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gnetic granulometry of recent sediments from the Huguang Maar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rovenience 被引量:4
1
作者 HAN YuLin TAN XiaoDong +2 位作者 CHEN Zhong XIANG Rong ZHANG LanL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418-424,共7页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its 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the Huguang Maar sediments, we conducted laser grain size analysis and rock mangtic measurement for the recent deposits from the Huguang Maar and for the volca...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its 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the Huguang Maar sediments, we conducted laser grain size analysis and rock mangtic measurement for the recent deposits from the Huguang Maar and for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caldera for comparison.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are dominated by clayey silts for both the bulk sediments and magnetic separates. Acquisition of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IRM) and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of IRM suggest (titano) magnetite as the dominating magnetic mineral in the sediments; high coercivity minerals are not detected. Therefore, the ratio of the susceptibility of anhystere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kARM) to the weak fiel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k), kARM/k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grain size of magnetite. The sediments and volcanic rocks yield values of 13.7 and 11.8 for the kARM/k,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grain size values of ~0.03 μm and ~0.05 μm. The magnetic granulometry of lake sediments is distinctive from one of the Chinese loess, in which published data suggest a value of 6.0 for kARM/k, and grain size of ~0.1 μm, but is akin to the nearby volcanic rocks. Although a Loess Plateau source of the lake sediments cannot be fully ruled out, the catchment is most probably the main source. We explain the slightly finer magnetite grain size in sediments than in the volcanic rocks as being disintegrated of particles during erosion and transporta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aeolian input of the Loess Plateau dusts into the Huguang Maa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parameters of the lake sediments and winter monsoon intensity is probably more complicated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粒度 萎蔫 磁性
原文传递
川西大禹文化认同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兼论作为地域文化黏合剂的始祖神话
2
作者 张多 高绮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各地的活态神话资源,是构成乡土文化情结和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川西地区是大禹神话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的大禹神话分属不同的族群,对应于不同历史时期,神话资源整体上呈现出复合型、多层次的特征。大禹神话在多样的... 中国各地的活态神话资源,是构成乡土文化情结和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川西地区是大禹神话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的大禹神话分属不同的族群,对应于不同历史时期,神话资源整体上呈现出复合型、多层次的特征。大禹神话在多样的历史情境中发挥了促进羌汉民族交流,联结入川移民群体的作用。从晚近历史上川西地区大禹神话资源凝聚区域文化认同的功能来看,充分利用各地域的中华神话资源,有助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神话 乡村振兴 神话资源转化 羌族神话 湖广移民
下载PDF
古建修缮中“油漆彩绘”色彩量化标准研究——以湖广会馆修缮项目为例
3
作者 杨天华 刘锋 +3 位作者 吕光 袁畅 胡颖 高悦 《建设科技》 2023年第20期59-64,共6页
