生产潜力,促进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文章对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单产水平关键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该地区大豆≥3750 kg/hm^(2)优质高产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指标;以“增密抗逆”为核心,配套种子处理、种植方式、合理施肥... 为充分挖掘大豆品种生产潜力,促进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文章对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单产水平关键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该地区大豆≥3750 kg/hm^(2)优质高产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指标;以“增密抗逆”为核心,配套种子处理、种植方式、合理施肥、中耕、化控、病虫草害防控及收获等生产技术集成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旨在为区域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南部地区 大豆 增密抗逆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黄淮南片麦区79份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金艳 宋全昊 +5 位作者 肖永贵 宋佳静 赵立尚 陈杰 白冬 朱统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6-1306,共11页
【目的】分析我国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良种质,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年黄淮麦区审定或正在参试的79份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穗下茎长、穗下节长、株高、旗叶长... 【目的】分析我国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良种质,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年黄淮麦区审定或正在参试的79份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穗下茎长、穗下节长、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分蘖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生物量和产量共11个农艺性状,以及籽粒水分含量、吸水率、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硬度值和沉降值6个品质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1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20%~44.25%,平均为18.79%,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2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96~2.09,平均为2.02,最高的是千粒重,为2.09。6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40%~11.61%,平均为5.7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96~2.08,平均为2.02,品质性状的变异幅度稍低,但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根据特征值大于1.00的标准,共有7个主成分可作为小麦种质评价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0.62%,且发现品质是影响综合评分值的重要因素。相关性达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水平的性状共23对,占总对数的41.82%,其中呈正相关的性状20对,呈负相关的性状3对。基于11个农艺性状和6个品质性状可将79份供试材料分为四大类群(Ⅰ、Ⅱ、Ⅲ、Ⅳ),材料数量占比分别为21.52%、11.39%、18.99%和48.10%,按亲本来源聚在同一类群,说明聚类结果能准确反映出材料性状特征及大致血缘关系,亲缘关系是小麦类群划分的关键性因素;部分类群间在旗叶长、旗叶宽、分蘖数、穗长、千粒重、穗粒数、生物量和产量等8个性状达显著差异;株高、穗下节长和穗下茎长在4个类群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趋势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并不完全一致,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品质性状的差异较小。筛选出西农809、西农161、新麦65、新麦26、中麦255和周麦36等6个综合评价优良的品种可重点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南片麦区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下载PDF
不同测墒补灌模式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12
作者 邢晓飞 宋付朋 +3 位作者 王祥峰 杨志峰 王文杰 秦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探索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最优测墒补灌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均分别设0~40 cm土层控制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75%补灌模式2个,以常规灌溉模式(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模式... 为探索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最优测墒补灌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均分别设0~40 cm土层控制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75%补灌模式2个,以常规灌溉模式(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模式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养分、玉米长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灌溉和70%补灌模式相比,75%补灌模式显著提高了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玉米株高、生物量鲜重、含水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最大增幅分别为8.38%、29.82%、26.74%和12.71%、16.73%、37.76%、18.38%、9.98%、2.56%、12.80%;2)75%补灌模式比常规灌溉模式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耗水总量,节水10.32%,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5.78%和灌溉水利用率69.71%,75%补灌模式比70%补灌模式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81%和14.22%。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75%补灌模式是黄淮海区域夏玉米节水保肥、增产高效的最优测墒补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墒补灌 黄淮海区域 夏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
13
作者 苗青 翟一杰 胡路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9-398,420,共11页
[目的]探究“双碳”目标背景下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并量化其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旨在分析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现状,促进黄淮海5省粮食绿色低碳生产。[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 [目的]探究“双碳”目标背景下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并量化其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旨在分析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现状,促进黄淮海5省粮食绿色低碳生产。[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0年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及碳排放效率,借助泰尔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探究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结果]①研究期内,黄淮海5省市域粮食生产碳排放呈“M”型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缓慢;其中,化肥使用是导致粮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②黄淮海5省市域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第一阶段效率均值为0.59,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第三阶段效率均值为0.48,较第一阶段效率值下降18.6%;其中,滁州、驻马店、德州等地效率值较高,而黄山、威海等地效率值较低。③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呈上升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河南省各市差异最为显著。④样本考察期内,核密度曲线由“单峰状”向“双峰状”转变,主峰呈波动上升且轻微右移趋势,侧峰隆起幅度较小,表明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提高,地区差异增大,并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结论]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未来各地区应减少化肥等物资投入,并采用“对口帮扶”策略,促进各地区粮食生产技术良性互动,以缩小区域间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分异 动态演变 黄淮海地区
