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新生代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能源 漆家福 +3 位作者 李庭辉 张格 李明刚 石奎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7-1084,共8页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新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断陷期、断坳期及坳陷期。盆地内部发育复杂断裂系统,根据断层活动特征可以分为沧东伸展断裂系统与徐西右旋走滑断裂系统。沧东断层剖面上具有铲式正断层特征,向深部滑脱,控制了孔南地区的构造变形...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新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断陷期、断坳期及坳陷期。盆地内部发育复杂断裂系统,根据断层活动特征可以分为沧东伸展断裂系统与徐西右旋走滑断裂系统。沧东断层剖面上具有铲式正断层特征,向深部滑脱,控制了孔南地区的构造变形;徐西断层可以看作是其上盘上的次级断层。在孔店组沉积期,沧东断层与徐西断层均表现出伸展正断层的特征,控制了其上盘孔店组沉积。在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受基底断层右旋走滑影响,徐西断层及其上盘分支断层表现出右旋走滑特征。在伸展与走滑的共同作用下,在孔南地区中北部聚集了丰富的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孔南地区 新生代 断裂系统 伸展与走滑作用
下载PDF
孔南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生烃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7
2
作者 董清源 刘小平 +2 位作者 张盼盼 李洪香 刘子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153,共5页
孔南地区孔二段富有机质页岩是该区重要的烃源岩,勘探中发现了广泛的致密油显示。在结合大量样品分析和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孔南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的生烃潜力及有利区分布。研究认为,研究区Ek22、Ek23优质源岩具有良好的致密油生烃基... 孔南地区孔二段富有机质页岩是该区重要的烃源岩,勘探中发现了广泛的致密油显示。在结合大量样品分析和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孔南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的生烃潜力及有利区分布。研究认为,研究区Ek22、Ek23优质源岩具有良好的致密油生烃基础,横向上广泛分布,纵向上叠置连片,受构造、沉积因素影响明显。基于实验、盆地模拟、地质及地震资料分析,综合考虑致密油形成的8类控制因素,建立了研究区致密油评价参数体系,预测了有利区的分布,对研究区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生烃评价 有利生烃区 孔二段 孔南地区 黄骅坳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生物组合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海艳 刘家铎 +11 位作者 李勇 肖敦清 刘子藏 袁淑琴 蒲秀刚 丘东洲 韩冰 兰亚萍 李丽 冯境权 颜照坤 龚剑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7-383,共7页
根据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古近系孔店组118口井的孢粉和藻类鉴定资料、62口井的介形类生物化石的鉴定资料和其它古生物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推测判断孔店组各层序发育时期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孔店期古环境属于陆相淡... 根据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古近系孔店组118口井的孢粉和藻类鉴定资料、62口井的介形类生物化石的鉴定资料和其它古生物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推测判断孔店组各层序发育时期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孔店期古环境属于陆相淡水-半咸水湖泊相沉积环境,湖泊水体的深度有由浅到深再变浅的变化规律;古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带,4个层序呈干旱、半干旱—潮湿—半干旱—干旱的变化趋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其岩石学特征,依据孔店期古生物及其遗迹化石在平面上的分布来识别湖泊的位置并画出孔店期生物相图,从而为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划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孔南地区 孔店组 生物组合 沉积环境 生物相图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油页岩的排烃模拟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国建英 王东良 +3 位作者 于学敏 王建 任春玲 郑署泓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油页岩在油气生成过程中的排烃效率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勘探实践证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和沙河街组页岩是重要生油岩,油页岩是能够有效并大量排烃的,但具体特征尤其是在较低演化阶段排烃效率如何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 油页岩在油气生成过程中的排烃效率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勘探实践证明,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和沙河街组页岩是重要生油岩,油页岩是能够有效并大量排烃的,但具体特征尤其是在较低演化阶段排烃效率如何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模拟试验手段,对未成熟油页岩在不同演化阶段生、排烃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油页岩的生、排烃模式。认为孔南地区油页岩在低演化阶段具备了生、排烃能力,且排烃量较大。与该区同类型泥岩相对比,油页岩低演化阶段排烃效率低于泥岩,但绝对排烃量却高于泥岩,随演化程度增加两者的排烃效率趋于一致。这一认识应用到该地区资源评价当中,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孔南地区 油页岩 排烃效率 模拟试验
