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法向”对“语义价”的反作用——以黄冈方言双宾句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汪化云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3,共5页
句法向对语义价存在着反作用,在“取得、造成”义动词构成的类双宾句中,动词由“二价三向”向“三价三向”的发展就是其表现;产生这种反作用的前提是句式中存在“给予”义,这种句式意义来源于类双宾句原型中介词的省略和“给予、告知”... 句法向对语义价存在着反作用,在“取得、造成”义动词构成的类双宾句中,动词由“二价三向”向“三价三向”的发展就是其表现;产生这种反作用的前提是句式中存在“给予”义,这种句式意义来源于类双宾句原型中介词的省略和“给予、告知”义动词构成的B式双宾句的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冈方言 双宾句 语义价 句法向 句式意义 反作用
下载PDF
黄冈方言中的类双宾句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化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2-74,85,共4页
根据动词和宾语的特征将黄冈方言中的类双宾句分为三个次类 ,并讨论了决定介词“得”在句中出现的条件。本文认为 ,类双宾句表达“制作 /取得 /移动 /舍弃某事物以给予某对象”的意义 ,反映客观事象中先后相继的两个过程 ,可以看作是与... 根据动词和宾语的特征将黄冈方言中的类双宾句分为三个次类 ,并讨论了决定介词“得”在句中出现的条件。本文认为 ,类双宾句表达“制作 /取得 /移动 /舍弃某事物以给予某对象”的意义 ,反映客观事象中先后相继的两个过程 ,可以看作是与之语序相同的“给予”双宾句句式的引申形式。类双宾句在汉语方言中存在的面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冈方言 类双宾句 句式 引申 语序 介词“得”
下载PDF
湖北黄冈方言的差比句 被引量:5
3
作者 项菊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2-66,共5页
差比句用来比较事物的高下。黄冈方言的差比级的表达形式灵活多样,比较词运用丰富,对比古汉语、普通话的相关句式,黄冈方言差比句顺行结构、逆行结构两种形式并存,其运用受一定的句法条件的限制,各具不同的表义功能和语用价值。
关键词 黄冈方言 差比句 语用价值 句法条件 表义功能 古汉语 普通话 形式 灵活 句式
下载PDF
黄冈方言的“VP-neg?”及其相关句式 被引量:2
4
作者 项菊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0-73,共4页
“VP-neg?”是黄冈方言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特殊问句类型。“VP-neg?”有两种基本句式:“VP冇(没有)?”和“VP不?”。“VP冇(没有)?”句式在黄冈境内用法较为一致。“VP不?”在各县市方言中的运用大致分为三种情形,其差异主要表现在“VP... “VP-neg?”是黄冈方言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特殊问句类型。“VP-neg?”有两种基本句式:“VP冇(没有)?”和“VP不?”。“VP冇(没有)?”句式在黄冈境内用法较为一致。“VP不?”在各县市方言中的运用大致分为三种情形,其差异主要表现在“VP不?”式和语气词的结合上,构成的方式不同,其语义倾向和语用意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黄冈方言“VP不”和语气词的结合,表现为或连用或拼合,最终“不”逐渐虚化为语气词“呗”,其种种不同的用法,反映了黄冈方言“VP不?”句式由正反问句向是非问句演变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冈方言 VP—neg? 语义倾向 语法化
下载PDF
武汉方言中残存的白读与黄冈方音 被引量:8
5
作者 汪化云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6-71,共6页
武汉方言中有些语音特殊的方言词,一般被视为有音无字现象或例外现象。实际上,这些词的特殊读音都是残存的白读。其所反映的音类分合关系乃至其音值,与相邻的黄冈方言中系统性的白读完全对应,考虑到其他特殊语音现象在两地方言中的... 武汉方言中有些语音特殊的方言词,一般被视为有音无字现象或例外现象。实际上,这些词的特殊读音都是残存的白读。其所反映的音类分合关系乃至其音值,与相邻的黄冈方言中系统性的白读完全对应,考虑到其他特殊语音现象在两地方言中的一致,本文认为100年前的武汉方言与黄冈方言的语音面貌可能是相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方言 黄冈方言 白读 联系
下载PDF
黄冈方言人称代词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黄冈方言人称代词"我"、"你"、"他"拥有入声调和非入声调两读,两读分别负载不同的语法意义,似乎存在"数"和"格"的语法范畴。这一特殊现象的形成"大概是创新的结果"。
关键词 黄冈方言 人称代词 形态
