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anglong Cave, a new late Pleistocene hominid site in Hube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WU Xianzhu LIU Wu +1 位作者 GAO Xing YIN Gongm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20期2493-2499,共7页
For the past 20 years the modern hu- man origins debate has receiv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ttention in paleo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Primar- ily supported by the evidence of earlier dates of anatomically modern hu... For the past 20 years the modern hu- man origins debate has receiv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ttention in paleo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Primar- ily supported by the evidence of earlier dates of 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 fossils and genetic studies, the “Out of Africa” hypothesis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the ancestor of all modern humans, in- cluding modern Chinese, came from Africa. The op- posite hypothesis “Mutiregional evolution” proposes that continuous evolution occurred on a regional scale, for which human paleontology offers strong support. However, due to the paucity of hominid fos- sils in China between 100 and 50 ka, support to the latter hypothesis is currently weak. This is a report here of five human fossil teeth, and associated stone tools and mammal fossils from a newly discovered cave site, Huanglong Cave, located in Yunxi County, Hubei Province, China. Preliminary studies indicate: (1)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human fossils resemble those of late Pleistocene human fossils from China; (2) the stone tools display patterns of both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leolithic cultures of China; (3) the mammal fossils represent the “Ailuro- poda-Stegodon” faunal unit which lived in southern China throughout the Pleistocene. ESR and U-series dating on animal teeth and a stalagmite derived from the same layer as the human teeth indicate two possible ages: 103±1.6 ka and 44±12.5 ka. In addi- tion to other evidence presented here, it is believed that hominid occupation of the cave was likely around 100 ka. If this age is further substantiated, Huanglong Cave will be the first late Pleistocene hominid fossilsite in China where 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 lived about 100 ka. The human fossils and other re- lated materials from Huanglong Cave will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modern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化石 人类起源 黄龙洞 晚更新世 原始人类 湖北
原文传递
Evidence of fire use of late Pleistocene humans from the Huanglong Cave, Hube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LIU Wu WU XianZhu +3 位作者 LI YiYin DENG ChengLong WU XiuJie PEI ShuW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56-264,共9页
