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karyotical expression of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proteins of hepatitis G virus 被引量:4
1
作者 Ning-Shao Xia~1 Hai-Jie Yang~1 Jun Zhang~1 Chang-Qing Lin~1 Ying-Bin Wang~1 Juan Wang~1 Mei-Yun Zhan~2 MH Ng~3 1 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Cell Biology and Tumor Cell Engineering,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Fujian Province,China2 Institute of Virology,Chinese Academ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Beijing 100052,China3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Hoog Kong University,Hongkong,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42-646,共5页
AIM: To study the epitope distribution of hepatitis G virus (HGV) and to seek for the potential recombinant antige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GV diagnostic reagents. METHODS: Fourteen clones encompassing HGV gene fragm... AIM: To study the epitope distribution of hepatitis G virus (HGV) and to seek for the potential recombinant antige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GV diagnostic reagents. METHODS: Fourteen clones encompassing HGV gene fragments from core to NS3 and NS5 were constructed us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RSET and (or) pGEX, and expressed in E.coli. Western blotting and ELISA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these recombinant proteins. RESULTS: One clone with HGV fragment from core to E1 (G1), one from E2 (G31), three from NS3 (G6, G61, G7), one from NS5B (G821) and one chimeric fragment from NS3 and NS5B (G61-821) could be expressed well and showed obvious immunoreactivity by Western blotting. One clone with HGV framment from NS5B (G82) was also well expressed, but could not show immunoreactivity by Western blotting. No obvious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the other six clones. All the expressed recombinant proteins were in inclusion body form, except the protein G61 which could be expressed in soluble form. Further purified recombinant proteins G1, G31, G61, G821 and G61-821 were detected in indirected ELISA as coating antigen respectively. Only recombinant G1 could still show immunoreactivity, and the other four recombinant proteins failed to react to the HGV antibody positive sera.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munoactivity of these four recombinant proteins were lost during purification. CONCLUSION: Core to E1, E2, NS3 and NS5 fragment of HGV contain antigenic epitopes, which could be produced in prokaryotically expressed recombinant proteins. A high-yield recombinant protein (G1) located in HGV core to E1 could remain its epitope after purification, which showed the potential that G1 could be used as a coating antigen to develop an ELISA kit for HGV specific antibody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tting wester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pitope Mapping Escherichia coli GB virus C PURIFICATION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Viral humans Plasmids Recombinant Proteins Viral Envelope Proteins Viral Nonstructural Proteins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分析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探究
2
