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太平天国时期徽州的宗族维权与官府确权——以绩溪南关许余氏坟产纠纷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陈瑞 冯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太平天国硝烟的散去拉开了徽州宗族重建的序幕,后太平天国时期,绩溪南关许余氏宗族通过对自身合法坟产的维权,实现了官府以“给示”为标志的确权。南关许余氏坟产纠纷案表明:经历太平天国运动巨大变局后的徽州地方宗族坟产纠纷博弈,是... 太平天国硝烟的散去拉开了徽州宗族重建的序幕,后太平天国时期,绩溪南关许余氏宗族通过对自身合法坟产的维权,实现了官府以“给示”为标志的确权。南关许余氏坟产纠纷案表明:经历太平天国运动巨大变局后的徽州地方宗族坟产纠纷博弈,是以风水之争为主线,在族内士绅等精英主导、举全族之力应对下,劫后余生的宗族对自身坟产产权权益进行维护与再确认的一个实践过程。在宗族维权与官府确权实践中,以官府颁布告示认可宗族相关权益从而获得宗族赋税缴纳配合、宗族将告示载入族谱形成自身权益的官方依据为显著标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徽州宗族在后太平天国时期恢复重建过程中,以坟产纠纷事件处置为契机与官府形成的某种有效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绩溪南关许余氏 坟产纠纷 产权 太平天国运动
下载PDF
徽州木雕门窗纹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玲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为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究徽州木雕门窗纹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方式。通过采集、整理和归纳徽州木雕门窗的题材内容,分析徽州木雕门窗纹饰特色,提炼其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对典型徽州木雕门窗纹饰进行深入分析,挖掘... 为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究徽州木雕门窗纹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方式。通过采集、整理和归纳徽州木雕门窗的题材内容,分析徽州木雕门窗纹饰特色,提炼其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对典型徽州木雕门窗纹饰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与服饰设计的美学契合点,探讨徽州木雕门窗纹饰在现代服饰中形态设计与色彩转化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徽迹》系列服饰设计的创新实践,为徽州木雕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木雕 门窗纹饰 服饰设计
下载PDF
流动的“解元寺”:徽州三阳镇叶村叠罗汉研究
3
作者 陆娟 曲晓红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徽州三阳镇叶村的叠罗汉在继承唐代叠置伎与清代踏肩戏的基础上,衍生出具有徽州和叶村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叶村叠罗汉”,使其具备了杂技、戏剧表演和民俗活动等多层定义,同时在之前单一的娱人基础上拓展出继承传统、宣传教化、精神洗... 徽州三阳镇叶村的叠罗汉在继承唐代叠置伎与清代踏肩戏的基础上,衍生出具有徽州和叶村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叶村叠罗汉”,使其具备了杂技、戏剧表演和民俗活动等多层定义,同时在之前单一的娱人基础上拓展出继承传统、宣传教化、精神洗礼、祈福逐疫、娱人娱神、祭祀先祖、凝聚精神、团结民心等多重功能。中原传统文化与徽州区域文化的融合,使其具备了鲜明的徽州及叶村文化属性、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强大的包容性与核心力,成为艺术、技术与信仰的完美结合,叶村叠罗汉在民俗、舞蹈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元寺 徽州 叶村 叠罗汉
下载PDF
明代徽州族谱的早期源流——以正德刊本婺源《重修汪氏家乘》为中心
4
作者 章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9,共8页
正德三年刊本婺源《重修汪氏家乘》由洪武三年编纂的《汪氏家乘》增订重编而成,是明代徽州族谱中创制最早的文本之一。该谱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元朝的泰定时期,显示出元明之间存在着族谱赓续的演变线索。洪武谱的编者汪叡是明初徽州知名儒... 正德三年刊本婺源《重修汪氏家乘》由洪武三年编纂的《汪氏家乘》增订重编而成,是明代徽州族谱中创制最早的文本之一。该谱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元朝的泰定时期,显示出元明之间存在着族谱赓续的演变线索。洪武谱的编者汪叡是明初徽州知名儒者,正德谱的编者汪奎是汪叡的四世孙,为明中期名宦。洪武、正德时期接续编纂的婺源大畈汪氏族谱,体现了精英化的人物背景,理学化的价值观念,以及正统化的文本表达,不仅代表了徽州族谱的一种基本类型,也提示了明代族谱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徽州 族谱 汪奎
下载PDF
