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之道术:黄老生命哲学的思想渊源
1
作者 白延辉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3期81-89,共9页
黄老生命哲学的渊源可谓纷繁复杂,其最初源头要追溯到前诸子时期的三代文化,其中“敬德”思想的确立及其相关概念的演变,为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生命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老子》是黄老道家生命哲学的最直接源头,为黄老生命哲学... 黄老生命哲学的渊源可谓纷繁复杂,其最初源头要追溯到前诸子时期的三代文化,其中“敬德”思想的确立及其相关概念的演变,为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生命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老子》是黄老道家生命哲学的最直接源头,为黄老生命哲学的本原论、人性论、价值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从老子哲学走向黄老之学的过程中,范蠡对道家哲学的创造性阐释至关重要,黄老生命哲学的阴阳气化论、“因人情”的人性论、刚柔相济的人生观等内容都离不开范蠡哲学的深远影响。黄帝神话传说中已经具备了比较朴素且明晰的生命哲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道家 生命哲学 思想渊源 老子 范蠡
下载PDF
论清华简《畏天用身》中的墨学精神
2
作者 刘成群 段乐千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98-104,共7页
学界一般认为清华简《畏天用身》与荀学、黄老之学相关联,但深入研究,可发现《畏天用身》中的天人关系具有“命由身定”的特点。与儒家天命观的宿命意味不同,墨学的天人关系表现出人义统天的倾向,《畏天用身》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倾向应该... 学界一般认为清华简《畏天用身》与荀学、黄老之学相关联,但深入研究,可发现《畏天用身》中的天人关系具有“命由身定”的特点。与儒家天命观的宿命意味不同,墨学的天人关系表现出人义统天的倾向,《畏天用身》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倾向应该源出于墨学。宋钘、尹文之学作为墨学与黄老之学的混合,具有尊“心”的特点;《畏天用身》同样尊“心”,并混合黄老,上达墨,下启荀,作为典型案例展示了墨学精神向战国时代各家学派的渗透与融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墨学 黄老之学 荀学
下载PDF
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基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0,共2页
探讨了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的关系,《老子》关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及阴阳、动静和身心关系的理论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精髓。根据《老子》经文创造的养性积德的静功、强身健体的动功、呼吸锻炼的气功以及... 探讨了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的关系,《老子》关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及阴阳、动静和身心关系的理论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精髓。根据《老子》经文创造的养性积德的静功、强身健体的动功、呼吸锻炼的气功以及养性祛病的房中术,更把这一理论实践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体育 老子哲学 气功
下载PDF
汉初哲学发展的动力及其思想斗争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四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7,共13页
反思秦亡和时变之鉴,论证改朝换代的合法性,国家实行何种统治形式和建立何种秩序,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及围绕此一问题的学派斗争,它们是汉初乃至西汉哲学发展的基本动力。汉初哲学的思想斗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改朝换代的历史合法性与... 反思秦亡和时变之鉴,论证改朝换代的合法性,国家实行何种统治形式和建立何种秩序,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及围绕此一问题的学派斗争,它们是汉初乃至西汉哲学发展的基本动力。汉初哲学的思想斗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改朝换代的历史合法性与德运之争,新法家与黄老的思想斗争,儒家与黄老的思想斗争。汉初是帝国意识形态的生长和架构期,围绕王朝受命的合法性和政体、意识形态的建构问题,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和思想斗争。黄老、刑名和儒家等学派参与了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意识形态建构的争夺之战,而儒家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在景、武之间,儒学以经学为基础,吸纳了阴阳、名家和法家思想并加以重新构造,使得其自身的理论变得更为厚实和博大,符合日趋强盛之帝国在意识形态上的需要。反观刑名、黄老、阴阳诸家,则各得一偏,不足以担当汉朝意识形态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哲学 德运 黄老 法家 儒家
下载PDF
从“全生避害”到长生不死——论道家重生养生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演进 被引量:1
