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adenoviral-mediated gene transduction of NK4 on proliferation, movement, and invasion of human colonic LS174T cancer cells in vitro 被引量:3
1
作者 Jian-Zheng Jie Jian-Wei Wang +2 位作者 Jian-Guo Qu Wei Wang Tao Hu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5期3983-3988,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that expresses NK4, a truncated form of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on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to establis...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that expresses NK4, a truncated form of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on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to establish a basis for future NK4 gene cancer therapy. METHODS: Cells from the LS174T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were infected with recombinant adenovirus rvAdCMV/NK4 and the effects of the manipulation on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scatter, migration, and basement membrane invasion were assessed. Cells infected with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Ad-LacZ) expressing β-galactosidase served as the controls. RESULTS: We found that rvAdCMV/NK4 expression attenuated HGF-induced tumor cell scatter, migration, and basement membrane invasion (P 〈 0.05), but did not inhibit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CONCLUSION: HGF-induced LS174T tumor cell scatter, migration, and invasion can be antagonized by the recombinant NK4-expressing adeno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 NK4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denoviral vector
下载PDF
IL-33和炎症细胞因子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2
作者 段芷颖 陈火英 +4 位作者 雷可 陈小红 史悦娇 夏承明 孙燕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678-1682,共5页
目的基于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和炎症细胞因子在结肠腺癌(COAD)中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COAD患者IL-33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TIMER 2.0数据库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借助HPA生物信... 目的基于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和炎症细胞因子在结肠腺癌(COAD)中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COAD患者IL-33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TIMER 2.0数据库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借助HPA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组化,检测了15例健康人和47例COAD患者结肠组织IL-33和炎症细胞因子(TNF、IL-4、IL-6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且基于免疫组织化学的蛋白表达数据分析COAD患者结肠组织IL-33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HPA数据库中提取出相应条件下的所有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IL-33和炎症细胞因子(TNF、IL-4、IL-6和TGF-β1)的差异表达,确定了四种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IL-33表达与TNF相关性,具体结果显示:HPA024426、CAB078469、CAB078477、CAB023406和CAB000361抗体,分别检测COAD结肠组织IL-33、TNF、IL-4、IL-6和TGF-β1阳性细胞的表达,COAD癌变结肠组织IL-33和TNF的表达升高,而IL-4和IL-6的表达降低,且IL-33与TN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TIMER 2.0数据库进一步证实了COAD患者IL-33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上调。结论结肠组织IL-33调控COAD炎症促进其发生、发展,特异性靶向IL-33可能是COAD免疫治疗的有效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 白细胞介素33 炎症细胞因子 人类蛋白质图谱 结肠组织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低氧培养液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杜莉莉 吕润潇 +2 位作者 杨晓漪 辛娜 马廷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5,140,共6页
目的研究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 MSCs)低氧培养液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组织块培养法提取p 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ELISA检测p MSCs常氧(21%O_2)或低氧(1%O_2)培养5 d后培养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 目的研究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 MSCs)低氧培养液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组织块培养法提取p 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ELISA检测p MSCs常氧(21%O_2)或低氧(1%O_2)培养5 d后培养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经100μmol/L H_2O_2处理12 h后分别培养于正常培养液、p MSCs常氧培养液或p MSCs低氧培养液,5 d后台盼蓝染色测细胞存活情况,MTT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测细胞凋亡。结果 p MSCs阳性表达CD29,CD44。p MSCs低氧培养液中的IGF-1明显多于p MSCs常氧培养液(P<0.05)。与p MSCs常氧培养液相比,p MSCs低氧培养液中H_2O_2处理的Caco2存活细胞多,增殖快,凋亡少(P<0.05)。向p MSCs低氧培养液中加入IGF-1抗体后,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多(P<0.05)。结论 p MSCs低氧培养液对H_2O_2处理的Caco2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IGF-1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 氧化应激 人结肠腺癌细胞
下载PDF
人外周血γδT细胞选择性增殖及其体内抗肿瘤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凯黎 陈松华 +2 位作者 葛锡锐 周瑾 刘新垣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9-201,共3页
观察人外周血γδT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效应。方法用MEP和IL┐2共刺激培养方法,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与人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混合接种于裸鼠体皮下。结果经共刺激培养10天后,细胞总数可增加100~300倍... 观察人外周血γδT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效应。方法用MEP和IL┐2共刺激培养方法,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与人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混合接种于裸鼠体皮下。结果经共刺激培养10天后,细胞总数可增加100~300倍,γδT细胞的比率上升到70%以上。给裸鼠接种1×106LoVo细胞1个月后,不接种γδT细胞的对照组裸鼠皮下瘤块重量为0.4g~0.9g,瘤块病理切片显示有明显肿瘤细胞堆积;而同时接种1×107γδT细胞的实验组裸鼠瘤块重量仅为0~0.005g,瘤块病理切片显示其中除肿瘤细胞外,还伴有增生性淋巴细胞。结论人外周血γδT细胞能有效地抑制人肠癌细胞LoVo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选择性扩增 体内杀伤活性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太白贝母提取物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肖忠华 牟凤林 +3 位作者 邓晶荣 郝坡 王静 谢仲德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4期505-511,共7页
