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hrax:an update 被引量:2
1
作者 Kamal SM Rashid AKM M +1 位作者 Bakar MA Aliad M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6期496-501,共6页
Anthrax is a zoonotic disease caused by Bacillus anthracis.It is potentially fatal and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Herbivores arc the natural host.Human acquire the disease incidentally by contact with infected animal o... Anthrax is a zoonotic disease caused by Bacillus anthracis.It is potentially fatal and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Herbivores arc the natural host.Human acquire the disease incidentally by contact with infected animal or animal products.In the 18th century an epidemic destroyed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sheep in Europe.In 1900 human inhalational anthrax occured sporadically in the United Stales.In 1979 an outbreak of human anthrax occured in Sverdlovsk of Soviet Union.Anthrax continued to represent a world wide presence.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has decreas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a result of vaccination and improved industrial hygiene.Human anthrax clinically presents in three forms,i.e.cutaneous,gastrointestinal and inhalational.About 95%of human anthrax is cutaneous and 5%is inhalational.Gastrointestinal anthrax is very rare(less than 1%).Inhalational form is used as a biological warefare agent. Penicillin,ciprofloxacin(and other quinolones),doxicyclin,ampicillin,imipenem.clindamycin, clarithromycin,vancomycin,chloramphenicol,rifampicin are effective antimicrobials. Antimicrobial therapy for 60 days is recommended.Human anthrax vaccine is available. Administration of anti-protective antigen(PA) antibody in combination with ciprofloxacin produced 90%-100%survival.The combination of CPG-adjuvanted anthrax vaccine adsorbed(AVA) plus dalbavanci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ax Bacillus ANTHRACIS ZOONOTIC DISEASE Contagious DISEASE CUTANEOUS anthrax INHALATIONAL anthrax Gastrointestinal anthrax human anthrax
下载PDF
人炭疽及相关防治措施概述
2
作者 岳子斌 江剑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43-149,共7页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人炭疽感染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炭疽感染后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感染性休克,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本文综述了人炭疽的类型及相关防治措...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人炭疽感染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炭疽感染后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感染性休克,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本文综述了人炭疽的类型及相关防治措施,以期为人炭疽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炭疽 炭疽芽孢杆菌 致病机理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人源化抗炭疽芽胞杆菌保护性抗原单链抗体的设计和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冰 张军 +4 位作者 徐俊杰 刘树玲 付玲 李建民 陈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应用抗体"框架区重塑"技术,对鼠单克隆抗体(mAb)框架区进行人源化,制备人源化单链抗体(scFv)并检测其活性。方法:在获得抗炭疽芽胞杆菌保护性抗原鼠mAb(5E1)可变区基因的基础上,保持鼠mAb互补决定区(CDR)不变,选择与框... 目的:应用抗体"框架区重塑"技术,对鼠单克隆抗体(mAb)框架区进行人源化,制备人源化单链抗体(scFv)并检测其活性。方法:在获得抗炭疽芽胞杆菌保护性抗原鼠mAb(5E1)可变区基因的基础上,保持鼠mAb互补决定区(CDR)不变,选择与框架区同源性最高的人源序列替换鼠mAb的框架区,保留个别关键的鼠源残基。通过融合PCR技术构建人源化的scFv,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变性、镍柱亲和层析和复性,获得复性后的可溶蛋白。对纯化产物进行了SDS-PAGE、ELISA和抑制炭疽毒素中和活性的检测。结果:人源化后的序列具有与鼠源scFv一致的抗原结合活性和细胞水平的中和炭疽毒素活性。结论:获得了具有功能的人源化的抗体基因序列,为表达具有中和炭疽毒素活性的全分子人源化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免疫原性 人源化 炭疽
下载PDF
