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of of God’s Nonexistence
1
作者 Duane Altheid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9年第8期491-496,共6页
This philosophical letter draws logical consequences from God’s definition as “unconditional love.” These consequences cast doubt on God’s existence. If God doesn’t exist, if we are really alone, then what really... This philosophical letter draws logical consequences from God’s definition as “unconditional love.” These consequences cast doubt on God’s existence. If God doesn’t exist, if we are really alone, then what really matters is our love, wisdom, and compassion for each 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ditional love God’s chosen people NATIVE AMERICANs world history RANDOMNEss lawfulness quantum mechanics TOLsTOY
下载PDF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hanghai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2
作者 Shanghai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Voice of Friendship》 2016年第4期30-,共1页
Founded on September 13,1956,the Shanghai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SPAFFC)is one of the first local branche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 Founded on September 13,1956,the Shanghai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SPAFFC)is one of the first local branche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In its 60-year history,it has been committed to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regions.It is proud to say that 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hanghai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原文传递
肇庆回族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3
作者 刘梓琳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0-34,共5页
肇庆地处粤桂交界,历史上曾长期汇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清初以来,一些原籍山东、陕西、浙江等地区的回族官兵奉公南下驻防,在肇庆形成本地的回族家族及聚居区。近代以来,随着广州、中国香港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肇庆回族... 肇庆地处粤桂交界,历史上曾长期汇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清初以来,一些原籍山东、陕西、浙江等地区的回族官兵奉公南下驻防,在肇庆形成本地的回族家族及聚居区。近代以来,随着广州、中国香港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肇庆回族迁居穗港两地,肇庆的回族聚居区规模有所变化。时至今日,肇庆依然有一部分本地回族群众聚居,与广州、中国香港的回族群众多有来往。肇庆回族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符合中华民族交融、交往的历史规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广东的历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庆 回族 聚居区 发展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审计考论 被引量:8
4
作者 方宝璋 何瑞铧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中央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设有审计机构,一些部门和单位内部设置审计机构或人员,全国各大中城市有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从事审计执业活动。与此相适应,中央至地方各省制定颁布了一些审计法规作为审计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中央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设有审计机构,一些部门和单位内部设置审计机构或人员,全国各大中城市有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从事审计执业活动。与此相适应,中央至地方各省制定颁布了一些审计法规作为审计监督的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审计在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由于经济体制的限制和思想上的认识不足,至1956年,政府审计机构被财政监察机构取代,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被取消。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审计也表明特定历史时期的审计模式的发展受制于该时期的经济体制、思想认识,是经济体制、思想认识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财政监督
下载PDF
元代回回人分布补考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晓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文根据元代清真寺建立的比较可靠的资料,补充了杨志玖先生《回回人的东来和分布》一文考证所得之外的6个元代回回人的分布地点:怀庆路(今沁阳市)、济南路(今济南市)、益都路(今青州市)、平江路(今苏州市)、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区)、... 本文根据元代清真寺建立的比较可靠的资料,补充了杨志玖先生《回回人的东来和分布》一文考证所得之外的6个元代回回人的分布地点:怀庆路(今沁阳市)、济南路(今济南市)、益都路(今青州市)、平江路(今苏州市)、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区)、福州路(今福州市)。所考进一步丰富了元代"回回遍天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人 元代回回人分布 清真寺
下载PDF
新疆回族历史辨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树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41-46,共6页
回族定居新疆的历史始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后,学术界将新疆回族的源头追溯至唐代或元代的观点有误。新疆回族的分布特点虽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回族一样呈"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格局,但其形成原因却与内地... 回族定居新疆的历史始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后,学术界将新疆回族的源头追溯至唐代或元代的观点有误。新疆回族的分布特点虽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回族一样呈"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格局,但其形成原因却与内地诸省区不尽相同,与清代的民族隔离政策、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回族 回族历史 回族迁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回族新闻界国民外交考察——从《醒回篇》到《月华》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成鸣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在清末民初的国民外交运动中,新闻界不断努力拓展渠道。1908年第一份回族报刊《醒回篇》的创办便处于国民外交的背景下,成立于日本东京的留东清真教育会是报刊的依托团体。社会团体在回族报刊从产生到辉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民族危难之际... 在清末民初的国民外交运动中,新闻界不断努力拓展渠道。1908年第一份回族报刊《醒回篇》的创办便处于国民外交的背景下,成立于日本东京的留东清真教育会是报刊的依托团体。社会团体在回族报刊从产生到辉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民族危难之际,成为回族新闻界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依托,也是开展国民外交的重要策源地和活动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回篇》 《月华》 回族新闻界 国民外交
