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water level simulation for crane habitat optimization in Xianghai Nature Reserve
1
作者 ZHANG Yanhong 1 ,DENG Wei 1 ,LIU Zhaoli 1 ,ZHANG Shuwen 1 ,ZHAI Jinliang 2 (1. Northeast Inst.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CAS, Changchun 130012, China 2. Bureau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S, Beijing 100864,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3年第2期187-194,共8页
The probability of crane living in reedy wetlands can reach 100%, at the same time, the area of reed, the water level and adjacent water area are main factors which control the crane'... The probability of crane living in reedy wetlands can reach 100%, at the same time, the area of reed, the water level and adjacent water area are main factors which control the crane's habitat selection. We all know that all these factors are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For the Xianghai wetland safety and to protect the Xianghai wetland habitat of crane, this paper has mainly identified a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The wetland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from the TM images, which reflect the whole wetland landscape and are very important for bo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 of the earth system and positioning analysis in GIS database that is automatically extracted from DEM. The DEM for Xianghai characteristics of topography is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GRID SUBMODULE, applying the GIS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level and the reed area below the water level and the rating distribution maps of reed area above water level is established. When the water level reaches the altitude of 165 m, the reed area, 981.2 ha is maximum, i.e., the water level of 165 m is the opti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ne habitat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of water level Xiang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LC number:Q958.1
下载PDF
辉河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2
作者 马悦 张雨晴 +5 位作者 孙雪莹 郭瑞萍 吴志坚 吕泓学 吴庆明 张剑飞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为掌握繁殖期白枕鹤(Grus vipio)栖息地适宜情况,2021年4—6月和2022年5—6月基于白枕鹤分布位点,利用MaxEnt模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21年白枕鹤的训练数据AUC值为0.971,测试数据AU... 为掌握繁殖期白枕鹤(Grus vipio)栖息地适宜情况,2021年4—6月和2022年5—6月基于白枕鹤分布位点,利用MaxEnt模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21年白枕鹤的训练数据AUC值为0.971,测试数据AUC值为0.970;2022年训练数据AUC值为0.974,测试数据AUC值为0.972,结果均大于0.900,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均达到优秀水平。(2)不同年度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2021年主要为归一化植被指数、距道路距离和土壤亮度,2022年主要为土壤湿度、海拔和土壤亮度。(3)不同年度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面积有差异,2021年为1679 hm^(2)(最适和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75、160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48%),2022年适宜面积较大,为8473 hm^(2)(最适和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56、841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4%)。辉河保护区内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面积有限,且不连续、连通度较低,人类活动对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的利用存在干扰,建议保护区在白枕鹤繁殖期限制区内人类活动,减少对白枕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栖息地适宜性 繁殖期 白枕鹤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3
作者 马竞一 和霞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215-218,共4页
以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态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及优势定位,从挖掘自身资源、整合周边资源出发,提出发展路径,分别是实施“以保护黑颈鹤种群为主体,联动外围,辐射周边”发展规划,塑造“鹤舞雅江... 以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态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及优势定位,从挖掘自身资源、整合周边资源出发,提出发展路径,分别是实施“以保护黑颈鹤种群为主体,联动外围,辐射周边”发展规划,塑造“鹤舞雅江,赏高原圣湖,寻人间净土”主题形象定位,按地域和需求恰当定位旅游客源市场,确立“打造世界级人鹤和谐共生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方向,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六核”生态旅游空间布局,建设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以期促进黑颈鹤保护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发展路径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婉婷 杨文慧 吴承照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0期49-56,共8页
