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认知诗学看《冷斋夜话》禅诗修辞对《诗经》的格义
1
作者 何和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75-177,共3页
佛家既有出世也有入世,甚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中国化及世俗化过程中,受到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方便说法而对《诗经》等有所格义,尤其是宋代的禅诗修辞等方面。以惠洪《冷斋夜话》为例,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借鉴桐城姚鼐之法进... 佛家既有出世也有入世,甚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中国化及世俗化过程中,受到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方便说法而对《诗经》等有所格义,尤其是宋代的禅诗修辞等方面。以惠洪《冷斋夜话》为例,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借鉴桐城姚鼐之法进行分类、鉴赏及考证,通过对禅林笔记中的禅诗修辞进行结构分析、情思体悟及格义探讨,可以发现:禅与诗关系密切,且佛家存在禅诗修辞,源自《诗经》格义而非古印度,具有自身特点及意义,综合“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而成“不执文字”,在继承儒家对偶、新用、方言、用典、婉曲、夸张、比喻、反语等手法时,又融入禅语、禅理及禅悦而有所发展。希望对地方禅诗的研究及佛儒二家关系的探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惠洪《冷斋夜话》 地方禅诗 修辞 《诗经》 格义
下载PDF
规模东坡——宋僧惠洪在海南的“补东坡遗”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裕锴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2-26,共5页
惠洪一生崇拜苏轼,其《石门文字禅》中化用苏轼诗句诗意一千多处,其文论主张也与苏轼如出一辙。惠洪在苏轼北归十年后被流放海南,写下“补东坡遗”诗七首,补足苏轼在海南当写而未写的内容。这种“补遗”方式可能受到苏辙《补子瞻送姜唐... 惠洪一生崇拜苏轼,其《石门文字禅》中化用苏轼诗句诗意一千多处,其文论主张也与苏轼如出一辙。惠洪在苏轼北归十年后被流放海南,写下“补东坡遗”诗七首,补足苏轼在海南当写而未写的内容。这种“补遗”方式可能受到苏辙《补子瞻送姜唐佐秀才》诗的启发,但在时间、地点、数量、性质和艺术手法上有所不同。“补东坡遗”是惠洪对当代文豪、前辈诗人作品的续写补写,显示出他“规模东坡”的创作心理,对于我们了解苏轼和惠洪在海南的活动轨迹和创作理念,都有一定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洪 苏轼 “补东坡遗” 海南
下载PDF
典范与传统:惠洪与中日禅林的“潇湘八景”书写 被引量:9
3
作者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80,共10页
本文旨在讨论"潇湘八景"诗在中日禅林里的书写情况。首先探究惠洪的"有声画"(诗)与宋迪"无声句"(画)之间的经典对话,然后指出惠洪的"潇湘八景"诗的典范性为中日禅林所共同认可,其书写范式为日... 本文旨在讨论"潇湘八景"诗在中日禅林里的书写情况。首先探究惠洪的"有声画"(诗)与宋迪"无声句"(画)之间的经典对话,然后指出惠洪的"潇湘八景"诗的典范性为中日禅林所共同认可,其书写范式为日本五山禅僧所仿效。由此考察统计五山禅林"潇湘八景"诗的创作规模,并分析其书写传统的形成。最后探讨"潇湘八景"诗入禅的文化背景,其诗的禅意化与"文字禅"观念的流行同步,其书写传统可视为"文字禅"影响下中日文学艺术交流的一个绝佳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八景 宋迪 惠洪 中日禅林 五山诗僧 文字禅
下载PDF
“夺胎”与“转生”的信仰——关于惠洪首创作诗“夺胎法”思想渊源旁证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裕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考察佛教术语"夺胎"的具体含义与相关的"转生"观念,以及该观念在北宋佛教界的流行,并结合惠洪关于四位高僧和士大夫夺胎转生的神话书写进行辨析发现,从思想渊源上看,诗文"夺胎法"确由惠洪首创。
关键词 夺胎 转生 惠洪 夺胎法
下载PDF
论宋代诗僧创作的杰出成就——以道潜、仲殊、惠洪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郑群辉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6-32,共7页
僧人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与唐五代相比,宋代诗僧广拓了文学创作领域,在诗、词、散文、小说等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文学成就。其中道潜以诗闻名,惠洪以笔记散文奠定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仲殊则是词僧之冠。三位诗僧都能... 僧人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与唐五代相比,宋代诗僧广拓了文学创作领域,在诗、词、散文、小说等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文学成就。其中道潜以诗闻名,惠洪以笔记散文奠定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仲殊则是词僧之冠。三位诗僧都能在某一领域立定脚跟,颇有造诣,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治文学史者宜予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僧 道潜 仲殊 惠洪 艳词 笔记小品