下载PDF
国史研究中的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程中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6-62,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门新兴的重要学科。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并引导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国史,就可以做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切实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特点,要确立一根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门新兴的重要学科。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并引导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国史,就可以做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切实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特点,要确立一根研究的主线,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错误,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要公正客观地对待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研究 理论与方法
下载PDF
中国建筑学会60年史略——从机构史视角看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亦师 《新建筑》 201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成立至今已60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在新中国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建筑界重要的学术机构。从机构史角度,研究其设置的背景及其性质、宗旨、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揭示其在新中国城乡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文... 成立至今已60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在新中国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建筑界重要的学术机构。从机构史角度,研究其设置的背景及其性质、宗旨、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揭示其在新中国城乡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13名健在的学会重要成员和历届领导班子成员的口述访谈,将建筑学会60年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建筑学会的机构演变不但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政策的变化,而且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其研究利于拓宽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学会 60年 机构史 新中国 中国现当代建筑
下载PDF
贵州民族建筑的历史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麻勇斌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9-43,共15页
贵州民族建筑极富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它的外在之美多存在于形态,内在价值多存在于历史。它蕴藏的历史信息主要特点是:大型建筑与民族治理政权存在对应关系,村寨规模与民居精美程度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对应关系,保存较为完好的规模较大... 贵州民族建筑极富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它的外在之美多存在于形态,内在价值多存在于历史。它蕴藏的历史信息主要特点是:大型建筑与民族治理政权存在对应关系,村寨规模与民居精美程度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对应关系,保存较为完好的规模较大村寨与某些重要历史事件存在对应关系;民居形态深受蜀、湘、浙、徽等区域民居建筑的影响;民族村寨的选址映射着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和少数民族的生存境况;规模较小又不在水道和驿道沿线的民族村寨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历史事件的深刻影响;嵌入性的民族村寨是某些重大历史的"事件锁定";作为危时存身的山屯洞堡,与当地人杰存在密切关系。贵州民族建筑发展史有四个重要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建筑 历史 国家战略 对应关系 事件锁定
下载PDF
邓实与“新史学”思潮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忠良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8-31,共4页
邓实是晚清著名的报人、国粹学派的代表,知名学者,一生以创办《政艺通报》和《国粹学报》而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份刊物上,邓实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体现了邓实对他那个时代的体认。其中,就有他对梁启超倡导的“史界革命”的回应,并在“民史... 邓实是晚清著名的报人、国粹学派的代表,知名学者,一生以创办《政艺通报》和《国粹学报》而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份刊物上,邓实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体现了邓实对他那个时代的体认。其中,就有他对梁启超倡导的“史界革命”的回应,并在“民史”方面进行了切实而有效的探索,在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中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实 史界革命 民史 新史学思潮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的书写——方法论视域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树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6,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大理论成果。同70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值得大书特书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也值得大书特书。根据以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书写经验,特别提出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大理论成果。同70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值得大书特书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也值得大书特书。根据以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书写经验,特别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书写的方法论问题。本文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方法论原则是:把握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总体”、实现理论存在形态的合理转化、重视“理论事件”的理论发展意义、理论创新主体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 书写方法论