“古建园林”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结晶。近30年,“古建园林”历经了整理挖掘、定点定性、文化内涵、非遗匠技等多主题性的保护规划,但基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传承特点,师带徒、口耳相传等,古建修缮技艺的经验性对于质量控... “古建园林”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结晶。近30年,“古建园林”历经了整理挖掘、定点定性、文化内涵、非遗匠技等多主题性的保护规划,但基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传承特点,师带徒、口耳相传等,古建修缮技艺的经验性对于质量控制的标准化与技术、技艺传承性而言,无疑是急需突破的科研难题。有鉴于此,笔者针对“古建园林”保护性研究的最新趋势,从“古建园林”与城市发展、城市功能、城市美化的多元关系出发,以国标《色彩设计系统》(2018 GB/Z)为色彩评价标准,以“色彩”作为古建修缮的质量标准化要素的一环,将北京古建色彩进行数据化、信息化,再以“色彩量化标准”对古建修缮中的材料、材料配方、配方配比与技术技艺等要素进行科研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馆 湖广会馆 古建修缮 色彩 量化
下载PDF
湖光岩火山灰古剂量的两种计算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丁萍 熊正烨 +3 位作者 王文华 李永强 唐强 黄存友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根据热释光测量结果,用敏化修正方法计算了湖光岩玛珥湖周围岩洞内的火山灰的古剂量。用330℃附近的热释光峰作为剂量响应计算出的结果为(75.3±4.8)Gy,但取400℃附近的热释光作为剂量响应计算出的结果为(115±8)Gy。建立物理... 根据热释光测量结果,用敏化修正方法计算了湖光岩玛珥湖周围岩洞内的火山灰的古剂量。用330℃附近的热释光峰作为剂量响应计算出的结果为(75.3±4.8)Gy,但取400℃附近的热释光作为剂量响应计算出的结果为(115±8)Gy。建立物理模型分析了这两种结果不同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湖光玛珥湖 古剂量 考古
下载PDF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权生 杨光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四川移民地名沿江及平原地区高于边远山区;四川移民省籍来源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与空间距离的因素湖广籍占了约60%,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移民地名 湖广填四川
下载PDF
湖广“苗疆”地区“改土归流”进程考论 被引量:4
6
作者 安介生 周妮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8-164,共7页
目前"改土归流"研究成果中,"改土归流"进程问题(即何时起始,如何发展,何时完成等)尚未得到深入剖析与一致见解。其症结在于"苗疆"区域内"土"、"流"政区设置并存问题的长期性及复杂... 目前"改土归流"研究成果中,"改土归流"进程问题(即何时起始,如何发展,何时完成等)尚未得到深入剖析与一致见解。其症结在于"苗疆"区域内"土"、"流"政区设置并存问题的长期性及复杂性。自秦汉时代开始,包括"苗疆"在内的湖广地区已全面推行州县建置,并长期沿续。至元明时代,土司权益得到官方认可,与"流官"政区并存,直到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湖广土司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被整体"忽视"到被重新认可,直到最后全面改制的曲折过程。因此,运用"全域性"与"长时段"的视角重新审视湖广"苗疆"地区"改土归流"进程,对于南方土司沿革以及民族地区政区建置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广“苗疆” 改土归流 进程 忽视 认可
下载PDF
湘黔滇古驿道开通对元代湖广土官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成臻铭 张科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共10页
本文以区域政治总体史的视角对19年前所专门讨论的一宗有关明清时期新添葛蛮安抚司控制范围及其动因的学术迷案进行了再探讨。认为湘黔滇古驿道开通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以后固然便利了西南边疆土司与京师的互动往来,但与此同时... 本文以区域政治总体史的视角对19年前所专门讨论的一宗有关明清时期新添葛蛮安抚司控制范围及其动因的学术迷案进行了再探讨。认为湘黔滇古驿道开通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以后固然便利了西南边疆土司与京师的互动往来,但与此同时也对元朝各个时段的地域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影响是多方面的,当然主要是引发了湖广行省所控制的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方行政机构的裂变与社会的动荡不安。正因为此,它才为新添葛蛮安抚司在驿道沿线拓展"飞地"有了可乘之机,同时为后来史家澄清这一史事带来费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黔滇古驿道 元朝 湖广行省 土官社会 影响
下载PDF
从自治到保甲:乡制重构中的历史回归问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湖乡村社会为范围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先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9,共10页
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乡制变革中,由自治取代保甲和以复兴保甲来推进自治这一看似回旋的历史过程,深深地烙印着传统皇族国家与社会结构崩解后,近代民族国家与社会结构重建的复杂性和探索性特征。以传统与现代力量都很突出的两湖地区乡村... 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乡制变革中,由自治取代保甲和以复兴保甲来推进自治这一看似回旋的历史过程,深深地烙印着传统皇族国家与社会结构崩解后,近代民族国家与社会结构重建的复杂性和探索性特征。以传统与现代力量都很突出的两湖地区乡村社会为范围,考察乡制变革中现代自治与传统保甲体制由替代到融通的历史变异过程,可以充分展示乡村社会变迁的实况和解析其制度性回归传统的历史因由,并深刻揭示在"保甲—自治—保甲"的诡论式表象趋势中,串结着的深层历史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 保甲 乡制重构 两湖地区
下载PDF
