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重诠——基于黄老学自然法的视角
1
作者 张璟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一句及其相似说法见于多篇黄老文献,一般观点基于德刑关系解读其含义,这种方式局限于狭窄的语境从而限制了深入分析的可能。但在天道语境中,从自然法理论的视角切入,聚焦于时间秩序重诠该句,则能提供一种新的... “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一句及其相似说法见于多篇黄老文献,一般观点基于德刑关系解读其含义,这种方式局限于狭窄的语境从而限制了深入分析的可能。但在天道语境中,从自然法理论的视角切入,聚焦于时间秩序重诠该句,则能提供一种新的理解方式:“明”与“微”是天道的修饰语,分别代表了天道呈现的两种形态。而天道,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多层面的复杂含义,在其阐释中引入自然法观念,可以使“法”显题化,凸显其法度和秩序义,进而明确“明”与“微”的具体所指。“明”指天道的客观法度,通过时序的先后关系呈现为确定而必然的时间秩序。“微”指天道的变动节度,通过时机的对立关系呈现为变动而适当的时间秩序。明法与时序、微道与时机共同构成黄老学自然法的两个互补面向。这一新诠释不仅丰富与深化了对黄老学天道观的理解,而且发掘并初步建构了中国哲学独特的自然法理论,为中西哲学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自然法 时间秩序 明法 微道 黄老学
下载PDF
论鹖冠子的军事思想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兆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鹖冠子认为在他生活的时代,天下不能尽快统一,是因为一些大国的国君愚昧骄奢,重用谋臣,以致兵诎辞穷、蹙国丧师。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加快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他特别重视军事,认为军事攸关国家的安危存亡,主张平常多训练军队,以防... 鹖冠子认为在他生活的时代,天下不能尽快统一,是因为一些大国的国君愚昧骄奢,重用谋臣,以致兵诎辞穷、蹙国丧师。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加快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他特别重视军事,认为军事攸关国家的安危存亡,主张平常多训练军队,以防患未然,劝戒君主不要宠用谋臣,同时,君臣应遵循、完善先王法制,克尽其职。他继承了先秦兵家思想,应受到兵形势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思想 战国时期 黄老学派 鹖冠子
下载PDF
近年《鹖冠子》研究简评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兆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7,共4页
总结近年来《鹖冠子》研究成果,提出以下看法:1. 《鹖》的作者不只鹖冠子一人。2.《鹖》是否提出元气论仍值探讨。3.《鹖》的篇卷愈来 愈多的原因。4.《鹖》 是否伪书值得探讨,其成书年代在战国秦汉之际。5.有关《鹖》... 总结近年来《鹖冠子》研究成果,提出以下看法:1. 《鹖》的作者不只鹖冠子一人。2.《鹖》是否提出元气论仍值探讨。3.《鹖》的篇卷愈来 愈多的原因。4.《鹖》 是否伪书值得探讨,其成书年代在战国秦汉之际。5.有关《鹖》的版本和注释研究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鹖冠子》 黄老学派 元气论 伪书
下载PDF
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义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90-794,共5页
黄老思想盛于西汉之初,但很快又在汉武帝时期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归于消沉,并在此后近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期间基本上没有再现西汉初年之辉煌。黄老思想淡出西汉社会政治舞台的深层次原因,是与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封闭的农... 黄老思想盛于西汉之初,但很快又在汉武帝时期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归于消沉,并在此后近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期间基本上没有再现西汉初年之辉煌。黄老思想淡出西汉社会政治舞台的深层次原因,是与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封闭的农业经济社会的特性密切相关的,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存在着许多源自于黄老思想本源的难以调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所寻求的政治与经济解决途径有着很大的分歧与距离,正是因为这些根本性的原因注定了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的暂时性和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社会 黄老思想 大一统 中央集权 农业经济
下载PDF
黄老道家的政治思想与汉初的治国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宁国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黄老思想是汉初政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在治国理念上倡导“仁性当分”,在治国方略上坚持“无为而治”,在治国原则上强调重民爱民,在治国手段上重视仁义礼法,是一套以道为主,杂之以儒、法等家的兼收并蓄的治国理论体系。它对汉初的政治... 黄老思想是汉初政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在治国理念上倡导“仁性当分”,在治国方略上坚持“无为而治”,在治国原则上强调重民爱民,在治国手段上重视仁义礼法,是一套以道为主,杂之以儒、法等家的兼收并蓄的治国理论体系。它对汉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道家 政治思想 治国实践