下载PDF
身本缁徒 好为绮语——论北宋诗僧惠洪其人其词
6
作者 陶友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54-56,共3页
宋代诗僧惠洪一生历经坎坷,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身为缁徒,却放浪不羁,不守佛门戒律。奔走于张商英、郭天信等权贵门下。他虽才思敏捷,著述丰富,但又好为绮语。他的词虽不多,但仍是了解其思想的重要材料。他的词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写的是僧... 宋代诗僧惠洪一生历经坎坷,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身为缁徒,却放浪不羁,不守佛门戒律。奔走于张商英、郭天信等权贵门下。他虽才思敏捷,著述丰富,但又好为绮语。他的词虽不多,但仍是了解其思想的重要材料。他的词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写的是僧侣生活的清苦孤寂,另一类写的是对红尘俗世的向往和眷恋。它们矛盾而和谐地统一在惠洪的作品中,昭示了一个潜心佛法又不忘红尘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洪 缁徒 绮语
下载PDF
现代汉语异形词的整理规范问题例说
7
作者 舒韶雄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8-51,共4页
异形词的存在,给书面语的使用增加了负担,给汉语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带来了困难,影响了语言文字交际功能的发挥。异形词的整理规范是汉字规范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关乎如何正确运用语言的实际问题。从学理和语言使用的实际出发,... 异形词的存在,给书面语的使用增加了负担,给汉语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带来了困难,影响了语言文字交际功能的发挥。异形词的整理规范是汉字规范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关乎如何正确运用语言的实际问题。从学理和语言使用的实际出发,"恢宏、恢弘、恢闳、恢纮"、"自曝、自暴、自爆"这两组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应分别选用"恢宏"、"自曝"作为推荐词形立目并做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词 恢宏 自曝 整理规范
下载PDF
非僧非俗 多才多难——解读北宋诗僧惠洪
8
作者 邹心平 《宜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6-70,共5页
北宋诗僧惠洪是个迷一样的人。作为持戒僧工,惠洪曾四次入狱;作为诗僧,惠洪好为“绮美不忘情之语”。是僧是俗,或赋或作,惠洪让人当时及后世揣摸不透。
关键词 惠洪 在欲行禅 多才多难
下载PDF
“事事无碍”、“文字禅”与释惠洪的诗风
9
作者 潘建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华严四祖澄观创立的"四法界说"是华严宗法界观的典型表述,其中"事事无碍"处于最高法界。作为禅宗黄龙派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释惠洪深受"事事无碍"说影响,同时又标举"文字禅"理论,使其诗不回避... 华严四祖澄观创立的"四法界说"是华严宗法界观的典型表述,其中"事事无碍"处于最高法界。作为禅宗黄龙派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释惠洪深受"事事无碍"说影响,同时又标举"文字禅"理论,使其诗不回避日常的饥餐困眠而平俗率易,不舍声色而"好为绮语"。在他人生困厄时,"事事无碍"给他以理念支撑,苏轼在禅与诗的融合上又为他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典范。释惠洪不单从禅宗那里有了精神慰藉,也在文艺上找到了精神家园。他虽然未能使佛教再度兴盛,却给诗与禅的结合,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是对中国近古诗学的一个不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事无碍” “文字禅” 释惠洪 诗风
下载PDF
论释惠洪对陶渊明接受的承袭与创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莜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4-46,共13页
北宋诗僧释惠洪推崇陶渊明诗文,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惠洪结合“文字禅”理论对“无弦琴”的双重玄学意蕴进行的解读,契合陶渊明的玄学思维以及魏晋“言意之辨”的思想内涵。在诗文风貌评价上,他首次提出“彭泽诗中图画”的创... 北宋诗僧释惠洪推崇陶渊明诗文,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惠洪结合“文字禅”理论对“无弦琴”的双重玄学意蕴进行的解读,契合陶渊明的玄学思维以及魏晋“言意之辨”的思想内涵。在诗文风貌评价上,他首次提出“彭泽诗中图画”的创见,为后代陶渊明诗意题材绘画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惠洪性格率真,赞赏陶渊明委心从性、为人真诚、洞见守节的“坦率”人格。他对陶渊明的接受,既与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主流意识趋同,也有另辟新见之处,体现出宋代三教合流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学 文学接受史 惠洪 陶渊明 无弦琴 诗中图画 三教合流
