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7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ption of Translated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Spanish-speaking World:A Survey of Seven Spanish Versions of Huangdi Neijing(Th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
1
作者 Wen-Wen Hu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2年第3期169-175,共7页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s of Huangdi Neijing(Th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have focused on English versions;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non-English translations.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first inves...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s of Huangdi Neijing(Th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have focused on English versions;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non-English translations.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first investigation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seven Spanish versions of Huangdi Neijing in terms of three parameters:collection records in libraries worldwide;book reviews and citation count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and customer reviews on Amazon.The results revealed four features of Spanish trans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of Huangdi Neijing in terms of reception of academia,reception of general readers,the center of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and the role of Chinese scholars.These factors demonstrate the marginal status of Spanish transl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lassics.The implications are summarized in hopes of promoting the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CM classics in the Spanish-speaking world and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in the non-English-speaking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ngdi neijing(Th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 RECEPTION Spanish translation
下载PDF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 in Huangdi Neijing
2
作者 Bo Liang Ning Gu 《History & Philosophy of Medicine》 2021年第1期8-11,共4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many core contents,one of which is the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To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 need to reexam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philosophy 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many core contents,one of which is the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To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 need to reexam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philosophy and medicine.Taking Huangdi Neijing as an example,we restudy the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wo aspects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ngdi n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ILOSOPHY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
下载PDF
A Trial Corpus-based Study on Translations of Huangdi Neijing
3
作者 刘娜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2期161-162,共2页
Based on a corpus linguistic study,this paper aims to highlight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ng the same canon-Huangdi Neijing.
关键词 huangdi neijing CORPUS LINGUISTICS
下载PDF
Research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ancer based on data mining under theguidance of Neijing theory
4
作者 Hui-Ting Wang Guang-Xiao Zhu +4 位作者 Xin-Sheng Cai Zhao-Guang Yan Guang-Chun Wang Lin Yu Rui-HuaSun 《TMR Theory and Hypothesis》 2018年第2期26-33,共8页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un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ancer pathogenesis is the key to the breakthrough of Chinese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rel...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un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ancer pathogenesis is the key to the breakthrough of Chinese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theory in Neijing, cancer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could b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five elements. Chinese mainland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east, south, west, north and central section. Based on the annual data of China Cancer Center, we analyzed the data of 72 cancer registries covering 32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for consecutive 5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incidence of the five region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 = 8.561, P 〈 0.01); the east was the highest, the west was the lowest, and the south, middle and north were in the middle level. The incidence of tumor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 = 523.382, P 〈 0.01). The incidence rate from high to low was lung, spleen, kidney, liver and heart. The heat is too much in China's eastern and the southern, and Qi is not too enough in the northwest. Five-Qi was imbalance. The pathogenesis of cancer is due to the two aspects, deficiency of five Zang-organs and abnormal seasonal climates. The viscera weakness for a long period and abnormal seasonal climates causes the body Yin and Yang disharmony, resulting in five zang organs dys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ngdi neijing CANCER Big data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下载PDF
