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hase-Dependent Hypothesis for Locomotor Functions of Human Foot Complex 被引量:2
1
作者 Lei Ren David Howard +2 位作者 Lu-quan Ren Chris Nester Li-mei Tia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8年第3期175-180,共6页
The human foot is a very complex structure comprising numerous bones, muscles, ligaments and synovial joints. As the only component in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the foot complex delivers a variety of biomechanical func... The human foot is a very complex structure comprising numerous bones, muscles, ligaments and synovial joints. As the only component in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the foot complex delivers a variety of biomechanical functions during human locomotion, e.g. body support and propulsion, stability maintenance and impact absorption. These need the human foot to be rigid and damped to transmit ground reaction forces to the upper body and maintain body stability, and also to be compliant and resilient to moderate risky impacts and save energy. How does the human foot achieve these apparent conflicting functions?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phase-dependent hypothesis for the overall locomotor functions of the human foot complex based on in-vivo measurements of human natural gait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mathematical foot model. We propse that foot functions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gait phase, which is a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locomotion. In early stance just after heel strike, the foot mainly works as a shock absorber by moderating high impacts using the viscouselastic heel pad in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In mid-stance phase (-80% of stance phase), the foot complex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pringy rocker, reserving external mechanical work using the foot arch whilst moving ground contact point forward along a curved path to maintain body stability. In late stance after heel off, the foot complex mainly serves as a force modulator like a gear box, modulating effective mechanical advantages of ankle plantiflexor muscles using metatarsal-phalangeal joints. A sound under- standing of how diverse functions are implemented in a simple foot segment during human locomotion might be useful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overall foot locomotor functions and hence to facilitate clinical diagnosis, rehabilitation product design and humanoid robot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CHANICS human foot locomotion rollover model shock absorber SPRING phase-dependent
下载PDF
An In Vivo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Human Foot 被引量:1
2
作者 Christopher J.Nester David Howard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387-397,共11页
Reliable computational foot models offer an alternative means to enhance knowledge on the biomechanics of human foot. Model valid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aspects of the entire foot modeling and analysis proce... Reliable computational foot models offer an alternative means to enhance knowledge on the biomechanics of human foot. Model valid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aspects of the entire foot modeling and analysis process.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 vivo experiment combining motion capture system and plantar pressure measure platform to validate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human foot.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slices for the foot model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validation were both collected from the same volunteer subject.The validated components included the comparison of static model predictions of plantar force,plantar pressure and foot surface deformation during six loading conditions,to equivalent measured data.During the whole experiment,foot surface deformation,plantar force and plantar pressure were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during six different loaded standing conditions.The predictions of the current FE model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foot computational model plantar pressure
下载PDF
Kinematic simulation of human gait with a multi-rigid-body foot model 被引量:2
3
作者 YANG Yan HU Xiaochun LI Xiaopeng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12年第2期42-46,共5页
The paper builds a multi-rigid-body model of human with a 4-rigid-body foot in the 3D CAD software Solidworks, based on human anatomy. By controlling the rotation of the ankle and major joints of human body while walk... The paper builds a multi-rigid-body model of human with a 4-rigid-body foot in the 3D CAD software Solidworks, based on human anatomy. By controlling the rotation of the ankle and major joints of human body while walking, the Kinematic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dynamics simulation software ADAM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mulate results and points out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work and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efforts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rigid-body foot model human gait SIMULATION
下载PDF
