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鸿飞 周帮伟 +2 位作者 张淼 施树楠 李志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2,共13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品种,在该地引进18份燕麦种质资源作为供试材料并测试其区域适应性。本试验基于该地区田间种植环境,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对供试燕麦的主要生产性能、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为筛选出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品种,在该地引进18份燕麦种质资源作为供试材料并测试其区域适应性。本试验基于该地区田间种植环境,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对供试燕麦的主要生产性能、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该地区燕麦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18份供试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均能发育成熟,生育期在76~109d,生长速率呈“慢-快-慢”的趋势。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供试燕麦的干草产量逐步增高并于灌浆期达到最大,伽利略(13.18 t·hm^(-2))干草产量最高,其次是甜燕3号(12.32 t·hm^(-2))、贝勒(12.25 t·hm^(-2)),显著高于其他燕麦品种(P<0.05)。贝勒(120 cm)株高最高,甜燕3号(117 cm)次之,二者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燕麦品种(P<0.05)。福燕1号鲜干比(4.98)最高,白燕7号(1.74)茎叶比最低,说明二者具有较好的适口性。福燕1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13.46%),福燕2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为最低,说明二者具有较好的饲用品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本地区种植的燕麦应选择具有鲜干比大、叶片较大、茎秆粗壮、粗蛋白含量高、草产量高等特征的燕麦品种。甜燕3号、伽利略、福燕2号综合表现位居前列,可作为优良的饲用燕麦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呼伦贝尔地区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HvKp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田媛 高万里 +3 位作者 孙辉 刘先伟 张仕华 孙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2443-2448,共6页
目的探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其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抗感染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的519株菌株。采用拉丝试验区分高黏菌株(HMV-Kp)与非HM... 目的探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其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抗感染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的519株菌株。采用拉丝试验区分高黏菌株(HMV-Kp)与非HMV-Kp,普通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rmpA、rmpA2、iutA基因的检测并筛选出HvKp菌株,对其中60株HvKp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并绘制最小生成树,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vK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HMV-Kp检出率为39.69%,HvKp检出率为37.19%,HvKp中HMV-Kp占76.68%。科室中普外科HvKp检出率最高,标本中脓液标本HvKp检出率最高。经ST分型比对,60株HvKp菌株共检出18种分型,ST23型最常见,占50.00%,其次为ST86型占8.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肝脓肿、其他组织器官感染或化脓、近3个月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HvKp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vKp与HMV-Kp菌株存在较强的关联,ST23型为本研究的优势分型,男性、肝脓肿、其他组织器官感染或化脓、近3个月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HvKp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分子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呼伦贝尔地区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牲畜异地“转场越冬”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彩灵 王宇 +6 位作者 银金香 邢丽伟 李红 风润 王艳 于颖 包鑫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58-462,共5页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重要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草原“三化”严重,加之气候连年干旱,牲畜越冬春饲草料匮乏。为破解传统牧区冬季饲草料短缺难题,针对近年来呼伦贝尔牧区牧民自发组织牲畜异地“转场越冬”饲养模式,通过广泛搜集和整理,对异...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重要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草原“三化”严重,加之气候连年干旱,牲畜越冬春饲草料匮乏。为破解传统牧区冬季饲草料短缺难题,针对近年来呼伦贝尔牧区牧民自发组织牲畜异地“转场越冬”饲养模式,通过广泛搜集和整理,对异地“转场越冬”方式展开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异地“转场越冬”可以减少养殖成本;通过“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改良土壤,直接转化为乳肉,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促进了农牧民增产增收。同时,针对异地“转场越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异地迁徙 转场越冬 循环农牧业
下载PDF
呼伦贝尔林区“三少民族”风土聚落空间演进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荣丽华 王倩瑛 《小城镇建设》 2021年第3期81-88,共8页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林区“三少民族”风土聚落为研究对象,探究游猎民族聚落的产生、发展和空间演进机制,解读聚落的地域人文特质和传统根基,挖掘聚落空间演进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组织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外部政策干预的联系...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林区“三少民族”风土聚落为研究对象,探究游猎民族聚落的产生、发展和空间演进机制,解读聚落的地域人文特质和传统根基,挖掘聚落空间演进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组织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外部政策干预的联系。旨在拓展聚落研究的地域性与层次性,完善风土聚落谱系,同时为呼伦贝尔林区少数民族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少民族 风土聚落 演进机制 选址 空间形态 呼伦贝尔林区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研究
5
作者 张颖 孙永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9期8-14,F0002,共8页
呼伦贝尔地区河流纵横,动植物资源丰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呼伦贝尔地区就已出现定居生活,并形成了以捕捞鱼蚌及涉水禽类,狩猎野生动物为主,采集野生植物资源为辅的生业经济格局。
关键词 呼伦贝尔地区 生业方式 渔猎经济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呼伦贝尔地区年降水量灾变预测研究
6
作者 张志莉 张丹妮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3-78,共6页
降水量对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降水量灾变预测模型,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选用2002年~2018年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数据,分析历年降水量和灾变年份二者的关系,选取阈值,通过建立GM(1,1... 降水量对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降水量灾变预测模型,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选用2002年~2018年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数据,分析历年降水量和灾变年份二者的关系,选取阈值,通过建立GM(1,1)模型,预测呼伦贝尔地区降水灾变发生的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地区近三年的降水量较为充沛,对呼伦贝尔草原草地生态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预测旱灾发生的年份是2023年~2024年,基于GM(1,1)模型的呼伦贝尔地区降水量灾变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比较理想,能够对呼伦贝尔地区的降水量变化进行合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呼伦贝尔地区 年降水量 灾变预测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野生植物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雨 于海娟 +3 位作者 贾楠 赵志宏 郭金龙 祁通拉嘎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基于高寒地区野生植物种子在常规条件下发芽率低,影响其种群繁殖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采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6种野生植物的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磨擦破种皮处理使山野豌豆发芽率达51%;低温(-20℃~-25℃)湿沙藏处理的芍药种... 基于高寒地区野生植物种子在常规条件下发芽率低,影响其种群繁殖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采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6种野生植物的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磨擦破种皮处理使山野豌豆发芽率达51%;低温(-20℃~-25℃)湿沙藏处理的芍药种子发芽率达28%;高温(25℃~35℃)环境处理的羊草种子发芽率达35%;小黄花菜在40℃温水浸泡48 h,然后高温(30℃~35℃)土培处理下发芽率达42%;去种荚和磨擦种皮的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绒毛胡枝子和草木樨状黄芪的种子发芽率,分别达90%和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处理方法 呼伦贝尔地区 野生植物种子 发芽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