CHO细胞表达的抗炭疽保护性抗原人源化抗体的纯化及质量控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金龙 李冰 +7 位作者 任军 宋晓红 张章 侯利华 于长明 付玲 杨秀旭 李建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建立CHO细胞表达的抗炭疽保护性抗原人源化单抗纯化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收获50 L生物反应器中无血清悬浮培养的CHO工程细胞培养液,通过高速离心去除细胞及碎片后超滤浓缩上清液,经亲和层析、SPFF阳离子交换层析后,将所得目... 目的:建立CHO细胞表达的抗炭疽保护性抗原人源化单抗纯化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收获50 L生物反应器中无血清悬浮培养的CHO工程细胞培养液,通过高速离心去除细胞及碎片后超滤浓缩上清液,经亲和层析、SPFF阳离子交换层析后,将所得目的蛋白质经G25凝胶柱更换缓冲液以完成纯化;对纯化的产品进行单抗鉴别(Western印迹)、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和MOLDI-TOF)、纯度(SEC-HPLC)、生物学活性(毒素中和试验)、产品相关杂质(SEC-HPLC检测聚集体、降解产物)、工艺相关杂质(ELISA分析残余宿主蛋白、残余蛋白A)、安全性(凝胶法检测内毒素、薄膜过滤法考察无菌)分析。结果:样品回收率达61.7%;单抗鉴别实验阳性;MOLDI-TOF测定完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 995,与预期相符;单体比例为99.25%,二聚体比例为0.75%;EC50值为0.1516μg/m L。残余宿主蛋白、残余蛋白A、内毒素、无菌检查结果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初步建立了纯化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抗炭疽人源化单抗药物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保护性抗原 人源化抗体 纯化 质量控制
下载PDF
2018-2023年四川省人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罗春花 袁珩 +3 位作者 李文博 祁腾 林成伟 刘伦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05-910,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间炭疽流行特征及报告病例特点,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四川省报告炭疽病例及同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间炭疽流行特征及报告病例特点,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四川省报告炭疽病例及同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概况、流行特征、疫情形式、报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3年四川省累计报告炭疽358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0.084/10万。皮肤炭疽占98.6%,肠炭疽占1.4%。男女性别比为2.5∶1.0,20~55岁最多占79.3%,牧民占68.7%。发病高峰在8月。累计发病率甘孜州(263例,3.791/10万)、阿坝州(84例,1.585/10万)和凉山州(11例,0.038/10万),分别波及61.1%(11/18)、46.2%(6/13)和17.6%(3/17)区县。石渠县发病率最高,达19.414/10万。牧区发病数占81.3%。68.7%、13.4%病例由县级、乡镇级单位单位报告,从发病到诊断平均时间为3.4 d。散发疫情占98.2%,共6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数平均3例,感染来源与共同剖食病死牛有关。结论四川省炭疽发病有地域性、季节性和职业性。发病特征以散发为主,共同剥食病死牛易导致聚集性疫情。应开展牧民健康宣教及提高基层机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炭疽 流行特征 疫情形式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2023年11月全球传染病疫情概要
6
作者 韩辉 伍波 +1 位作者 贾娇娇 宋悦谦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8-1420,共3页
2023年11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9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6个)、登革热(34个)、麻疹(25个)和霍乱(18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人感染H... 2023年11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9种,涉及23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6个)、猴痘(116个)、登革热(34个)、麻疹(25个)和霍乱(18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人感染H5N1禽流感(52.3%)、拉沙热(17.1%)、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9.3%)、西尼罗热(8.6%)和白喉(5.6%)。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疟疾、登革热、麻疹和霍乱。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拉沙热、白喉、疟疾、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和登革热;欧洲主要流行西尼罗热和麻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猴痘 拉沙热 炭疽 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
原文传递
抗炭疽保护性抗原人-鼠嵌合抗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冰 李建民 +7 位作者 张军 徐俊杰 刘树玲 任军 张金龙 付玲 侯利华 陈薇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在CHO细胞中表达抗炭疽芽孢杆菌保护性抗原(rPA)人-鼠嵌合抗体,并对其活性进行分析。方法RT—PCR克隆具有中和活性鼠源单克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分别与人Kappa型轻链恒定区、IgG1重链恒定区基因融合后构建了轻重链嵌合... 目的在CHO细胞中表达抗炭疽芽孢杆菌保护性抗原(rPA)人-鼠嵌合抗体,并对其活性进行分析。方法RT—PCR克隆具有中和活性鼠源单克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分别与人Kappa型轻链恒定区、IgG1重链恒定区基因融合后构建了轻重链嵌合抗体基因。将轻重链嵌合抗体基因克隆表达载体上,构建了嵌合抗体的双启动子表达载体pSecTag-5E1。将pSecTag-5E1转染CHO—dhfr(DG44)细胞,撤掉胸腺嘧啶和次黄嘌呤并不断提高氨甲蝶呤(MTX)的浓度,筛选表达量高的克隆,扩大培养,收集上清,并纯化,用纯化的嵌合抗体进行SDS—PAGE、Westernblot、抗原结合活性、体外细胞保护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在MTX的浓度为5×10^-8mol/L时,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表达量为18mg/L。结论成功在CHO—dhfr(DG44)细胞中表达了具有中和活性的抗rPA人-鼠嵌合抗体,为制备抗炭疽的被动免疫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人-鼠嵌合抗体 CHO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