老年人足部特征及老年鞋设计要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谈笑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老年人穿着的鞋履在设计思路方面与一般青年、儿童鞋履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老年人足部特征入手,对我国当前老龄化社会形态下老年鞋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认为对于我国老年人而言,其穿着鞋履需要着重考虑形态与结构、材质与颜色等元素,以... 老年人穿着的鞋履在设计思路方面与一般青年、儿童鞋履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老年人足部特征入手,对我国当前老龄化社会形态下老年鞋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认为对于我国老年人而言,其穿着鞋履需要着重考虑形态与结构、材质与颜色等元素,以这些设计要素为突破口设计出更为人性化的老年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 老年鞋 设计要素 足部结构特征
下载PDF
仿足弓准零刚度隔振器特性分析与实验
5
作者 邓宏光 陈新度 +1 位作者 王晗 张帆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4,202,共7页
为满足光学精密仪器更高的精度及动态特性要求,解决其安装空间逼仄与宽频域隔振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由屈曲梁与黏弹性材料并联构成的仿生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并建立了该仿生隔振装置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谐波平衡法对其振动传递特性进行... 为满足光学精密仪器更高的精度及动态特性要求,解决其安装空间逼仄与宽频域隔振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由屈曲梁与黏弹性材料并联构成的仿生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并建立了该仿生隔振装置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谐波平衡法对其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频率比大于15时,振动幅值传递率小于0.2,系统共振区振动幅值传递率低于0.75,隔振效果良好。该结论验证了仿足弓准零刚度隔振器的有效性,为光学精密仪器复杂隔振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弓 仿生 隔振 准零刚度
下载PDF
超声清创术+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剂对糖尿病足WagnerⅡ、Ⅲ级溃疡治疗效果及愈合情况分析
6
作者 恽瑞元 严磊 刘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7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清创术+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剂在糖尿病足WagnerⅡ、Ⅲ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烧伤整形科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WagnerⅡ、Ⅲ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超声清创术+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剂在糖尿病足WagnerⅡ、Ⅲ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烧伤整形科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WagnerⅡ、Ⅲ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35例,予以常规清创+胰岛素治疗)和研究组(35例,予以超声清创术+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剂治疗)。比较两组溃疡面愈合率、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周,研究组溃疡创面愈合率略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溃疡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WagnerⅡ、Ⅲ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清创术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剂可促进糖尿病足WagnerⅡ、Ⅲ级溃疡面愈合,控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整体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WagnerⅡ、Ⅲ级溃疡 超声清创术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剂 疗效
下载PDF
骨膜牵张术联合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7
作者 王春雷 张波 +2 位作者 朱俊晖 车志丽 苏永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评估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5万IU/10 g)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以期为医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人表... 目的为了进一步评估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5万IU/10 g)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以期为医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5万IU/10 g)外用治疗的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患足足部皮温、患足踝肱指数及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情况来评价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患者术前足趾血氧饱和度为(79.97±1.44)%,术后足趾血氧饱和度为(92.32±1.70)%,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过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5万IU/10 g)外用治疗的后足趾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前患足足部皮温为(28.05±0.63)℃,术后患足足部皮温为(30.83±0.70)℃,经过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术后患足足部皮温明显提高(P<0.05)。患者术前患足踝肱指数为0.65±0.04,术后患足踝肱指数为0.73±0.02,经过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患足踝肱指数明显改善(P<0.05)。经过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率达93.33%。结论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5万IU/10 g)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足趾血氧饱和度、患足足部皮温、患足踝肱指数有明显改善,创面完全愈合率高,值得在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牵张术 糖尿病足溃疡 表皮生长因子 推广应用
下载PDF
早期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8
作者 刘召璞 刘丽敏 +1 位作者 王云茹 郝现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干扰素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对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干扰素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对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患儿症状改善时间、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血压恢复正常、心率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2、IL-6、IL-10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中选用人免疫球蛋白、干扰素联合方案,可有效降低患儿炎性反应,提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升免疫功能改善效果,促进患儿恢复速度,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手足口病 人免疫球蛋白 干扰素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曾婷 吕晋元 +2 位作者 谭映雪 黄新宇 卫向红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对比封闭式负压引流(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 目的对比封闭式负压引流(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ation,DFU)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5月湖南中医附一医院收治的DFU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VSD联合rh-aFGF组、VSD联合rhEGF组、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三组愈合效果以及创面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瘢痕面积。