徽州古民居生态美学特征的现代建筑设计应用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霖 王蓉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徽派古民居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成型过程中受到徽州地理和文化影响,展现出独特的区域特色,在其造型、功能、装饰等诸多方面也自成一格,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协调美、“道法自然”的和谐美以及“古朴典雅”的整体美的生态... 徽派古民居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成型过程中受到徽州地理和文化影响,展现出独特的区域特色,在其造型、功能、装饰等诸多方面也自成一格,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协调美、“道法自然”的和谐美以及“古朴典雅”的整体美的生态美学特征。现代建筑设计可遵循特色地域文化与传统建造技术相融合、传统建筑文化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建筑空间形式与功能适用性相统一的原则,探索因地制宜,构建以“和”为美的地形界面;秩序井然,构建以“序”为美的空间界面;情景合一,构建以“情”为美的人文界面,做到古为今用的同时,彰显徽州古民居生态美学的科学构成、地域特色和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古民居 生态美学特征 现代建筑设计
下载PDF
隐于书院:一种“中间状态”的出处选择——以元末徽州士人赵汸和郑玉为中心
6
作者 鲁小俊 王亚文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元末朝廷和地方势力对士人的征召,多少存在竞争和笼络人才的意味。士人的出处机遇,从庙堂与山林的二元区分,转向元廷、地方势力和山林的多元格局。面对各方征召,徽州士人赵汸和郑玉抱以“旁观者”的不合作心态。随着徽州路脱离元廷控制... 元末朝廷和地方势力对士人的征召,多少存在竞争和笼络人才的意味。士人的出处机遇,从庙堂与山林的二元区分,转向元廷、地方势力和山林的多元格局。面对各方征召,徽州士人赵汸和郑玉抱以“旁观者”的不合作心态。随着徽州路脱离元廷控制,二人对于政治的疏离态度有所淡化,而“忠元”情结渐趋加深。志在山林却又难以与政治完全绝缘,兼具官方和民间双重性质的书院,成为士人安身立命的绝佳之所。隐于书院,是一种“中间状态”的出处选择。赵汸和郑玉的处境、心态和归宿,是观察古代尤其是易代之际士人生存境遇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 书院 出处 隐逸 徽州 赵汸 郑玉
下载PDF
中国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当代重构议题——基于徽州合院形式的设计探索
7
作者 孔宇航 陈怡 王安琪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徽州合院是特定地域内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重要表征。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当代重构议题,立足于徽州合院形式的设计探索,从形式美学、空间组织、场所营造三个方面解析传统徽州合院地域特征,运用特征归纳、比较... 徽州合院是特定地域内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重要表征。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当代重构议题,立足于徽州合院形式的设计探索,从形式美学、空间组织、场所营造三个方面解析传统徽州合院地域特征,运用特征归纳、比较分析、案例解读等方法解读三个当代建筑案例,进而揭示出徽州合院在形式操作、空间组织、组群构建三个层级上转译与重构方法,阐释当今地域创作中对徽州合院形式的传承与变异,探索徽州合院形式对当代创作的潜能,并探讨建筑实践中传统与当代、地域与全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院形式 徽州民居 传统特征 地域实践 重构方法
下载PDF
日常与非常:康熙《上溪源志》所见15至17世纪的徽州社会
8
作者 王振忠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日常生活的基本逻辑和对异常(乃至非常)事件之社会应对,是村落社会史研究着力揭示的一体两面,需要通过更多具体而微的文书个案加以展现。康熙《上溪源志》抄本是与现存的两种《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相关的珍稀文献,虽然编者可能是希... 日常生活的基本逻辑和对异常(乃至非常)事件之社会应对,是村落社会史研究着力揭示的一体两面,需要通过更多具体而微的文书个案加以展现。康熙《上溪源志》抄本是与现存的两种《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相关的珍稀文献,虽然编者可能是希望将之编纂成该处村落的志书,但从现有体例来看,它仍然与《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没有多少差别,仍旧是杂抄或史料长编的性质,离村落志成书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不过,也正因为它的原始性,提供了有明一代及清朝前期的生动资料,更成为我们了解明清时代婺源东北区域基层社会历史的珍贵史料。此外,该书也为我们探究从村落文书辑录到村落志编纂的动态过程提供了极佳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溪头 程氏 《上溪源志》 《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 徽州
下载PDF
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的性能属性识别及其作用机制