目的研究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作用于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空白细胞组、0.25%DMSO溶剂处理组、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处理组(含总生物碱浓度分别为36.9 mg... 目的研究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作用于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空白细胞组、0.25%DMSO溶剂处理组、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处理组(含总生物碱浓度分别为36.9 mg·L^(-1)、49.2 mg·L^(-1)、61.5 mg·L^(-1))。采用MTT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倒置光镜及透射电镜等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细胞周期变化、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变化。结果与0.25%DMSO溶剂处理组比较,61.5 mg·L^(-1)总生物碱提取物处理细胞24 h、48 h、72 h后,细胞生长抑制呈现较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含太白贝母总生物碱36.9 mg·L^(-1)、49.2 mg·L^(-1)、61.5 mg·L^(-1)的提取物分别处理细胞48 h,细胞生长抑制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PI单染结果显示,36.9 mg·L^(-1)、49.2 mg·L^(-1)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可将细胞阻滞于G2和S期,61.5 mg·L^(-1)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可将细胞阻滞于G2和G1期;61.5 mg·L^(-1)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处理48 h,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发生显著坏死样变化。结论碱化热回流法提取的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结肠癌SW480细胞活性,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为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太白贝母 总生物碱 细胞周期阻滞 SW480细胞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混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桂东 钟先锋 +1 位作者 吴龙奇 白喜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1,67,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共轭亚油酸混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影响。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通过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共轭亚油酸混合物对Caco-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混合物抑制了Caco-... 研究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共轭亚油酸混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影响。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通过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共轭亚油酸混合物对Caco-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混合物抑制了Caco-2细胞的增殖,且对Caco-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共轭亚油酸混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 人结肠癌细胞Caco-2 增殖 抑制
下载PDF
人结肠腺癌Lovo细胞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及其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亮 李祖国 丁彦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20-1623,1627,共5页
目的优化人结肠癌Lovo细胞系的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建立人结肠癌Lovo细胞系的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方法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和等渗蔗糖溶液冲洗细胞,胰酶酶解后裂解和皿上直接裂解的方法提取所培养Lovo细胞的总蛋白质,利用固相pH梯... 目的优化人结肠癌Lovo细胞系的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建立人结肠癌Lovo细胞系的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方法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和等渗蔗糖溶液冲洗细胞,胰酶酶解后裂解和皿上直接裂解的方法提取所培养Lovo细胞的总蛋白质,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Melanie4软件分析2-DE图谱。结果以等渗蔗糖缓冲液冲洗细胞并经皿上直接裂解的方法所提取Lovo细胞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可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系2-DE图谱。结论以等渗蔗糖溶液冲洗细胞结合皿上直接裂解是一种较好的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初步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好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O 样品制备 双向凝胶电泳 结肠癌 蛋白质组
下载PDF
六磷酸肌醇对人结肠腺癌LoVo细胞增殖分化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杜鹃 张振书 张亚力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观察六磷酸肌醇 (IP6)对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oVo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直接细胞记数法、MTT法、平皿集落形成实验、肠型ALP比活性测定等方法观察LoVo细胞增殖、分化特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IP6处理组在 6h后细胞增殖与集... 目的 观察六磷酸肌醇 (IP6)对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oVo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直接细胞记数法、MTT法、平皿集落形成实验、肠型ALP比活性测定等方法观察LoVo细胞增殖、分化特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IP6处理组在 6h后细胞增殖与集落形成能力呈现抑制状态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分化标志酶ALP比活性增高。结论 IP6对LoVo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磷酸肌醇 结肠腺癌 LOVO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细胞培养 天然抗癌化合物
下载PDF
顺铂联合辐射对人盲肠未分化腺癌细胞系(HCe-8693)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鸿未 戴惠芳 钱丽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26-428,共3页
本文应用显微分光光度术研究了顺铂联合辐射对人盲肠未分化腺癌细胞系(HCe-8693)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组及药物联合辐射组随着实验后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核 DNA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药物联合辐射组,DNA含量呈不可逆减少.
