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学、士绅和社会--以明朝漳州学者陈真晟、林魁、黄道周等人理学践履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李艳萍 汤漳平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理学作为一套以伦理道德为主体的文化思想体系,具有个体内省思辨和道德自觉的特性,同时也具有强烈干预外部世界的入世精神。作为特定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哲学体系,它由上而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士绅群体作... 理学作为一套以伦理道德为主体的文化思想体系,具有个体内省思辨和道德自觉的特性,同时也具有强烈干预外部世界的入世精神。作为特定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哲学体系,它由上而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士绅群体作为理学思想和观念的传习者,通过参与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将理学思想和观念传播到地方社会,推动理学的社会化。漳州作为朱子过化之地,宋明时期理学勃兴,出现了大量的理学人才。以陈真晟、林魁、黄道周等士绅为代表的明朝闽中理学士人的理学践履,体现了理学、士绅和社会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倡导和加强了对理学的致用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 林魁 陈真晟 黄道周 理学践履
下载PDF
师承关系背景下黄宾虹与林散之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龙红 董秋雨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师从于黄宾虹的经历对于林散之在书法上的精进与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林散之在学习和继承黄宾虹书艺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自身的变革与开拓。二人在用笔与用墨、结字与章法、精神风貌与内在美感等方面同中有异。同时,黄宾虹与林散之均擅长... 师从于黄宾虹的经历对于林散之在书法上的精进与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林散之在学习和继承黄宾虹书艺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自身的变革与开拓。二人在用笔与用墨、结字与章法、精神风貌与内在美感等方面同中有异。同时,黄宾虹与林散之均擅长于在自身实践中将书法与绘画紧密结合,为"以书作画"和"以画作书"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宾虹 林散之 书法艺术 师承关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黄大临生平事迹考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星移 王兆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60-63,共4页
黄大临是北宋词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为黄庭坚胞兄。历任龙泉令、梁县尉、授越州司理、萍乡令等。任萍乡令期间以仁慈为怀,尽心尽政,治理政事异于他人,是其仕途生涯中浓墨重彩之笔。有《奉寄子由》、《青玉案》等诗词作品与黄庭... 黄大临是北宋词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为黄庭坚胞兄。历任龙泉令、梁县尉、授越州司理、萍乡令等。任萍乡令期间以仁慈为怀,尽心尽政,治理政事异于他人,是其仕途生涯中浓墨重彩之笔。有《奉寄子由》、《青玉案》等诗词作品与黄庭坚、苏辙等人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词人 黄大临 生平事迹 考略
下载PDF
三个时代的书法艺术表征——黄宾虹、林散之、王冬龄的书法师承发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龙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8-103,共6页
黄宾虹、林散之和王冬龄的书法艺术具有密切的师承关系。通过对黄宾虹、林散之和王冬龄艺术演进动态过程及其书法艺术精神的铸就等方面的深入、细致的考察,笔者发现他们的艺术师承关系竟然是书法艺术时代精神发展变化的缩影,他们分别是2... 黄宾虹、林散之和王冬龄的书法艺术具有密切的师承关系。通过对黄宾虹、林散之和王冬龄艺术演进动态过程及其书法艺术精神的铸就等方面的深入、细致的考察,笔者发现他们的艺术师承关系竟然是书法艺术时代精神发展变化的缩影,他们分别是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及20世纪跨入21世纪这三个时代的书法艺术表征。对他们三位杰出艺术家的书法师承关系及其共性和个性等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足以看到推进中国书法艺术史良性发展的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宾虹 林散之 王冬龄 书法师承 书法发展
下载PDF
胡应麟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被引量:1
5