下载PDF
TWO-WAY SIMULATIONS FROM REGCM2 COUPLING WITH SUCROS IN THE HUANG-HUAI-HAI-PLAIN IN EAST CHINA
14
作者 周林 宋帅 王汉杰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3年第2期164-177,共14页
A two-way coupling simulation from the NCAR's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2 (called R-2 hereafter) and the SUCROS model for crop growth developed by the 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Netherlands (both mod... A two-way coupling simulation from the NCAR's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2 (called R-2 hereafter) and the SUCROS model for crop growth developed by the 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Netherlands (both models,when in combination,denoted as R/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rops and atmosphere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in East China.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R/S simulations can depict pretty well the dynamic biology-base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actors,revealing reasonably both the day-to-day variations in leaf area index (LAI) and land surface physics therein,and particularl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imulation, independently by use of the R-2,of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research region.As a result,the present research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limate system and the terrestrial ecologica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way coupling atmosphere-vegetation interactions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 huang-huai-hai Plain
原文传递
气候变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育进程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群 于欢 +3 位作者 侯雯嘉 付伟 耿婷 陈长青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63-1372,共10页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利用我国黄淮海地区1990-2009年10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105个农作物生长发育观测点物候资料,以及历史冬小麦产量数据,分析近20年内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生育期...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利用我国黄淮海地区1990-2009年10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105个农作物生长发育观测点物候资料,以及历史冬小麦产量数据,分析近20年内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生育期及产量变化特征。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生育进程变化特征及气候因子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最高温度(Tmax)、平均温度(Tavg)和最低温度(Tmin)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增加0.059、0.058和0.062℃。近20年黄淮海地区由于冬小麦播种日期推迟,抽穗和成熟日期均提前,营养生长期(播种到抽穗)缩短(平均每年缩短0.41d),生殖生长期(抽穗到成熟)延长(平均每年延长0.24d),而整个生育进程平均每年缩短0.17d。黄淮海地区20年中冬小麦产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采用非线性法面板模型分析表明,除山东省外,Tmax、Tavg和Tmin升高对冬小麦产量均有正效应,主要原因是生殖生长期有所延长,增加了灌浆结实时间,以及气候变暖促使冬小麦有效分蘖增加。Tmax、Tavg和Tmin每升高1℃,小麦增产0.62%~4.78%。山东省冬小麦产量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海洋性气候带来的高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黄淮海农作区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0
16
作者 杨晓琳 宋振伟 +3 位作者 王宏 石全红 陈阜 褚庆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6-362,共7页
鉴于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对制定灌溉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本文依据黄淮海农作区50个气象台站近50年(1960—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SIMETAW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域7个亚区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适宜灌溉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各... 鉴于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对制定灌溉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本文依据黄淮海农作区50个气象台站近50年(1960—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SIMETAW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域7个亚区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适宜灌溉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各主要气象因子时空变化趋势以及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50年来,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在1970—1999年间显著下降9.21-18.90mm.10a 1;冬小麦需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52.4 mm;灌溉需要量在不同亚区间变化不同,其中在汾渭谷地水浇地二熟旱地一熟兼二熟区和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呈上升趋势,每10年上升10.02-13.48 mm;生育期降水耦合度仅为0.40。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要量在空间上呈现两边多、中间少的分布,在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最高,分别为457.32 mm、335.33 mm;在海河低平原缺水水浇地二熟兼旱地一熟区最低,分别为363.24 mm和247.51 mm。50年来,黄淮海农作区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不显著下降,风速、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显著下降;冬小麦需水量下降主要受太阳辐射、温度、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降水的综合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气象原因为太阳辐射量下降,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与冬小麦需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平均湿度与其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农作区 气候变化 冬小麦 气象因子 生育期需水量 灌溉需要量 降水耦合度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淮海冬麦区降水量及其适宜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申双和 褚荣浩 +2 位作者 吕厚荃 李萌 邵立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将RegCM3模式模拟的A1B情景下该区域1951-2100年0.25°×0.25°的格点数据插值到各站点位置,然后利用黄淮海冬麦区1971-2000年83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对其进行误差订正,再将情景数据分为1951-1980年、1981-2... 