【目的】开展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和管控,是实现新阶段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精准化、适应性管理的基础,但目前分区方法对于保护对象行为需求,人-野生动物关联性、动态性、适应性认识仍有限。【方法】基于现代生态系统管理理论,采用Max... 【目的】开展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和管控,是实现新阶段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精准化、适应性管理的基础,但目前分区方法对于保护对象行为需求,人-野生动物关联性、动态性、适应性认识仍有限。【方法】基于现代生态系统管理理论,采用MaxEnt物种分布模型和多种空间分析模型方法,对保护野生动物行为及保护需求,以及与人类行为空间交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分区管控的行为分析方法(behavior-based approach for refined zoning and management,BAZM)。【结果】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鹤系统为例,识别出黑颈鹤夜栖地最小接近距离400 m缓冲区及重要湿地恢复区为核心保护区;辨识出保护区45%面积为生境维护区,保证黑颈鹤主要觅食区食源安全和维持人鹤共生系统,将文化体验区、风景展示区、传统生产区、综合服务区共同划定为一般控制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外围协调区,协调黑颈鹤区域越冬和迁徙安全;最终提出3+N的细化分区以及精准化管控和适应性管理策略。【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规划理论方法、推动精准化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生态系统管理 行为分析法 适应性管理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生境变化及其繁殖容量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胡远满 舒莹 +3 位作者 李秀珍 王凌 李玉祥 杨玉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2,共6页
运用面积转换矩阵和景观指数对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生境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丹顶鹤繁殖生境的面积不断减小 ,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强 ,生境质量不断下降。生境质量的变化将直接引起在该地区丹顶鹤繁殖数... 运用面积转换矩阵和景观指数对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生境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丹顶鹤繁殖生境的面积不断减小 ,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强 ,生境质量不断下降。生境质量的变化将直接引起在该地区丹顶鹤繁殖数量的变化 ,从 1989~1998年 ,在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繁殖的丹顶鹤数量逐年下降 ,丹顶鹤的繁殖容量日益减小 ,原因是道路和油井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繁殖生境 繁殖容量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莫莫格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白鹤停歇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相桂权 张洪岩 +5 位作者 吴景才 于国海 孔维尧 吴志刚 山广茂 王海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31,共6页
对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及其对停歇白鹤种群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3年间,保护区内农田、人工林、村庄、草地和沼泽的面积趋于减少,而盐碱地、浅水泡、水库和河流的面积呈增加趋势;随着降雨量的增加... 对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及其对停歇白鹤种群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3年间,保护区内农田、人工林、村庄、草地和沼泽的面积趋于减少,而盐碱地、浅水泡、水库和河流的面积呈增加趋势;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农田、盐碱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而河流和沼泽面积随之显著增加.1983-2008年春季,在保护区停歇的白鹤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每年春季平均有(571.5±485.6)只白鹤在此停歇,春季最高历史记录出现在2008年,为2 148只.2000-2007年秋季,在莫莫格保护区停歇白鹤种群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种群数量为(495.6±429.4)只,2007年秋季种群数量最高,为1 485只.随着盐碱草甸面积的增加,停歇白鹤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r=-0.785,P=0.037);停歇白鹤种群数量与泡沼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796,P=0.032);农田、人工林、河流和水库面积变化对白鹤种群数量变化无显著影响.实施白鹤停歇地保护和恢复重建应重点加强对泡沼的保护和管理;另外,盐碱草甸为白鹤潜在的停歇生境,保护其完整性对白鹤停歇地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停歇地 种群动态 景观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HSI模型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2
7
作者 王志强 陈志超 郝成元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197-201,共5页