作者 李小琼 王雅 +2 位作者 董琳婕 张一帆 罗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S/CO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方法收集1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及病毒核酸测定法进行确证,观察确证结果及条带分布。采用...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S/CO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方法收集1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及病毒核酸测定法进行确证,观察确证结果及条带分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最佳临界值,分析HIV抗体S/CO值灰区设置的合理性。结果1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中,经化学发光法初筛153例(83.15%),经胶体金法初筛31例(16.85%)。男性(57.07%)、年龄在40岁以上(75.00%)的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占比高于女性及其他年龄段病例。WB补充试验发现,共101例(54.89%)病例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56例(30.43%)病例确证为HIV-1抗体阴性,27例(14.67%)病例为HIV-1抗体不确定。27例中,1例经核酸检测为阳性(化学发光法初筛抗体S/CO值:5.60),其余26例为阴性。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与WB补充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5.36%、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1,P<0.05)。27例HIV-1抗体不确定病例经核酸检测载量发现,1例病例WB带型为P24+gp160,核酸检测该病例为阳性。不确定样本带型分布中,P24出现率最高(74.07%),其后依次是P66(11.11%)、gp160(7.41%)和P17(3.70%)、gp41(3.70%)。ROC曲线预测HIV抗体S/CO最佳临界值为5.15,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30%、76.40%,95%CI为0.861~0.948。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的WB检测带型与确证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相关性(P<0.05),其中P24带型与确证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910)。结论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采用WB实验能进行有效排查。此外,基于本实验检测平台设置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S/CO值灰区范围为1.00~5.15,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化学发光法 免疫印迹法 灰区设置 核酸检测
下载PDF
HIV-1感染者蛋白印迹带型特征与免疫功能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董芬芳 许雅辉 吴来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6期391-396,共6页
目的通过对HIV-1感染者蛋白印迹带型(WB)和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结果的分析,探讨不同WB带型特征与感染者免疫状态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71例HIV-1型感染者,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感染者静... 目的通过对HIV-1感染者蛋白印迹带型(WB)和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结果的分析,探讨不同WB带型特征与感染者免疫状态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71例HIV-1型感染者,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感染者静脉血中CD4细胞计数以及WB带型,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与免疫缺陷程度、WB带型的关系,以及不同免疫缺陷程度与WB带型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组间的免疫缺陷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5,P<0.001),而单个抗体条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间仅p55抗体条带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而免疫缺陷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免疫状态下,WB带型中p31、p55、p17抗体条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87、19.44、7.95,均P<0.05),HIV-1抗体全条带、gag基因编码全带、p55+p31缺失、p55+p17缺失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5、16.23、8.51、8.00,均P<0.05)。结论感染者的免疫状态会影响WB带型特征,其中p17抗体与p55抗体条带同时丢失可能与HIV感染程度有关。WB带型分析对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评价和免疫重建监测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蛋白印迹试验 CD4^(+)T淋巴细胞 免疫缺陷
下载PDF
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确认试验结果调研
4
作者 赖小华 兰小英 王燕凤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23-27,32,共6页
目的了解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的确认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医院就诊人群的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及经过厦门市疾病控制中... 目的了解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的确认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医院就诊人群的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及经过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免疫印迹法(WB)确认HIV抗体阳性患者的检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统计HIV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结果,统计HIV抗体阳性样本的人群分布和科室分布、WB条带分布及HIV-1抗体条带模式。结果1323例需送确认试验患者中882例送检,确认HIV抗体阴性339例,阳性466例(465例经WB检测阳性,1例经核酸RNA检测阳性),不确定结果77例中随访确认5例阳性;未送检的441例患者中,既往已确认HIV抗体阳性82例。最终可追踪到的HIV抗体阳性患者共553例,阳性率41.80%。首次确认试验阳性的466例患者中,男女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4例患者的首诊科室为内科相关科室,72例为外科相关科室。465例经WB检测阳性样本共检出9条HIV-1抗体条带,1条HIV-2抗体条带;检出率最高的是包膜蛋白抗体gp160(100.00%)、gp120(100.00%)和gp41(99.78%),HIV-2包膜蛋白抗体条带gp36检出12例(2.58%)。465例经WB检测阳性样本共检出21种HIV-1抗体条带模式,其中3种模式含有HIV-2包膜蛋白抗体条带gp36;最常见的3种HIV-1抗体条带模式分别为HIV-1抗体全条带(148例)、缺失HIV-1抗体条带p55(134例)及缺失HIV-1抗体条带p55和p17(102例),3种模式合计占比82.58%,其他条带模式较少见。结论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率较高,阳性患者首诊科室以内科为主。医疗机构应重视HIV筛查,尽量避免漏诊、误诊,并加强临床诊疗过程中有创医疗处置措施时的职业防护,减少职业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艾滋病 免疫印迹法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gp36
