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currence of Organic Matter in Calcimicrobialites across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Huayingshan Region,Sichuan,South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浩 王永标 陈林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5期518-525,共8页
Calcimicrobialites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Huayingshan (华蓥山)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ic measurements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of organic matter. The microbiali... Calcimicrobialites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Huayingshan (华蓥山)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ic measurements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of organic matter. The microbialites are composed of micrite matrix and coarse spar cement. Abundant rhombic or magnetic needle-like carbonate minerals were observed adrift within the cement.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ic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e micrite matrix in microbialites shows the most abundant organic matter, with the rhombic or magnetic needle-like carbonate minerals and coarse spar cement coming to the 2nd and the 3rd, respectively. Organic matter is mainly preserved in the space between the grains of the micrite minerals but almost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rhombic or magnetic needle-like carbonate minerals. As one of the common diagenesis types, dolomitization is observed to occur in the microbialites in Huayingshan. However, the carbonate cement in microbialites still has high content of element Sr as shown by the microprobe analysis, reflecting that the dolomitization might have happened in a restricted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under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shows that dolomitization just led to the re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grain space of dolomite minerals, inferring that the diagenesis has a slight effect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thus on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microbial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matter calcimicrobialite PERMIAN-TRIASSIC fluorescence huayingshan.
下载PDF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震区三维S波精细速度结构
2
作者 吴萍萍 李大虎 +6 位作者 詹艳 郭慧丽 刘雪华 徐微 杨歧焱 鲁来玉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86-2403,共18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南缘(川南)中强地震频次增多和地震活动性增强,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M_(S)6.0地震的发生再次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川南地区深部孕震环境和潜在地震危险性的密切关注.为了探究泸县6.0级地震震区的深部结构特征,本文... 近年来,四川盆地南缘(川南)中强地震频次增多和地震活动性增强,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M_(S)6.0地震的发生再次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川南地区深部孕震环境和潜在地震危险性的密切关注.为了探究泸县6.0级地震震区的深部结构特征,本文基于最新布设于震区70个短周期密集地震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背景噪声成像法构建了泸县M_(S)6.0震区三维S波精细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喻家寺向斜和华蓥山断裂带东/西支深部速度结构表现明显非均匀性,喻家寺向斜构造区在深度3.0 km内表现为低速,随着深度增加,速度逐渐增大.华蓥山断裂带东、西支除了存在局部低速非均匀体,整体上表现为NE-SW展布的高速特征.泸县震源区西侧4.0~6.0 km深度呈现低速异常,东侧则表现高速异常分布,主震位于高低速分界带,震区周边存在大范围的明显线状几何特征的地震分布,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层位主要集中在3.0~5.0 km之间.综合已有的资料分析,主震西侧的低速异常区指示着该处可能存在流体,推测泸县6.0级地震可能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和流体扰动的作用下,泸县震区的先存隐伏断层发生错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县地震 背景噪声成像 S波速度结构 华蓥山断裂带 孕震环境
下载PDF
川东华蓥山褶皱带西天超大型玄武岩矿床地质特征及岩石成因
3
作者 黄从俊 李明辉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3期301-310,300,共11页
通过野外和镜下岩相学观察,结合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西天超大型纤维用玄武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矿石工业指标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矿床位于川东褶皱带华蓥山背斜东翼,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上二叠统峨眉... 通过野外和镜下岩相学观察,结合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西天超大型纤维用玄武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矿石工业指标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矿床位于川东褶皱带华蓥山背斜东翼,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地层中,矿石储量约1594×10^(4)t,达超大型规模;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西天玄武岩岩浆属高钛、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内高钛峨眉山玄武岩及OIB型玄武岩特征相似;西天玄武岩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外带组成部分,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岩浆演化来源于OIB型源区且基本未受地壳物质混染,为地幔热柱成因的产物;矿床中的柱状节理玄武岩、块状玄武和气孔状玄武岩可用于纤维拉丝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褶皱带 玄武岩矿床 纤维材料 岩浆岩 四川省