下载PDF
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中深层储层孔隙发育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常兴浩 张枝焕 +4 位作者 李艳霞 王泽中 钟宁宁 吴水平 张秀川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2,共8页
本文根据储集岩样品的显微特征,分析了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下第三系中-深部储层中孔隙的成因类型、微观特征及演 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原生孔隙、混合孔隙及次生孔隙3个发育带。中-深部 储层中原... 本文根据储集岩样品的显微特征,分析了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下第三系中-深部储层中孔隙的成因类型、微观特征及演 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原生孔隙、混合孔隙及次生孔隙3个发育带。中-深部 储层中原生孔隙所占比例很小,以次生孔隙为主,随埋藏增大,次生孔隙所占比例相应增加。中深部储层中主要分布3个次生 孔隙发育带,其深度分别为3 200~3 500 m,3 600~4 000 m,4 200~4 500 m。次生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也 可见到铸模孔和微裂缝。导致原始孔隙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压实和胶结作用,次生孔隙形成机理主要包括长石、方解石的溶解 作用和矿物的转化等。本文还讨论了储层岩相、岩性特征、地层水中有机酸浓度的改变、早期方解石的充填、烃类注入、异常 高压及微裂缝等地质与地球化学因素对中深部储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深部储层 黄骅坳陷 储集岩 成因类型 孔隙演化 地球化学 主控因素 微裂缝 异常高压
下载PDF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8
6
作者 国建英 李剑 +4 位作者 于学敏 王东良 付立新 郝爱胜 崔会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12-119,共8页
通过综合应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氢同位素、轻烃及岩石热解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对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来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以热成因气为主,主要处于成熟—高成... 通过综合应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氢同位素、轻烃及岩石热解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对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来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以热成因气为主,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按母质类型及来源可进一步划分为煤成气、非煤成煤型气和油型气。深层天然气的分布严格受源岩的控制,煤成气分布于探区中南部的埕北地区、孔店地区及孔南地区;非煤成煤型气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包括板桥次凹、歧口主凹中北部及夹于这2个凹陷间的北大港潜山构造带;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歧口主凹的南部、歧北次凹和歧南次凹及其周缘。煤成气主要来自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非煤成煤型气和油型气主要来自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段烃源岩。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分布规律 大港探区 黄骅坳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沉积体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韩冰 李勇 吕建荣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7-70,138-139,共4页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沉积相类型划分不统一,严重制约了该区的油气深化勘探部署。通过大量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孔南地区孔二段沉积特征、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平面展布规律,为该区下一步深化勘探开发提供地质...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沉积相类型划分不统一,严重制约了该区的油气深化勘探部署。