5
作者 吕有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7,共6页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一直有“为我”、“贵生”、“全生”的传统 ,注重保养身体、延长生命。这个传统经杨朱、《老子》、《庄子》再到黄老道家发展下来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丰富、精细。这些理论及方法在秦汉时...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一直有“为我”、“贵生”、“全生”的传统 ,注重保养身体、延长生命。这个传统经杨朱、《老子》、《庄子》再到黄老道家发展下来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丰富、精细。这些理论及方法在秦汉时代特别是东汉时期与神仙方术相结合 ,最终在早期道经中演变为长生成仙的宗教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黄老道家 道教 全生避害 长生不死
下载PDF
黄老术与汉文帝治国新论 被引量:5
6
作者 邵金凯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汉文帝是西汉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司马迁称之为“仁君”。他治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创造性地采用黄老术处理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如与元老功臣的关系 ,中央皇权与地方同姓王分权的关系 ,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 汉文帝是西汉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司马迁称之为“仁君”。他治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创造性地采用黄老术处理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如与元老功臣的关系 ,中央皇权与地方同姓王分权的关系 ,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汉文帝采用黄老术尤其重视把握“度”的原则 ,从而既避免了保守性 ,又防止了“过极失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帝 黄老术 文景之治 治国论
下载PDF
汉代道家对“道”“气”“性”“命”的阐释——以严遵、王充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延辉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1年第5期65-75,共11页
自独尊儒术后,汉代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逐渐由治国领域转向治身领域,无论是他们对“道”“气”等关于生命起源与形成的根本问题的探讨,还是对“性”“命”等关于人性的本质、人的命运等问题的看法,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严遵的《老子... 自独尊儒术后,汉代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逐渐由治国领域转向治身领域,无论是他们对“道”“气”等关于生命起源与形成的根本问题的探讨,还是对“性”“命”等关于人性的本质、人的命运等问题的看法,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严遵的《老子指归》和王充的《论衡》可以看到,汉代道家对道论的关注和阐释不仅包含了对形而上的根源之道的探索,更蕴含了对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存在状态的思考;同时他们对气之概念展开了形而下和具体化的解析,并进一步得出气自变、物自生的结论,对道生万物、气成万物的过程有了更加客观的、具体的理解,展现出更鲜明的宇宙论特色。以道、气为形上根据,汉代道家学者的性命学说更加具体而微,他们通过对人性善恶与否、可变与否等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命自然、三命说的阐释,否定了德福统一的道德命定论,是对以自然、因任为特色的道家性命学说的进一步申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黄老学 生命哲学 严遵 王充
下载PDF
论“黄老治道”与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创新
8
作者 郭祖炎 王宝利 冯建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所谓"黄老治道",在本文中特指战国后期至秦汉时期黄老道家一改原始道家远离政治权力的方向,转而积极参与政治实践,从而在治国管理方面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原则。从黄老道家的文本、历史典籍、"黄老"连称的名号和司马... 所谓"黄老治道",在本文中特指战国后期至秦汉时期黄老道家一改原始道家远离政治权力的方向,转而积极参与政治实践,从而在治国管理方面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原则。从黄老道家的文本、历史典籍、"黄老"连称的名号和司马谈对黄老道家的评析这四个角度探求黄老道家的思想特点,并将其置于具体的治国实践中,考察"黄老治道"对当代我国政府管理创新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道家 治道 政府管理 创新
下载PDF
黄以周《礼书通故》对朱熹礼学的遵从与批评 被引量:1
9
作者 程继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8,共8页