关键词 顺铂 腺癌 DNA 盲肠肿瘤
下载PDF
聚戊烯醇同系物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海涛 许立 +2 位作者 盛玉清 王成章 郑光耀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研究聚戊烯醇同系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聚物烯醇同系物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LoVo人结肠腺癌细胞株、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P-1、P-2体外对LoVo、SGC-7901和Hela细胞株细胞株的抑制率较低,P-... 目的研究聚戊烯醇同系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聚物烯醇同系物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LoVo人结肠腺癌细胞株、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P-1、P-2体外对LoVo、SGC-7901和Hela细胞株细胞株的抑制率较低,P-3体外对LoVo、SGC-7901和Hela细胞株抑制率较高,并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呈增强趋势。结论聚戊烯醇同系物对肿瘤细胞均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聚戊烯醇 人胃癌细胞株 人结肠腺癌细胞株 人宫颈癌细胞株
下载PDF
双丁酰环腺苷酸对体外HT29细胞增殖的调节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学清 张万岱 +3 位作者 宋于刚 张亚历 智发朝 周殿元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276-279,共4页
采用酸性磷酸酶细胞原位计数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察了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对体外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增殖的影响。结果:db-cAMP在10-4~10-9M范围内可促进细胞增殖,尤其在10-6... 采用酸性磷酸酶细胞原位计数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察了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对体外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增殖的影响。结果:db-cAMP在10-4~10-9M范围内可促进细胞增殖,尤其在10-6~10-8M时,db-cAMP组OD值分别为1.50±0.11,1.58±0.07,1.57±0.12,分别为对照组的10.30%,16.18%和11.76%,差异显著(P<0.05或0.01)。db-cAMP浓度为10-3M时,则抑制细胞增殖,至培养第5天,db-cAMP组OD为1.05±0.13,对照组为1.23±0.17,有显著差异(P<0.05)。FCM结果提示,db-cAMP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延长细胞G1/S期有关。结果表明,db-cAMP对HT29细胞增殖有双向调节作用。作者还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丁酰环腺苷酸 细胞增殖 人结肠腺癌细胞系
下载PDF
乙酰水杨酸铜对HCT-116细胞生长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峰 雷秀玲 +1 位作者 翟爱峰 刘伟平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铜对HTC—116细胞生长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乙酰水杨酸铜对HTC-116细胞的毒性作用;荧光显微镜照相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乙酰水杨酸铜诱导HTC-116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乙酰水...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铜对HTC—116细胞生长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乙酰水杨酸铜对HTC-116细胞的毒性作用;荧光显微镜照相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乙酰水杨酸铜诱导HTC-116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乙酰水杨酸铜处理HTC-116细胞48h、72h的IC50值分别为6.10μmol/L和4.48μmol/L;10μmol/L乙酰水杨酸铜处理HTC-116细胞24h镜下可见核分裂及凋亡小体形成,处理48h流式细胞术可检测出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凋亡率达34.1%。细胞凋亡发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乙酰水杨酸铜可显著抑制HTC-116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铜 人结肠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联合自噬抑制剂增加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3
作者 斯庆图娜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0期1632-1635,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对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诱导的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和(或)自噬抑制剂3-MA处理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 目的探讨自噬对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诱导的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和(或)自噬抑制剂3-MA处理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NVP-BEZ235作用于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24h后,MTT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明显地抑制了细胞增殖,并增加了细胞凋亡率,同时观测到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采用3-MA特异性抑制自噬活性后,明显地增加了NVP-BEZ235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同时,检测到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上调。结论自噬在NVP-BEZ235诱导的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保护作用,3-MA抑制自噬后,促进了NVP-BEZ235诱导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凋亡,联合应用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和自噬抑制剂3-MA有望成为人结肠癌的新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 3-MA 凋亡 人结肠癌