下载PDF
《淮南子》论“奢靡”及其黄老意涵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81,共7页
《淮南子》反对统治者在政治上贪图享乐、奢靡成风,在很大程度上视其为王朝发展走向暴政的分水岭。《淮南子》认为奢靡之习不仅无益于统治者自身,而且有害臣、民,根本上损害王朝发展的长治久安。《淮南子》在思想上强调统治者应"治... 《淮南子》反对统治者在政治上贪图享乐、奢靡成风,在很大程度上视其为王朝发展走向暴政的分水岭。《淮南子》认为奢靡之习不仅无益于统治者自身,而且有害臣、民,根本上损害王朝发展的长治久安。《淮南子》在思想上强调统治者应"治身"为先、节制奢靡之行,实践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立足黄老思想,《淮南子》强调"奢靡"对王朝政治的有害性,主张统治者应深刻借鉴秦王朝"崇奢虐民"以致速亡的历史教训,秉持"民本"思想,以身治促国治,兼治身、国,在推行利民之善政中实现西汉王朝的良性发展,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奢靡 善政 黄老思想 治身 治国
下载PDF
黄老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及其治理智慧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师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9,共10页
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突出治理主题的政治思想,源出于老子,融合了诸子,它既是战国后期诸子思想渗透融合的产物,也体现了古老的治理传统,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治世学说。在黄老道家的治理思想中,"无为而治"具有特别重要的纲领性作用,... 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突出治理主题的政治思想,源出于老子,融合了诸子,它既是战国后期诸子思想渗透融合的产物,也体现了古老的治理传统,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治世学说。在黄老道家的治理思想中,"无为而治"具有特别重要的纲领性作用,集中体现了黄老道家思想中的道家成分。在内容上,"无为而治"的思想内容既集中指向治理者的"政",突出了简政放权的原则;也指向了统治者的自我节制,突出了清心寡欲的要求;同时还指向统治者的权术手腕,突出了不被臣下所趁的防奸意识。"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一种治理的智慧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地位与应用价值。它提醒现代复杂社会的治理者要警惕自己的所谓理性,治理者应自觉地简政无为,淡化宏大的改造社会心理,正确处理国富和民富的关系,实现现代复杂社会的稳健有序,保持社会的充盈活力,实现共同体的持久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道家 无为而治 政治思想 治世学说 治理智慧
下载PDF
论先秦黄老学对百家之学的整合 被引量:15
8
作者 白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9,共5页
黄老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充分争鸣的产物,并最终“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黄老学之所以能够“压倒百家”,是因为其学说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之上的明显优势,这一优势的获得,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的整合,特别是对道、法、... 黄老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充分争鸣的产物,并最终“压倒百家”,成为战国中后期真正的显学。黄老学之所以能够“压倒百家”,是因为其学说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之上的明显优势,这一优势的获得,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的整合,特别是对道、法、儒这三个最主要学派的基本理念的优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 百家之学 整合 思想史
下载PDF
论《淮南子》林业思想及其生态意蕴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旭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0-25,共6页
作为秦汉时期黄老道家的代表论著之一,《淮南子》蕴含丰富的林业思想。《淮南子》林业思想以重林、用林、植林、护林与赏林为基本内涵,从中凸显自然性、政治性与人文性的理论特点。《淮南子》林业思想的生态意蕴极为深厚,在黄老道家的... 作为秦汉时期黄老道家的代表论著之一,《淮南子》蕴含丰富的林业思想。《淮南子》林业思想以重林、用林、植林、护林与赏林为基本内涵,从中凸显自然性、政治性与人文性的理论特点。《淮南子》林业思想的生态意蕴极为深厚,在黄老道家的历史影响下,体现出强烈的自然意识、整体意识与和谐意识,这在秦汉林业思想史上堪为卓识。就实质而言,《淮南子》林业思想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有机融合,其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核心理念,对现代人类的身心和谐、世界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林业思想 黄老道家 自然 生态 和谐
下载PDF
汉代道家对“道”“气”“性”“命”的阐释——以严遵、王充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延辉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1年第5期65-75,共11页