黄以周是清代后期浙东学派的殿军人物,著名经学家,其代表作《礼书通故》对朱熹礼学多有征引。他本着"实事求是,莫作调人"的学术立场,超越乾嘉以来汉宋门户之争,对朱熹礼学给予了正反两方面的客观评价,代表了清代后期礼学界对... 黄以周是清代后期浙东学派的殿军人物,著名经学家,其代表作《礼书通故》对朱熹礼学多有征引。他本着"实事求是,莫作调人"的学术立场,超越乾嘉以来汉宋门户之争,对朱熹礼学给予了正反两方面的客观评价,代表了清代后期礼学界对朱熹礼学接受与批评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以周 《礼书通故》 朱熹礼学 接受 批评
下载PDF
论老舍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的中心情节——纪念《老张的哲学》出版80年
10
作者 吴永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2-57,共6页
《老张的哲学》自问世以来,由于作者自评的发表,读者对其情节结构方式的评价,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的过程。然而,细读文本,以及研究老舍在20年代的工作、生活经历,不难发现,作品中存在着一个促使这班"北平闲民"的性格命运发生... 《老张的哲学》自问世以来,由于作者自评的发表,读者对其情节结构方式的评价,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的过程。然而,细读文本,以及研究老舍在20年代的工作、生活经历,不难发现,作品中存在着一个促使这班"北平闲民"的性格命运发生纠结的"中心"情节:自治运动。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阅历的加深,作者有意讳言早年的政治生活经历,因而才有了对小说情节结构自我否定的自评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老张的哲学》 中心情节
下载PDF
汉代《老子》政治观的黄老色彩(二)——以《老子河上公注》为中心
11
作者 刘玲娣 《唐都学刊》 2007年第3期11-14,共4页
和《老子指归》一样,《老子河上公注》也是现存汉代最重要和对后代影响最大的老子注本之一。从老学史的角度看,《老子河上公注》无论是宇宙观还是养生观和政治观,都反映了鲜明的汉代黄老思想的特点,体现了老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到政... 和《老子指归》一样,《老子河上公注》也是现存汉代最重要和对后代影响最大的老子注本之一。从老学史的角度看,《老子河上公注》无论是宇宙观还是养生观和政治观,都反映了鲜明的汉代黄老思想的特点,体现了老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到政治观上,则主要体现在作品以君主为说教对象,提出明理身理国之道以及因循无为的主张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河上公注》 理身 治国 无为 黄老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精神 被引量:4
12
作者 华世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12,共5页
大部分中西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少有"法治"精神。本文从儒家的"民本主义"、"黄老哲学"和"法家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法治"精神,重点谈"民本主义"。认为... 大部分中西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少有"法治"精神。本文从儒家的"民本主义"、"黄老哲学"和"法家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法治"精神,重点谈"民本主义"。认为现代法治思想中的限制最高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普遍性等思想在传统文化里都有表述。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精神,可以作为中国在法律方面同国际接轨的思想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制 民本主义 黄老哲学 法家
下载PDF
《太一生水》自然法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贤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14-22,共9页
宇宙论和政治哲学是黄老文献中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太一生水》前后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由“太一”展开的宇宙创生过程和“太一”在现实当中的运行方式。这种叙述的真正含义是人事要遵循的超越性道理。在《太一生水》前半部分的宇... 宇宙论和政治哲学是黄老文献中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太一生水》前后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由“太一”展开的宇宙创生过程和“太一”在现实当中的运行方式。这种叙述的真正含义是人事要遵循的超越性道理。在《太一生水》前半部分的宇宙论叙述里蕴含着政治哲学含义,具体体现在“太一藏于水,行于时”一句,此句蕴含了“无为”和“因循”的原则。《太一生水》后半部分“托其名”一句表示以天道为人事的思想内涵。由此可见,在《太一生水》中,政治哲学的思想内在于宇宙论,而政治哲学的叙述里又将其理论根据回溯到宇宙论。《太一生水》的此种理论可称为自然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 太一生水 宇宙论 政治哲学 自然法
下载PDF
汉初黄老治国之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伟哲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汉初统治者采用黄老作为国家统治指导思想,除了当时社会凋敝、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主要有郡国并行,中央权威不高;匈奴犯边,军事压力巨大;布衣将相,功臣知民疾苦;成本低廉,易于国家推行等。专制统治者的统治... 汉初统治者采用黄老作为国家统治指导思想,除了当时社会凋敝、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主要有郡国并行,中央权威不高;匈奴犯边,军事压力巨大;布衣将相,功臣知民疾苦;成本低廉,易于国家推行等。专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施政理念始终根据统治需求而随时变更,汉初采用黄老思想治国只不过是鉴于当时国家内外交困局面下的权宜之计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黄老思想 布衣将相 治国理念
