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hn McDowell and the Future of Film Studies
1
作者 Rick Cost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4年第6期423-429,共7页
A key issue fo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film studies is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perception film viewers have of a film and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perception characters in a film have of other characters in the fi... A key issue fo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film studies is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perception film viewers have of a film and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perception characters in a film have of other characters in the film. The debate between the philosophers John McDowell and Hubert Dreyfus over the nature of perception in general illuminates this issue. McDowell argues that we must see perception as conceptual, while Dreyfus supports a non-conceptual view. McDowell's concept of second nature not only resolves this debate in his favor, but it provides a promising tool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dividual films. Moreover, McDowell's conceptual view of perception rules out those approaches to the future of film studies that are based on a non-conceptualist framework. Finally, McDowell's approach leads to an emphasis on interpreting films with a focus on improving moral sensibilities. This perspective provides a viable blueprint for keeping film studies v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m studies surveillance films The lives of Others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CONCEPTUAlISM JohnMcDowell hubert dreyfus Robert Sinnerbrink
下载PDF
社会化路径还是具身性路径?——科林斯和德雷福斯“嵌入与具身之争”的回顾与分析
2
作者 陈强强 张碧云 《科学.经济.社会》 2024年第3期42-52,共11页
什么是计算机实现人类智能的必要路径?科林斯认为是社会化,德雷福斯认为是具身性,双方就此展开了持久的争论。对双方争论的还原与分析表明,这场争论源自双方哲学立场和认识论的差异。科林斯对现象学的有限理解和对论据的错误解读导致他... 什么是计算机实现人类智能的必要路径?科林斯认为是社会化,德雷福斯认为是具身性,双方就此展开了持久的争论。对双方争论的还原与分析表明,这场争论源自双方哲学立场和认识论的差异。科林斯对现象学的有限理解和对论据的错误解读导致他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观点,而德雷福斯不甚重视科林斯捍卫的智能的社会化。由于社会化必须具身性地完成,因而智能的具身性似乎比社会化更为根本。然而,对完整意义上的人类智能,具身性与社会化缺一不可,两条路径恰能互补。科林斯与德雷福斯分别代表探究AI的社会学进路和现象学进路,双方分别从不同的维度揭示了AI的发展瓶颈。就AI发展而言,很有必要推动社会学进路和现象学进路的对话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林斯 德雷福斯 AI 人类智能 社会化 具身性 现象学
下载PDF
论德雷福斯、现象学与人工智能 被引量:9
3
作者 徐献军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6期4-16,共13页
德雷福斯的哲学贡献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他对海德格尔的此在哲学与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并形成了一种德雷福斯式的现象学哲学。其次,他成功地沟通了现象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并同时推进... 德雷福斯的哲学贡献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他对海德格尔的此在哲学与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并形成了一种德雷福斯式的现象学哲学。其次,他成功地沟通了现象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并同时推进了这些领域的研究。他对现象学的解读并不是没有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低估上。但就其研究的跨度和影响而言,德雷福斯堪称是当代哲学与技术交叉研究的楷模,指明了未来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研究进行交互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现象学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行为现象学:德雷福斯的一份学术遗产?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大志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6期17-28,共12页
生存论现象学通常将置身其中的活动视为一种基本的行为类型,但在某种意义上忽视了思想或理性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德雷福斯和罗丹—罗路的对话围绕受意识驱动的活动展开,所涉及的行为类型不同于置身其中的行为。通过重构... 生存论现象学通常将置身其中的活动视为一种基本的行为类型,但在某种意义上忽视了思想或理性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德雷福斯和罗丹—罗路的对话围绕受意识驱动的活动展开,所涉及的行为类型不同于置身其中的行为。通过重构德雷福斯和麦克道尔的论战可以发现,理性因素以某种方式上渗透进了置身其中的行为,而后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亚行为类型。这些工作深化了有关人类具身行为与思想或理性之间关系的认识,拓展了行为现象学的论题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生存论现象学 行为 具身性
下载PDF
炼金术与人工智能:休伯特·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自富 《科学与管理》 2015年第4期55-62,共8页
1965年12月,休伯特·德雷福斯以兰德公司顾问的身份,发表了编号为P-3244的《人工智能与炼金术》的研究报告,对兰德公司本身主导的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研究提出了重大理论挑战,1972年德雷福斯以该报告为基础出版了《计算机不能做什... 1965年12月,休伯特·德雷福斯以兰德公司顾问的身份,发表了编号为P-3244的《人工智能与炼金术》的研究报告,对兰德公司本身主导的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研究提出了重大理论挑战,1972年德雷福斯以该报告为基础出版了《计算机不能做什么——人工智能的极限》,该书与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ALPAC报告,1973年英国科学研究理事会的Light Hill报告一起,标志着AI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冬天,即使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专家系统兴起的AI再次繁荣,以及90年代初AI的第二次冬天,AI的研究纲领已经变化甚多,但德雷福斯仍然坚持其基本观点,对隐含在AI研究纲领中的关于人类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深层假设,从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哲学为核心的大陆哲学立场出发,始终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无论AI科学家共同体对其观点是否认同,德雷福斯这些深刻的哲学思考,客观上推动了从AI研究早期基于知识主义、符号主义强纲领的盲目乐观,到目前对实现人类级别智能的智能机器建造的审慎态度,以及更加丰富的研究进路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冬天