下载PDF
湖北黄冈话的“擂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玉文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75-88,共14页
在湖北黄冈话中,[li~■]子本是一种像磨子一样给水稻脱壳成米的工具,现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文考证“[li~■]子”的“[li~■]”的源词。先说明[li~■]子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用具,然后根据“音经义纬”的考本字和求源词的方法,发现《... 在湖北黄冈话中,[li~■]子本是一种像磨子一样给水稻脱壳成米的工具,现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文考证“[li~■]子”的“[li~■]”的源词。先说明[li~■]子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用具,然后根据“音经义纬”的考本字和求源词的方法,发现《广韵》和《集韵》中符合“[li~■]”的音义要求的只有“砺”字和“擂(攂、■)”字;接着通过方言的纵横比较,得出黄冈话“[li~■]”的源词是“擂(攂、■)”字。本文对汉族地区舂米器具的源流变迁和相关文化词语的沿革作了历史考察,通过研究表明,方言的纵横比较在一个方言的考本字和求源词的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只就一个具体方言考求其本字或源词,不作纵横比较,尽管音义对应严丝合缝,求得的本字或源词也会不可靠;我们利用古人的方言词语记录去研究古代方音,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冈话 [li■]子 源词 擂子
下载PDF
黄冈方言的中指代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然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28-131,共4页
中指代词是汉语方言迥然有别于普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 ,讨论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加深对现代汉语 (包括汉语方言 )甚至古代汉语的认识 ,都不无价值。典型黄冈方言区的指示代词是三分的 ,西南沿江地带是二分的。黄冈方言中指代词有“姐”系和... 中指代词是汉语方言迥然有别于普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 ,讨论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加深对现代汉语 (包括汉语方言 )甚至古代汉语的认识 ,都不无价值。典型黄冈方言区的指示代词是三分的 ,西南沿江地带是二分的。黄冈方言中指代词有“姐”系和“绝”系两种形式 ,前者可用于对举指别、强调程度 ,多在句中充当某一句法成分 ,也可以单用 ;后者只用于指别处所 ,必须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冈方言 中指代词 形式 功能
下载PDF
湖北黄冈话的“茅针儿”
9
作者 孙玉文 《长江学术》 2017年第4期96-98,共3页
湖北黄冈话管一种植物叫[_c man tsr~■]。本文考定,它的本字即是"茅针儿"。"针儿"读[tsr~■]符合黄冈话的音变规律。"茅针"一词宋代已出现,此后文献代有用例,黄冈话的"茅针儿"继承了古词... 湖北黄冈话管一种植物叫[_c man tsr~■]。本文考定,它的本字即是"茅针儿"。"针儿"读[tsr~■]符合黄冈话的音变规律。"茅针"一词宋代已出现,此后文献代有用例,黄冈话的"茅针儿"继承了古词。"针"在黄冈话中读阴平,这里读阴去也符合黄冈儿化的规律。探讨[_c man tsr~■]本字的过程说明,本字读音没有发生例外音变,也会在语音上影响到考本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冈话 本字 茅针儿
下载PDF
黄冈方言的后加成分“着”
10
作者 叶楼高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在黄冈方言中 ,“着”可附在时间词或动词短语之后 ,构成具有动词性的“着”字结构 ,相当于“等到……以后再……”或“等到……再说”。成都方言“哆”字结构与黄冈方言“着”字结构性质相同 ,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哆”... 在黄冈方言中 ,“着”可附在时间词或动词短语之后 ,构成具有动词性的“着”字结构 ,相当于“等到……以后再……”或“等到……再说”。成都方言“哆”字结构与黄冈方言“着”字结构性质相同 ,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哆”、“着”都不是“再说”衍生出来的 ;关于“着”的来源 ,杨永龙(2 0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冈方言 后加成分 "着" 来源 时间词 动词短语 现代汉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