作者 邱美琼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一般认为,明代的前后“七子”尊唐诎宋,而胡应麟在《诗薮》中更进一步,全盘否定了宋诗。实际上,胡应麟基于其盛衰相继的诗史观点,认为“衰世”也蕴含了勃发的生机,对宋诗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对宋诗的代表黄庭坚诗歌也多有论评,特别对其... 一般认为,明代的前后“七子”尊唐诎宋,而胡应麟在《诗薮》中更进一步,全盘否定了宋诗。实际上,胡应麟基于其盛衰相继的诗史观点,认为“衰世”也蕴含了勃发的生机,对宋诗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对宋诗的代表黄庭坚诗歌也多有论评,特别对其学杜与用事进行了多向度的考察,较早地打破了明代对黄庭坚诗歌“缺席审判”的坚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下载PDF
黄茂林《六祖坛经》英译本翻译方法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元旭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24-127,共4页
《六祖坛经》英译始于黄茂林先生,黄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在佛经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黄先生英译本语言流畅,翻译风格清新,使用了多种翻译手段,是个难得的好译本。但是,黄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也同样存在着佛经英译中普遍反映的... 《六祖坛经》英译始于黄茂林先生,黄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在佛经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黄先生英译本语言流畅,翻译风格清新,使用了多种翻译手段,是个难得的好译本。但是,黄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也同样存在着佛经英译中普遍反映的难点问题,相关研究可资佛经英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茂林 《六祖坛经》英译 翻译方法 探析
下载PDF
客家研究的起源——从宋湘、黄遵宪到罗香林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应斌 《嘉应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从学术史角度看,宋湘、黄遵宪和罗香林是客家研究中的三个里程碑。清嘉庆年间客家意识在宋湘身上觉醒,清咸丰光绪年间客家研究在黄遵宪身上发端,以后客家研究在罗香林身上形成学科规模。从宋湘、黄遵宪到罗香林,形成了客家研究的起源历程。
关键词 客家学术史 起源 宋湘 黄遵宪 罗香林
下载PDF
黄霖先生的学术品格
8
作者 聂付生 《云梦学刊》 2011年第3期9-15,共7页
黄霖先生之所以成果卓著,是因为他始终将学人的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作为学术研究的先决条件。有独立的学术思想,才能道人之所未曾道;有独立的学术人格,才能道人所未敢道。黄霖先生的"原人论"、"《金瓶梅》作者之谜"... 黄霖先生之所以成果卓著,是因为他始终将学人的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作为学术研究的先决条件。有独立的学术思想,才能道人之所未曾道;有独立的学术人格,才能道人所未敢道。黄霖先生的"原人论"、"《金瓶梅》作者之谜",渗透于研究中的人文精神,都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霖 学者 学术品格
下载PDF
考辨《金瓶梅》作者成书纵论《金瓶梅》思想价值——黄霖金学研究综论
9
作者 高淮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35-346,共12页
黄霖的《金瓶梅》研究"外学"与"内学"兼善,主要致力于两个方面:一是《金瓶梅》作者成书研究,二是《金瓶梅》社会价值研究。黄霖的主要代表性著作《金瓶梅考论》和《金瓶梅讲演录》为金学大厦的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石... 黄霖的《金瓶梅》研究"外学"与"内学"兼善,主要致力于两个方面:一是《金瓶梅》作者成书研究,二是《金瓶梅》社会价值研究。黄霖的主要代表性著作《金瓶梅考论》和《金瓶梅讲演录》为金学大厦的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石。黄霖提出的《金瓶梅》作者"屠隆说"是独具代表性的"一家之言",他提出的《金瓶梅》"反腐败经典说"也极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霖 金瓶梅考论 金瓶梅讲演录 屠隆说 反腐败经典说
下载PDF
论90年代“后金庸”新武侠小说文体实验 被引量:18
10
作者 韩云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1-75,共5页
90年代的武侠小说,在武侠电子媒介和武侠文化研究的推激下,由香港的温瑞安和黄易等表现出了不同于60至80年代的新的特色。在文体意识方面,由传媒的变化和网络的发展形成了武侠文体的“后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武侠小说的文体扩张与文体渗... 90年代的武侠小说,在武侠电子媒介和武侠文化研究的推激下,由香港的温瑞安和黄易等表现出了不同于60至80年代的新的特色。在文体意识方面,由传媒的变化和网络的发展形成了武侠文体的“后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武侠小说的文体扩张与文体渗透。武侠小说在90年代的成就,总体来说虽有不足,但新一代武侠作家(包括武侠多媒体艺术的创作者)已经具备了某种思想探索与文体实验的先锋性,这将是雅俗整合中新的文体格局形成的契机。20世纪初武侠小说文体发展中出现过的颠覆、沉寂、创新的过程,又将在新的世纪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庸 武侠小说 文体实验 温瑞安 黄易