下载PDF
LiCA800光激化学发光法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中的评价
5
作者 丁雨 夏文昕 +1 位作者 吴婕 屈晨虹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评价LiCA800光激化学发光法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送检的临床血液标本中,符合检测要求并通过LiCA800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结果S/CO≥1的标本53例。... 目的评价LiCA800光激化学发光法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送检的临床血液标本中,符合检测要求并通过LiCA800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结果S/CO≥1的标本53例。以疾控中心反馈的WB结果为HIV抗体检测结果的金标准,分析LiCA800的检测结果。结果LiCA800检测有反应性结果(S/CO≥1)样本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RT方法进行初筛试验:两种初筛方法均为阴性24例,对其余29例初筛呈反应性的样本进行WB抗体确证试验,WB条带阴性6例(11.32%),WB条带不确定7例(13.21%),WB条带阳性16例(30.19%)。WB条带阳性样本的S/CO值在30.31~223.97,S/CO值>100的病例占比75.00%。WB条带阳性样本S/CO值明显高于WB条带不确定、WB结果阴性和ELISA和RT法初筛阴性标本S/C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阳性结果中,gp160、gp120、p24出现率为100.00%,p55出现率较最低为43.75%。结论LiCA800检测血清HIV抗体时阳性符合率不高,仅为30.19%,S/CO值与血清HIV抗体WB确证结果相关,实验人员应对S/CO值和WB结果予以关注,避免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 光激化学发光法 免疫印迹
下载PDF
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3
6
作者 殷方兰 钟培松 +1 位作者 张永 陈国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8-980,共3页
艾滋病确证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免疫印迹试验,如果确证结果不是阴性,但又不满足阳性判定标准,则判定为HIV抗体不确定,约4%~20%的样品经过初筛复测阳性后,确证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不确定者多来自无偿献血者... 艾滋病确证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免疫印迹试验,如果确证结果不是阴性,但又不满足阳性判定标准,则判定为HIV抗体不确定,约4%~20%的样品经过初筛复测阳性后,确证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不确定者多来自无偿献血者、孕产妇等健康群体,条带的类型、数量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影响不确定结果的因素复杂且尚不清楚。不确定者的随访依从性较差,转归以实验室出现非特异性反应为主,且与不确定标本的S/CO比值有关。对于HIV抗体不确定的标本,需结合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辅助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抗体 免疫印迹实验 不确定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条带常见模式分析及在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万海 孟真 +5 位作者 杨若男 高楠 王庆芳 张磊 王梅芬 明亮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了解免疫印迹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的常见条带模式及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为阳性的460例患者和结果为不确定的16例患者的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在3个基因编码的3组HIV特... 目的了解免疫印迹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的常见条带模式及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为阳性的460例患者和结果为不确定的16例患者的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在3个基因编码的3组HIV特异性抗体中,env基因编码的包膜蛋白抗体gp160、gp120和gp41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9.35%和96.30%;pol基因编码的核酸内切酶及聚合酶抗体p66、p51和p31的检出率分别为92.61%、86.96%和91.96%;gag基因编码的核心蛋白抗体p55、p39、p24和p17的检出率分别为56.30%、13.26%、100.00%、87.17%。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共检测到34种条带模式,最常见的条带模式为gp160/gp120/p66/p55/p51/gp41/p31/p24/p17(p39缺失,占41.74%),其次为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p55和p39缺失,占23.70%),全条带模式占11.30%。对16例免疫印迹法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首次检测含包膜蛋白抗体条带的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HIV抗体均转为阳性。HIV感染者首诊科室共涉及到28个临床科室,其中有66.31%就诊于内科相关科室。结论 HIV感染者的免疫印迹法条带检出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患者首诊的临床科室众多,医疗机构应重视HIV检测,避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被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印迹法 条带模式 随访 临床科室
