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经络辨证为基础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构建咽痛诊疗思路探析
1
作者 陈明 朱远熔 +1 位作者 高玉洁 施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针灸的临床辨证方法有多种,而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辨经论治则是针灸有别于传统方药、最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此文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关于咽喉经脉循行、咽痛针刺穴位、操作方面的条文,及结合近年来运用经络理论辨证治疗咽痛的体悟,对... 针灸的临床辨证方法有多种,而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辨经论治则是针灸有别于传统方药、最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此文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关于咽喉经脉循行、咽痛针刺穴位、操作方面的条文,及结合近年来运用经络理论辨证治疗咽痛的体悟,对二者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尝试构建以循行经络为基础结合咽痛具体性质辨别病变所在经脉,以循经远端取穴、刺络放血、缪刺等方法灵活处理咽痛,集诊断、治疗为一体,较系统的诊治思路,以期为提高针灸治疗咽痛的临床效果,运用经典理论指导实践做一些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痹 咽痛 经络 辨经论治 《黄帝内经》 针灸 黄帝内针 诊疗思路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护理特点浅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正刚 陈燕 +1 位作者 潘晓彦 蒋新军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1期116-117,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黄帝内经》的饮食护理的认识和理解,从4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了《黄帝内经》在饮食护理方面的特点,及对后世的疾病治疗和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 疾病 饮食护理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韦大文 孙华妤 徐江雁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quo...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倡导生态养生,饮食自然,不凝固在食物的事实,而在于身心与天地人社会文化的合和之妙。趣味在审美,止于大化与自然的包括精神的、躯体的健全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阴阳 五行 审美观念 先秦两汉时期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中的饮食思想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伟凯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69,共2页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其中蕴涵的饮食思想如"饮食有节"、"谨和五味"、"融合饮食"、"平衡饮食",对我们培养健康的饮食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生活方式运行和体质...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其中蕴涵的饮食思想如"饮食有节"、"谨和五味"、"融合饮食"、"平衡饮食",对我们培养健康的饮食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生活方式运行和体质进步方面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导,因为饮食毕竟是人类生活正常开展的基础和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饮食 思想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饮食养生理论探寻肿瘤的预防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桂雅 龙顺钦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9期85-87,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肿瘤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积极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合理的生理调节,可提高治疗效果。不仅如此,应重视预防工作,降低肿瘤的发病率。通过《黄帝内经》发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肿瘤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积极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合理的生理调节,可提高治疗效果。不仅如此,应重视预防工作,降低肿瘤的发病率。通过《黄帝内经》发现,饮食养生理论可有效预防肿瘤发生,且对其治疗具有积极指导意义。主要通过饮食有节、谨和五味、全面均衡、辨证饮食等理论,对肿瘤的预防进行有效指导。将饮食养生理论合理应用于现代研究技术以及预防手段中,可经中西医结合,并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体现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黄帝内经 饮食养生 预防方法
下载PDF
浅谈《黄帝内经》中的风俗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文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的风俗,以期对现代人的养生防病有所启发。[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先秦汉初相关生活的史料研究成果,总结、概括《黄帝内经》中的风俗对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经研究...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的风俗,以期对现代人的养生防病有所启发。[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先秦汉初相关生活的史料研究成果,总结、概括《黄帝内经》中的风俗对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经研究发现,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不仅记载了《内经》时代的医学经验、古代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知识等内容,而且还记载了饮食、信仰、仪式以及礼仪等反映当时社会习俗的内容,并通过与当时相关历史记载相参照,窥探出了《内经》时代的风俗状况。[结论]《黄帝内经》中风俗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规避不良习俗、恢复正常生活习惯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风俗 饮食 信仰 仪式 礼仪 养生防病 文献学