结果三组愈合效果、愈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联合rhEGF组和VSD联合rh-aFGF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组(P<0.05),但VSD联合rhEGF组和VSD联合rh-aFGF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VSD联合rhEGF组和VSD联合rh-aFGF组瘢痕面积均小于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组(P<0.05),但VSD联合rhEGF组和VSD联合rh-aFGF组瘢痕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rh-aFGF、rhEGF、抗生素骨水泥均是治疗DFU的有效方法,VSD联合rh-aFGF和rhEGF对促进创面愈合和缩小瘢痕面积效果相当,且均优于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引流 糖尿病足溃疡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抗生素骨水泥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徐素丹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卫生院防保科收治的6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卫生院防保科收治的6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梁荟玲 马立人 +1 位作者 王晓歌 路艺凡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C-MSC-Ex)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平顶山市中医医院的6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C-MSC-Ex)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平顶山市中医医院的6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联合HUC-MSC-Ex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生肌玉红膏联合HUC-MSC-Ex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面积,创面症状、体征积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较本组治疗前缩小,创面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创面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创面愈合率,缩小创面面积,改善创面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创面 生肌玉红膏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创面愈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张凤单 付荣 王善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91-893,共3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1)治疗,在此...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1)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 1μg•kg^(-1)和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1)治疗。治疗5 d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退热、口腔溃疡消退、手足皮疹结痂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联合应用可缓解患儿症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手足口病 重组人干扰素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喷雾剂治疗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及对核因子-κB、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亦男 于四景 姚婷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喷雾剂治疗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疗效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0例被EV71病毒感染的轻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 目的: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喷雾剂治疗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疗效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0例被EV71病毒感染的轻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rhIFN-α2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变化,肝肾功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NF-κB、TNF-α、IL-6、IL-10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为正常范围,但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rhIFN-α2b喷雾剂治疗EV71病毒致儿童HFMD,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疗效,降低NF-κB、炎症因子,且对肝肾功能指标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重组人干扰素喷雾剂 EV71病毒 手足口病 核因子-ΚB 炎症因子 肝肾功能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华骥 王清玉 +3 位作者 余兰伟 韩大为 陈妍 刘子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Wagner 2-4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Wagner 2-4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于术后12周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术前和术后12周时,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及患肢踝肱指数(ABI)、患足皮温、患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价两组对象生活质量状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35/35),与对照组[88.57%(31/35)]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12周,两组血清VEGF、EGF、bFGF水平以及患肢ABI、患足皮温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血清MMP-9水平和患肢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VEGF、EGF、bFGF水平以及患肢ABI、患足皮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9水平和患肢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两组DSQL中各维度(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影响)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为著(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针道感染、骨折等并发症,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与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能有效调节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促进溃疡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 糖尿病足 修复因子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促进糖尿病鼠创面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喜翔 高明杰 +1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0-887,共8页
目的研究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smooth muscle cells,hiPSC-SMC)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方法将hiPSC-SMC、阳性对照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和阴性对照... 目的研究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smooth muscle cells,hiPSC-SMC)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方法将hiPSC-SMC、阳性对照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和阴性对照不含细胞的磷酸盐缓冲盐水(PBS)分别加入I型鼠尾胶原蛋白中制成干细胞胶原蛋白膜片或无细胞胶原蛋白膜片。在糖尿病裸鼠背部制作皮肤全层缺损的夹板创面模型。将制备的胶原蛋白膜片固定于创面上,在不同时间点对创面进行拍照、取材,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hiPSC-SMC具有和ADSC一致的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创面在术后第2天即可表现出明显的缩小。hiPSC-SMC和ADSC组的创面与无细胞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明显增多,α-SMA阳性细胞、CD31阳性细胞和VEGF-A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VEGF-A和PDGF表达明显升高。结论hiPSC-SMC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和再生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和细胞增殖,从而促进糖尿病裸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夹板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多能干细胞 脂肪来源干细胞 平滑肌细胞 糖尿病足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被动踝足外骨骼对平地行走时运动表现的影响