9
作者 成辉 蒋文婷 +2 位作者 张正伟 李欣 刘加平 《世界建筑》 2024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在绿色建筑由技术主导向技术与设计并重转变的行业需求下,研究追溯了建筑空间应答外界气候与调控室内环境的性质与能力。本文聚焦徽州民居,采取定性分析方法识别建筑空间及其性能属性,揭示其作用机制;采取定量模拟方法验证空间性能属性... 在绿色建筑由技术主导向技术与设计并重转变的行业需求下,研究追溯了建筑空间应答外界气候与调控室内环境的性质与能力。本文聚焦徽州民居,采取定性分析方法识别建筑空间及其性能属性,揭示其作用机制;采取定量模拟方法验证空间性能属性的有效性。上述研究论证了空间具备性能属性,为从空间角度进行绿色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民居 建筑空间 性能属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徽州文书语词释读
10
作者 赵永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徽州文书中有诸多特色词语,这些特色词语有的是普通语词变化的产物,有的具有独特的方言色彩。本文拣选“坐”“佃皮”“硬租”“房步”“分晰”“分扒”“浮仓”等词语进行考释,为徽州文书的研究扫清文字障碍,同时也为大型语文辞书的建... 徽州文书中有诸多特色词语,这些特色词语有的是普通语词变化的产物,有的具有独特的方言色彩。本文拣选“坐”“佃皮”“硬租”“房步”“分晰”“分扒”“浮仓”等词语进行考释,为徽州文书的研究扫清文字障碍,同时也为大型语文辞书的建设,方言词典的编纂、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文书 语词 释读
下载PDF
明清徽商与徽州武术文化的发展关系研究
11
作者 周欢 申国卿 乾美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文章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徽商的兴起、特点及其对徽州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力,探讨了徽州武术的历史演变与特色形成,揭示了徽州武术在精神、道德和社会网络层面对徽商的正面作用,以及在二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下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文章广泛... 文章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徽商的兴起、特点及其对徽州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力,探讨了徽州武术的历史演变与特色形成,揭示了徽州武术在精神、道德和社会网络层面对徽商的正面作用,以及在二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下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文章广泛搜集历史文献与史料,结合历史及社会学视角,为徽商与地方武术文化相互作用的模式提供了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 徽州武术文化 明清时期 社会影响 武术流派
下载PDF
图像学视域下徽州祖容像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
12
作者 丁琴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49-156,共8页
徽州祖容像是中国传统肖像画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写实性,体现中国古代美术在明代及以后在人物造型方面的观念、能力与一般造型方法。在徽州人文地理环境的滋养下,明清时期的祖容像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画工以程式化的作画方式塑造庄... 徽州祖容像是中国传统肖像画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写实性,体现中国古代美术在明代及以后在人物造型方面的观念、能力与一般造型方法。在徽州人文地理环境的滋养下,明清时期的祖容像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画工以程式化的作画方式塑造庄重典雅的像主形象,并通过装饰性色彩与淡雅的纹饰来建构独特的艺术特征。徽州地区宗族通过悬挂祖容像叩拜的形式祈求祖先显灵庇佑后代,彰显家族显贵的身份,以诚恳、崇敬、慎重的态度来呈现传统孝道伦理思想,是徽州地区特有的民间习俗文化,体现徽州人素朴的民俗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徽州祖容像 艺术特征 文化意蕴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域下徽州目连戏的社会价值与发展路径
13
作者 刘畅 邹乐章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1期58-61,共4页
徽州目连戏是一种以戏剧、音乐和杂技为主的传统民间艺术,表现了人性中的仁爱和孝道,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风尚的日益改变,徽州目连戏的发展面临着生存环境不佳、传承人才匮乏、... 徽州目连戏是一种以戏剧、音乐和杂技为主的传统民间艺术,表现了人性中的仁爱和孝道,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风尚的日益改变,徽州目连戏的发展面临着生存环境不佳、传承人才匮乏、文化资源流失等现实难题。对此,要结合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发展契机,通过团结社会力量、舍弃封建思想、推崇目连精神、展示艺术魅力等路径,实现徽州目连戏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徽州目连戏 社会价值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数字化驱动下非遗手工艺展陈设计研究——以徽州竹编为例