通过大量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孔南地区孔二段沉积特征、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平面展布规律,为该区下一步深化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孔二段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浊积扇和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平面上沉积相展布规律性较强,以短轴多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为主,同时发育长轴水系控制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东、南、西、北部4个沉积体系组展布的沉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体系 孔二段 孔店组 孔南地区 黄骅坳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下古生界原生油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兆云 程克明 杨池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企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位于黄骅坳陷孔店背斜构造...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企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位于黄骅坳陷孔店背斜构造带西北的孔古3井于奥陶系峰峰组的灰岩中产出工业性油气流,原油特征及精细油源对比研究表明,其油源岩为奥陶系灰岩,为古生古储型原生油藏。孔古3井奥陶系原生油及烃源岩二次生烃的研究成果,对于坚定寻找华北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原生油气藏 油源比 黄骅坳陷 油气藏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膏泥岩段的形成模式及层序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欣 周立宏 +2 位作者 薛林福 闫青华 王建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0,共7页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顶部发育了一套特征的膏泥岩段,为孔店组勘探层系的盖层,对油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膏泥岩段也是等时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标志层。主要以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时地层对比方法,讨论了该区膏泥岩的分...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顶部发育了一套特征的膏泥岩段,为孔店组勘探层系的盖层,对油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膏泥岩段也是等时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标志层。主要以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等时地层对比方法,讨论了该区膏泥岩的分布特征、分布模式、沉积环境以及层序地层学意义。综合分析得出,膏泥岩段的分布总体上具有自东向西加厚和由南、北向中间加厚的特征,可分为4种分布模式类型:无膏泥岩沉积类型、自东向西膏泥岩层厚度减薄类型、膏泥岩厚度自沧州一捷地地区向两侧减薄类型、膏泥岩层自西向东减薄尖灭类型,其主要形成环境为暂时性的盐渍洼地和长期发育的盐湖,属高位体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泥岩段 孔一段 层序 黄骅坳陷 孔南地区
下载PDF
黄骅坳陷滩海三马地区烃源岩分子标志物特征及其沉积相指示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瑛 张枝焕 +1 位作者 李伟 吴水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9-425,共7页
通过对黄骅坳陷滩海三马地区浊流沉积层序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差异特征研究,揭示出分子标志物对该地区沉积相的指示意义。样品中除了含有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和藿烷系列化合物外,还普遍检测到了伽马蜡烷和标志着陆生高... 通过对黄骅坳陷滩海三马地区浊流沉积层序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差异特征研究,揭示出分子标志物对该地区沉积相的指示意义。样品中除了含有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和藿烷系列化合物外,还普遍检测到了伽马蜡烷和标志着陆生高等植物来源的奥利烷,其中Pr/Ph为1.00~3.03;Ts/Tm为1.1-9.11;奥利烷/C30藿烷为0.09~1.48;伽马蜡烷/C30藿烷为0.08~1.03。对生物标志物的综合分析表明,三马地区沙一段烃源岩沉积时期为淡水-微咸水-半咸水的弱还原-氧化条件环境;同一剖面相同层段中(几米内)巨大的生物标志物指纹差异分布,证明了该地区重力流沉积这一地质现象,同时较为清晰地指示出混源相沉积物与浊积岩相互叠置界线。由此认为,该套地层的形成应该是以重力流形式携带大量载荷直接补给湖盆内并快速沉积,然后,在浊流发生的间歇期,上覆湖相沉积物,从而形成互层的砂泥岩层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三马地区 生物标志物 沉积层序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古近系坡折体系聚砂控藏机制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周立宏 蒲秀刚 +6 位作者 周建生 肖敦清 陈长伟 王书香 侯志 林常梅 夏彦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7,共7页