自独尊儒术后,汉代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逐渐由治国领域转向治身领域,无论是他们对“道”“气”等关于生命起源与形成的根本问题的探讨,还是对“性”“命”等关于人性的本质、人的命运等问题的看法,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严遵的《老子... 自独尊儒术后,汉代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逐渐由治国领域转向治身领域,无论是他们对“道”“气”等关于生命起源与形成的根本问题的探讨,还是对“性”“命”等关于人性的本质、人的命运等问题的看法,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严遵的《老子指归》和王充的《论衡》可以看到,汉代道家对道论的关注和阐释不仅包含了对形而上的根源之道的探索,更蕴含了对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存在状态的思考;同时他们对气之概念展开了形而下和具体化的解析,并进一步得出气自变、物自生的结论,对道生万物、气成万物的过程有了更加客观的、具体的理解,展现出更鲜明的宇宙论特色。以道、气为形上根据,汉代道家学者的性命学说更加具体而微,他们通过对人性善恶与否、可变与否等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命自然、三命说的阐释,否定了德福统一的道德命定论,是对以自然、因任为特色的道家性命学说的进一步申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黄老学 生命哲学 严遵 王充
下载PDF
《淮南子》对专制主义皇权思想的叛逆——再论《淮南子》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治中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8-43,共6页
西汉前期,朝廷多方面为加强专制皇权而努力,着力神化皇权,主要力量用于消灭异姓王,削弱同姓王。《淮南子》从另类角度,提出了与主流社会不同的国家理论与法制思想,被皇帝视为叛逆,制造了一次惨烈的文字狱。
关键词 黄老无为 君权神授 《内篇》 文字狱
下载PDF
论魏源政治学说中的“黄老之学”
12
作者 王向清 朱小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46,共4页
魏源政治学说的精要部分集中于柔性施政的"黄老思想"教旨,考察这种思想所诞生的时代背景和主旨仍然不足以帮助理解魏源政治学说的特点。魏源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在实际政治中的作用与新颖的范畴运用。魏源的政治学说中... 魏源政治学说的精要部分集中于柔性施政的"黄老思想"教旨,考察这种思想所诞生的时代背景和主旨仍然不足以帮助理解魏源政治学说的特点。魏源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在实际政治中的作用与新颖的范畴运用。魏源的政治学说中包含的"黄老思想"是其晚期政治思想的中心部分,其特点取决于儒内道外刚体柔用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黄老思想 政治学说
下载PDF
重评中国古典哲学的宇宙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达文 Chi Zhen 《孔学堂》 2015年第4期68-77,208-220,共23页
本文致力于重新探索宇宙论的发生、发展及其评价,特别关注宇宙论作为追踪大自然的变迁节律的一套学问,它所体现的"类归性"的认知方式,所开启的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政治哲学,及从"赞天地之化育"的大气象... 本文致力于重新探索宇宙论的发生、发展及其评价,特别关注宇宙论作为追踪大自然的变迁节律的一套学问,它所体现的"类归性"的认知方式,所开启的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政治哲学,及从"赞天地之化育"的大气象中得以证成的价值体系,其含蕴、其呈显的,至今仍然有极其值得品味、值得借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论 黄老思潮 淮南子 董仲舒
下载PDF
范蠡对黄老道家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21,共5页
范蠡是道家黄老之学的先驱,是老子的原始道家向战国黄老道家分化的关键人物。范蠡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观,并创造性地引入了"阴阳"的观念,他提出的"天道阴阳"的思想,成为后世黄老学标志性的理论内容。范蠡援阴阳入人事... 范蠡是道家黄老之学的先驱,是老子的原始道家向战国黄老道家分化的关键人物。范蠡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观,并创造性地引入了"阴阳"的观念,他提出的"天道阴阳"的思想,成为后世黄老学标志性的理论内容。范蠡援阴阳入人事,是对阴阳理论的一个重大拓展。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范蠡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时"论和"因"论作为"天道阴阳"的方法论,使得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在社会政治领域具有了广泛的应用性。战国时期的黄老道家沿着范蠡的理论方向,发展出以"因天时"和"因人情"为主要内容的"因循"思想,成为黄老道家最为重要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蠢 黄老道家 天道阴阳
下载PDF
西汉前期世风的世俗化原因探析
15
作者 郭炳洁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130-133,共4页
西汉前期的世风呈现出浓郁的世俗化特点。形成此世风的主要原因有:汉初土地制度造就的小农经济,为人们世俗化追求提供了物质基础;黄老思想是世风世俗化的内在精神动力;命运与现实利益的不确定性,是人们世俗化追求的直接原因;功利主义的... 西汉前期的世风呈现出浓郁的世俗化特点。形成此世风的主要原因有:汉初土地制度造就的小农经济,为人们世俗化追求提供了物质基础;黄老思想是世风世俗化的内在精神动力;命运与现实利益的不确定性,是人们世俗化追求的直接原因;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使社会成员沉湎于对世俗生活地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化 小农经济 黄老思想 功利主义