下载PDF
华蓥山断裂带中段的活动时代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4
作者 肖瑞卿 匡野 +3 位作者 孙明智 付琪智 魏柯佳 邓金花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2期195-201,共7页
华蓥山基底断裂是四川盆地内部最重要的深断裂,不仅控制了四川盆地的基底物性和埋深差异,而且对断裂两侧的沉积作用和构造变形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作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了华蓥山断裂带中段的空间展布和几何学特征,在断裂带不同部位... 华蓥山基底断裂是四川盆地内部最重要的深断裂,不仅控制了四川盆地的基底物性和埋深差异,而且对断裂两侧的沉积作用和构造变形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作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了华蓥山断裂带中段的空间展布和几何学特征,在断裂带不同部位采集了断层泥样品,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自旋共振(ESR),确定了华蓥山断裂带中段的最新活动年龄为(309±62)~(466±69) ka,表明华蓥山断裂带中段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同时结合区域地震资料,分析了华蓥山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断裂带 断层活动性 发震潜力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的壳幔导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64
5
作者 张乐天 金胜 +5 位作者 魏文博 叶高峰 段书新 董浩 张帆 谢成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26-4137,共12页
自从2008年MS8.0级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青藏高原东缘便成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区域.该区域的龙门山断裂带标志着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边界.汶川地震即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内的映秀—北川断裂上.该地区现有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 自从2008年MS8.0级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青藏高原东缘便成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区域.该区域的龙门山断裂带标志着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边界.汶川地震即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内的映秀—北川断裂上.该地区现有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的西部,对四川盆地东部构造情况的研究目前较少.在SinoProbe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了一条跨越青藏高原东缘及整个四川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该剖面自西北始于青藏高原内部的松潘—甘孜地块,向东南延伸穿过龙门山断裂带、四川盆地内部及四川盆地东部的华蓥山断裂,最终止于重庆东南的川东滑脱褶皱带附近.维性分析表明剖面数据整体二维性较好,通过二维反演得到了最终的电性结构模型.该模型表明,从电性结构上看,沿剖面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电性结构单元,分别为:浅部高阻、中下地壳低阻的松潘—甘孜地块,浅部低阻、中下地壳相对高阻的四川盆地,以及华蓥山以东整体为高阻特征的扬子克拉通地块.龙门山断裂带在电性结构上表现为倾角较缓、北西倾向的逆冲低阻体,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相对四川盆地的推覆作用.其在地下向青藏高原内部延伸,深度约为20km左右.在标志逆冲推覆滑脱面的低阻层下存在一电性梯度带,表征着低阻的青藏高原中下地壳与高阻的扬子地壳之间的电性转换.位于四川盆地东边界的华蓥山断裂在电性结构上表现为一倾向为南东向的低阻体插入高阻的扬子克拉通结晶基底,切割深度约为30km左右.这一结构反映出华蓥山向西的推覆作用.在电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壳内物质流、青藏块体与扬子块体的深部关系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隆升机制等构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青藏高原东缘 四川盆地 壳幔电性结构 龙门山断裂带 华蓥山断裂
下载PDF
华蓥山隧道西口右线揭煤防突防坍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金龙 张广洋 +2 位作者 李晓红 杨林 董永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9-561,共3页
华蓥山隧道是我国在建的最长公路隧道 ,地质情况十分复杂。通过总结隧道西口右线揭煤的成功经验 。
关键词 隧道 揭煤 瓦斯突出 坍塌 不良地质
下载PDF
重庆地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动力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梅 安美建 +1 位作者 吴中海 谭成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9-328,共10页
使用中国地震台网约100台原始观测波形数据,利用FOCMEC震相法确定了2017年11月23日5.0级重庆武隆和2016年12月27日4.9级重庆荣昌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同时搜集了重庆地区近年来其它震源机制资料。结果显示武隆地震属于走滑正断型,与2013... 使用中国地震台网约100台原始观测波形数据,利用FOCMEC震相法确定了2017年11月23日5.0级重庆武隆和2016年12月27日4.9级重庆荣昌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同时搜集了重庆地区近年来其它震源机制资料。结果显示武隆地震属于走滑正断型,与2013年发生在七曜山断裂带中段的石柱地震活动性质相似,推断七曜山断裂以正断活动为主。发生在华蓥山断裂带南段的荣昌地震属于走滑逆冲型,推断华蓥山断裂(南段)以逆冲活动为主。从区域震源机制解结果看,华蓥山断裂南段所在的重庆西部主要受近东西向挤压构造应力控制,与华南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七曜山断裂带所在的重庆中东部主要受近南北向挤压应力控制,与现今华南区域构造应力场不一致。推断重庆中东部处于一个与周围应力和构造活动方式不同的独特环境。综合新生代构造资料推断,青藏高原隆升基本没有影响华蓥山断裂带以东地区。重庆中东部至两湖平原地区处于特提斯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过渡区,其独特的应力环境表明该区现今似乎不受两大构造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应力 七曜山断裂 华蓥山断裂 重庆
下载PDF
华蓥山公路隧道地质病害防治措施 被引量:6
8
作者 钱让清 杨晓勇 王兴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0,共3页