下载PDF
解析《黄帝内经》中饮食保健观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楚文靖 王刘刘 《黄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从《黄帝内经》中的饮食保健角度去解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使人们能够从中医饮食角度加深对现代饮食保健的理解。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饮食保健 膳食指南
下载PDF
论《素问·藏气法时论》的膳食理论在养生防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春援 高丹 卢丹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素问·藏气法时论》是一个食疗、药膳治病、养生的专篇。文章从未病时用膳食养生以健身防病;已病时用膳食辅助治病而达康复两个方面阐述了其膳食理论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膳食 养生
下载PDF
《黄帝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的病因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刚 《甘肃中医》 2007年第4期1-2,共2页
《内经》对于“生病起于过用”的认识有:饮食不节、七情太过、劳逸过度、药物过用四个方面。其不仅对历代医家的病因观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医学中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都具有指导性。
关键词 《内经》 过用致病 饮食不节 七情太过 劳逸过度 药物过用
下载PDF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四季养生中医护理研读思想体会
10
作者 王芳 郭海玲 +5 位作者 田润溪 郑莉萍 高宁 刘红鑫 刘文静 牛佳敏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6期63-65,共3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四季论述了人与自然相对应的生理及心理变化,讲述了四季不同的养生原则,对中医养生及现代疾病预防、强身健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护理 养生 饮食
下载PDF
经典理论在临床运用的思路与方法
11
作者 杨悦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11期1971-1974,共4页
作者从临证实际的角度来审视和解读经典,从以方窥理、以理求法、以法悟理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领会经典,感悟经典、运用经典的思路、方法。并通过运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证治的实例,佐证了经典医理对现代临床仍然有着切实有效的指导和... 作者从临证实际的角度来审视和解读经典,从以方窥理、以理求法、以法悟理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领会经典,感悟经典、运用经典的思路、方法。并通过运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证治的实例,佐证了经典医理对现代临床仍然有着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临床运用 思路 方法
下载PDF
《黄帝内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调护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卫朋 谢冠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490-1494,共5页
[目的]探究《黄帝内经》饮食理论的内涵,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饮食指导思路。[方法]以《黄帝内经》饮食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分析饮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总结饮食对疾病的影响。[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遵守食饮有... [目的]探究《黄帝内经》饮食理论的内涵,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饮食指导思路。[方法]以《黄帝内经》饮食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分析饮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总结饮食对疾病的影响。[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遵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原则,即限制热量、缩短进食时间以及根据证候或体质适当进食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可以通过改善机体代谢从而减轻自身免疫反应。由于会加重皮肤损害,导致糖脂代谢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应尽量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糖类摄入过多还与关节疼痛、脱发相关,脂肪摄入过多则会加重肠道炎症。另外,建议食用富含维生素D、Ⅱ型胶原的食物,通过调节免疫,有助于减轻关节症状;适当饮茶、咖啡抗氧化,补充富含双歧杆菌的酸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肾功能。[结论]饮食调护是《黄帝内经》极具特色的理论之一,可有效指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日常饮食,有助于缓解病情、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对于疾病治疗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作为患者日常饮食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系统性红斑狼疮 黄帝内经 免疫 炎症 代谢
下载PDF
新安医家罗美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居义 陆翔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1447-1450,共4页