通过构造背景入手,充分考虑沉积因素,提出了斜坡区坡折体系的概念,指出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发育了构造坡折带(陡坡、缓坡)、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古地貌坡折带及侵蚀坡折带5种类型,其分布受古构造背景、断裂活动与沉积成岩因素的交互... 通过构造背景入手,充分考虑沉积因素,提出了斜坡区坡折体系的概念,指出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发育了构造坡折带(陡坡、缓坡)、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古地貌坡折带及侵蚀坡折带5种类型,其分布受古构造背景、断裂活动与沉积成岩因素的交互影响。类似于沉积体系,歧口凹陷坡折体系中各种类型坡折带平面上匹配,垂向上共生,其分布达歧口凹陷平面面积的70%以上。坡折带既是物源水下供给通道又是可容纳空间分布区,造就了斜坡及洼陷区的砂体十分富集,砂体分布具有"物源供砂,沟槽输砂,坡折控砂,源型聚砂"的内在机制。广泛发育的储集体使得歧口凹陷古近系油气分布具有满凹含油,叠合连片,优势富集,匹配控藏的典型特征,由此指出了歧北斜坡、滨海斜坡、板桥次凹等的坡折带与洼陷区是目前歧口凹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区 坡折带 坡折体系 岩性地层油气藏 歧口凹陷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振升 陈智宇 +2 位作者 王书香 苏俊青 胡瑞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应用二维地震高分辨率处理、岩心精细描述与系列分析、测井单井解释、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与含油气检测、综合油藏描述及火山岩工程工艺等多项技术,对黄骅坳陷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的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进行了研究;对该油藏在... 应用二维地震高分辨率处理、岩心精细描述与系列分析、测井单井解释、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与含油气检测、综合油藏描述及火山岩工程工艺等多项技术,对黄骅坳陷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的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进行了研究;对该油藏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技术应用情况及勘探研究思路进行了论述。针对其油藏特征,采用掺水降粘、加深泵挂及酸化等工艺改善开发效果,为类似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北地区 火山岩油藏 勘探历程 开发 黄骅坳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廖远涛 王华 +4 位作者 王家豪 肖敦清 黄传炎 夏存银 刘彦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1-572,共12页
综合岩心、钻井、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现代沉积学的思路和方法,对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东营组的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东营组沉积时期处于盆地断—拗转化阶段,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和湖泊体系,局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和浊积体... 综合岩心、钻井、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现代沉积学的思路和方法,对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东营组的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东营组沉积时期处于盆地断—拗转化阶段,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和湖泊体系,局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和浊积体系等。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受控于构造背景和层序结构样式的差异,表现为东三段层序(SQEd3)以低位域三角洲和范围扩大的高位域三角洲为主;东二段层序(SQEd2)、东一下段层序(SQEd1x)以板桥次凹等局部地区发育的低位域三角洲和普遍发育的高位域三角洲为主;东一上段层序(SQEd1s)低位域三角洲和高位域三角洲主要分布于歧南次凹和歧北次凹,总体形成了缓坡背景、断控斜坡背景和多级断阶背景下的3类沉积模式。基于上述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5类有利圈闭区:坡折带附近的隐蔽圈闭区、越过凹陷中心的上超尖灭圈闭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区、低位域和高位域浊积砂体形成的岩性圈闭区、下切谷充填岩性圈闭区,构成了6个有利的勘探区带,这对于指导研究区东营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东营组 沉积体系 有利区带 黄骅坳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系统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万优 王振升 +1 位作者 苏俊青 王昭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9,共6页
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条件良好,油气勘探潜力很大。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充足的油气源;浅层的有效圈闭;有利的储盖组合;晚期活动、可连通油源和新近系圈闭的断层输导体等。3套成藏子系统中,明化镇组沉积末期的沙三段成藏... 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条件良好,油气勘探潜力很大。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充足的油气源;浅层的有效圈闭;有利的储盖组合;晚期活动、可连通油源和新近系圈闭的断层输导体等。3套成藏子系统中,明化镇组沉积末期的沙三段成藏子系统成藏期晚、保存条件好、展布范围大,其新近系储集条件好,油气富集程度高,其古近系由于埋藏深,储集条件相对较差,但勘探潜力巨大;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沙一段成藏子系统成藏期晚,保存条件好,且多形成自生自储油气藏,但成藏子系统范围较小。综合分析认为,张东东构造带、张东构造带、友谊构造带等为古近系Ⅰ类勘探目标区;庄海12井—庄海9×3井地区、埕海4井地区、刘官庄构造南地区等为新近系Ⅰ类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黄骅坳陷 油气藏 成藏系统 有利区带 勘探潜力