下载PDF
HIV-1感染者免疫学及血清学指标检测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彩霞 傅继华 +4 位作者 毕振强 张静 尤向东 苏生利 林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5-696,共2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者体内免疫学、血清学指标变化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实验(W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61例HIV感染者和56例艾滋病(AIDS)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的抗体、吸光度A值、...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者体内免疫学、血清学指标变化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实验(W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61例HIV感染者和56例艾滋病(AIDS)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的抗体、吸光度A值、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CD4+(P<0.0001)、CD4+/CD8+(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IDS患者组中CD4+与CD8+(P=0.0051,r=0.369)呈正相关关系。HIV感染者CD4+与CD8+(P=0.239,r=0.153)无相关关系。结论不同病期的HIV感染者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明显不同,该项指标检测可为HIV感染者的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印迹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佛山市无偿献血者HIV初筛及确认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朱业华 伍伟健 +4 位作者 张敏 卢瑾 黎艳华 余玉婷 余晋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掌握佛山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为制定本市血液安全策略及献血者招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1-2013年在佛山市无偿献血的人群做HIV筛查(ELISA)及确认试验(蛋白印迹法),并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 2001-2013年佛山市无偿献血... 目的掌握佛山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为制定本市血液安全策略及献血者招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1-2013年在佛山市无偿献血的人群做HIV筛查(ELISA)及确认试验(蛋白印迹法),并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 2001-2013年佛山市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率总体呈逐年递增态势(2001年为7.02/10万,2013年为21.74/10万)。筛查反应率0.25%(1 346/538 107);HIV确证阳性率13.01/10万(70/538 107),确证阳性符合率5.20%(70/1 346);不确定率1.04%(14/1 346)。确认阳性标本中,ELISA的S/CO高值比例〉80%,中、低值比例均〈10%;WB带型出现率为gp160:100%(70/70);gp120:100%(70/70);gp41:98.57%(69/70);p66:100%(70/70);p51:97.14%(68/70);p31:91.43%(64/70);p55:68.57%(48/70);p24:98.57%(69/70);p17:85.71%(60/70);p39:14.29%(10/70)。结论最近10多年来佛山市无偿献血者的HIV阳性率在逐年上升;HIV确认阳性献血者标本以ELISA高S/CO值及有8条以上WB带型结果为主。高危人士献血、检测方法及技术的局限对血液安全的威胁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AIDS HIV ELISA 筛查试验 蛋白印迹法 确证试验
下载PDF
73727例拟输血患者血清HI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琬婷 何露 +5 位作者 陈廷寅 曹微微 舒象武 肖超奇 李碧娟 李宁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特异性,并对HIV抗体阳性患者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LIA试验对本院住院和门诊73727例拟输血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C...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特异性,并对HIV抗体阳性患者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LIA试验对本院住院和门诊73727例拟输血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CLIA法检测发现阳性140例,WB法阳性确认110例,拟输血患者中HIV感染率为0.15%;HIV感染患者以21~60岁年龄段为主,男性感染率为0.20%,女性为0.09%,男女病毒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CLIA法S/CO值小于10的阳性标本,经WB法HIV阳性确认率为0;S/CO值大于50的标本,WB法阳性确认率为100%;比较1〈s/CO≤10,10〈s/CO≤50和s/CO〉50三组,WB法获得的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和门诊拟输血患者有较高的HIV感染率,CLIA法灵敏度虽高,但低s/CO值的标本HIV抗体检测特异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 免疫印迹试验
下载PDF