四川华蓥山隧道为全国在建之最长、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公路隧道。本文介绍了工程中采用的瓦斯突出、岩溶水突出、油气燃烧及地下水腐蚀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 地质病害 防治 华蓥山公路隧道 地质条件 瓦斯突出 岩溶水 地下水
下载PDF
四川邻水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及地学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培 秦子晗 孙传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8-748,共11页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是以峡谷、构造和岩溶地貌为代表的风景地貌类地质公园。本文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基础,以川东褶皱带构造单元、川东平行岭谷地貌单元和上扬子地层分区的部分地层区域为研究视角,构建华蓥山大...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是以峡谷、构造和岩溶地貌为代表的风景地貌类地质公园。本文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基础,以川东褶皱带构造单元、川东平行岭谷地貌单元和上扬子地层分区的部分地层区域为研究视角,构建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古生物活动遗迹、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环境地质遗迹5个大类、15个类共10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重要的地学意义。研究表明,华蓥山大峡谷地质遗迹在地质构造、地层、岩溶学、水文地质学以及地貌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及资源体系 地学意义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病害隧道监测 被引量:37
10
作者 尹恒 封全宏 +2 位作者 廖紫骅 姜丽丽 蔡继鸣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5-901,共7页
现有病害隧道测量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精度低和连续性差等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些弊端。于2009年和2010年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2次现场扫描,通过点云数据预处理和拼接等步骤获得了华蓥山隧道的点云模型。随后... 现有病害隧道测量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精度低和连续性差等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些弊端。于2009年和2010年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2次现场扫描,通过点云数据预处理和拼接等步骤获得了华蓥山隧道的点云模型。随后利用点云模型,进行了路面破损测量和隧道变形监测。测量结果显示,2010年较2009年,路面裂缝地表最大宽度增大0.009 m,到达0.045 m,裂缝发育长度和密度有所降低;隧道净高增加0.030 9m^0.322 7 m,平均为0.179 5 m,隧道净宽增加0.021 8 m^0.058 6 m,平均为0.039 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病害隧道 隧道破损 隧道变形 华蓥山隧道
下载PDF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柏清 何政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8-260,共3页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丰富,特征典型,研究观赏价值大。公园地质遗迹以喀斯特地貌和构造遗迹为主,高登山石林、天池湖、白崖、晶然山、宝鼎是公园内重要的地质遗迹。高登山石林具有奇、秀、幽的特征,石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岩溶...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丰富,特征典型,研究观赏价值大。公园地质遗迹以喀斯特地貌和构造遗迹为主,高登山石林、天池湖、白崖、晶然山、宝鼎是公园内重要的地质遗迹。高登山石林具有奇、秀、幽的特征,石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岩溶地区石漠化特征对比鲜明;天池湖为四川省最大的构造岩溶湖,其形成和演化过程复杂。研究表明,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层是公园主要的成景地层,华蓥山断裂、华蓥山背斜是影响园区地质遗迹发育分布的主要因素,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特征 成因分析 地质公园 华蓥山
下载PDF
重庆华蓥山山脉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玉菡 刘旭 +2 位作者 刘正宇 张植玮 申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调查重庆华蓥山山脉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及我所植物标本室的相关标本,结果重庆华蓥山山脉毛茛科药用植物有9属24种。重庆华蓥山山脉有毛茛科药用植物9属24种,重点介... 目的调查重庆华蓥山山脉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及我所植物标本室的相关标本,结果重庆华蓥山山脉毛茛科药用植物有9属24种。重庆华蓥山山脉有毛茛科药用植物9属24种,重点介绍了他们的药用部位、医疗用途、地理分布、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山脉 毛茛科 药用植物资源
下载PDF
四川华蓥山地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波 周申立 +1 位作者 康艳梅 孙泽峰 《上海地质》 2006年第1期33-36,40,共5页
该文全面介绍了华蓥山地区的山地地质灾害的情况及类型。重点从地质因素、水体因素、人为因素等三方面分析了华蓥山地地质灾害的成因。
关键词 山地地质灾害 类型 成因 华蓥山
下载PDF
华蓥山三汇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沉积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太平 胡菁菁 +1 位作者 张福荣 吴仕强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9,共5页
华蓥山三汇坝须家河组二段是重庆市重要的地质考察剖面.通过剖面实测,结合邻区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沉积.剖面二段砂体以冲刷... 华蓥山三汇坝须家河组二段是重庆市重要的地质考察剖面.通过剖面实测,结合邻区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沉积.剖面二段砂体以冲刷面为界可划分8个不完整不对称海退旋回,旋回结构不对称,每个旋回的下部为水下分流河道或河口砂坝相,上部为支流间湾相沉积.每个旋回的底部存在明显的冲刷面,且区域性大面积稳定.地壳振荡运动引起古地理景观的改变,并控制旋回结构的形成,使三汇坝须家河组二段砂体显示由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改道冲刷形成构造多阶的旋回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 须家河组 沉积特征 旋回 三角洲前缘亚相
下载PDF
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以拟建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培 秦子晗 孙传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34,共9页