下载PDF
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发现——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 被引量:40
15
作者 蒲秀刚 时战楠 +3 位作者 韩文中 彭雪梅 张伟 祝必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8,共13页
传统观点认为,湖盆半深湖-深湖区主要以高黏土、低陆源碎屑的相对均质泥页岩类烃源岩为主,是寻找油气藏的"禁区",但近年来中外页岩油气的勘探发现完全突破了过去的传统认识。为探究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基本地质特征,以G108... 传统观点认为,湖盆半深湖-深湖区主要以高黏土、低陆源碎屑的相对均质泥页岩类烃源岩为主,是寻找油气藏的"禁区",但近年来中外页岩油气的勘探发现完全突破了过去的传统认识。为探究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基本地质特征,以G108-8,GD14及GD12三口井635 m岩心8 000余块次分析化验资料及配套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对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层系开展了岩性特征、储层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改造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孔二段页岩层系矿物组分复杂、岩石类型多样,按照X射线衍射矿物组分可划分为长英质页岩、灰云岩及混合质页岩等3大类、7小类;页岩层系不仅具有生油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发育有机质孔、晶间孔、微裂缝等多类型的孔缝系统,且具有良好的工程可改造性;有机质的丰度、热演化成熟度等对页岩层系储层的孔隙发育、含油量、碳酸盐结晶程度等具有明显的影响。页岩层系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岩石类型石油地质特征的差异,灰云岩类应寻找短距离运移烃,而长英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应以寻找自身滞留烃为主,三大岩石类型均可成为页岩油良好储层,但不同岩石类型应采取相适应的工程改造措施,才能最大化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层系 细粒沉积区 页岩油 孔二段 沧东凹陷 黄骅坳陷
下载PDF
歧口凹陷歧深地区古近系多层超压体系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凯楠 解习农 +2 位作者 肖敦清 杜学斌 雷振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8-41,共4页
通过钻井实测储层压力、测井资料计算泥岩压力以及地震资料计算的地层压力的分析,查明了歧深地区超压体系空间展布。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地层压力结构可划分为静水压力体系、上部超压体系和下部超压体系;平面上,在北大港东翼、歧口凹... 通过钻井实测储层压力、测井资料计算泥岩压力以及地震资料计算的地层压力的分析,查明了歧深地区超压体系空间展布。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地层压力结构可划分为静水压力体系、上部超压体系和下部超压体系;平面上,在北大港东翼、歧口凹陷及部分板桥凹陷均显示超压,且在凹陷深部出现明显的2个超压体系;超压体系的出现不仅有效抑制了深层砂体的压实作用,而且对深部油气藏运移和聚集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准确地识别歧深地区超压体系的展布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体系 油气聚集 古近系 歧深地区 黄骅坳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高柳地区重矿物物源分析 被引量:64
17
作者 李珍 焦养泉 +1 位作者 刘春华 郑红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共3页
沉积体系的发育受控于盆地外围物源位置和沉积物运移通道等因素,物源特征可以借助重矿物的信息加以描述。重视沉积体系研究与重矿物物源研究有助于远景区的油气勘探预测。黄骅坳陷南堡凹陷高柳地区Es33(Ⅱ+Ⅲ)段发育3个大型的... 沉积体系的发育受控于盆地外围物源位置和沉积物运移通道等因素,物源特征可以借助重矿物的信息加以描述。重视沉积体系研究与重矿物物源研究有助于远景区的油气勘探预测。黄骅坳陷南堡凹陷高柳地区Es33(Ⅱ+Ⅲ)段发育3个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2个大型的三角洲间湾相带。重矿物分布主要集中于扇三角洲前缘,与主力油层段含油范围恰好吻合。根据对其陆源重矿物的分布统计和聚类及因子分析,控制拾场缓坡型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仅有1个,位于高尚堡北部,其主要母岩为中深变质岩类,次要母岩为中浅变质岩类;控制高西南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也仅有1个,位于高尚堡西南部,其主要母岩为中深变质岩类,次要母岩为中浅变质岩类;控制柳赞陡坡型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有2个,主要物源在东南部,母岩类型为中浅变质岩类,次要物源在东北部,母岩类型为中深变质岩类。图4表1参4(梁大新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测井曲线 岩心分析 重矿物源
下载PDF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差异演化及优质储层成因 被引量:13
18
