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ies in the Human World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1
作者 林雅琴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X期209-210,共2页
Given the descriptions of all those unworthy kings in the human world,The Journey to the West is more of a realistic work of fiction than a fantasy.Though the story comprises many superstitious elements,it is told in ... Given the descriptions of all those unworthy kings in the human world,The Journey to the West is more of a realistic work of fiction than a fantasy.Though the story comprises many superstitious elements,it is told in a very vivid and convincing way and it holds numerous indirect references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author's own day.The book is the author's most forceful means of criticizing the ugly appearances of the ruling classes of his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human world CRITICISM
下载PDF
The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ies in the Three Worlds after the Human World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2
作者 林雅琴 《海外英语》 2012年第3X期202-203,共2页
The three worlds after the human world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in spite of their religious elements, their implicit moralizing, and their involved allegory, hold up a mirror to the social vices of the author's... The three worlds after the human world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in spite of their religious elements, their implicit moralizing, and their involved allegory, hold up a mirror to the social vices of the author's day, showing on the one hand the corruption, injustice, ava rice, lust, faction, perfidiousness and cruelty among the ruling class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miseries of the opp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THREE worldS after the
下载PDF
Safeguarding and Promoting Human Rights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被引量:1
3
作者 Mr. Chen Shiqiu,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7年第3期16-19,共4页
It is the common wish of th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inexorable demand for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of last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Many preconditions are... It is the common wish of th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inexorable demand for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of last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Many preconditions are indispensable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one of which is to abide by the intemational laws on human rights and safeguard and promote human r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feguarding and Promoting human Rights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下载PDF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orking for World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2th Sino-German Human Rights Symposium, July 13, 2014
4
作者 Cui Yuyi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4年第5期2-4,共3页
The 12th Sino-German Human Rights Symposium opened today in Beijing. On behalf of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warmest con- 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forum, extend my welco... The 12th Sino-German Human Rights Symposium opened today in Beijing. On behalf of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warmest con- 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forum, extend my welcome to Ms. Herta Daeubler-Gmelin and other German friends and my gratitude to symposium organizers and all participants for your long-term contribution to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in human rights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2th Sino-German human Rights Symposium Working for world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July 13
下载PDF
Globalization,a Harmonious World,and Human Rights
5
作者 Prof. Chen Zhishang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7年第3期20-23,共4页
Globalization, a harmonious world, and human rights are three crucial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s paper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meanings and correlation of them.
关键词 Globalization a Harmonious world and human Rights world
下载PDF
Human Rights of Women and A Harmonious World
6
作者 Prof. Zhang Xiaoling, Director of Human Rights Research Center of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7年第2期24-29,共6页
Human rights of women are an inalienable, integral and indivisible part of universal human rights, as well as a major reflect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harmony. Human society is a whole consisting of men an... Human rights of women are an inalienable, integral and indivisible part of universal human rights, as well as a major reflect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harmony. Human society is a whole consisting of men and women. The world will inevitably be a disharmonious one if women, who make up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cannot enjoy equal human fights. Therefore, gender equalit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Strengthening protection of human fights of women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fights of women will inevitably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 human Rights of Women and A Harmonious world
下载PDF
A Brief Perspective upon Human Rights and a Harmonious World
7
作者 INONGE LIMBAMBALA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7年第1期13-14,共2页
The word "harmonious", an adjective, can be defined as "friendly". Its synonyms include peaceful, rhythmical, unison, compatible and concordant. It can also be described as the art of using chords in music.
关键词 A Brief Perspective upon human Rights and a Harmonious world
下载PDF
Research on Accurate Information Pushing Based on Human Network 被引量:1
8
作者 Meijie Yang Yu Wang Xiaorong Hou 《Social Networking》 2017年第2期181-196,共16页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human network, this paper randomly selected 44 students (31 males and 13 femal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it used the UCINET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friendship bet...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human network, this paper randomly selected 44 students (31 males and 13 femal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it used the UCINET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m of which 43 used WeChat and 44 used QQ, and it also used the tool Netdraw to visualize the network sociogram. By mining the four aspects of density, accessibility, centrality, block mode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QQ social network and WeChat social network existed the phenomenon of small world, leaders and subgroups, and the key nodes of QQ human network were more than WeChat network. Through using the key nodes, it can push the precise and e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impact among network me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uman NETWORK Small world SUBGROUP Key Nodes: PRECISE and Efficien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逻辑和认识路径——以人类历史的确定性为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邢广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6,共15页