下载PDF
惠洪生平与诗风变化研究
11
作者 王骞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惠洪一生可谓起伏不定,多彩亦多难。少年出家轻狂烂漫,成年被逐游历四方,中年荣辱反复沧海桑田,晚年正值靖康之变躬逢战乱。随着挫折的增多和对佛教认识的加深,他的自我身份认知也经历了由普通的文人士子而渐趋诗人与僧人合一的变化历... 惠洪一生可谓起伏不定,多彩亦多难。少年出家轻狂烂漫,成年被逐游历四方,中年荣辱反复沧海桑田,晚年正值靖康之变躬逢战乱。随着挫折的增多和对佛教认识的加深,他的自我身份认知也经历了由普通的文人士子而渐趋诗人与僧人合一的变化历程。独特的生平经历和前后不一致的自我身份认定导致他的诗歌的内容风格不断变化。其诗风年轻时俊逸轻艳,成年时豪放大气,中年时朴素坦易,晚年时老健从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洪 诗僧 身份认知 诗风变化
下载PDF
法眼看世界:佛禅观照方式对北宋后期艺术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裕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7,共10页
佛教禅宗观照世界的独特方式对北宋后期诗人观察认识世界的审美眼光颇有启发。本文讨论了宋诗人在佛禅哲学背景下所产生的若干全新的诗学概念和艺术观念,如由“万法平等”观生发出“妙观逸想”,将“周遍含容”观表述为“如春在花”,以... 佛教禅宗观照世界的独特方式对北宋后期诗人观察认识世界的审美眼光颇有启发。本文讨论了宋诗人在佛禅哲学背景下所产生的若干全新的诗学概念和艺术观念,如由“万法平等”观生发出“妙观逸想”,将“周遍含容”观表述为“如春在花”,以“如幻三昧”解释艺术幻觉,以“转物”思想强化拟人主义,由“六根互通”转化为“出位之思”,进而从“法眼”与“诗眼”相通的角度揭示了北宋后期诗学的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禅观照方式 审美眼光 诗学概念 艺术观念 北宋后期诗人 惠洪
原文传递
论宋释惠洪的“好为绮语”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自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本文对惠洪所作“绮语”的整体面貌作了详细的分析 ,并指出惠洪所作“绮语” ,是其狎妓纳妾生涯在其诗词作品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其“好为绮语”、狎妓纳妾之举 ,既深受前代和宋代僧侣淫风的影响 ,也是他对“在欲行禅”说这一佛学理论... 本文对惠洪所作“绮语”的整体面貌作了详细的分析 ,并指出惠洪所作“绮语” ,是其狎妓纳妾生涯在其诗词作品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其“好为绮语”、狎妓纳妾之举 ,既深受前代和宋代僧侣淫风的影响 ,也是他对“在欲行禅”说这一佛学理论的自觉实践。实际上 ,惠洪正是要通过这种不可思议的“忽规绳”的方式 ,在欲海中实现对“欲”的超越 ,以求得心灵的解脱 ,达到“圆成普会”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洪 纳妾 自觉 学理 间接 诗词作品 佛学 反映 心灵 解脱
原文传递
惠洪与换骨夺胎法——一桩文学批评史公案的重判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裕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98,共18页
本文对历来公认为黄庭坚提出的“夺胎换骨”说发表异议。作者以惠洪的著作为内证,以宋人文献为外证,证明“夺胎换骨”的原名应为“换骨法”与“夺胎法”,是惠洪总结的若干种作诗法中的两种,与黄庭坚无关,不能视为黄氏的诗论。
关键词 文学批评史 黄庭坚 “夺胎换骨” 惠洪 诗歌创作 “换骨法” “夺胎法”
原文传递
再论“夺胎换骨”说的首创者——与周裕锴兄商榷 被引量:13
15
作者 莫砺锋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9-109,共11页
本文对周裕锴《惠洪与换骨夺胎法》一文提出商榷。作者认真检查了周文的论证,认为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尚无法否定黄庭坚首创“夺胎换骨”说的旧说。文章沿着周文的思路展开论证,首先以惠洪著作的内证入手,证明惠洪著作中并不存在他首创... 本文对周裕锴《惠洪与换骨夺胎法》一文提出商榷。作者认真检查了周文的论证,认为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尚无法否定黄庭坚首创“夺胎换骨”说的旧说。文章沿着周文的思路展开论证,首先以惠洪著作的内证入手,证明惠洪著作中并不存在他首创此说的坚确证据。其次从宋人文献的外证入手,证明此说在惠洪之前已有人记录,且宋人引此说者也明言其为黄氏所创。结论是:“夺胎换骨”说确是黄氏首创,惠洪则是较早的引述者,周文之翻案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胎换骨” 首创者 诗法 惠洪 黄庭坚 《冷斋夜话》 文献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