Since 2004, three excav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a late Pleistocene human fossil site of Huanglong Cave in Yunxi County,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which unearthed seven human teeth, dozens of stone tools, mammal ... Since 2004, three excav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a late Pleistocene human fossil site of Huanglong Cave in Yunxi County,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which unearthed seven human teeth, dozens of stone tools, mammal fossils and other evidence indicating human activities. During the third excavation in 2006, in the same layer as the human teeth, we found some patches of black materials embed- ded in the deposit. We doubted that this black deposit layer is the remains of burning or even human use of fire at the cav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fire use at the Huanglong Cave, we examined samples directly taken from the black deposit layer and compared them with samples taken from several places in the cave using three methods: micromorphology, element content determination and deposit temperature analysi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ents of carbon element in the black deposit reach 64.59%―73.29%. In contrast, contents of carbon element of the comparative samples from other parts in the cave are only 5.82%―9.49%. The micromorphology analysis of the black deposit samples reveals a plant structure like axial parenchyma, fibrocyte, uniseriate ray and vessel. High-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suggest that the stratum possibly underwent a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nature. Based on these lab analyses, we are sure that the black layer in the Huanglong Cave is the remains of fire and combustion did occur in the cave 100000 years ago. Taking other evid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found in the Huanglong Cave into consideration, we believe that the evidence of fire from the Huanglong Cave was caused by the human activities of controlled use of f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气候变化 动物化石 郧西县 湖北
原文传递
人类牙齿表面痕迹与人类生存适应及行为特征--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使用痕迹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武 武仙竹 +1 位作者 吴秀杰 裴树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4-1022,共9页
人类为获取食物和满足其他需求而使用牙齿从事的各类非咀嚼性活动在牙齿表面形成使用痕迹。牙齿使用痕迹与古人类的行为特征关系密切,记录了丰富的古人类生存环境、食物构成、获取食物的方式、行为模式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信息。对黄龙... 人类为获取食物和满足其他需求而使用牙齿从事的各类非咀嚼性活动在牙齿表面形成使用痕迹。牙齿使用痕迹与古人类的行为特征关系密切,记录了丰富的古人类生存环境、食物构成、获取食物的方式、行为模式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信息。对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的观察发现:黄龙洞人类前部牙齿表面具有釉质破损与崩裂、齿冠唇面破损、齿间邻接面沟3种类型的使用痕迹。根据这些牙齿使用痕迹的分布和表现特点,推测生活在黄龙洞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经常使用前部牙齿从事啃咬、叼衔、或剥离坚韧的食物或非食物物品等活动,并可能将前部牙齿作为工具使用;齿间邻接面沟提示当时人类经常从事剔牙活动。结合已经在黄龙洞发现的其他人类活动证据,我们认为当时人类可能从事狩猎活动,食物构成中包含有较多的肉类及粗纤维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使用痕迹 牙齿崩裂 人类行为 剔牙 黄龙洞
下载PDF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 被引量:14
4
作者 武仙竹 吴秀杰 +3 位作者 陈明惠 屈胜明 裴树文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3-205,共13页
2004—2005年,在湖北省郧西县境内的黄龙洞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初步分析显示这是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遗址。我们在2006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又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1... 2004—2005年,在湖北省郧西县境内的黄龙洞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初步分析显示这是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遗址。我们在2006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又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11件古人类打制的石制品与6件骨制工具、1500余件动物化石以及其它古人类活动证据。野外工作期间我们还对黄龙洞洞穴堆积及山体地貌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该洞穴发育及古人类在洞穴内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初步推测。本文介绍了2006年的野外工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晚期 黄龙洞 发掘 古人类
