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莳两种《注证发微》初刻本辨疑补证
1
作者 王晟兴 邱浩 刘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1期195-200,共6页
明代医家马莳所著《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的初刻本刊刻时间、刊刻者、刊刻性质等问题一直未能彻底明了。经深入调查,确认了新旧全国中医书目、藏书机构目录模糊著录为“明刻本”“明万历刻本”的所有国内藏本... 明代医家马莳所著《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的初刻本刊刻时间、刊刻者、刊刻性质等问题一直未能彻底明了。经深入调查,确认了新旧全国中医书目、藏书机构目录模糊著录为“明刻本”“明万历刻本”的所有国内藏本,实为宝命堂本、明集贤堂舒一泉本或清代刻本;明集贤堂舒一泉本实为宝命堂旧版的修补后印本;《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录的保定市图书馆藏“宝命堂刻明末金阊叶瑶池印本”,实为天宝堂本,该藏本存世绝无仅有的天宝堂本内封版权叶。“天宝堂”亦作“天葆堂”,是明末清初苏州书商叶瑶池的书坊号。该内封避“玄”为“元”,结合卷内挖去“大明”之“大”等故证,确定天宝堂本是叶瑶池在清康熙前期的刻本。据新发现的日本江户早期多种翻刻本摹刻的宝命堂本《素问发微》内封,彻底落实了原仅据王元敬序落款提取的“明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刊年,并对照仅存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宝命堂原版《灵枢发微》内封,综合分析确认两书初刻本为宝命堂本,但刊行时间相隔2年,刊刻者分别为王元敬、罗万化,二人均为明万历前期身居高位的马莳乡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马莳 初刻本 宝命堂 版本 文献考证
下载PDF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针灸学术思想刍议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国山 刘密 +3 位作者 章海凤 雷毅军 李铁浪 常小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12-2013,共2页
《邪气脏腑病形》篇为《黄帝内经·灵枢》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邪气伤人,经脉相传"、"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刺之有道,必中气穴"四点出发,就其针灸学术思想特点... 《邪气脏腑病形》篇为《黄帝内经·灵枢》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邪气伤人,经脉相传"、"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刺之有道,必中气穴"四点出发,就其针灸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邪气脏腑病形》篇对针灸学理论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陈述了邪气致病及循经传变过程,针刺与脉象之间的关系,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的针刺治疗原则及针刺补泻相关理论,这些都为后世针灸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针灸
下载PDF
明代医家马莳针灸学术思想浅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健 许霞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279-1280,共2页
目的:探析明代医家马莳的针灸学术思想。方法:搜集并整理马莳有关针灸的论述及针灸治疗经验,分析并归纳马氏针灸学术思想。结果:马莳娴熟经脉针灸,根据不同时令感邪,阐发了四时取穴机制,富于针灸理论和临床经验。结论:马氏针灸学术思想... 目的:探析明代医家马莳的针灸学术思想。方法:搜集并整理马莳有关针灸的论述及针灸治疗经验,分析并归纳马氏针灸学术思想。结果:马莳娴熟经脉针灸,根据不同时令感邪,阐发了四时取穴机制,富于针灸理论和临床经验。结论:马氏针灸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对临床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莳 明代医家 针灸学术思想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下载PDF
《黄帝内经》著录版本源流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雯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562-1564,共3页
目的:考证《黄帝内经》的著录、流传及版本源流情况。方法:从《黄帝内经》的著录版本入手,采用文献学方法兼评历代主要版本,系统考述《黄帝内经》的版本源流。结果:《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全面、最有价值的古典医学文献,奠定了... 目的:考证《黄帝内经》的著录、流传及版本源流情况。方法:从《黄帝内经》的著录版本入手,采用文献学方法兼评历代主要版本,系统考述《黄帝内经》的版本源流。结果:《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全面、最有价值的古典医学文献,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结论:《黄帝内经》的著录流传情况及版本源流系统梳理为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 版本考证 中医古籍
下载PDF