《黄帝内经》节字含义缕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 阎兆君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基于语料库证据,通观解释《黄帝内经》中“节”字的含义,分类整理探析“节”的内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节”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对“节”字的数量、分布、功能等进行定量、定性汇总。结果《黄... 目的基于语料库证据,通观解释《黄帝内经》中“节”字的含义,分类整理探析“节”的内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节”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对“节”字的数量、分布、功能等进行定量、定性汇总。结果《黄帝内经》中的“节”动静皆宜,动指调节生命的节律,静则具象为关节骨节,与天人相应理论相合。结论《黄帝内经》时代对“节”的理解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现代趋向于将“节”字的含义延伸至生命节律、神经通路等多元化高级通路的概念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语言学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气虚理论对动脉粥样硬化论治探微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鑫 王帅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206-21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本虚标实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从《黄帝内经》气虚理论出发,以五脏及营卫之气的虚损作为切入点,探讨其影响津液血液运行从而产生“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作用机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本虚标实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从《黄帝内经》气虚理论出发,以五脏及营卫之气的虚损作为切入点,探讨其影响津液血液运行从而产生“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作用机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治疗上应以补益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气虚 《黄帝内经》
下载PDF
译介学视域下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研究
7
作者 潘海鸥 周方圆 +3 位作者 崔鸿嵘 王睿 乔文军 杨宇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译介学理论,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出发,立足文化视角,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识别和解读,提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熟练运用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交际维转换等转换方法,总结了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可以使用直译、音译/音译和注释相结合、省译或意译的方法。目的是通过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和提出的翻译策略的同时,有助于为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翻译视角、拓宽研究思维,旨在为解读文化差异、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文化交流路径和方法提供新的启发和切入点,对推动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及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程的加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 伤寒论 文化负载词 译介学
下载PDF
再议《黄帝内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8
作者 徐薇 安海燕 +3 位作者 庞杰 孙海涛 张国华 贺松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4期57-59,共3页
文章采用收集、整理、综合分析文献的方法,讨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理论含义。“作强”一词多解释为作用强力、有耐重劳、房事、封藏、作匠以及脊柱等,而“伎巧”一词多解释为技能才能,也指房事。... 文章采用收集、整理、综合分析文献的方法,讨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理论含义。“作强”一词多解释为作用强力、有耐重劳、房事、封藏、作匠以及脊柱等,而“伎巧”一词多解释为技能才能,也指房事。通过对《黄帝内经》各篇章的印证,作者认为“作强”应解释为人体体力活动,尤其是爆发力;“伎巧”应解释为人体脑力劳动,尤其是专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作强 伎巧 脑肾轴
下载PDF
在内经教学中体现中医理论核心内涵浅谈
9
作者 禄颖 钱会南 +6 位作者 贺娟 陈子杰 韩晶杰 常立果 郝宇 王维广 翟双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11-14,共4页
内经为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提高学生中医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条文的语言特点,导致学生理解困难,需教师使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疏解经文,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展现《黄帝内经》条文所体现的中医理论核心内涵,达到教学... 内经为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提高学生中医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条文的语言特点,导致学生理解困难,需教师使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疏解经文,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展现《黄帝内经》条文所体现的中医理论核心内涵,达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文章从利用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课堂讲解重视理论核心概括和提升、补充后世运用或医案加深理解、利用课后作业深化学生认识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教学 理论核心内涵
下载PDF
基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治疗肝性脊髓病的理论探讨
10
作者 喻娜娜 周刚 +1 位作者 张秀辉 张金平 《四川中医》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本文以《黄帝内经》中“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为切入点,探析肝性脊髓病的病因病机:认为机体多因命门火衰,虚寒内生,加之外感寒邪,内舍肌肉筋骨而发为此病;通过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肝性脊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本文以《黄帝内经》中“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为切入点,探析肝性脊髓病的病因病机:认为机体多因命门火衰,虚寒内生,加之外感寒邪,内舍肌肉筋骨而发为此病;通过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肝性脊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理论相契合,进而论述从“温肾阳,益精血”角度治疗本病各证型,以期为临床诊疗肝性脊髓病提供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肾阳不足 黄帝内经
下载PDF
以经络辨证为基础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构建咽痛诊疗思路探析
11
作者 陈明 朱远熔 +1 位作者 高玉洁 施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针灸的临床辨证方法有多种,而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辨经论治则是针灸有别于传统方药、最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此文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关于咽喉经脉循行、咽痛针刺穴位、操作方面的条文,及结合近年来运用经络理论辨证治疗咽痛的体悟,对... 针灸的临床辨证方法有多种,而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辨经论治则是针灸有别于传统方药、最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此文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关于咽喉经脉循行、咽痛针刺穴位、操作方面的条文,及结合近年来运用经络理论辨证治疗咽痛的体悟,对二者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尝试构建以循行经络为基础结合咽痛具体性质辨别病变所在经脉,以循经远端取穴、刺络放血、缪刺等方法灵活处理咽痛,集诊断、治疗为一体,较系统的诊治思路,以期为提高针灸治疗咽痛的临床效果,运用经典理论指导实践做一些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痹 咽痛 经络 辨经论治 《黄帝内经》 针灸 黄帝内针 诊疗思路
下载PDF
《黄帝内经》海外传播研究述评
12
作者 李磊 史海苗 谭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04-608,共5页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在中外医学交流的历史上,《黄帝内经》的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早期在日本、朝鲜的传播到近代以来中医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形成了多...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在中外医学交流的历史上,《黄帝内经》的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早期在日本、朝鲜的传播到近代以来中医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形成了多个译本、多种途径。随着“一带一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提出,加之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世界各地的人们希望更多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中医药海外传播研究迎来新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海外传播 述评