在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繁殖生境因子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丹顶鹤繁殖生境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对丹顶鹤的繁殖生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所建立的... 在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繁殖生境因子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丹顶鹤繁殖生境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对丹顶鹤的繁殖生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所建立的HSI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03年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适宜繁殖生境面积为385km2,次适宜繁殖生境面积为204km2,微适宜和非适宜繁殖生境面积合计为1510km2。丹顶鹤适宜繁殖生境呈条带状或块状分布,而且主要集中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利用HSI模型进行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生境适宜性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繁殖生境 适宜度指数模型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向海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境结构空间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艳红 邓伟 张树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725-3731,共7页
丹顶鹤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禽类,是向海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丹顶鹤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丹顶鹤的天然家园-沼泽湿地发生退化,其生存受到威胁,丹顶鹤的数量波动变化较大... 丹顶鹤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禽类,是向海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丹顶鹤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丹顶鹤的天然家园-沼泽湿地发生退化,其生存受到威胁,丹顶鹤的数量波动变化较大。为了有效地保护丹顶鹤有必要详细了解和掌握其生境结构的空间特征和变化特点,以了解丹顶鹤的生境动态。在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向海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境空间结构特征从景观特征、生境斑块空间关系和生境破碎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景观斑块面积、周长、斑块大小以及斑块密度等描述保护区景观格局基本特征。利用斑块的邻接边界长度和斑块间隙指数分析丹顶鹤生境———沼泽斑块的空间邻接关系和聚集程度,数据表明沼泽斑块与人类活动频繁的耕地邻接较为紧密,而自身的间隙指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明显增大趋势。分析了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活动影响所造成的丹顶鹤生境斑块的空间破碎化程度。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沼泽生境自身条件的限制,研究区内物理性破碎化减少的生境面积为2039.6 hm2,人为破碎化(居民地和道路)减少的生境面积为3845.1 hm2,这样研究区内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为13680.1 hm2,可见人类活动对丹顶鹤生境影响很大。研究为保护区内丹顶鹤物种的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结构 空间特征分析 丹顶鹤 向海自然保护区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向海自然保护区鹤类生境优化水位的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艳红 刘兆礼 +2 位作者 邓伟 张树文 翟金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3-270,共8页
芦苇面积,苇下水位变动和邻近水域大小等是影响鹤类生境选择的重要因子,通过建立向海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将其与从遥感影像上获取的向海湿地景观信息在ARC/INFO模块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建立了水位与芦苇分布的动态关系。通过模拟得... 芦苇面积,苇下水位变动和邻近水域大小等是影响鹤类生境选择的重要因子,通过建立向海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将其与从遥感影像上获取的向海湿地景观信息在ARC/INFO模块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建立了水位与芦苇分布的动态关系。通过模拟得出:当湿地水位达到165 m时,鹤类可选择的生境面积最大,为981.2hm2。此外,本文还模拟了不同水位以上芦苇面积的等级分布规律。该模拟结果对于向海自然保护区鹤类生境的优化管理及主要供水源向海水库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自然保护区 鹤类生境 水位模拟 芦苇 遥感影像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期黑颈鹤调查 被引量:14
10
作者 窦亮 李华 +3 位作者 李凤山 张曼 郑志荣 冉江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0-773,共4页
于2012年5-9月,对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287只黑颈鹤,其中5月70只,包括繁殖鹤群18对36只(占51.4%),3只以上的非繁殖鹤群3群27只(群体大小分别是4只、8只和15只),占... 于2012年5-9月,对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287只黑颈鹤,其中5月70只,包括繁殖鹤群18对36只(占51.4%),3只以上的非繁殖鹤群3群27只(群体大小分别是4只、8只和15只),占38.6%,单只鹤7只(占10.0%)。7月份观察记录到黑颈鹤121只,繁殖鹤群有41对82只,占观察数量97只(除幼鹤外)的84.5%,单只鹤群3只,占3.1%,3只以上的非繁殖鹤群1群,12只,占12.4%,其余为幼鹤24只。9月份共观察记录96只(其中14只幼鹤),繁殖鹤群有38对,76只,占观察数量82只(除幼鹤外)的92.7%,单只鹤1只,占1.2%,3只以上的非繁殖鹤群1群,由5只个体组成,占6.1%。与之前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到的黑颈鹤分布区范围没有大的变化。整体上看,保护区内黑颈鹤的主要繁殖栖息地在尧拉乔、纳勒乔、纳洛乔一带和热尔大坝的哈丘湖、措拉坚、花湖等湖泊及湖滨沼泽。建议在这两个区域设置固定样地进行长期监测,并且在保护区内限制放牧强度,核心区内严禁放牧,调节好草场的季节性利用,使湿地生态系统得以合理的恢复使用,从而保护黑颈鹤及其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数量 分布 保护 若尔盖湿地
下载PDF
向海自然保护区鹤类生境优化的水量调控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艳红 邓伟 +1 位作者 刘兆礼 张树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0,共3页