不同临床分期HIV-1感染者/AIDS患者血样的蛋白印迹试验带型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郭川 纪琳莹 +2 位作者 吴耀波 林洁敏 陈婉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各临床分期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血清中病毒蛋白抗体的变化,探讨不同临床分期的HIV-1感染者/AIDS患者蛋白印迹试验(WB)的带型特点。方法对汕头市2009至2012年确证的部分HIV-1抗... 目的分析各临床分期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血清中病毒蛋白抗体的变化,探讨不同临床分期的HIV-1感染者/AIDS患者蛋白印迹试验(WB)的带型特点。方法对汕头市2009至2012年确证的部分HIV-1抗体阳性病例进行CD4+T细胞计数,根据计数结果对病例进行分组:原发感染期组(CD4+≥500/mm3);感染中期组(CD4+≥200/mm3且<500/mm3);AIDS期组(CD4+<200/mm3);对各组的WB结果进行病毒蛋白(p17、p24、p31、p39、gp41、p51、p55、p66、gp120、gp160)抗体的阳性率统计以及带型分析。结果病毒蛋白p24、p31、gp41、p51、p66、gp120和gp160的抗体阳性率较高(总阳性率分别为98.2%、92.0%、90.8%、89.5%、93.3%、98.7%和97.5%),且在3个分期组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病毒蛋白p17、p39和p55呈现较低的抗体阳性率(总阳性率分别为68.9%、49.1%和42.5%);蛋白p17的阳性率从原发感染期的91.5%降为感染中期的62.8%(P<0.01)及AIDS期59.3%(P<0.01);WB结果中的全带型、缺失p39+p55和缺失p17+p39+p55的带型是3个疾病分期组患者的常见带型;在3个分期组中,原发感染期中全带型出现率最高(60.8%),而缺失p17+p39+p55的出现率最低(6.5%)。结论病毒蛋白p17抗体的阴转可以作为疾病从原发感染期进入感染中期/AIDS期的一个潜在判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型分析 蛋白印迹试验 病毒抗体 阳性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临床分期
下载PDF
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感染的初步回顾性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茂锋 邢文革 +4 位作者 蒋岩 裴丽健 闫红梅 秦淑文 张桂云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15-2216,2221,共3页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HIV-2)的感染状况。[方法]用多种HIV抗体确认方法检测来自全国各地的HIV-2可疑血浆/血清样品,用Genelabs HIV Blot2.2WB检测5份已知HIV-2血浆样品。[结果]用Genelabs HIV Blot2.2WB检测54份HIV-...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HIV-2)的感染状况。[方法]用多种HIV抗体确认方法检测来自全国各地的HIV-2可疑血浆/血清样品,用Genelabs HIV Blot2.2WB检测5份已知HIV-2血浆样品。[结果]用Genelabs HIV Blot2.2WB检测54份HIV-2可疑样品,全部呈HIV-1抗体阳性反应且有HIV-2指示带;用HIV-2WB试剂检测,44.4%(24/54)呈HIV-2抗体阳性反应、55.6%(30/54)呈不确定反应;用2种线性免疫试验检测,分别只有3.7%(2/54)和1.9%(1/54)判定为HIV-1/2混合感染,绝大部分仅为HIV-1抗体阳性。对于5份已知HIV-2样品,使用Genelabs HIV Blot2.2WB检测时与HIV-1抗原发生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但带型明显不同于HIV-1样品。[结论]结果提示我国的HIV-2感染很少见,现有的HIV-2WB不宜用于检测HIV-1抗体呈阳性反应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2 抗体 免疫印迹试验 线性免疫试验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HIV-1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者的转归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琦 曲新艺 徐莉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 探讨HIV-1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的转归特点。方法 选取HIV-1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75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初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硒法]的检测结果、免疫印迹法带型及随... 目的 探讨HIV-1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的转归特点。方法 选取HIV-1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75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初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硒法]的检测结果、免疫印迹法带型及随访后的转归情况。结果 75例患者中有53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0~721 d。男性、女性之间随访后转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HIV-1抗体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随访患者中,2种初筛试验均阳性45例,与随访后确证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1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LISA S/CO值判定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为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最佳临界值为4.995,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100.0%。随着ELISA S/CO值的增大,免疫印迹法带型更复杂,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的转阳率逐渐升高。免疫印迹法env带gp41和gag带p66、p51的出现率均随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 免疫印迹法HIV-1抗体检测的不确定结果可通过胶体硒法、ELISA S/CO值和免疫印迹法条带的分析来协助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免疫印迹法 转归
下载PDF