下载PDF
开辟体育史研究素材的新领域——兼谈构建新中国体育史研究的新体系
13
作者 周超群 何明辉 胡祖荣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1,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体育史学者的研究重点。当时人与后来者、亲历者与旁观者、记者和学者的共同撰述,有利于为读者构筑一个真实的中国当代体育史图景,相关史学研究者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催生客观、全面、深...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体育史学者的研究重点。当时人与后来者、亲历者与旁观者、记者和学者的共同撰述,有利于为读者构筑一个真实的中国当代体育史图景,相关史学研究者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催生客观、全面、深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研究素材 研究领域
下载PDF
古代回回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光文 《保山师专学报》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回族在元代初步形成,明代进一步发展,到清朝最终形成,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大分散、小集聚”的局面。回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回族 中国历史 贡献 杰出人物
下载PDF
建国初期党的民生政策观察
15
作者 郭云 张泽一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7期93-99,共7页
关注民生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和最终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建国初期,我们党就提出并实施了&... 关注民生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和最终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建国初期,我们党就提出并实施了"安顿其身而鼓舞其心"民生建设思想。实践证明,这种民生建设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十分必要,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对于我国目前凸显"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教育 民生建设 民生政策
下载PDF
人民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设计
16
作者 丁留宝 胡云 张洁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2-86,共5页
把人民史观渗透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设计应成为深化专题教学课改的重要取向,这不仅在于人民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同时还是我们把脉历史发展进程与方向的重要视角与依据。在这一过... 把人民史观渗透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设计应成为深化专题教学课改的重要取向,这不仅在于人民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同时还是我们把脉历史发展进程与方向的重要视角与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认为通过阶级分析法来厘清民众立场,政策解读来分析民心向背以及制度架构分析来探讨民力积聚作用等三个维度的教学内容安排,不仅能把人民史观契合于教学中,更重要是为我们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历史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对晚清云南、甘肃回民起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永福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云南杜文秀起义与甘肃回民起义是有别于农民起义的一种斗争类型 ,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内涵 ;近代以来后人对回民起义的反思并没有到位 ,回民起义事实上是当时当地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产物 ;因此 ,采取新的研究视角 ,拓展理论视野 ,突破原... 云南杜文秀起义与甘肃回民起义是有别于农民起义的一种斗争类型 ,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内涵 ;近代以来后人对回民起义的反思并没有到位 ,回民起义事实上是当时当地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产物 ;因此 ,采取新的研究视角 ,拓展理论视野 ,突破原有的研究理论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文秀起义 甘肃回民起义 再认识
下载PDF
历史上河湟地区回族与蒙古族的社会交往
18
作者 马燕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中国历史上,回族与蒙古族的社会交往源远流长,频繁密切。河湟地区回族与蒙古族的社会交往不仅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而且在经济贸易中形成了一种互补共生型的经济结构形态。
关键词 河湟地区 回族 蒙古族 社会交往 互补共生型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回族社团与共和政体构建
19
作者 丁明俊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5-12,共8页
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民国及提出"五族共和",激发了回族民族意识的觉醒,许多社团组织曾发起争取国大代表、参议员、立法委员回族名额活动,积极参与共和政体构建。特别是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中国伊斯兰教青年会、中国回教协会在... 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民国及提出"五族共和",激发了回族民族意识的觉醒,许多社团组织曾发起争取国大代表、参议员、立法委员回族名额活动,积极参与共和政体构建。特别是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中国伊斯兰教青年会、中国回教协会在政治参与活动中起了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回族社团 国大代表
下载PDF
王夫之《读通鉴论》所见儒家“愚民”思想探析
20
作者 刘海霞 石磊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7-72,共6页
王夫之《读通鉴论》认为,尊君是治道的基石,世族豪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君权起到了抗衡和制约作用,君子人格即贵族精神荷载着道统。尊卑等级对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因而需设君民之大防,使天子之令不直接落实到地方百姓,以门阀取代科举... 王夫之《读通鉴论》认为,尊君是治道的基石,世族豪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君权起到了抗衡和制约作用,君子人格即贵族精神荷载着道统。尊卑等级对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因而需设君民之大防,使天子之令不直接落实到地方百姓,以门阀取代科举来阻止民间精英的上达。这些表明王夫之史论中有浓厚的愚民思想,然而这一思想与生民思想并行不悖,由此可知儒家的重心既不在尊君,也不在生民,其所关注的是"君—民"秩序天平的平衡。这一思想体系与农业宗法社会的特点相适应,而其中蕴含的伦理思考具有普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读通鉴论》 愚民 尊君 “君—民”秩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