在基于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水位达到 16 5m ,鹤类可选择生境面积最大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利用区域水量平衡原理 ,计算了为维持这块鹤类生境面积的健康存在 ,需要从对向海自然保护区起重要水源调控功能的向海水库调出的水量 ,并根据研... 在基于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水位达到 16 5m ,鹤类可选择生境面积最大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利用区域水量平衡原理 ,计算了为维持这块鹤类生境面积的健康存在 ,需要从对向海自然保护区起重要水源调控功能的向海水库调出的水量 ,并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条件 ,提出了研究区湿地生境安全的用水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类生境 水量平衡 水量调控 向海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对觅食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宁 邝粉良 +1 位作者 夏峰 钟兴耀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25-32,共8页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距离和最近干扰距离)及其相对应的项目均表现出有相同的选择性。除家庭鹤更偏好选用上坡位(54.4%)作觅食地,而集群鹤更偏好选用下坡位(44.5%)作觅食地外;对其他因子的选择频次相差不大。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觅食地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了主成分。其结果表明:对越冬黑颈鹤觅食地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水源距离和干扰距离。对其两种类群而言,对家庭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坡向、干扰距离和植被高度;而对集群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水源距离、坡向和植被高度。越冬黑颈鹤所选择的觅食地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开阔(植被高度3~10cm,上坡位(54.5%))、距离水源较近(100~500m)、植被盖度适中(〉40%-〈60%)、背风[东北坡向(45.4%)和西南风(63.6%)]、缓坡(〈30°)、附近有人类活动(距100~700m)的鸭茅草草地。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中家庭鹤与集群鹤对觅食地选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水源距离、植被盖度和干扰距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越冬黑颈鹤 觅食地选择
下载PDF
盐城沿海丹顶鹤种群动态与湿地环境变迁的关系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吕士成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3,共5页
通过盐城沿海滩涂即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分布和数量调查,探讨了数量动态变化与湿地环境变迁间的关系.丹顶鹤在本区的越冬种群数量在1982年到2000年间曾有显著的增长,最多时达1 128只,但近几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近... 通过盐城沿海滩涂即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分布和数量调查,探讨了数量动态变化与湿地环境变迁间的关系.丹顶鹤在本区的越冬种群数量在1982年到2000年间曾有显著的增长,最多时达1 128只,但近几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近期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下降与保护区湿地类型的变迁有关.对丹顶鹤种群动态分布分析认为,未来于本区越冬的丹顶鹤种群在核心区的栖息仍然保持稳定及增加趋势,另有部分群体也有继续向异地迁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种群动态 保护与管理 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扎龙湿地春季白枕鹤繁殖行为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邹红菲 徐岩 +1 位作者 孙岩 许树军 《野生动物》 2007年第3期3-6,共4页
2003~2004年的4~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野生白枕鹤、特殊类型野生白枕鹤、野生和散养配对白枕鹤(♀野生+♂散养)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枕鹤经历了求偶期、孵化期和孵化中止期;在不同的繁殖时期... 2003~2004年的4~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野生白枕鹤、特殊类型野生白枕鹤、野生和散养配对白枕鹤(♀野生+♂散养)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枕鹤经历了求偶期、孵化期和孵化中止期;在不同的繁殖时期,觅食行为发生频次最高(50%左右),其次为警戒行为(20%左右);在孵化期,除了上述两种行为外,孵化行为的出现频次也较高,分别为21.82%、46.61%和47.83%。T检验表明,不同时期三类白枕鹤各行为的差异显著(P<0.05),但在孵化中止期,特殊类型白枕鹤与野生白枕鹤的各种行为与它们各自求偶期的行为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枕鹤 繁殖 行为
下载PDF
人工饲养丹顶鹤的越冬期管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宝庆 李红魁 +2 位作者 刘伟 李连山 李波 《野生动物》 2010年第5期256-258,共3页
从1998~2009年对丹顶鹤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研究,针对人工饲养丹顶鹤不同种群在越冬期对饲养条件的不同需求,结合当地的区域和气候特点,采用科学的设计和测量,从饲养环境、越冬舍建设、不同阶段鹤的营养需要、日常饲养管理及防疫等几方面... 从1998~2009年对丹顶鹤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研究,针对人工饲养丹顶鹤不同种群在越冬期对饲养条件的不同需求,结合当地的区域和气候特点,采用科学的设计和测量,从饲养环境、越冬舍建设、不同阶段鹤的营养需要、日常饲养管理及防疫等几方面对人工饲养丹顶鹤在向海越冬期间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和实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 越冬期 管理
下载PDF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觅食地选择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邝粉良 钟兴耀 +2 位作者 道美标 计扬善 刘宁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4期75-77,共3页