2017-2019年宁夏HIV抗体确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慜 杨东智 +1 位作者 吴忠兰 马学旻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分析宁夏2017-2019年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确证结果,为指导扩大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任何一种复检试剂检测有反应的样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 目的分析宁夏2017-2019年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确证结果,为指导扩大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任何一种复检试剂检测有反应的样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结果2017-2019年,共收到初筛阳性样本1231例。经酶联免疫和胶体硒2种试剂复检后,至少1种试剂复检有反应的样本共计735例(59.71%)。医疗机构送检样本最多(818份),检出的阳性样本占全部确证阳性样本的比例最高(74.5%)。确证阳性样本中,以男性31~40岁、女性51~60岁确证阳性率最高。宁夏735例样本中,银川市送检样本最多(356例)。蛋白免疫印迹带型以p17、p55出现概率低,12例样本出现HIV-2特定带。68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仅10例随访复检,2例转阳。结论宁夏地区检测发现阳性样本数逐年增加,但各实验室检测效率存在差异,不确定样本随访率低。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扩大HIV抗体检测范围和力度,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 蛋白印迹试验
下载PDF
泰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翔 于明润 潘龙 《交通医学》 2013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分析泰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2010-2011年连续开展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综合监测,在监测期内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性病门诊男... 目的:分析泰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2010-2011年连续开展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综合监测,在监测期内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结果:2年间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836例,检出HIV感染4例,感染率分别为0.7%和0.2%;梅毒感染54例感染率分别为6.1%和6.8%;丙肝感染1例。最近3个月与女性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比例分别为69.3%和54.6%,和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比例分别为18.7%和21.9%。24.3%和17.9%的就诊者近一年有性病史,0.5%和0.2%与男性发生过肛交。就诊者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70.6%和73.6%。艾滋病干预覆盖率分别为20.0%和18.4%。近1年参加过HIV检测比例分别为7.5%和6.1%。结论:泰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流行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在进一步扩大干预覆盖面和提高HIV检测率的同时,加强艾滋病和梅毒综合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性病门诊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法 蛋白印迹试验
下载PDF
2017年-2019年松江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假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曼曼 罗珍 +4 位作者 顾承杰 李雪惠 刘静 卢怡 郭晓芹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HIV抗体确证假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AIDS)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2019年上海市松江区各医疗机构送检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对相关数据...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HIV抗体确证假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AIDS)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2019年上海市松江区各医疗机构送检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证假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7年—2019年松江区HIV初筛检测标本共656955份,其中阳性934份,初筛阳性率为1.42‰。将其中526份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确证试验,发现假阳性170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7.804,95%CI:4.540~13.783)、≥60岁(OR=2.671,95%CI:1.267~5.740)、上海户籍(OR=3.532,95%CI:1.935~6.658)、已婚/离异(OR=2.263,95%CI:1.487~3.494)、医疗机构送检(OR=4.552,95%CI:1.321~17.081)和被动检测(OR=3.788,95%CI:1.408~11.437)是确证假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AIDS的健康宣教,动员高危人群主动检测的同时,重点关注性别、年龄及是否为被动检测等检测前的流行病调查,降低HIV筛查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假阳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筛查
下载PDF
268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待确定样本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孟梦 王超 +1 位作者 吴伟 王媛媛 《微生物与感染》 2020年第5期278-284,共7页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能力及对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结果的判断能力,对送检至北京市东城区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268份HIV抗体待确定样本进行确证实验及结果分析。按照...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能力及对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结果的判断能力,对送检至北京市东城区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268份HIV抗体待确定样本进行确证实验及结果分析。