下载PDF
湖北郧西黄龙洞骨化石表面改造痕迹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运辅 武仙竹 +1 位作者 裴树文 钟丽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4-1041,共8页
湖北黄龙洞遗址出土有距今约10万年的7枚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掘出石制品和骨制品等。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超景深数码显微镜以及三维扫描仪等对该遗址骨化石表面具有明显改造痕迹的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参考... 湖北黄龙洞遗址出土有距今约10万年的7枚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掘出石制品和骨制品等。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超景深数码显微镜以及三维扫描仪等对该遗址骨化石表面具有明显改造痕迹的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参考国内外关于标本表面改造痕迹的认识,对痕迹性质(种类)进行鉴定。然后以鉴定工作为基础,对痕迹在骨骼表面的分布组合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痕迹研究结果支持了发掘者此前提出的关于黄龙洞骨骼堆积属于原地埋藏的研究结论,并表明:黄龙洞内古人类的狩猎与屠宰等活动,是造成洞穴内骨骼堆积的主要原因;当时古人类可能在居址附近猎获动物后,将动物集中到洞穴内进行过较细致的屠宰。居住在黄龙洞的古人类屠宰技术行为主要有:切割、刮切、砍斫和砸击等。大多数切割痕迹主要是为了剥取肉食,部分位于骨骺端的切割痕迹以及砍斫痕迹是肢解行为的结果,而砸击痕迹则与取食骨髓以及骨器制作的行为有关。与人工痕迹同时出现的动物改造痕迹还反映出食肉动物和啮齿动物对人类遗留在洞穴内的骨骼有一定程度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洞 表面改造痕迹 人类行为 狩猎 屠宰
下载PDF
黄龙洞年轻石笋的^210Pb测年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勋林 张平中 +1 位作者 袁道先 程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3-548,共6页
利用210Pb测年法对来自亚洲季风系统相互作用的青藏高原边缘区、高海拔的黄龙洞两根年轻石笋进行了测年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黄龙洞石笋顶部的210Pb放射性活度随距离呈指数衰变,衰变的趋势逐渐减缓,表明所研究的石笋中含有过剩的210Pb... 利用210Pb测年法对来自亚洲季风系统相互作用的青藏高原边缘区、高海拔的黄龙洞两根年轻石笋进行了测年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黄龙洞石笋顶部的210Pb放射性活度随距离呈指数衰变,衰变的趋势逐渐减缓,表明所研究的石笋中含有过剩的210Pb,样品顶部年龄小于100a。对黄龙洞石笋过剩210Pb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出两根石笋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104mm/a和0.143mm/a,与利用230Th测年法得到的沉积速率在定年误差范围之内一致,表明黄龙洞的210Pb测年数据是可靠的,通过计算石笋的沉积速率,可以建立近百年的石笋记录。研究表明,利用210Pb测年方法可以判断石笋(或石笋顶部)是否为100a内沉积的年轻石笋,弥补230Th法测定年轻石笋年龄的不足,有利于建立更加精确的石笋年代标尺,对探讨洞穴现代沉积记录和现代气象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明确洞穴石笋δ18O值所指示的气候环境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测年 年轻石笋 沉积速率 黄龙洞
下载PDF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武 武仙竹 +1 位作者 吴秀杰 周蜜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共14页
对2004—2006年在黄龙洞发现的7枚人类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的观察显示:除具有正常牙齿相互接触造成的磨耗外,黄龙洞人类牙齿还呈现出一些特殊的使用痕迹,包括明显的前部牙齿釉质破损与崩裂、上颌侧门齿齿冠唇面釉质破损、上颌前部牙齿齿... 对2004—2006年在黄龙洞发现的7枚人类牙齿磨耗与使用痕迹的观察显示:除具有正常牙齿相互接触造成的磨耗外,黄龙洞人类牙齿还呈现出一些特殊的使用痕迹,包括明显的前部牙齿釉质破损与崩裂、上颌侧门齿齿冠唇面釉质破损、上颌前部牙齿齿间邻接面沟等。根据这些牙齿使用痕迹集中在前部牙齿,釉质破损与崩裂主要分布在靠近切缘的上颌门齿唇面及下颌门齿舌面的情况,推测生活在黄龙洞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经常使用前部牙齿从事啃咬、叼衔、或剥离等动作,并可能将前部牙齿作为工具使用。分布在前部牙齿的齿间邻接面沟提示当时人类经常从事剔牙活动。黄龙洞人类前部牙齿的使用痕迹与当时人类获取、处理及食用附着在骨骼上的筋或肉的动作密切相关,当时人类的食物构成中可能包含有较多的肉类及粗纤维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磨耗 牙齿使用 人类行为 更新世晚期 黄龙洞
下载PDF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行为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裴树文 武仙竹 吴秀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7-1013,共7页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自2004年发现以来已进行过3次系统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万年的晚期智人牙齿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38件石制品。文章从类型、原料、剥片技术、加工技术等方法对石制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龙洞古人类选择围...