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的觅食地选择进行了观测,采用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Z分析法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冬黑颈鹤对草地的利用为负选择,对草甸和农地的利用属于正选择,亚高山沼泽... 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的觅食地选择进行了观测,采用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Z分析法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冬黑颈鹤对草地的利用为负选择,对草甸和农地的利用属于正选择,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是越冬黑颈鹤主要选择和利用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觅食地选择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扎龙保护区圈养丹顶鹤野化飞行训练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志宏 邹红菲 +3 位作者 邵淑丽 王罗 李彦天 林泽宽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丹顶鹤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对其野化飞行训练行为进行研究,可以为开展野外放归和再引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圈养1—4龄亚成体丹顶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年不同季节与不同鹤龄亚成体每次飞行训练持续飞行时... 丹顶鹤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对其野化飞行训练行为进行研究,可以为开展野外放归和再引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圈养1—4龄亚成体丹顶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年不同季节与不同鹤龄亚成体每次飞行训练持续飞行时间的监测,比较其持续飞行时间的季节性差异和不同鹤龄的组间差异,对每次持续飞行时间与同时段气候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冬季的正常飞行与拒绝飞行的气候因素进行比较,以此来探讨扎龙湿地圈养丹顶鹤野化飞行训练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飞行时间的季节性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鹤龄组间差异不显著,正常飞行丹顶鹤的飞行时间长短并不受气候单因素影响,但冬季的拒绝飞行与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的交互影响有关(P<0.01)。结论,本文认为扎龙湿地圈养丹顶鹤野化飞行训练的技术成熟,效果较好,达到野化飞行训练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飞行训练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分析——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绒 角媛梅 刘歆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确定物种生境的潜在分布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的重要迁移地和越冬地,但是目前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分布较为破碎。本研究通过Arc GIS和MaxEnt模型,使用黑颈鹤夜宿分布点和... 确定物种生境的潜在分布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的重要迁移地和越冬地,但是目前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分布较为破碎。本研究通过Arc GIS和MaxEnt模型,使用黑颈鹤夜宿分布点和环境特征变量预测了大山包保护区黑颈鹤夜宿地生境的分布,并进行了生境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AUC=0.975表明模型的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其中通过对黑颈鹤夜宿地生境的环境因子敏感性分析可知,主要环境因子是距水源地的距离(54.8%)、坡向(26.1%)和海拔(17.2%);保护区中部和南部的水库及周边地区是黑颈鹤的主要夜宿地分布区;保护区黑颈鹤夜宿地最适宜生境和较适宜生境面积为23.7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5%,不适宜生境面积为68.28 km2。通过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评价,为黑颈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需要对缓冲区和实验区的边界合理性给与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生境适宜性 MaxEnt模型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孵化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娜 李晓民 《野生动物》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是丹项鹤的重要繁殖地,2011年4~5月对保护区繁殖前期的丹顶鹤孵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丹顶鹤孵化期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各行为频率依次为:繁殖31.34%、觅食28.26%、警戒20....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是丹项鹤的重要繁殖地,2011年4~5月对保护区繁殖前期的丹顶鹤孵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丹顶鹤孵化期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各行为频率依次为:繁殖31.34%、觅食28.26%、警戒20.12%、静栖8.99%、游走4.51%、其他6.78%。在不同繁殖阶段,丹顶鹤各行为的生境分配存在一定差异。在产卵前期,繁殖行为主要发生在芦苇火烧地,觅食行为主要发生在农田;在孵化初期,繁殖行主要发生在苇丛里,觅食行为主要发生在芦苇火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孵化初期 行为 七星河保护区
下载PDF
三江平原白枕鹤孵化期觅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荆心 李晓民 《野生动物》 2013年第2期98-100,共3页
2011年4月20日~5月7日,以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对孵化期白枕鹤的觅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枕鹤偏好在芦苇地和苔草地中觅食,多以植物的嫩叶为食。孵化期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中觅食行为... 2011年4月20日~5月7日,以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对孵化期白枕鹤的觅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枕鹤偏好在芦苇地和苔草地中觅食,多以植物的嫩叶为食。孵化期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中觅食行为所占时间为39.31%。日节律显示:觅食行为在一天中出现2次高峰,即6:00~8:00和16:00~17:00之间,而在14:00~15:00出现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枕鹤 觅食行为 孵化期 七星河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