作者 程鑫 周立宏 +5 位作者 操应长 金凤鸣 付立新 李宏军 楼达 远光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3-689,共17页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成因及分布的复杂性制约了该类油藏的勘探。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岩心-薄片观察、测-录井分析、地化分析以及埋藏史分析等技术方法,从构造演化差异性角度对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进行分类,并开展了储集差异性和优...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成因及分布的复杂性制约了该类油藏的勘探。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岩心-薄片观察、测-录井分析、地化分析以及埋藏史分析等技术方法,从构造演化差异性角度对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进行分类,并开展了储集差异性和优质储层成因研究。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可以划分为残丘山、间断侵蚀断块山、断块山、挤压褶皱山和重力滑动褶皱山5种类型。残丘山为晚期大气水淋滤型储层,储集空间以岩溶孔、洞为主,发育少量裂缝;间断侵蚀断块山为中期大气水淋滤-深部溶蚀共控型储层,溶孔和裂缝均较发育;断块山、挤压褶皱山和重力滑动褶皱山未经历中、晚期表生淋滤,储层成因与断裂和埋深密切相关,可分为断裂破碎-深部溶蚀共控和断裂沟通-TSR溶蚀共控2种成因类型。前者在靠近基底断裂部分发育孔、洞、缝复合型储层,随着距基底断层距离增加,逐渐变为裂缝主导型储层,溶孔含量降低;后者主要发育在地温较高(>140℃)的深埋区,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发育部分溶蚀孔、洞。上古生界缺失区、基底断层发育区和发育上古生界的深埋高温区(>140℃)可作为优质储层预测的有利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分类 储集特征 储层成因 碳酸盐岩 下古生界 大港探区 黄骅坳陷
下载PDF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贤正 金凤鸣 +8 位作者 蒲秀刚 罗群 周立宏 韩国猛 姜文亚 董雄英 时战楠 韩文中 张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3,共13页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是以“洼槽区岩性地层油气藏、深盆湖相页岩油、向斜区煤层气”三个成藏模式为基础,融合前人有关负向构造油气成藏研究理论成果,形成的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的系统知识体系,其核心观点是:①“从...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是以“洼槽区岩性地层油气藏、深盆湖相页岩油、向斜区煤层气”三个成藏模式为基础,融合前人有关负向构造油气成藏研究理论成果,形成的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的系统知识体系,其核心观点是:①“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油气藏横向有序成环形成分布圈,纵向依次成链形成放射状富集链”;②负向构造区由于构造背景的原因,导致其沉积特征、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与正向构造区存在巨大差异;③深盆(深洼)—低斜坡以“原地留滞”为成藏机理,形成非常规油气分布环带(内环),中—高斜坡以“过路截流”为成藏机理,形成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环带(中环),而正向构造区则以高部位“汇流聚集”为成藏机理,形成构造油气藏分布环带(外环);④基于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的勘探思路为“全域考虑,逐环深入;优选通道,顺藤摸瓜”。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有效指导了冀中、黄骅坳陷的斜坡和深洼区一大批隐蔽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发现,丰富了现代油气成藏理论,对盆地负向构造区尤其是深层复杂隐蔽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布 油气成藏 负向构造区 冀中坳陷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高含H_2S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国建英 付立新 +7 位作者 肖鑫 王东良 李剑 张璐 肖敦清 谢增业 柳晓萱 王金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1-38,共8页
渤海湾盆地继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发现H_2S气藏后,在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又发现了高含H_2S气藏,在煤成气气藏中发现如此高含量的H_2S和CO_2在国内还属首次,酸性气体的成因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通过气、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的对比,认为该区高... 渤海湾盆地继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发现H_2S气藏后,在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又发现了高含H_2S气藏,在煤成气气藏中发现如此高含量的H_2S和CO_2在国内还属首次,酸性气体的成因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通过气、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的对比,认为该区高含量H_2S归因于TSR反应,揭示了煤成气区同样可以发生TSR,丰富了过去只在海相原油裂解气区发生TSR的地质认识;高含量有机或有机-无机混合的CO_2除了与碳酸盐岩的热变质、TSR有关外,与烃类气体属于煤成气有很大的关系。黄骅坳陷大港探区H_2S的富集受储层中的硫源丰富程度和地层温度的控制,高含H_2S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覆盖且埋深较大的中南部地区,如埕海、泊古—乌马营—王官屯等地区。研究成果对该区高含酸性天然气形成机制以及天然气下一步勘探部署工作都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TSR 天然气成因 大港探区 黄骅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