下载PDF
教师教学专长研究如何走出困境?--柯林斯与德雷弗斯专长研究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楚江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8,共10页
伴随人工智能、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探索,近年来教育学界对教师教学专长问题的研究也取到了长足的进展,但研究中存在着专长概念窄化、层次划分区分度低、忽视具体的教学情境、淡化教学实践的多样性、田野研究缺乏等问题,致使... 伴随人工智能、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探索,近年来教育学界对教师教学专长问题的研究也取到了长足的进展,但研究中存在着专长概念窄化、层次划分区分度低、忽视具体的教学情境、淡化教学实践的多样性、田野研究缺乏等问题,致使"教师教学专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相混淆,相关研究难以再深入下去。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哈里·柯林斯和科学哲学家休伯特·德雷弗斯分别基于不同的研究样本,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与专长密切相关的知识转移、意会知识、专长分层及其他相关问题均进行了深入、独到的研究,分析、比较两者的探索,对于教师教学专长研究走出目前的研究困境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专长 教师专业发展 柯林斯 德雷弗斯
下载PDF
人工智能需要什么样的现象学?——评徐英瑾《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
7
作者 南星 《哲学评论》 2022年第2期296-311,共16页
在新近出版的《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中,徐英瑾教授主张来自现象学的思想资源可以为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指明更好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书中两个具体论证的分析,本文指出徐教授的这一主张是缺乏根据的。通过与德雷福斯的人工智能哲学进行对... 在新近出版的《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中,徐英瑾教授主张来自现象学的思想资源可以为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指明更好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书中两个具体论证的分析,本文指出徐教授的这一主张是缺乏根据的。通过与德雷福斯的人工智能哲学进行对比,本文试图指出,关于人工智能的有效哲学反思必须以对人工智能实践中涌现出的真正的哲学问题的洞见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现象学 徐英瑾 德雷福斯
下载PDF
德雷福斯的技能获得模型及其哲学意义 被引量:30
8
作者 成素梅 姚艳勤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4-70,共7页
人的一切活动与判断都与所掌握的技能相关。然而,我们对技能的哲学研究却相当薄弱。德雷福斯与他的弟弟斯图亚特共同提出的技能获得模型比现象学家的工作更进一步推动了这方面的进展。通过技能获得模型,德雷福斯揭示出,学习者在从技能... 人的一切活动与判断都与所掌握的技能相关。然而,我们对技能的哲学研究却相当薄弱。德雷福斯与他的弟弟斯图亚特共同提出的技能获得模型比现象学家的工作更进一步推动了这方面的进展。通过技能获得模型,德雷福斯揭示出,学习者在从技能的低级阶段达到高级阶段之后,经历了情感转变、实践转变和认知转变。这三大转变体现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化了关于背景熟悉程度、实践应对、身体的意向导向性与心理意向性等问题的哲学讨论,阐述了把实用的成功与真值的揭示整合起来考虑的实践整体论的观点,因而把当代哲学研究的视域导向了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中间地带,为克服当代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各种二元对立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与认识论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技能获得模型 实践整体论 实践应对
原文传递
德雷福斯的“无表征智能”及其挑战 被引量:5
9
作者 孟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0,共5页
立足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和神经科学解释,德雷福斯提出了"无表征智能"的设想。基于不同角度对德雷福斯设想的批判性审视,我们看到这一设想面临着诸多挑战:很难确定专家级别的熟练技能行为完全脱离表征;命题式表征的批判并... 立足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和神经科学解释,德雷福斯提出了"无表征智能"的设想。基于不同角度对德雷福斯设想的批判性审视,我们看到这一设想面临着诸多挑战:很难确定专家级别的熟练技能行为完全脱离表征;命题式表征的批判并不意味着消除任何形式的表征;发挥现象学在认知科学研究中的积极作用需要阐明一种建设性的纲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无表征智能 现象学 挑战
原文传递
作为形而上学遗产的人工智能——休伯特·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现象学批判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颖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从存在论现象学的视角看,以符号主义为代表的早期人工智能研究无疑是西方理性形而上学遗产在当代科技领域的运用。由于这一传统对于人类心智的理解存在根本性的错误,故而以此为思想基础的人工智能研发方案并不能实现他们所制定的全面模... 从存在论现象学的视角看,以符号主义为代表的早期人工智能研究无疑是西方理性形而上学遗产在当代科技领域的运用。由于这一传统对于人类心智的理解存在根本性的错误,故而以此为思想基础的人工智能研发方案并不能实现他们所制定的全面模拟人类智能的目标。美国现象学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站在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立场上,对符号主义以及后起的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流派和技术进行了颇具影响力的批评,这些批评以开展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产生影响大而闻名,这使得他的工作被视为哲学成功介入人工智能研究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伯特·德雷福斯 人工智能 形而上学 现象学 批判
原文传递
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仍然成立吗?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献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德雷福斯曾经提出:人工智能的问题既有科技属性,更有哲学属性。因为全部人工智能工作都依赖一个哲学假设:即人类世界是由可清晰表征的始基构成的,而智能就在某种独立的清晰元素之中。但从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哲学来看,上述理性... 德雷福斯曾经提出:人工智能的问题既有科技属性,更有哲学属性。因为全部人工智能工作都依赖一个哲学假设:即人类世界是由可清晰表征的始基构成的,而智能就在某种独立的清晰元素之中。但从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哲学来看,上述理性主义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德雷福斯就以现象学为基础来构建他的人工智能批判。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大放异彩,而人工智能似乎已经完全克服了德雷福斯曾经提出的哲学批判。然而,在深入探查近些年来的人工智能工作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进路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它依旧没有放弃人工智能表征主义进路的哲学假设,因而仍然无法摆脱德雷福斯的哲学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人工智能 海德格尔 梅洛-庞蒂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