新安医家罗美由经生入医道,精于易理,著有医书五部,内容丰富,汇通内经、难经、伤寒和各家学说,涉及医经、方论和临证各科,影响较大。罗氏精研了五运六气学说,主张胃部为三焦实质,提出太冲脉一体论,构建新的脉法诊法体系,完善了君火相火... 新安医家罗美由经生入医道,精于易理,著有医书五部,内容丰富,汇通内经、难经、伤寒和各家学说,涉及医经、方论和临证各科,影响较大。罗氏精研了五运六气学说,主张胃部为三焦实质,提出太冲脉一体论,构建新的脉法诊法体系,完善了君火相火理论等。罗氏论医擅以易学出发,兼采儒道,还在养生、经络、阴阳等方面提出创见,于临证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罗美 内经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五菜为充”论菜品养生
14
作者 王泓斐 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析“五菜为充”理论,以期更全面地指导菜品养生。[方法]撷选《内经》相关条文,追溯其中关于“五菜”的食养原则,联系后世医家著作与文献研究,探索分析“五菜为充”的内涵、阴阳五行属性,以及与五脏、四时五味、体质等的配属关系... [目的]探析“五菜为充”理论,以期更全面地指导菜品养生。[方法]撷选《内经》相关条文,追溯其中关于“五菜”的食养原则,联系后世医家著作与文献研究,探索分析“五菜为充”的内涵、阴阳五行属性,以及与五脏、四时五味、体质等的配属关系,归纳总结“五菜”的食养原则与饮食禁忌,并结合现代研究,为“五菜”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及相关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五菜均为药食同源之品,由《内经》阐发的“五菜养生”理论,不仅是对古人饮食结构的回顾,更是对后世食养食疗之道的指导。基于《内经》,诸医家依从“葵、韭、藿、薤、葱”五者的阴阳五行、四性五味,阐明其对人体五脏“养”与“伤”的双重作用。“五菜”只有合理搭配,适量、适时、适人地摄入,才可以达到治已病、防未病的效果。同时,现代多项药理毒理研究也证实了“五菜”所具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保健价值。[结论]菜品养生之道博大精深,探讨分析“五菜”的膳食原则及其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有助于为大众树立正确的五菜养生观,启发人们合理搭配“五菜”,依效适食,养生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菜为充 食养食疗 菜品养生 蔬菜 治未病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中论现代中医特色护理
15
作者 张敬 唐玲 +3 位作者 张大华 张雪键 刘静 杨金瑞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黄帝内经》蕴育着深厚的中医内涵,通过研读《黄帝内经》,有助于启发中医临床思维,辨证应用中医技术及护理方法,提升中医护理质量。本文就《黄帝内经》对现代中医特色护理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现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理论... 《黄帝内经》蕴育着深厚的中医内涵,通过研读《黄帝内经》,有助于启发中医临床思维,辨证应用中医技术及护理方法,提升中医护理质量。本文就《黄帝内经》对现代中医特色护理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现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护理 现代护理 饮食护理 情志护理 针灸
下载PDF
中医介入思想起源假说
16
作者 林宝琪 《光明中医》 2011年第8期1561-1562,共2页
从《黄帝内经》中发现中医的介入放射学思想,通过对比针灸疗法与当代介入治疗学,提出整体论治,局部治疗,病机与症状治疗相结合的治病思路。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针灸疗法 现代介入治疗学 治病思路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脾藏意及香入脾理论探讨痴呆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薰莹 刘珍珠 +2 位作者 王维广 席崇程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3-1078,共6页
《黄帝内经》中有"脾藏意"及"香入脾"理论。以"呆"为关键词,对历代相关的医案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医治疗痴呆以调理脾胃的方剂使用最多(29.72%),其次是开窍醒神方剂(21.62%);在使用的192味药物中,频次最高... 《黄帝内经》中有"脾藏意"及"香入脾"理论。以"呆"为关键词,对历代相关的医案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医治疗痴呆以调理脾胃的方剂使用最多(29.72%),其次是开窍醒神方剂(21.62%);在使用的192味药物中,频次最高的前10位依序为半夏、甘草、石菖蒲、茯苓、郁金、茯神、远志、当归、栀子、生地黄,其中石菖蒲、郁金、当归也属于古代本草记载的芳香药范畴。临床治疗痴呆一病,调理脾胃及善用芳香药或许是提升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相互结合的一个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黄帝内经 脾藏意 香入脾 菖蒲郁金汤
原文传递
从《黄帝内经》探“治未病”与“谨和五味”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宏 徐瑾 彭婷婷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125-11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黄帝内经》"五味理论"的分析,阐明"治未病"当从"谨和五味"始。方法:对《黄帝内经》"五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其与"治未病"理论的内在联系。结果:通过研究发现,《黄... 目的:通过对《黄帝内经》"五味理论"的分析,阐明"治未病"当从"谨和五味"始。方法:对《黄帝内经》"五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其与"治未病"理论的内在联系。结果:通过研究发现,《黄帝内经》"治未病"与"五味理论"有着密切联系。饮食做为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也是人体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只有做到了"谨和五味",才能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结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五味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之需,也是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饮食五味的协调,关乎人体健康,也合乎《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治未病” “谨和五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