《黄帝内经》的美容观及其对针灸美容的临床指导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健岚 陈利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挖掘《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美容思想,为现代针灸美容临床提供指导。[方法]研读《内经》并整理与针灸美容相关内容,从《素问》中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学说与《灵枢》中的经络学说、针刺原则、古典针刺法等角度... [目的]挖掘《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美容思想,为现代针灸美容临床提供指导。[方法]研读《内经》并整理与针灸美容相关内容,从《素问》中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学说与《灵枢》中的经络学说、针刺原则、古典针刺法等角度入手,探讨《内经》在理法方穴术各个方面对针灸美容临床的指导。[结果]《内经》整体美容观中蕴含了以五脏为基础的表里统一美容观和以经络与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形神统一美容观,其为针灸美容的辨证施治、取经用穴提供了理论指导,使针灸美容成为一种调内养外的健康自然美容法。《灵枢》则指导针灸美容要明确病位深浅、选择合适的针具、应用适宜的针刺手法,使针灸美容在整体调治的同时兼具局部美容的效果。此外,从古典针刺法中五刺、九刺、十二刺总结而来的“刺皮三法、刺肉之法、刺脉之法、刺筋之法”等在现代也有新的发展,丰富了针灸美容的方式。[结论]《内经》的整体美容观在理论层面为针灸美容奠定了基础,《灵枢》的刺法在操作层面为针灸美容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针灸美容 辨证施治 灵枢 刺法 素问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十二刺”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毅 樊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1-64,共4页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是针灸学及其临床应用的基本理论根源。原书9卷共81篇,其中《灵枢·官针第七》中记载的针刺方法就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为《内经》中论述刺法最为细致的一篇,为后世针刺方法的延续奠定了坚实的...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是针灸学及其临床应用的基本理论根源。原书9卷共81篇,其中《灵枢·官针第七》中记载的针刺方法就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为《内经》中论述刺法最为细致的一篇,为后世针刺方法的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选择其中的十二刺试作如下探讨,并查阅总结了近10年以内关于"十二刺"治疗相关疾病的最新进展,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 十二刺 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PDF
《黄帝内经》对《汉语大词典》释义、书证之订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雪梅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6-70,116,共6页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经典著作,由《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组成。它语料丰富,在语言学上也具有很高价值。《黄帝内经》语言材料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释义不确、书证迟后、书证缺失及不足、书证间跨度过大等问题。...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经典著作,由《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组成。它语料丰富,在语言学上也具有很高价值。《黄帝内经》语言材料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释义不确、书证迟后、书证缺失及不足、书证间跨度过大等问题。由此可见,古代医籍语料对大型历史语文词典编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灵枢》 《素问》 语言材料 《汉语大词典》 释义 书证
下载PDF
是动则病的探讨
8
作者 刘仝书 姬永宽 郭超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0期61-62,共2页
"是动则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后世对其的解释颇有争议。作者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的篇目原文,发现"是动则病"中"动"所描述的是对相关疾病的诊察方法,且在《黄帝内经》中对上述病症的治疗及... "是动则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后世对其的解释颇有争议。作者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的篇目原文,发现"是动则病"中"动"所描述的是对相关疾病的诊察方法,且在《黄帝内经》中对上述病症的治疗及具体操作方法有系统论述,对诊断和治疗"十二经脉"的从属病症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动则病 三部九候 离合真邪论 黄帝内经 灵枢经
下载PDF
经筋定义及特性之启发 被引量:44
9
作者 刘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8-891,共4页