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将RegCM3模式模拟的A1B情景下该区域1951-2100年0.25°×0.25°的格点数据插值到各站点位置,然后利用黄淮海冬麦区1971-2000年83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对其进行误差订正,再将情景数据分为1951-1980年、1981-2010年、2011-2040年、2041-2070年和2071-2100年共5个阶段,计算各阶段冬小麦主要生育期降水量及其适宜度,并分析相应的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黄淮海冬麦区在暖湿化的气候情景下,冬小麦各主要生育期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总体上呈现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返青-拔节期降水量最少,抽穗-成熟期降水量最多,相应各主要生育期的降水适宜度表现为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较高、拔节-抽穗期较低的特点。分时段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延,各主要生育期内降水适宜度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位的变化关系,即降水量越大,适宜度也相应增大。返青-拔节期的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均呈现北部增加、南部明显减少的趋势,拔节-抽穗期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均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波动变化趋势,抽穗-成熟期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均呈先减少后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全生育期内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黄淮海冬麦区北部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小幅扩大种植规模;南部可以考虑保持现有种植规模或小幅减小种植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冬麦区 冬小麦 R e g C M 3 降水 降水适宜度
下载PDF
近30年黄淮海平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模拟 被引量:37
18
作者 徐建文 居辉 +2 位作者 梅旭荣 刘勤 杨建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为了探明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需水关键生育阶段干旱对产量的潜在影响,该文基于黄淮海平原6个农业亚区典型站点的1981—2009年气象数据及田间观测资料,使用作物模型DSSAT模拟探讨了近30 a冬小麦关键生育阶段潜在干旱对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 为了探明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需水关键生育阶段干旱对产量的潜在影响,该文基于黄淮海平原6个农业亚区典型站点的1981—2009年气象数据及田间观测资料,使用作物模型DSSAT模拟探讨了近30 a冬小麦关键生育阶段潜在干旱对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典型站点干旱减产的概率分布以及典型丰水和缺水年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DSSAT模型的区域模拟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模拟的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和产量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2.5%和12.4%),调试的区域品种3H能够代表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品种进行区域模拟。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需水关键生育阶段潜在干旱减产率在1980s均呈现出明显减轻的趋势。冬小麦拔节—抽穗期的潜在干旱减产率由南向北逐渐加重,黄淮海农作区天津(Ⅰ区)、石家庄(Ⅱ区)和莘县(Ⅲ区)的减产率超过了40%,临沂(Ⅳ区)、商丘(Ⅴ区)与寿县(Ⅵ区)分别为38%、27%和13%,干旱减产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各地气候因素的差异所导致。另外,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同一水平的干旱减产率,在拔节—抽穗期发生的概率要远大于灌浆期的概率,北部地区冬小麦在拔节—抽穗期同一水平的潜在干旱减产率要明显高于南部地区,而在灌浆期的概率差别不明显。该研究可为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抗旱管理与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干旱 模型 冬小麦 生育阶段 产量 DSSAT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干热风灾害致灾因子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森 韩丽娟 +1 位作者 张蕾 郭安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也是干热风灾害危害最重、影响最广的地区,本研究利用黄淮海冬麦主产区81个站点1961-2017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小麦成熟期和干热风致灾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在81个测站中,有2...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也是干热风灾害危害最重、影响最广的地区,本研究利用黄淮海冬麦主产区81个站点1961-2017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小麦成熟期和干热风致灾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在81个测站中,有23个成熟期提前趋势显著或极显著,但大部地区成熟期变化趋势不显著,有63%的站点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干热风致灾因子达标日数和相似系数的分析表明,达到干热风灾害阈值的概率依次为14:00风速>14:00相对湿度>日最高气温,最高气温是形成干热风的主要限制因素,轻干热风的发生最高气温和相对湿度起主要作用,重干热风则是高温胁迫起决定作用,低湿条件使胁迫加重,风速只起辅助作用。揭示了该地区干热风危害总体减轻的气象条件基础,即干热风3要素表现为最高气温略降、14:00相对湿度略增、14:00风速明显减小的特征,3要素均向有利于减轻干热风发生的方向变化,对于冬小麦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是有利的。但灌浆成熟期内最低气温的显著升高,意味着气温日较差减小、小麦夜间呼吸消耗增大,对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带来潜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 成熟期 干热风 致灾因子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9
20
作者 徐建文 居辉 +1 位作者 刘勤 杨建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0-470,共11页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海地区的干旱特征,基于黄淮海平原34个气象站点的1961—2012年气象数据,使用相对湿润指数探讨分析了近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及4个季节干旱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整个分析期内...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海地区的干旱特征,基于黄淮海平原34个气象站点的1961—2012年气象数据,使用相对湿润指数探讨分析了近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及4个季节干旱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整个分析期内(1961—2011)冬小麦生长季干旱减轻,但是在近20年干旱有了加重的趋势,且干旱加重的趋势是一种突变现象。(2)黄淮海地区1961年以来,春季、冬季以及冬小麦生长季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干旱,干旱频率都达到90%以上,其中春、冬两季最为干旱,3个时段整个黄淮海中北部地区都为高频干旱区域,且4个季节及冬小麦生长季干旱程度与干旱频率的区域分布均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3)黄淮海地区的干旱特征对降水、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这3个气候要素的变化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润度 干旱 季节 冬小麦 气候变化 黄淮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