“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地名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权生 蓝勇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地名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它可以是时代的标志,是历史的见证,因此以地名为手段来研究"湖广填四川"不仅很有意义并且切实可行。四川地名中反映了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动因、移民迁移定居、移民后农业垦殖以及手工业... 地名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它可以是时代的标志,是历史的见证,因此以地名为手段来研究"湖广填四川"不仅很有意义并且切实可行。四川地名中反映了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动因、移民迁移定居、移民后农业垦殖以及手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同样也反映了生产活动与经济的发展对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看出,这些沉积下来的地名信息,成为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效应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广填四川 四川地名 生态地名 生态效应
下载PDF
从重庆湖广会馆管窥山城会馆园林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春红 魏勇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6-211,共6页
以重庆湖广会馆为例,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会馆园林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从相地选址、环境特征两个层面进行探究,以摸清会馆园林与中国古典主流园林类型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山城会馆园林的特征,进而挖掘我国这一特有的园林文化及对现代商务会... 以重庆湖广会馆为例,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会馆园林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从相地选址、环境特征两个层面进行探究,以摸清会馆园林与中国古典主流园林类型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山城会馆园林的特征,进而挖掘我国这一特有的园林文化及对现代商务会所园林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馆园林 湖广会馆 特征 山城
下载PDF
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木雕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茹冰 陈建红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4-19,共6页
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深遂的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深深的哲理内涵,木雕刻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反映着中国建筑文化关联性。以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木雕刻为例,试图阐述中国建筑木雕艺术的文化特性。
关键词 重庆 “湖广会馆”建筑 木雕刻 建筑文化 建筑木雕艺术
下载PDF
探索木构建筑修复中的可识别性原则——以重庆湖广会馆保护修复工程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冷婕 张兴国 《新建筑》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对可识别性原则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性及目前在木构建筑修复实践中的误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重庆湖广会馆保护修复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可识别性原则在指导木构建筑修复时的一些具体方法,并提出后续思考。
关键词 可识别性 木构建筑修复 重庆湖广会馆保护修复工程
下载PDF
清代湖广食盐的运销与汉口盐商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1-91,共11页
清代的湖广地区(湖北、湖南)是淮盐的最大销场,接近两淮食盐总销量的一半,盐课为淮盐的十分之六。而汉口又是转运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从食盐产地运盐至汉口,再由汉口转运湖北、湖南各府州县,路程远,运费重,导致食盐价格高涨,由此出现邻私... 清代的湖广地区(湖北、湖南)是淮盐的最大销场,接近两淮食盐总销量的一半,盐课为淮盐的十分之六。而汉口又是转运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从食盐产地运盐至汉口,再由汉口转运湖北、湖南各府州县,路程远,运费重,导致食盐价格高涨,由此出现邻私的侵灌和清廷对食盐成本的控制。承担湖广食盐转运的盐商称为汉口盐商或汉商,汉口盐商虽然没有扬州商人有名,但在淮盐的运销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对"天下四聚"或"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的成名和发展举足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两淮 湖广 食盐转运 汉口盐商
下载PDF
“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比较研究刍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凌礼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8-54,共7页
在中国移民史研究中,将各次移民潮作比较研究者甚为少见。而此种研究方法,无疑有助于深化对历史阶段移民运动特点、规律之认识。文章仅就"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相同性和相异性比较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和想... 在中国移民史研究中,将各次移民潮作比较研究者甚为少见。而此种研究方法,无疑有助于深化对历史阶段移民运动特点、规律之认识。文章仅就"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相同性和相异性比较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和想法,以引起学术界深入探讨之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史 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成臻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0-93,共4页