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自2004年发现以来已进行过3次系统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万年的晚期智人牙齿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38件石制品。文章从类型、原料、剥片技术、加工技术等方法对石制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龙洞古人类选择围岩内部的石英质岩脉和洞外河流形成的河卵石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碎屑等,个体以中小型居多;锤击法为剥片基本方法,砸击法被少量使用;石器多为片状毛坯制作而成,刮削器是石器的主要类型,此外还有手镐、砍砸器、石锥和雕刻器等,石器为锤击法单向简单加工而成。另外,结合洞穴自然环境、动物化石埋藏及考古分析等证据,探讨了古人类于更新世晚期对黄龙洞的利用方式和生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晚期 石器技术 生存行为 黄龙洞
下载PDF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武 武仙竹 吴秀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29,共17页
对2004—2006年在湖北省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7枚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与相关的化石人类及近代现代人类标本进行了对比。本研究发现:黄龙洞人类牙齿总体特征与现代人接近,同时也保留部分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人类... 对2004—2006年在湖北省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7枚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与相关的化石人类及近代现代人类标本进行了对比。本研究发现:黄龙洞人类牙齿总体特征与现代人接近,同时也保留部分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人类的特点,包括前部牙齿(侧门齿与犬齿)尺寸及粗壮程度都明显大于现代人。黄龙洞人类牙齿呈现的铲形门齿、双铲形门齿及臼齿釉质延伸说明,当时人类已经具有了东亚人群的典型牙齿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洞 人类牙齿 更新世晚期 现代人起源
下载PDF
注解景观的建筑——张家界黄龙洞剧场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孔坚 张慧勇 《新建筑》 2012年第5期82-85,共4页
张家界黄龙洞剧场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在山、水、田、林之间,以及风、光、景与人类需求诸元素的相互作用中,将风景保护、绿色建筑与当代设计美学理念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建筑蹲伏于黄龙洞口,沿索溪河远眺石英峰... 张家界黄龙洞剧场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在山、水、田、林之间,以及风、光、景与人类需求诸元素的相互作用中,将风景保护、绿色建筑与当代设计美学理念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建筑蹲伏于黄龙洞口,沿索溪河远眺石英峰林景观;石灰岩板叠成的斜向肌理,与玻璃窗带相间,这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肌理和材料,同时注解了武陵山地的岩层地质构造;建筑倾向东南的生态屋顶是对光和热的适应;而含蓄的入口和翘首的建筑形体,是对作为剧院"观—演"功能关系的生动流露。周围环境的改造是设计的有机部分,将原有的水泥广场恢复为稻田,形成纯朴乡村田园。在自然、田园与当代建筑的交响中,产生了和谐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洞剧场 张家界 哈利路亚音乐厅 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
下载PDF
古人类遗址湖北郧西黄龙洞的铀系年代 被引量:10
11
作者 涂华 沈冠军 武仙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湖北郧西黄龙洞为近年来发现的晚期智人遗址。本文报道该地点具明确层位意义的洞穴次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铀系测年的结果。含文化堆积下伏一局部钙板的年代为约100ka BP,其中部偏上一局部钙板为约77ka BP,表层钙板形成于27—57ka BP间... 湖北郧西黄龙洞为近年来发现的晚期智人遗址。本文报道该地点具明确层位意义的洞穴次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铀系测年的结果。含文化堆积下伏一局部钙板的年代为约100ka BP,其中部偏上一局部钙板为约77ka BP,表层钙板形成于27—57ka BP间。人类化石和石制品出土于文化堆积的底部,其年代应在57—100ka BP,并很可能在77—100ka BP间。与人牙化石同层的四枚犀牛牙化石在35—72ka BP间,与基于次生碳酸盐岩的年代框架没有冲突。本文结果为中国现代人类的早期出现和距今40—100ka BP间有人类活动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洞 铀系年代 洞穴次生碳酸盐岩 现代人起源
下载PDF
黄龙洞沉积的环境意义及旅游开发评价
12
作者 杨东林 李世俭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7-62,共6页
对洞穴沉积物岩性进行分层描述 ,并取样进行了 C1 4、热释光及孢粉鉴定 ,确定沉积物时代为距今 1 4630± 1 90年~ 85 5 0± 75年 .岩性和孢粉组合特征显示洞内沉积经历了暖湿、温干、暖湿、再到温干的气候变迁 ,其生态环境属... 对洞穴沉积物岩性进行分层描述 ,并取样进行了 C1 4、热释光及孢粉鉴定 ,确定沉积物时代为距今 1 4630± 1 90年~ 85 5 0± 75年 .岩性和孢粉组合特征显示洞内沉积经历了暖湿、温干、暖湿、再到温干的气候变迁 ,其生态环境属于稀树草原型 .通过与本区域周边地区 (临汾盆地、北京平原地区 )孢粉组合对比 ,判断黄龙洞所在太原盆地北部山区气候、生态环境及其变化趋势与我国北方地区大体是同步的 ,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洞 沉积环境 气候变迁 旅游开发评价 地理环境 沉积物
下载PDF
太湖湖西洞天福地
13
作者 杨志坚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年第3期228-234,共7页