以华蓥山中段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内的"Ω形地貌"为例,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借助DEM,运用地貌学相关理论,对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地貌在平面上呈"Ω"... 以华蓥山中段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内的"Ω形地貌"为例,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借助DEM,运用地貌学相关理论,对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地貌在平面上呈"Ω"字形,发育于特殊的地质背景下,特点是内腔宽大,隘口窄小;华蓥山老龙洞背斜、李子沿向斜,近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节理以及走向断层——涂家院子2#逆断层是"Ω形地貌"形成的构造背景;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是"Ω形地貌"主要外营力;"Ω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分为6个阶段:前期(构造隆起为主的阶段)、幼年期(自由沟渠阶段)、青年期(断层发育后顺坡向形成横向断层谷)、壮年初期(形成"Ω形地貌"雏形)、壮年期("Ω形地貌"最终形成)、老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褶皱山系 Ω形地貌 特征、成因和演化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
下载PDF
华蓥山隧道隧址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涌水来源识别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云 娄亚南 +2 位作者 武亚遵 秦成 潘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43-48,共6页
针对华蓥山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涌突水问题,本研究在现场水文地质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华蓥山隧道隧址区地表水、地下水和隧道涌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隧道涌水水源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隧址区水体的水化学类... 针对华蓥山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涌突水问题,本研究在现场水文地质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华蓥山隧道隧址区地表水、地下水和隧道涌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隧道涌水水源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隧址区水体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和HCO_3·SO_4-Ca型,水质偏弱碱性,水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作用;隧址区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联系紧密,大气降水是各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隧址区地下水补给高程为315~1467 m,在东南区域,隧道涌水主要来自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_3xj)碎屑含水层和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_2x)碎屑岩含水层,西北部主要来自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_1j)灰岩岩溶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特征 涌水来源 含水层 华蓥山隧道
下载PDF
重庆华蓥山山脉金丝桃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玉菡 刘旭 +2 位作者 慕泽泾 刘正宇 杨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9期12-14,共3页
经调查鉴定,重庆华蓥山山脉有金丝桃属药用植物9种,其中地耳草、金丝桃、金丝梅、贯叶连翘、元宝草分布最广。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医疗用途、地理分布、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前景,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华蓥山山脉金丝桃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华蓥山山脉 金丝桃属 资源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断裂滑动分析与古应力重建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蓉 尊珠桑姆 +1 位作者 许长海 周祖翼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华蓥山断裂是分隔川东隔挡式褶皱带和川中平缓区的重要断裂。本文通过对华蓥山断裂滑动和古应力分析表明,华蓥山断裂经历了三期重要的断裂活动:早期近S-N向挤压、中期近E-W向挤压和晚期NE-SW向挤压,分别与三叠纪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 华蓥山断裂是分隔川东隔挡式褶皱带和川中平缓区的重要断裂。本文通过对华蓥山断裂滑动和古应力分析表明,华蓥山断裂经历了三期重要的断裂活动:早期近S-N向挤压、中期近E-W向挤压和晚期NE-SW向挤压,分别与三叠纪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燕山期雪峰山隆起向北西的推挤和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滑动分析 古应力重建 华蓥山断裂 三期断裂活动 逆冲推覆系统
下载PDF
重庆华蓥山山脉菝葜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玉菡 刘正宇 +2 位作者 刘旭 张植玮 申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11期997-998,共2页
经调查鉴定,重庆华蓥山山脉有菝葜属药用植物7种,其中菝葜、小叶菝葜、光叶菝葜分布最广。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医疗用途、地理分布、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前景,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华蓥山山脉菝葜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华蓥山山脉 菝葜属 资源
下载PDF
华蓥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2
20
作者 骆驰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355-360,371,共7页
目前国内公路隧道竖井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尚无较成熟的经验,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合在建的南—大—梁高速公路华蓥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及施工方案,阐述当前较为成熟的深竖井围岩压力秦氏计算理论,介绍采用的竖井围岩压... 目前国内公路隧道竖井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尚无较成熟的经验,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合在建的南—大—梁高速公路华蓥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及施工方案,阐述当前较为成熟的深竖井围岩压力秦氏计算理论,介绍采用的竖井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公路隧道竖井施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对公路行业竖井设计与施工的规范与规程的迫切需要、秦氏竖井地压计算理论的参数取值问题及反井钻机设备的亟待研发等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公路隧道 通风竖井 竖井设计 围岩压力 反井钻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