按照试剂说明书和实验室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操作对送检的全部样本进行WB确证实验;了解HIV筛查实验结果与确证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送检机构、送检人群样本的检测结果差异以及不同试剂、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显示在筛查出抗体待确定的268份样本中,确证阳性170份,阳性率63.43%;确证阴性51份,阴性率19.03%;不确定结果47份,占筛查有反应的17.54%。确证阳性病例来自监管场所、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VCT)和医疗机构,不同送检单位及不同人群的阳性样本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B确证阳性样本带型以全条带和次全条带为主,且所有确证阳性标本均来自双试剂阳性样本。不同检测方法阳性样本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化学发光法的样本阳性率占46.27%,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占88.29%,胶体硒法占43.48%。本研究结果提示,对潜在HIV感染者,应扩大检测面,加强医疗机构检测,并提供一种以上方法的多次检测,以减少漏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蛋白印迹试验 确证实验
下载PDF
人免疫缺损病毒蛋白印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8
作者 邵一鸣 韩孟杰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对传统的人免疫缺损病毒(HIV 1)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实验表明,用裂解的HIV感染细胞直接做蛋白印迹是完全可行的,所有HIV的主要蛋白带均清晰可见,无明显的非特异性着色.用吐温PBS液加小牛血清做封闭可以替代成份... 对传统的人免疫缺损病毒(HIV 1)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实验表明,用裂解的HIV感染细胞直接做蛋白印迹是完全可行的,所有HIV的主要蛋白带均清晰可见,无明显的非特异性着色.用吐温PBS液加小牛血清做封闭可以替代成份复杂的Cohen液。血清和酶标物的孵育时间可缩短到60~30分钟,使抗体检测可在2小时内完成.经过改进的蛋白印迹法在分离我国首株HIV和对HIV感染进行血清学诊断中,被证明是一种简便、高效、准确和可靠的实验方法,并在除HIV 1以外的其它病毒系统中,也显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损病毒 蛋白印迹试验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4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确定者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锦 李丹 +9 位作者 王继宝 李艳玲 段星 项丽芬 叶润华 杨跃诚 龚渝蓉 高洁 蒋岩 段松 《微生物与感染》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通过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2008~2011年49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对人群分布、WB条带特点、随访复检情况及抗体转归情况进行探讨,揭示WB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 通过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2008~2011年49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对人群分布、WB条带特点、随访复检情况及抗体转归情况进行探讨,揭示WB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对象均来自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中的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和WB确证标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08~2011年WB检测的2452份样本中,有2.00%(49/2452)为HIV抗体不确定,人员构成以自愿咨询检测者所占比例最大,占26.53%。S/CO值从大到小均有分布,但S/CO值≥10的样本复检阳性率较高,为83.33%(5/6)。WB结果呈现12种不确定的条带模式,以p24和gp160为主,其余10种呈散在分布。49例HIV抗体不确定者有27例成功进行了随访复检,其中8例HIV抗体复检转为阳性,转阳率为29.63%(8/27)。处于感染窗口期、临床期的患者及处于某些特定生理时期的正常人群都可能出现HIV抗体不确定的结果。因此,除对实验的各个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及对出现不确定结果的受检者加强随访外,必要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及流行病学调查辅助,从而作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蛋白免疫印迹带型 不确定
下载PDF
未随访到第2份血样的成年HIV-1抗体阳性不确定样本的核酸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藤 许文炯 +4 位作者 董潇潇 王燕 董晓庆 季建强 张洪英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HIV-1核酸定量和套式RT-PCR检测技术,对未随访到第2份血样的成年HIV-1抗体阳性不确定样本的检测可行性,及其在艾滋病感染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经确证实验室Western Blot(WB)法检测为HIV-1不确... 目的探讨应用HIV-1核酸定量和套式RT-PCR检测技术,对未随访到第2份血样的成年HIV-1抗体阳性不确定样本的检测可行性,及其在艾滋病感染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经确证实验室Western Blot(WB)法检测为HIV-1不确定样本,2~4周后随访但未获得第2份血浆,无法进行进一步确证实验的11份成年人血浆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RT-PCR法进行检测,并计算直接诊断阳性率,与WB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份未随访到第2份血样的HIV-1成年抗体阳性不确定样本,经WB法确证均为阴性;荧光定量PCR法直接诊断阳性率为63.6%(7/11),CT值为18.8~40.9,病毒载量为5.14×10^7~26.73IU/mL,其中6份>5000IU/mL,占54.5%。对7份荧光定量PCR阳性样本进行RT-PCR扩增,直接诊断阳性率为54.5%(6/11);6份病毒载量>5000IU/mL的标本均获得特异扩增片段,1份病毒载量为26.73IU/mL样品未获得RT-PCR扩增片段。荧光定量PCR法、RT-PCR法直接诊断率均远高于WB(0),且第1份血样就可以做出诊断。结论荧光定量PCR和RT-PCR法检测HIV-1核酸敏感度高于传统WB法,可应用于无法获得第2份随访血样的HIV-1不确定者,尤其是病毒载量>5000IU/mL的标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核酸检测 WB PCR 病毒载量 HIV-1不确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