近年来,经筋理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尽管学术界对经筋的认识已渐趋于统一,但实际上经筋的实质仍未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经筋的现代研究在本质上并无益于推动经筋理论的发展。通过解析经筋的字义,充分讨论了经筋与... 近年来,经筋理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尽管学术界对经筋的认识已渐趋于统一,但实际上经筋的实质仍未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经筋的现代研究在本质上并无益于推动经筋理论的发展。通过解析经筋的字义,充分讨论了经筋与经和筋在概念上的区别和联系,指出这三者之间的模糊认识是导致现代研究对经筋定位认识模糊的基本原因。通过对《灵枢·经筋》条文的概括总结,提出经筋是中国古代医家在目视解剖条件下发现的一类重要的人体结构,其整体形态与脉道类似,而在局部性状上表现为条束状的筋样质地和外观。综合对经筋定义和特征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理解经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看待当前学术界对经筋的误读误解的原因。只有明白经筋的形态和功能为何,才能在现代医学人体结构上准确地定位,并切实地按照中医固有的思维优势去发展传统理论和指导现代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六经 灵枢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灵枢·经脉》“绝道”考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斌 尤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绝道"一词仅见于《灵枢·经脉》,是篇中为描述络脉在人体大关节部位循行特点时所涉及到的结构名词,具有普遍性意义。该词在原文内无训诂释义,后世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总结历代各家注解,并联系现代解剖学有关内容... "绝道"一词仅见于《灵枢·经脉》,是篇中为描述络脉在人体大关节部位循行特点时所涉及到的结构名词,具有普遍性意义。该词在原文内无训诂释义,后世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总结历代各家注解,并联系现代解剖学有关内容,从字义、文义、解剖特点和功能等方面考察研究"绝道"一词的含义,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功能。研究发现"绝道"即为在皮肤之下、筋肉浅层的"绝皮之道",是人体络脉行经四肢大关节处的特殊通道,起到联络关节上下脉系和皮部血运的作用。该词的出现,标志着《黄帝内经》关于人体关节部位脉系分布特点的细微认识,同时也体现了《内经》络脉理论的复杂程度。对"绝道"一词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医络脉理论相关人体结构特点的进一步深入认识,对中医人体结构理论的现代研究具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道 络脉 灵枢
原文传递
从《灵枢·九宫八风》浅议“虚邪贼风”中的天人相应理论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雨墨 张宝成 高永翔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1334,共4页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通常解释为"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谨慎躲避"。文章从《灵枢·九宫八风》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太一""九宫""八风&q...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通常解释为"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谨慎躲避"。文章从《灵枢·九宫八风》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太一""九宫""八风"等概念的解析,初步揭示"太一游宫"理论的内涵,对"虚邪"的定义进行讨论,并初步探讨《灵枢·九宫八风》与"天人相应"观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宫八风 虚邪贼风 太一游宫 天人相应 灵枢 黄帝内经 虚邪
原文传递
基于《灵枢》原文的九针形制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斌 郭青丽 +1 位作者 苏晓川 滕军燕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54-6656,共3页
《灵枢》九针是中医典籍中唯一一套论述系统而且形制相对完备的外治工具。自《灵枢》成书以降,历代医籍凡涉及针具的文论多直引其条文,因此《灵枢》原文是目前研究九针形制比较权威的材料。初步分析《灵枢》论述九针的原文发现:九针的... 《灵枢》九针是中医典籍中唯一一套论述系统而且形制相对完备的外治工具。自《灵枢》成书以降,历代医籍凡涉及针具的文论多直引其条文,因此《灵枢》原文是目前研究九针形制比较权威的材料。初步分析《灵枢》论述九针的原文发现:九针的形制思路来源广泛,包括更加古老的针具、兵器、农作物,以及毫毛和蚊喙等生物器官。九针的立制,大应天地四方,近合人体结构,既在宏观上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的大理法,又在细节上与人体的具体部位结构以及相关疾病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说明了九针的形制创立,是来自于临床病治,并且是在确切的人体结构知识指导下完成的。《灵枢》原文九针形制的相关内容,对于了解早期针灸学术体系,总结古代针具演化源流,乃至合理设计未来针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针 形制 灵枢 黄帝内经 针具 针灸
原文传递
西汉太一九宫式盘占法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基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92,2,共11页
根据西汉汝阴侯墓出土太一九宫式盘的铭文,结合《灵枢·九宫八风》中涉及"太一占"和"五宫占"的记载,可复原圆盘刻度的制作过程。判断太一九宫式盘使用方法正确与否,关键要在各种占测过程中得到合理验证。式盘... 根据西汉汝阴侯墓出土太一九宫式盘的铭文,结合《灵枢·九宫八风》中涉及"太一占"和"五宫占"的记载,可复原圆盘刻度的制作过程。判断太一九宫式盘使用方法正确与否,关键要在各种占测过程中得到合理验证。式盘铭文中的"百姓"可能指"百官";"吏"既体现出后土"犁"这一宗教传统,也兼喻"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九宫八风》 西汉汝阴侯墓太一九宫式盘 占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