下载PDF
女性主义、澳门与审美——关于荒林的两本随笔
11
作者 刘兵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5-8,共4页
荒林的随笔《天生女性主义》和《澳门之美》,体现出中国女性主义学者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研究视角和具体应用。以这两本书为对象的分析解读,可以看出其女性主义思考的若干特色。
关键词 荒林 女性主义 审美
下载PDF
智慧之美:一位女性主义诗人与城市的交谈——荒林诗集《北京,仁慈的城》印象
12
作者 吴思敬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荒林诗集《北京,仁慈的城》,从独特的角度,用诗化的语言记录了诗人与北京的交谈,这是充满了不同于农耕时代生存体验的全新的城市书写,体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位女性主义诗人的心理历程。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与对当下城市女性生存状态... 荒林诗集《北京,仁慈的城》,从独特的角度,用诗化的语言记录了诗人与北京的交谈,这是充满了不同于农耕时代生存体验的全新的城市书写,体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位女性主义诗人的心理历程。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与对当下城市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达到了较完满的统一,而写作方法上对知性写作的引入与熟练的把握,对当下女性诗歌中的无节制的情欲宣泄与无难度的生活流写作亦是一种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林 《北京 仁慈的城》 女性诗歌 知性写作
下载PDF
金代临潢杨氏家族考述
13
作者 王新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
辽末金初,临潢杨氏家族通过科举起家入仕。入金后一度发展良好,至第九世时更有杨伯雄、杨伯仁等人在海陵、世宗两朝逐步跻身金权力中心。至第十和十一世时,家族成员虽然仍有通过科举入仕者,但仕履不达,未能如前代一样跻身于金权力中心,... 辽末金初,临潢杨氏家族通过科举起家入仕。入金后一度发展良好,至第九世时更有杨伯雄、杨伯仁等人在海陵、世宗两朝逐步跻身金权力中心。至第十和十一世时,家族成员虽然仍有通过科举入仕者,但仕履不达,未能如前代一样跻身于金权力中心,面对金末政局的动荡,临潢杨氏家族的衰落将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石刻 临潢 杨氏家族
下载PDF
乾嘉诗人命运的预言与昭示——红楼诗学中黛玉形象与乾嘉诗坛的关联
14
作者 何蕾 《文学与文化》 2016年第2期63-69,共7页
林黛玉形象一直被定位为薄命"才女",并被赋予"叛逆"色彩。曹雪芹的诗美追求和红楼诗学的建构主要通过黛玉来实现与完成,林黛玉也是曹雪芹诗论主张和诗歌实践的主要体现者与实现者。作为小说人物的黛玉,其形象不可... 林黛玉形象一直被定位为薄命"才女",并被赋予"叛逆"色彩。曹雪芹的诗美追求和红楼诗学的建构主要通过黛玉来实现与完成,林黛玉也是曹雪芹诗论主张和诗歌实践的主要体现者与实现者。作为小说人物的黛玉,其形象不可能与现实人物完全重合,而是现实社会、时代背景,作者人生阅历、价值观、审美观等融汇一炉的艺术加工品。黛玉的诗人形象与乾嘉诗坛大背景之间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尤其与黄景仁的秉性与处境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正是清中叶诗人真实人生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诗人 红楼诗学 黄景仁 林黛玉 命运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现代性探索之路
15
作者 宫旭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5-117,共3页
20世纪初中国山水画向现代风格的转折过程中,出现了数位里程碑式的代表画家,为中国山水画走上现代性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以黄宾虹和林风眠为代表,无论是前者"浑厚华滋"的艺术创新,还是后者"借西兴中"的调和探索,... 20世纪初中国山水画向现代风格的转折过程中,出现了数位里程碑式的代表画家,为中国山水画走上现代性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以黄宾虹和林风眠为代表,无论是前者"浑厚华滋"的艺术创新,还是后者"借西兴中"的调和探索,都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性探索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现代性 黄宾虹 林风眠
下载PDF
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与中国文学史书写——以林传甲、黄人两部《中国文学史》为例
16