下载PDF
反合论下《黄帝内经》中象数概念词的英译研究
13
作者 黄跃进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88-94,共7页
象数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模式之一,《黄帝内经》中,许多象数概念词存在有反合性质,体现了中医阴阳和合的辩证关系。以反合论为切入点,分析《黄帝内经》中象数语言的反合表征,提出反合论下象数词的正反合英译策略,以期为中医象数概念... 象数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模式之一,《黄帝内经》中,许多象数概念词存在有反合性质,体现了中医阴阳和合的辩证关系。以反合论为切入点,分析《黄帝内经》中象数语言的反合表征,提出反合论下象数词的正反合英译策略,以期为中医象数概念词的英译提供一种新研究思路,也为反合论在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方面拓展了实际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象数思维模式 反合性质 英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肾“苦欲补泻”理论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遣方用药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芳 张传龙 庞博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747-751,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其病位核心为肾,是肾体受损,肾用失司,肾元劳衰所导致的疾病。《黄帝内经》中载“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其病位核心为肾,是肾体受损,肾用失司,肾元劳衰所导致的疾病。《黄帝内经》中载“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本文考究《黄帝内经》中肾“苦欲补泻”理论内涵,结合目前中医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主流治法,提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中医辨治当以肾为关键,肾燥当予辛润之,肾虚当予苦补之,肾实当予咸泻之。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提供理论渊源,并为中医辨治糖尿病肾脏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黄帝内经》 苦欲补泻 中医辨治
下载PDF
《黄帝内经》津液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晓龙 张向玉 +1 位作者 田晶 田永衍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453-1456,共4页
津液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一部分,也是中医学的基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津液理论的内容包括津液一词的概念内涵及津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功能失常状态。国内学者对津液理论进行了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通过整理归纳津液理论相关文献,... 津液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一部分,也是中医学的基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津液理论的内容包括津液一词的概念内涵及津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功能失常状态。国内学者对津液理论进行了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通过整理归纳津液理论相关文献,梳理津液理论的内容,研究津液理论发展的现状,为津液理论在当今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津液 综述
下载PDF
《黄帝内经》精理论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向玉 张瑞娟 +1 位作者 郭铭嘉 田永衍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860-863,共4页
人体之精虚衰是脏腑功能减退的关键,精的盛衰不仅决定体质差异还影响情志变化,甚至影响发病。先后天之精的不足与精的失泄异常是精失常的主要表现,伴随而来的是精与气、血、津液、神关系的紊乱。在治疗上,要补精、固精、疏精。探讨《黄... 人体之精虚衰是脏腑功能减退的关键,精的盛衰不仅决定体质差异还影响情志变化,甚至影响发病。先后天之精的不足与精的失泄异常是精失常的主要表现,伴随而来的是精与气、血、津液、神关系的紊乱。在治疗上,要补精、固精、疏精。探讨《黄帝内经》中的精理论,以便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中医学
下载PDF
《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安民 王浩 +4 位作者 马东岳 任凯 赵子维 常洪源 王福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本文立足于《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全面探讨了男性不育症的防治,强调通过以“预防”为主的方式诊治男性不育症,从顺应自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入手,以促进优生优育,并通... 本文立足于《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全面探讨了男性不育症的防治,强调通过以“预防”为主的方式诊治男性不育症,从顺应自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入手,以促进优生优育,并通过剖析病因、究其本源、调畅情志加以辅助,以更好施治、尽早生育。本文通过论述“治未病”理论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旨在为男性不育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治未病 男性不育症
下载PDF
变译论视域下中医药典籍译介研究——以《黄帝内经·素问》倪懋兴译本为例
18
作者 谢文鑫 吴青 李晓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415-420,共6页
文章从变译论视角出发,分析《黄帝内经·素问》倪懋兴译本变译之动因、表现及效果。研究发现,倪懋兴以学生和外行人的阅读需求为驱动,运用增、减、编、述等变通手段译介《黄帝内经·素问》,旨在更广泛地推荐中华文化中平衡与和... 文章从变译论视角出发,分析《黄帝内经·素问》倪懋兴译本变译之动因、表现及效果。研究发现,倪懋兴以学生和外行人的阅读需求为驱动,运用增、减、编、述等变通手段译介《黄帝内经·素问》,旨在更广泛地推荐中华文化中平衡与和谐的哲学智慧,为西方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启迪。读者认为该译本信息丰富,可读性强,是一部优秀的译作。变译论对中医药典籍的译介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中医药典籍译者应在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适当使用变译策略开展译介活动,帮助海外读者理解典籍内容,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倪懋兴 变译 中医药 翻译
下载PDF
基于中医心理学视角探讨《黄帝内经》中的“恬惔虚无”
19
作者 许晗 汪卫东 +4 位作者 王健 郭佳乐 方婷 赖联婷 徐啸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1期121-124,共4页
在《黄帝内经》中,“恬惔虚无”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养生理念,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清净及对外在事物的坦然和从容应对,是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践行该理念,个体需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养生法则和“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 在《黄帝内经》中,“恬惔虚无”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养生理念,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清净及对外在事物的坦然和从容应对,是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践行该理念,个体需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养生法则和“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的生活方式。“恬惔虚无”之人具有内心安然、淡泊少欲和不惧于物的特质,能找到内在和谐的状态,超越物欲和执着,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因此,“恬惔虚无”不仅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恬惔虚无 黄帝内经 中医心理学
下载PDF
筋痿理法方药文献研究
20
作者 白蓦琰 范颖 +2 位作者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76-179,共4页
筋痿首见于《素问·痿论》,是以筋急而挛、不能久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属五痿之一。本文以《黄帝内经》所论为基础,对比参考历代医家论述,梳理归纳出筋痿病因病机肝气热、金盛伐木、风湿阻滞、暴怒伤肝、肝气乘脾五种,并整... 筋痿首见于《素问·痿论》,是以筋急而挛、不能久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属五痿之一。本文以《黄帝内经》所论为基础,对比参考历代医家论述,梳理归纳出筋痿病因病机肝气热、金盛伐木、风湿阻滞、暴怒伤肝、肝气乘脾五种,并整理出各自遣方用药规律,对当今临床诊治筋痿相关病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痿 黄帝内经 病因病机 治法方药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