下载PDF
c9,t11-CLA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抑制作用
14
作者 陈燕 黄桂东 +1 位作者 钟先锋 唐浩国 《农产品加工(下)》 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通过MTT实验,研究了c9,t11-CLA(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在不同浓度,(0,25,50,100,200μmol/L)、不同作用时间(1,2,3,4 d)下,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c9,t11-CLA抑制了Caco-2细胞的增殖,...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通过MTT实验,研究了c9,t11-CLA(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在不同浓度,(0,25,50,100,200μmol/L)、不同作用时间(1,2,3,4 d)下,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c9,t11-CLA抑制了Caco-2细胞的增殖,且对Caco-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 t11-CLA 人结肠癌细胞Caco-2 增殖 抑制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素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贺源 肖凯夫 王智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为研究东亚钳蝎毒素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东亚钳蝎毒素(10、20、40μg/m L)干预体外培养的Caco-2细胞,分别于24、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毒素对Caco-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运用淋巴细胞转化试... 为研究东亚钳蝎毒素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东亚钳蝎毒素(10、20、40μg/m L)干预体外培养的Caco-2细胞,分别于24、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毒素对Caco-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运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检测蝎毒素对Caco-2细胞的作用途径。结果表明:东亚钳蝎毒素不仅能抑制Caco-2细胞的增殖而且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且毒素对Caco-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关系,随浓度加大和时间延长,对Caco-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人结肠癌细胞 东亚钳蝎毒 细胞增殖 抗肿瘤
下载PDF
氢气对氧化损伤结肠腺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穆怀博 盛庆丰 +1 位作者 吴伟 吕志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共4页
目的间接探讨氢气对氧化损伤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结肠腺癌Caco-2细胞与IEC-6细胞株,分别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PMI1640培养基、模型组采用含抗霉素A的RPMI1640培养基、观察组采用含氢气及抗霉素... 目的间接探讨氢气对氧化损伤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结肠腺癌Caco-2细胞与IEC-6细胞株,分别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PMI1640培养基、模型组采用含抗霉素A的RPMI1640培养基、观察组采用含氢气及抗霉素A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检测各组以下指标:1氧自由基(O-2·、H2O2和·OH)水平;2线粒体膜电位;3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8-羟基鸟嘌呤(8-OH-G);4细胞凋亡率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5促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抗炎症因子(IL-10)、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靶基因(HO-1、SOD、Cat、GPx)表达;6磷酸化Nrf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细胞凋亡率及LDH活性降低,促炎症因子、抗炎症因子、转录因子Nrf2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增强,磷酸化Nrf2蛋白表达增强。结论氢气对氧化损伤的结肠腺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ARE通路有关。根据本研究结果推测氢气对氧化损伤肠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结肠腺癌 氢气 Nrf2-ARE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的人类大肠癌HT-29细胞系分化程度逐渐增高现象的发现及研究
17
作者 刘珂 高天祥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74-278,共5页
对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的HT-23细胞系对宿主间质细胞影响的研究中,偶尔发现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移植瘤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增高,移植瘤逐渐由未分化癌变为高分化腺癌,表现为瘤细胞呈腺腔样排列,腺腔内有粘液分泌,间质细胞增多。第5代移植... 对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的HT-23细胞系对宿主间质细胞影响的研究中,偶尔发现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移植瘤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增高,移植瘤逐渐由未分化癌变为高分化腺癌,表现为瘤细胞呈腺腔样排列,腺腔内有粘液分泌,间质细胞增多。第5代移植瘤出现了类似结肠绒毛样结构。带瘤裸鼠血清中单位瘤体积癌胚抗原(CEA)含量也逐渐下降。这一结果提示:异体恶性细胞在免疫缺陷动物体内连续传代有可能导致恶性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转化 癌胚抗原
下载PDF
人类大肠癌HT-29细胞系分泌物对小鼠间质纤维母细胞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刘珂 高天祥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68-273,共6页