通过对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设置的情况及设置源流的探讨,可见湖广土司政权机构划分为行署、旗、峒三级,在宣慰司署那一级又分设为致仕宣慰司署、已袭宣慰司署和经历司署三个系列,它们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其自署职官分为土官、流官... 通过对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设置的情况及设置源流的探讨,可见湖广土司政权机构划分为行署、旗、峒三级,在宣慰司署那一级又分设为致仕宣慰司署、已袭宣慰司署和经历司署三个系列,它们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其自署职官分为土官、流官两大系统,内分文武两个职别。自署职官的形成深受明代卫所制度和清代绿营制度的影响,并糅合了以明代军职为主的明清兵制的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湖广土司 自署职官
下载PDF
明代湖北双籍进士的地域流动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传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与普通移民相比,明代湖北进士移民具有特殊性。迁出移民以官籍移民为主,普通移民以民籍移民为主。迁入移民以民籍移民为主,与普通移民一致。迁移时间主要在明代中后期,普通移民则在明初。迁出移民主要来源于今鄂东地区、江汉平原,迁入... 与普通移民相比,明代湖北进士移民具有特殊性。迁出移民以官籍移民为主,普通移民以民籍移民为主。迁入移民以民籍移民为主,与普通移民一致。迁移时间主要在明代中后期,普通移民则在明初。迁出移民主要来源于今鄂东地区、江汉平原,迁入移民主要来源于今江西,均与普通移民相同,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人们所熟知的"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迁出移民主要分布于今北京、山东与四川,其中民籍移民主要迁往四川,说明"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明代。迁入移民主要分布于今江汉平原、鄂东地区,普通移民则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湖北 双籍进士 “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
下载PDF
重庆潼南龙形土话探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海燕 黄丹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9-65,共7页
龙形镇又名茶店、茶店子,位于重庆市潼南县东北部。以龙形为中心,民主、檬子和古溪的廖家长沟等地所说的方言与重庆、潼南其它地方的方言差异很大,形成一个独特的方言岛,当地人又称其为“龙形土话”或者“神州话”。对龙形土话中常用语... 龙形镇又名茶店、茶店子,位于重庆市潼南县东北部。以龙形为中心,民主、檬子和古溪的廖家长沟等地所说的方言与重庆、潼南其它地方的方言差异很大,形成一个独特的方言岛,当地人又称其为“龙形土话”或者“神州话”。对龙形土话中常用语的读音、词汇、语法现象进行探讨,认为“龙形土话”是“老湖广话”的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形土话 老湖广话 神州话 归属
下载PDF
清代湖广土司自署职官系统运行状态初探——主要以容美土司康熙42年事为基础 被引量:2
18
作者 成臻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1-15,共5页
清代湖广土司自署职官系统具体运行状态中土司衙署办公存在有不确定性 :致仕宣慰使钳制已袭宣慰使并使其衙署成为执行机构 ,衙署按一定礼数接待贵宾 ,其每一次行动均牵扯到各旗 ,宣慰使衙署及中军五营均能很好使用旗的功能 ;经历司从属... 清代湖广土司自署职官系统具体运行状态中土司衙署办公存在有不确定性 :致仕宣慰使钳制已袭宣慰使并使其衙署成为执行机构 ,衙署按一定礼数接待贵宾 ,其每一次行动均牵扯到各旗 ,宣慰使衙署及中军五营均能很好使用旗的功能 ;经历司从属于宣慰司 ,有一定文化修养见过世面的舍把出自经历衙署 ,颇得土司信任和各旗尊祟 ,在土司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多事象迥异于整个大西南地区 ,与湖广土司所处的最接近中原的独特地理位置、深受中原政治影响以及本地土司封闭的地理环境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美土司 康熙42年 清代 湖广土司 自署职官系统 运行状态 地理环境 政治影响 舍把
下载PDF
巴渝建筑的场所精神——重庆湖广会馆营造特色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兴国 袁晓菊 《住区》 2017年第2期40-47,共8页
重庆湖广会馆是清代乾隆时期形成的会馆建筑群。在长江水运码头集中成片地营建会馆建筑,是巴渝城镇繁荣兴盛的码头文化反映;适应复杂地形的会馆选址布局与空间环境创造,蕴藏着丰富的巴渝建筑场所精神;湖广会馆包容创新的建筑空间形态,... 重庆湖广会馆是清代乾隆时期形成的会馆建筑群。在长江水运码头集中成片地营建会馆建筑,是巴渝城镇繁荣兴盛的码头文化反映;适应复杂地形的会馆选址布局与空间环境创造,蕴藏着丰富的巴渝建筑场所精神;湖广会馆包容创新的建筑空间形态,构成了独特的巴渝地域建筑风格特征;不受时空地域约束的建筑装饰技术与艺术,展示了巴渝地域独特魅力的建筑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建筑 场所精神 湖广会馆 营造特色
下载PDF
四川官话影疑母的演变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博洋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327,共14页
当代四川官话的影疑母体现出双向合流的特点。疑母字的演变比影母复杂,先以开合为标准两分,后鼻音声母在合口前脱落;再以洪细为标准两分,开口细音字变为舌面鼻音。其音变发生在近代二等介音?→i之前,早于近代官话四呼格局形成,因此二等... 当代四川官话的影疑母体现出双向合流的特点。疑母字的演变比影母复杂,先以开合为标准两分,后鼻音声母在合口前脱落;再以洪细为标准两分,开口细音字变为舌面鼻音。其音变发生在近代二等介音?→i之前,早于近代官话四呼格局形成,因此二等的齐齿呼与三、四等的齐齿呼走向不同,只引入四呼概念不能周延地描述疑母的语音史演变。影母字以后接是否为高元音为标准两分,前者喉塞音声母脱落,后者喉塞音变为后鼻音。以中古的“等”为维度考察,影、疑母三、四等字的演变方向并不一致。四川官话影、疑母的分合与湖广方言关系密切,属于两地方言的共享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官话 影母 疑母 湖广官话 共享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