16
作者 孟琳 宋钊熙 +2 位作者 董洪涛 徐瑞 明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共8页
被动踝关节外骨骼(unpowered-ankle exoskeleton)可实现人体步态行走良好辅助作用,但对其助行增强效果研究多局限于跑步机行走范式,现少有在平地行走下穿戴外骨骼对穿戴者运动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本研究设计组装了一款低成本模块化的... 被动踝关节外骨骼(unpowered-ankle exoskeleton)可实现人体步态行走良好辅助作用,但对其助行增强效果研究多局限于跑步机行走范式,现少有在平地行走下穿戴外骨骼对穿戴者运动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本研究设计组装了一款低成本模块化的被动踝关节外骨骼,首次研究了平地行走下穿戴被动踝关节外骨骼对健康年轻穿戴者肌肉激活与运动表现的影响。实验招募5名穿戴者,在无外骨骼、仅穿戴外骨骼框架和穿戴外骨骼3种实验条件下完成直线行走任务,过程中同步采集人体下肢主要肌群的肌电和关节运动轨迹。提取了肌电激活特征和关节角度特征,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揭示了不同外骨骼穿戴状态对相关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骨骼框架会对人体提供支撑,降低站立阶段腓肠肌内侧肌肉激活。而穿戴外骨骼在站立阶段使腓肠肌内侧的平均肌肉激活显著降低20%,也显著降低了踝关节的峰值力矩及功率。外骨骼会使髋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表现发生变化,这可能与下肢关节间的能量交换有关。因此,被动踝关节外骨骼可在平地行走下对踝关节实现支撑相和推离阶段有效辅助,但穿戴者同时也会适应外骨骼穿戴而改变其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外骨骼 人体增强 无动力外骨骼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勇超 徐功志 +2 位作者 毛水红 吕璐 张家鹏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糖尿病足患者局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糖尿病足患者局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局部创面予以VSD联合rhEGF治疗,对照组患者局部创面单纯予以VS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程度、经皮动脉血氧分压、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及治疗4周时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958,P<0.001),经皮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t=6.353,P<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8.547,P<0.001);治疗4周时,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7.039,P<0.001)。结论VSD联合rhEGF可有效减轻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疼痛程度,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缩短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负压封闭引流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 疼痛
下载PDF
抗人类肠道病毒71药物及疫苗研究进展
18
作者 谢小晖 陈路路 +4 位作者 李超英 郑惠丹 张怡 陶玲(综述) 徐银兰(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290-294,共5页
手足口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危害巨大,会引起患儿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传染性、传播方式多样、病原体复杂多样等特点。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属和人类肠道病毒71(EV71),作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之一的EV71... 手足口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危害巨大,会引起患儿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传染性、传播方式多样、病原体复杂多样等特点。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属和人类肠道病毒71(EV71),作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之一的EV71,感染性极强。目前,已经研制出的抗EV71的有效药物,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途径。该文围绕EV71及抗EV71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进而为今后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人类肠道病毒71 抗EV71药物 综述
下载PDF
一款对足部皮肤的保湿修护霜的功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静 张婉 +3 位作者 孟欣 刘婷 亓玉锋 周芷珊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74-76,共3页
采用体外细胞和人体实验相结合,研究一种保湿修护霜对人体足部皮肤的保湿修护功效。结果表明,组合物溶液在浓度800μg/mL及以下对HaCaT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剂量为100μg/mL、200μg/mL溶液均能降低SDS致损HaCaT细胞损伤,且二者呈现一定... 采用体外细胞和人体实验相结合,研究一种保湿修护霜对人体足部皮肤的保湿修护功效。结果表明,组合物溶液在浓度800μg/mL及以下对HaCaT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剂量为100μg/mL、200μg/mL溶液均能降低SDS致损HaCaT细胞损伤,且二者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5)。使用组合物4周后,仪器测量客观结果显示受试者足部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TEWL值、角质层剥落数、皮肤粗糙度和皮肤平滑度较使用前皆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主观反馈足部皮肤的滋润感、平滑感、干燥感减少、鳞屑减少和降低皮肤粗糙度认同感均超过84%。上述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具有保湿和修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足部护理 细胞损伤 人体临床测试 保湿 修护
下载PDF
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20
作者 郭韫凡 袁昌芬 +5 位作者 许颖 吴云涛 王秀艳 褚璐 王玉山 张景义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912-915,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变化,探讨YKL-40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DF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伴有DF分为糖尿病足组(DF组,n=69)和糖尿病组(DM组,n=52)。另选取同期在体检...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变化,探讨YKL-40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DF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伴有DF分为糖尿病足组(DF组,n=69)和糖尿病组(DM组,n=52)。另选取同期在体检中心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4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体重指数(BMI)、YKL-40、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F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YKL-40对DF患者的影响。结果:DF组和DM组BMI、FPG、HbA1c、YKL-4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Hb、TBI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DF组FPG、YKL-40水平升高,Hb、TBI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MI、FPG水平及YKL-40水平是DF的独立危险因素,Hb水平是DF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YKL-40是DF的独立危险因素,YKL-40水平越高,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软骨糖蛋白39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