14
作者 阳巧 贾菲菲 《设计》 2024年第21期60-64,共5页
构建徽州竹编体感互动展陈平台,探索数字化驱动下非遗手工艺在展陈设计中的策略,以推动非遗手工艺向高质量发展和传承。以非遗手工艺的发展困境和传承价值的分析为基础,挖掘非遗手工艺在展陈设计中的痛点和趋势,并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 构建徽州竹编体感互动展陈平台,探索数字化驱动下非遗手工艺在展陈设计中的策略,以推动非遗手工艺向高质量发展和传承。以非遗手工艺的发展困境和传承价值的分析为基础,挖掘非遗手工艺在展陈设计中的痛点和趋势,并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总结出非遗手工艺在展陈设计中的发展策略,以徽州竹编技艺为案例,从剖析用户需求,明确设计定位,优化框架流程和技术开发这4个方面展开设计实践。基于非遗手工艺展陈策略的指导,构建出徽州竹编体感互动展陈平台。实现了从以“物”为中心的静态展陈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互动体验模式的转换,使用户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也为非遗手工艺数字化展陈提供新路径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手工艺 数字展陈 徽州竹编 体感交互 动作识别
下载PDF
新时代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理论探析
15
作者 邢娜 田豪祥 芮玉轩 《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详细探析。研究发现,文化认同、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教学科研以及互惠共赢等是其基础条件,从而提出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践路径:加强...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详细探析。研究发现,文化认同、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教学科研以及互惠共赢等是其基础条件,从而提出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践路径: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发挥人才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推动校地合作,建立以高校为基点的徽州民俗体育研发平台;强化分类传承,使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在新时代迸发生机;着眼人才培养,探索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的实践路径;突出学用结合,完善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成果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徽州民俗体育 高校体育课程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徽州合同文书词汇的特点及价值——以清代合同文书为例
16
作者 赵永明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徽州合同文书中的词汇具有词语种类丰富、地域方言俗语词多、模式化词语及套语丰富、词语书写不规范、形体不固定、量词丰富且具有独特性等方面的特点。徽州合同文书在语言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徽州语言词汇面貌及词汇演变方式方... 徽州合同文书中的词汇具有词语种类丰富、地域方言俗语词多、模式化词语及套语丰富、词语书写不规范、形体不固定、量词丰富且具有独特性等方面的特点。徽州合同文书在语言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徽州语言词汇面貌及词汇演变方式方法的考察。对独具特色的地域方言俗语进行研究,有利于徽州地域文化的挖掘。同时,文书中的词语在大型辞书的词目、语义及书证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建设性作用。因此,加强徽州合同文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近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建设,同时能够为其他学科,如历史学、文献学等在研究上提供帮助,也可以为深度解读徽州历史文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合同文书 词汇 特点 价值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徽州文化外宣推文文体特征研究
17