在HT-29细胞系分泌物对原代纤维母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发现HT-29细胞系无血清培养液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BALB/C小鼠原代纤维母细胞有明显的影响。它不仅使原代纤维细胞形态异常,而且使纤维母细胞体外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对此种提取... 在HT-29细胞系分泌物对原代纤维母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发现HT-29细胞系无血清培养液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BALB/C小鼠原代纤维母细胞有明显的影响。它不仅使原代纤维细胞形态异常,而且使纤维母细胞体外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对此种提取物的层析分析以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表明提取物中含有3个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38 904、25 704和15 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HT29细胞系 纤维母细胞
下载PDF
人星状病毒1型野毒株的培养及生物学鉴定
19
作者 梁雪雪 刘鹏飞 +2 位作者 谭李倩 李明 赵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3期26-30,共5页
目的研究人星状病毒1(HAst V-1)型野毒株的分离方法、细胞培养适应条件及相应生物学性质。方法对收集的腹泻粪便样品,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HAst V检测。阳性样品按常规方法处理,并进行细胞培养分离... 目的研究人星状病毒1(HAst V-1)型野毒株的分离方法、细胞培养适应条件及相应生物学性质。方法对收集的腹泻粪便样品,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HAst V检测。阳性样品按常规方法处理,并进行细胞培养分离及最佳培养条件确定,将毒株连续传10代,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的增殖,细胞荧光灶法进行滴度测定,采用RT-PCR进行特异性基因组稳定性检测。结果通过检测野毒株为HAst V-1d亚型。将其中编号为JZ-10的毒株进行传代培养。该毒株在传代过程中无明显细胞病变,在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中传代适应培养10代(P10)后,病毒能够稳定增殖并具有良好的识别HAst V抗体的能力。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基因拷贝数与病毒滴度增加,P10代病毒基因拷贝数达2.7×107,病毒感染性滴度达6.97 log FFU/ml。在传代过程中,病毒基因组核酸序列稳定,无突变。结论该实验获得HAst V-1型JZ-10细胞适应毒株,为后续进行该病毒的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CACO-2细胞 适应性 生物学性质
下载PDF
Integrin α6β4 in colorectal cancer
20
作者 Jean-Franois Beaulie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 CAS 2010年第1期3-11,共9页
The ability of cells to interact with extracellular matrix macromolecules i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regulation of cell phenotype and organization.Indeed most if not all cells bear specific cell surface receptors for ... The ability of cells to interact with extracellular matrix macromolecules i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regulation of cell phenotype and organization.Indeed most if not all cells bear specific cell surface receptors for these molecules,namely the integrins,which are specific for the ligation of various macromolecules such as the laminins,fibronectins and tenascins.It is now well established that integrins can regulate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most notably cell cycle and tissu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In the intestine,several observations suggest functional roles for cell-matrix interactions in the regulation of epithelial cell function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ntegrin α6β4 as a paradigm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as well as the complexity of integrins in the mediation of cell-matrix interactions.Indeed,α6β4 has been well-characterized for its involvement as a link between the cytoskeleto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molecules as well as in the activation of a variety of intracellular signalization processes in cooperation with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urthermore,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distinct forms of α6 and β4 subunits are expressed in the human intestine and,more importantly,recent work provid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various forms of α6β4 ca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functions under both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For instance,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express a hybrid form of α6β4 that is never seen in normal cells.Although further work is needed,integrin α6β4 is emerging as a key regulator of intestinal functions in both intestinal health and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INTEGRIN colon INTESTINE EPITHELIUM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differentiation Colorectal cancer adenocarcinom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