太湖湖西苏皖浙交界地域 ,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纪沉积的石灰岩发育 ,厚度大 ,质纯 ,加上滨临太湖 ,具有优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因而形成数十个岩溶洞穴。著名者有 :宜兴南部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幕蠡洞 。
关键词 湖Fu向斜盆地 青龙群灰岩 岩溶洞穴 太湖 石灰岩 晚古生代 三叠世
下载PDF
张家界黄龙洞景区危岩崩塌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昊 朱鹏程 +1 位作者 孟明超 刘亚倩 《国土资源导刊》 2018年第1期44-51,共8页
黄龙洞景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因其典型的岩溶地貌、强切割地形和高角度陡壁,在景区洞口上方形成了较多的危岩体(石),给景区参观游客及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威胁。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黄龙洞景区危岩崩塌的地质环... 黄龙洞景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因其典型的岩溶地貌、强切割地形和高角度陡壁,在景区洞口上方形成了较多的危岩体(石),给景区参观游客及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威胁。本文简要地阐述了黄龙洞景区危岩崩塌的地质环境条件、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并通过危岩崩塌运动计算,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为相关类型危岩体防治提供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崩塌 评价 防治措施 黄龙洞
下载PDF
黄陇侏罗纪煤田顶板水害防治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58
15
作者 刘英锋 王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31-435,共5页
在黄陇煤田近年来各矿井涌水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区内较特殊的岩性组合结构所呈现出较典型的顶板出水特征,结合目前各矿井防治水技术应用现状,指出了研究区内顶板水害防治及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总结了区内矿井顶板水害防治存... 在黄陇煤田近年来各矿井涌水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区内较特殊的岩性组合结构所呈现出较典型的顶板出水特征,结合目前各矿井防治水技术应用现状,指出了研究区内顶板水害防治及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总结了区内矿井顶板水害防治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如综放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研究、洛河组巨厚含水层精细探查及研究、顶板巨厚含水层充水机理研究、顶板隔水层隔水性能评价方法、"顶板离层"水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方法等难题,综合考虑目前研究现状及技术应用现状,提出了研究区内水害防治解决思路及防治技术措施,研究成果对指导黄陇煤田顶板水害防治水工作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陇煤田 综放开采 防治水
下载PDF
黄陇煤田综放采煤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发育特征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超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为了研究黄陇煤田综采放顶煤(综放)采煤工艺条件下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及其发育规律,系统收集区内各矿井实测数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导水裂缝带高度与工作面宽度、煤层埋深以及采高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宽度小... 为了研究黄陇煤田综采放顶煤(综放)采煤工艺条件下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及其发育规律,系统收集区内各矿井实测数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导水裂缝带高度与工作面宽度、煤层埋深以及采高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宽度小于240 m且煤层采高为8.5~9.5 m时,软弱覆岩裂采比和导水裂缝带高度恒大于中硬覆岩;工作面宽度大于90 m且煤层采高大于14.5 m时,软弱覆岩裂采比和导水裂缝带高度恒小于中硬覆岩。综放软弱顶板裂采比和导水裂缝带高度随采高增大均呈单峰状,裂采比是采高的二次函数,导水裂缝带高度是采高的三次函数。裂采比最大为30.63倍,拐点处采高3.56 m;导水裂缝带高度最大为239.97 m,拐点处采高10.41 m。由拐点向两侧采高分别减小或增大时,裂采比和导水裂缝带高度均逐渐减小。综放中硬顶板裂采比和导水裂缝带高度受工作面宽度和煤层采高的共同影响。在工作面宽度一定时,裂采比随着煤层采高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变化幅度越来越小,大致趋于[11.00,14.30]数值区间;在煤层采高一定时,工作面宽度越大裂采比越大。导水裂缝带高度随着工作面宽度和煤层采高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陇煤田 综放开采 导水裂缝带高度 裂采比 拐点 工作面宽度
下载PDF
杭州护国仁王寺慧开像龛及黄龙洞的调查和初步研究
17
作者 魏祝挺 奚珣强 《东方博物》 2023年第2期1-15,133,共16页
本文通过调查杭州北山护国仁王寺遗址的无门洞慧开像龛遗存,梳理寺、龛的相关文献,初步判断像龛为明代僧人圆果于嘉靖年间开凿,并附会为南宋慧开自造像,同时还调查了无门洞中乾隆帝的相关御题诗刻。最后,通过调查和考证,确认了历史上黄... 本文通过调查杭州北山护国仁王寺遗址的无门洞慧开像龛遗存,梳理寺、龛的相关文献,初步判断像龛为明代僧人圆果于嘉靖年间开凿,并附会为南宋慧开自造像,同时还调查了无门洞中乾隆帝的相关御题诗刻。最后,通过调查和考证,确认了历史上黄龙洞的真正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门慧开 半身像 乾隆帝 黄龙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