下载PDF
“黄老无为”视野下汉初边疆思想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宝龙 《学术探索》 2018年第4期117-122,共6页
西汉初期,各政治集团的领土主权意识比之秦代均有了显著提升,这也成为边疆思想成熟化、体系化的理论基础。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初统治阶层面对错综复杂的边疆形势,就治边之策进行了积极探索,建构起庞大多元的边疆经略体系。汉初的边疆思想... 西汉初期,各政治集团的领土主权意识比之秦代均有了显著提升,这也成为边疆思想成熟化、体系化的理论基础。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初统治阶层面对错综复杂的边疆形势,就治边之策进行了积极探索,建构起庞大多元的边疆经略体系。汉初的边疆思想,以对疆土资源战略意义的清晰认知为前提,以"过秦"复古为主要特征,运用多元化的方法举措,在"黄老无为"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边疆区域的安宁和平,为西汉中期边疆思想的"有为"化转向提供了缓冲界域和强大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边疆思想 黄老无为 边疆经略 南北边疆
下载PDF
论《淮南子》之“奇”——兼议《淮南子》为“淮南黄老道家”说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旭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淮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绝代奇书",其之所以"奇",主要表现在作者生平、著述过程、思想内容和流传命运等四个方面。《淮南子》以其博采百家,兼综诸子的开阔气度,不仅历史总结战国以来的黄老道家思想,... 《淮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绝代奇书",其之所以"奇",主要表现在作者生平、著述过程、思想内容和流传命运等四个方面。《淮南子》以其博采百家,兼综诸子的开阔气度,不仅历史总结战国以来的黄老道家思想,而且在引庄入黄的基础上,充分实现老、庄、黄的内在的思想沟通和融合,创造性地发展出"淮南黄老道家"的汉代"黄老"新形态。《淮南子》丰富多彩,深刻独到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道家巨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淮南王 刘安 黄老 淮南黄老道家 百家之学
下载PDF
试论《庄子》外、杂篇中的黄老思想特征
18
作者 陈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9,共4页
庄周是世人公认的正统道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但托其名而成的《庄子》一书,前后所反映的思想却很不一致,其中的外、杂诸篇明显地打上了黄老之学的烙印,体现了黄老思想的基本特征。故对该书从不同层面进行多角度探讨分析,无疑有助于我... 庄周是世人公认的正统道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但托其名而成的《庄子》一书,前后所反映的思想却很不一致,其中的外、杂诸篇明显地打上了黄老之学的烙印,体现了黄老思想的基本特征。故对该书从不同层面进行多角度探讨分析,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战国中后期思想文化变迁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思想 《庄子》 道家思想 本体论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论黄老之学成说于稷下学宫
19
作者 陈博 《唐都学刊》 2011年第5期76-80,共5页
"黄老"作为一个学术名称,从字面意义上看,是指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酋长黄帝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合称。而这两个本不相干的人物,是在何时、何地、以怎样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其结合的缘由又何在?廓清这些问题,对理顺中国传统文化... "黄老"作为一个学术名称,从字面意义上看,是指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酋长黄帝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合称。而这两个本不相干的人物,是在何时、何地、以怎样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其结合的缘由又何在?廓清这些问题,对理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特别是道家学派的来龙去脉及演进历程,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黄老思想 稷下学宫
下载PDF
董仲舒人性论的黄老学特色
20
作者 白延辉 张天奇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4-49,共6页
在汉初黄老学盛极一时的学术背景下,综合思考董仲舒人性论的思想特色及逻辑生成,可以发现董仲舒与黄老学在人性论问题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如“性者生之质”的概念界定、“为人者天”的天人关系、“阳性阴情”的性情论、“顺性成善”的... 在汉初黄老学盛极一时的学术背景下,综合思考董仲舒人性论的思想特色及逻辑生成,可以发现董仲舒与黄老学在人性论问题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如“性者生之质”的概念界定、“为人者天”的天人关系、“阳性阴情”的性情论、“顺性成善”的治国思想,均表现出明显的黄老学特色。对黄老学人性学说的吸收容纳是董仲舒之所以不同于孟荀以善恶论人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人性论 黄老学 天人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