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KL-6)、肺表面活性物质-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及肺表面活性物质-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对儿童间质性肺疾病(Inter_(s)titial lung disease,ILD)早期诊断及预后...【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KL-6)、肺表面活性物质-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及肺表面活性物质-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对儿童间质性肺疾病(Inter_(s)titial lung disease,ILD)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7月本院呼吸内科诊治的ILD患儿35例(ILD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诊治感染性肺炎患儿40例(肺炎组)以及4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KL-6、SP-A、SP-D水平,并分析其对儿童ILD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ILD组血清KL-6、SP-A、SP-D水平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P<0.01)。ILD患儿血清KL-6水平与最大肺活量(VC_(max))、与一秒率(FEV1/FVC)呈正相关(r_(s)=0.339,P<0.05),SP-A水平与25%最大呼气流量(MEF25)呈负相关(r_(s)=-0.252,P<0.05);SP-D水平与VC_(max)呈负相关(r_(s)=-0.214,P<0.05);肺间质病变评分与KL-6、SP-A、SP-D呈正相关(r_(s)=0.542、0.618、0.515,P<0.01)。KL-6、SP-A、SP-D三者联合诊断ILD的AUC为0.89、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97.2%、约登指数为0.81,联合检测对ILD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KL-6、SP-A、SP-D为ILD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KL-6、SP-A、SP-D可作为儿童ILD早期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标,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ILD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不同肺组织内是否存在Clara细胞特异性抗原(Clara cell specific antigen,CC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共表达的双阳性细胞(double positive cell,DPCs)CCA+SP-C+细胞,为后续开...目的: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不同肺组织内是否存在Clara细胞特异性抗原(Clara cell specific antigen,CC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共表达的双阳性细胞(double positive cell,DPCs)CCA+SP-C+细胞,为后续开展肺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成年鼠(小鼠、大鼠)和新生鼠(小鼠、大鼠)的正常肺组织,人的肺鳞癌、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内是否存在DPCs。每例标本观察时镜下随机选择4~6个视野,计数100~200个肺细胞,得出每百个细胞内DPCs百分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成年鼠和新生鼠的正常肺组织中均发现了DPCs的存在,在人的肺腺癌组织中也发现了DPCs,而在鳞癌组织中未见DPCs;在人的癌旁组织DPCs数量明显多于相对应的癌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不仅证实了DPCs细胞存在的广泛性,而且在人的肺腺癌组织中发现了DPCs,同时发现癌旁组织内的DPCs明显多于癌组织,为后续进一步分离、纯化DPCs,研究正常肺干细胞和肺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实验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建立巴马小型猪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探讨肺组织在放射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点病理和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 and D,SP-A,SP-D)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30只随机分为空...目的:通过建立巴马小型猪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探讨肺组织在放射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点病理和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 and D,SP-A,SP-D)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和单纯照射组(单照组),行60 Coγ射线右胸野照射,单照组单次照射剂量为15Gy,空白组为0Gy。于照射后4,8,12周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肺组织中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照射4周后,肺泡中有炎性细胞渗出,间质水肿,第8周,肺泡壁增厚,肺泡结构破坏,第12周,肺组织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qPCR检测结果发现单照组肺组织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与空白组各时间点相比都明显降低(P<0.01),单照组各时间点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进行性降低(P<0.01),以第4周下降最明显。结论:SP-A、SP-D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为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大鼠冲击伤复合缺氧对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合成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8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冲击伤复合缺氧1、3、6小时组。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大鼠伤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含量变化,用RT-PCR法检...目的探讨大鼠冲击伤复合缺氧对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合成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8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冲击伤复合缺氧1、3、6小时组。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大鼠伤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含量变化,用RT-PCR法检测大鼠伤后肺组织SP-A mRNA的改变并观察其与BALF中SP-A变化间的关系。结果复合伤组BALF中SP-A在伤后1小时即显著降低(P<0.01),3、6小时较1小时仍呈下降趋势(P<0.05);肺组织中SP-A mRNA在各时相点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时相点间比较无差异,亦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肺冲击伤复合缺氧后,可引起SP-A合成障碍,是导致肺内SP-A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KL-6)、肺表面活性物质-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及肺表面活性物质-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对儿童间质性肺疾病(Inter_(s)titial lung disease,ILD)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7月本院呼吸内科诊治的ILD患儿35例(ILD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诊治感染性肺炎患儿40例(肺炎组)以及4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KL-6、SP-A、SP-D水平,并分析其对儿童ILD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ILD组血清KL-6、SP-A、SP-D水平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P<0.01)。ILD患儿血清KL-6水平与最大肺活量(VC_(max))、与一秒率(FEV1/FVC)呈正相关(r_(s)=0.339,P<0.05),SP-A水平与25%最大呼气流量(MEF25)呈负相关(r_(s)=-0.252,P<0.05);SP-D水平与VC_(max)呈负相关(r_(s)=-0.214,P<0.05);肺间质病变评分与KL-6、SP-A、SP-D呈正相关(r_(s)=0.542、0.618、0.515,P<0.01)。KL-6、SP-A、SP-D三者联合诊断ILD的AUC为0.89、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97.2%、约登指数为0.81,联合检测对ILD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KL-6、SP-A、SP-D为ILD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KL-6、SP-A、SP-D可作为儿童ILD早期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标,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ILD的准确性。
文摘目的: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不同肺组织内是否存在Clara细胞特异性抗原(Clara cell specific antigen,CC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共表达的双阳性细胞(double positive cell,DPCs)CCA+SP-C+细胞,为后续开展肺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成年鼠(小鼠、大鼠)和新生鼠(小鼠、大鼠)的正常肺组织,人的肺鳞癌、腺癌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内是否存在DPCs。每例标本观察时镜下随机选择4~6个视野,计数100~200个肺细胞,得出每百个细胞内DPCs百分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成年鼠和新生鼠的正常肺组织中均发现了DPCs的存在,在人的肺腺癌组织中也发现了DPCs,而在鳞癌组织中未见DPCs;在人的癌旁组织DPCs数量明显多于相对应的癌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不仅证实了DPCs细胞存在的广泛性,而且在人的肺腺癌组织中发现了DPCs,同时发现癌旁组织内的DPCs明显多于癌组织,为后续进一步分离、纯化DPCs,研究正常肺干细胞和肺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文摘目的:通过建立巴马小型猪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探讨肺组织在放射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点病理和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 and D,SP-A,SP-D)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和单纯照射组(单照组),行60 Coγ射线右胸野照射,单照组单次照射剂量为15Gy,空白组为0Gy。于照射后4,8,12周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肺组织中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照射4周后,肺泡中有炎性细胞渗出,间质水肿,第8周,肺泡壁增厚,肺泡结构破坏,第12周,肺组织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qPCR检测结果发现单照组肺组织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与空白组各时间点相比都明显降低(P<0.01),单照组各时间点SP-A mRNA和SP-D mRNA的表达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进行性降低(P<0.01),以第4周下降最明显。结论:SP-A、SP-D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为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