作者 程张根 谢琴银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对比分析海外社交媒体Twitter上徽州文化推文和希腊文化推文的传播效果,并基于语料库量化考察二者在推文篇幅、句长、从句数量、被动语态、名词化结构、互动元话语等多个维度上的文体差异,发现徽州文化推文传播效果欠佳,推文影响力、传... 对比分析海外社交媒体Twitter上徽州文化推文和希腊文化推文的传播效果,并基于语料库量化考察二者在推文篇幅、句长、从句数量、被动语态、名词化结构、互动元话语等多个维度上的文体差异,发现徽州文化推文传播效果欠佳,推文影响力、传播力和话题性均不及希腊文化推文。徽州文化推文篇幅更大,多用长句、从句、被动语态和名词化结构,少用互动元话语资源,推文倾向于静态客观描述,缺乏情感互动,呈现出典型书面语语体和科技说明文文体特征。徽州文化外宣工作者可以借鉴希腊文化推文的行文特征,优化推文文本,增强推文的可读性、互动性和感召力,从而改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文化 外宣 推文 语料库 文体特征
下载PDF
图像学视域下徽州祖容像的文化阐释与艺术价值建构
18
作者 丁琴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徽州祖容像因用于徽州民间祭祀而出名,基于图像学视角,对现存的徽州祖容像从文化和艺术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徽州祖容像包含徽州文化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借助仪式空间与视觉符号展现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徽州祖容像在艺术价值建构... 徽州祖容像因用于徽州民间祭祀而出名,基于图像学视角,对现存的徽州祖容像从文化和艺术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徽州祖容像包含徽州文化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借助仪式空间与视觉符号展现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徽州祖容像在艺术价值建构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技法进行了沿用与提升,二是受新安画派的影响与理论支撑,三是区别于皇家祖容像作画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徽州祖容像 文化阐释 艺术价值
下载PDF
徽州古民居窗棂几何纹样的衍生设计应用
19
作者 杨涛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4-40,共7页
徽州古民居窗棂几何纹样一般以直线和曲线作为构型基础,一转一折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简洁的线条以及严格的规律性非常符合现代设计的转化应用。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不但丰富了现代服饰面料图案的种类,而且为服装设计师们提供了更为广泛... 徽州古民居窗棂几何纹样一般以直线和曲线作为构型基础,一转一折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简洁的线条以及严格的规律性非常符合现代设计的转化应用。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不但丰富了现代服饰面料图案的种类,而且为服装设计师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促进徽州传统装饰纹样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首先,从美学特征角度分析了徽州古民居窗棂几何纹样,总结得出均衡布局、数理比例、节奏韵律和吉祥寓意之美学特征;探索了徽州古民居窗棂几何纹样路径的生成方式,为纹样的设计变形提供基础。将徽州古民居窗棂几何纹样进行分类,找出具体提取的路径和衍生方式,并且尝试应用形状文法设计原理对徽州古民居窗棂几何纹样进行衍生设计。针对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进行形状文法的衍生变形,并且将衍生纹样进行设计应用,并且应用衍生纹样在不同设计作品中,进一步验证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窗棂 几何纹样 形状文法 衍生设计
下载PDF
晚清徽州茶商的发展与转型:以上海《徽宁思恭堂征信录》为中心
20
作者 章毅 凌周飞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晚清商贸枢纽,徽州商人转而群聚沪上,其中茶商是最重要的群体。针对新出同治、宣统刊本《徽宁思恭堂征信录》的量化研究显示,同治时期在沪经营的徽商已近1000户,宣统时期增至1700余户,其中茶商占比至少四分之一。在... 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晚清商贸枢纽,徽州商人转而群聚沪上,其中茶商是最重要的群体。针对新出同治、宣统刊本《徽宁思恭堂征信录》的量化研究显示,同治时期在沪经营的徽商已近1000户,宣统时期增至1700余户,其中茶商占比至少四分之一。在同治时期,徽州茶商每年运销茶叶约16万箱,到宣统时期已达25万箱,标志着晚清徽茶贸易的兴盛。与此同时,以慈善服务为初衷的思恭堂,通过参与上海早期城市化进程,其功能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宣统时期思恭堂的收入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以房产和金融为中心的各项资产收益,原先主要的“茶捐”占比明显下降。这一现象预示着新兴都会的近代化发展在促进内地茶乡繁荣的同时,也为传统徽州商人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思恭堂 徽州 茶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