下载PDF
窦氏青山与窦太后
15
作者 王晓岩 姚倩倩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7-39,共3页
窦氏青山位于河北省武邑县城东14 km,是西汉文皇后窦漪房为其父窦青修建的陵墓。这座封土高大的陵墓虽经千年岁月侵蚀依然规模宏伟,在它的背后,展现出了一代巾帼窦太后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和她执着守护的人生信条。作为中华帝国最后一位... 窦氏青山位于河北省武邑县城东14 km,是西汉文皇后窦漪房为其父窦青修建的陵墓。这座封土高大的陵墓虽经千年岁月侵蚀依然规模宏伟,在它的背后,展现出了一代巾帼窦太后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和她执着守护的人生信条。作为中华帝国最后一位信奉黄老哲学作为治国思想的皇族,她的传奇人生和她的辅国策略都为我们研究西汉时期黄老哲学和儒学执政思想在政坛的转换交替提供了研究的典范。对于窦氏青山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更是我们这代人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氏青山 窦漪房 黄老哲学 武邑县 地域文化
下载PDF
老子“道之德”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庙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2-26,共5页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道德经 道之德 道之体
下载PDF
作为黄老学人性论的“人情模式”及其秩序
17
作者 姚裕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108,共7页
黄老学对于人性的讨论主要围绕“人情”概念而展开。黄老学所说的“人情”,既是指人先天具有的自然情感、好恶,“趋利避害”和“自为”的本能,也是指百姓各自不同的智慧、能力,以及人与生俱来的正当的欲望。黄老学相信这些情感、利害、... 黄老学对于人性的讨论主要围绕“人情”概念而展开。黄老学所说的“人情”,既是指人先天具有的自然情感、好恶,“趋利避害”和“自为”的本能,也是指百姓各自不同的智慧、能力,以及人与生俱来的正当的欲望。黄老学相信这些情感、利害、欲望、能力等是人性中最为真实的内容,它正视人性的幽微、复杂,承认人情并没有那么纯粹。对于这些真实情感、利害、欲望等的发现、因循乃至利用,还成为黄老学构建良好政治制度尤其是“法治”和官僚制度的基础。对于黄老学“人情”概念的探究,既展示了黄老哲人对于人本性的独特的构造和看法,也说明了黄老学坚持法律的统治并期望一种制度理性和法律共同体理想的人性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 人情 人性
下载PDF
老庄道言观之内涵及其美学意义
18
作者 李哲练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2-54,共3页
老庄道言观强调道是终极性的最高存在,言却具有非圆满自足的局限性,故“道不可言”。只有消解了名实对应关系,并借助象与意为中介,言才能指向道、通向道。由此,通过有限的语言指向无限永恒的宇宙生命,便是老庄道言观的美学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老庄哲学 道言观 道不可言 非常言 得意忘言 有限无限
下载PDF
“逸品”美学特征与老庄哲学思想研究
19
作者 窦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9期94-98,共5页
黄修复《益州名画录》中提出了"逸""神""妙""能"四种山水画的品评标准。作为最高标准的"逸品",其"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的理论内涵可概括出五个方面的美学特征,它们分别为:... 黄修复《益州名画录》中提出了"逸""神""妙""能"四种山水画的品评标准。作为最高标准的"逸品",其"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的理论内涵可概括出五个方面的美学特征,它们分别为:传神写意、不拘常法、任自然、求简、尚远,它们的哲学基础分别来源于老庄哲学的"形神观"、"逍遥游"、"自然无为"的思想以及庄子"疯癫怪异""不拘常理"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品” 美学特征 老庄哲学
下载PDF
析淮南王刘安被控叛逆的历史成因
20
作者 淮战科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10,共5页
长期以来,受一些从字面断义解读《史记》的史学研究的影响,一代思想家、大学问家西汉淮南王刘安在世人心目中留下了"谋反叛逆"的反面形象。通过研究司马迁在编撰淮南王刘安所谓叛逆事件上的"曲笔"和"明笔&quo... 长期以来,受一些从字面断义解读《史记》的史学研究的影响,一代思想家、大学问家西汉淮南王刘安在世人心目中留下了"谋反叛逆"的反面形象。通过研究司马迁在编撰淮南王刘安所谓叛逆事件上的"曲笔"和"明笔",得出了司马迁对刘安事件所持的质疑否定立场,即所谓刘安叛逆事件实质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而制造的"冤狱"的结论,并分析了事件的3个成因:继续削藩,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消除异说,统一政令的需要;早除隐患,以绝后患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安 司马迁 曲笔 明笔 削藩 黄老哲学 独尊儒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