作者 余来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9-104,共6页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观输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基础。考析林传甲、黄人的《中...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观输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基础。考析林传甲、黄人的《中国文学史》,可以对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有更具体的认识。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以传统"文学"概念为理论基点,是非关史体的"讲义";黄人《中国文学史》汲纳西方"文学"概念的内涵,可说是近代意义文学史的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概念 文学史观 中国文学史 林传甲 黄人
下载PDF
黄天锡作品《葬花》对大调曲子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解读
17
作者 王雨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大调曲子是传承于明代的俗曲,六百多年以来,在民间生长,为文人所推崇。本文解读了大调曲子《葬花》对经典的传承和对艺术的创新,并对《葬花》中的曲牌的调式调性、音调色彩、演唱方法、节奏运用等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对作品曲体结构、行... 大调曲子是传承于明代的俗曲,六百多年以来,在民间生长,为文人所推崇。本文解读了大调曲子《葬花》对经典的传承和对艺术的创新,并对《葬花》中的曲牌的调式调性、音调色彩、演唱方法、节奏运用等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对作品曲体结构、行腔用韵和三弦伴奏的探究和解读。学习并研究黄天锡运用大调曲子这一曲艺形式,完美塑造出"黛玉葬花"的创新手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大调曲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调曲子 黄天锡 葬花 审美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现代风格转折中的四位巨星
18
作者 王恪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中国山水画向现代风格的转折,是整个中国现代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天风海雨般的大转折中,山水画界打造出了四位里程碑式的代表画家,即浑厚华滋的黄宾虹、毫飞墨喷的傅抱石、借西兴中的林风眠、精神叛逆的刘海粟等四位巨星。... 中国山水画向现代风格的转折,是整个中国现代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天风海雨般的大转折中,山水画界打造出了四位里程碑式的代表画家,即浑厚华滋的黄宾虹、毫飞墨喷的傅抱石、借西兴中的林风眠、精神叛逆的刘海粟等四位巨星。解读他们,无疑是对何谓中国山水画现代风格之命题的一个明确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宾虹 傅抱石 林风眠 刘海粟
下载PDF
林琳辨治感染后咳嗽经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包春春 陈远彬 +1 位作者 叶占兰 林琳(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245-2249,共5页
总结林琳教授辨治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林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的发生与正气亏虚致在表之风邪乘虚入里有关。风邪袭肺,多夹杂寒、热、燥邪为患,治疗宜宣散透邪。风邪独恋,寒热表现不明显者可予苏黄止咳汤;风寒恋肺者可予三拗汤合止嗽... 总结林琳教授辨治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林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的发生与正气亏虚致在表之风邪乘虚入里有关。风邪袭肺,多夹杂寒、热、燥邪为患,治疗宜宣散透邪。风邪独恋,寒热表现不明显者可予苏黄止咳汤;风寒恋肺者可予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袭肺者以桑菊饮、银翘散加减;温燥伤肺者治以桑杏汤加减;凉燥袭肺者予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邪入少阳,“和解”为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病邪入里热化者酌情选用清营汤、竹叶前胡汤、定喘汤;病邪入里寒化者可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病邪入里燥化者可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风邪袭肺 热化 寒化 燥化 苏黄止咳汤 林琳
下载PDF
清代福建诗人诗歌丛考——以林启、林葵、方家澍、黄经藻为中心
20
作者 朱则杰 《闽江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清代诗人、诗歌需要考察的问题很多,即如清末福建诗人林启、林葵、方家澍、黄经藻等,在散佚作品、生卒时间、科举历官等方面,就有原先学术界不够清楚甚至出现错误的内容。现在对这些内容集中进行考察,或可供有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 清诗 福建 林启 林葵 方家澍 黄经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