经典作家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将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期与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指出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的“人类历史”就是“历史”和“世界历史”统合。以经典作家... 经典作家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将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期与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指出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的“人类历史”就是“历史”和“世界历史”统合。以经典作家关于“人类历史”的论断为出发点,论证了人类历史一个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它的确定性。这表现为,人类历史呈现出已经完成的、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已被“硬化”的所有一切。人类历史是人类既往全部活动的总和,这就是人类历史的原本之态。人类历史的确定性给人类历史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尺度和规范。人类历史具有完整的时空结构。“西方中心论”“拉长”西方历史和挤占历史“空间”,这是对人类历史时空架构的有意识的扭曲和系统性的人为构造。中国世界史研究者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回答人类面对的迫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历史 人类历史的确定性 世界历史 “西方中心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世界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7,I0001,共18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把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转化为本国现代化内生动力,把本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转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把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转化为本国现代化内生动力,把本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转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的“双重属性说”,是现代化学说发展中一个富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科学指南。习近平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结合说”,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明确了根本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彰显着鲜明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双重属性 两个结合 人类文明新形态 理论创新 世界 意义
下载PDF
《人间世》与1930年代中国现代传记的发展
11
作者 张立群 何方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1934年于上海创刊的《人间世》小品文半月刊在推动1930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发展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今人志”“人物”等系列栏目设计,刊发名家自述性文字,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人间世》呼应了当时渐成声势的“传记热”,在“他... 1934年于上海创刊的《人间世》小品文半月刊在推动1930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发展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今人志”“人物”等系列栏目设计,刊发名家自述性文字,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人间世》呼应了当时渐成声势的“传记热”,在“他传”、自传书写和保存传记性资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呈现《人间世》与1930年代中国传记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丰富、深化我们对现代传记历史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世》 1930年代 现代传记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破解西方文明困境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文 杨正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超越资本逻辑并指向未来的开创性文明形态。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推...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超越资本逻辑并指向未来的开创性文明形态。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推进中华文明向更高形态跃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扬弃资本逻辑并批判借鉴资本主义文明优秀发展成果,创造了后发国家依靠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不断赶超的文明新形态。新质生产力是超越西方单一工业化的生产力发展新路径,可以打破西方文明主导下的不平衡世界市场体系,突破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困境和发展悖论,开启人类文明演进新征程。为此,应建立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世界市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是“改变世界”的哲学
13
作者 赵小狮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区别于“解释世界”的旧哲学的“改变世界”的哲学,在于实践观点在世界观意义上的全面确立。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点,从根本上变革了对把握世界的根据的理解,变革了对现实物质世界存在性质的理解,变革了对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区别于“解释世界”的旧哲学的“改变世界”的哲学,在于实践观点在世界观意义上的全面确立。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点,从根本上变革了对把握世界的根据的理解,变革了对现实物质世界存在性质的理解,变革了对现实物质世界逻辑主体的理解,变革了人们关于物质的传统观念。确认现实世界既不是某种超验的精神运动过程,也不是自在的物质运动过程,而是由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构成的世界,是现实的人以先在自然为前提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概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现实物质世界 实践逻辑 新唯物主义物质观念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理论内涵、内在特质与世界贡献
14
作者 钟贞山 赵晓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6,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其核心理念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在实践形态上表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其核心理念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在实践形态上表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同发展观,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在致思方式上体现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在治理方略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具有独特的文化根基、理论根源、思维方法和使命意识等内在特质,正有机融入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拓宽了对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认识,开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为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提供价值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为推动全球环境共治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独特生态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世界贡献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三重逻辑
15
作者 陈玲 晁晶晶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34,共7页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出场逻辑来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来源于中华民族重视和崇尚精神生活的优良传统,也始终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不懈追求。从价值逻辑来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实现人的现代化...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出场逻辑来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来源于中华民族重视和崇尚精神生活的优良传统,也始终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不懈追求。从价值逻辑来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彰显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意蕴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从发展逻辑来看,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铸就人民精神世界的魂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辟人民精神世界的新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厚植人民精神世界的底气、骨气、志气,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并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世界 人的现代化
下载PDF
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个向度
16
作者 韩升 王朋朋 《实事求是》 2024年第3期25-32,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形态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发挥了巩固文化主体性、促进文明开放对话的重要作用。从二者的内在关联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形态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发挥了巩固文化主体性、促进文明开放对话的重要作用。从二者的内在关联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维交织存在着三个基本的契合向度,即在文明生长向度上,都是在合折与开折的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文明相遇向度上,都是在文明的挑战与回应机制下擦出了创造性的火花;在文明比较向度上,都是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比较中明确了自身特色。三个向度交织耦合,形成总体性效应,不仅揭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关联,更为如何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文明形态与世界文学话语变革——梁展教授访谈录
17
作者 梁展 刘莉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世界文学既是作品,也是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对话;既是存在,也处于不断生成之中;既是理念,也是实践。世界文学研究自20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走向研究前沿,随着全球化复杂的发展趋势,其研究意义愈加凸显,由此对相关的方法论议题持续进行反思显得... 世界文学既是作品,也是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对话;既是存在,也处于不断生成之中;既是理念,也是实践。世界文学研究自20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走向研究前沿,随着全球化复杂的发展趋势,其研究意义愈加凸显,由此对相关的方法论议题持续进行反思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梁展教授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成果卓著。他通过梳理英语、法语、德语的多语种原始文献,剖析了大量不同国别的文本与相关历史事件。他以开阔的研究视野,展示了如何将文学、文化概念与范畴视为鲜活的话语实践,去揭示知识与世界之间种种的微妙关系,进而在历史和现实中追问民族、首创性、霸权、现代性等相关话语形成的过程、策略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态 世界文学 话语实践 历史化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历史意涵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叙事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昕 常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43-51,共9页
从唯物史观世界历史思想的视域出发,人类历史从民族、国家历史向世界历史进行转向是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带来的资本增殖逻辑,虽然创造了原初形态的世界历史,但资本逻辑内在无法克服的矛盾必将导致资本主义... 从唯物史观世界历史思想的视域出发,人类历史从民族、国家历史向世界历史进行转向是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带来的资本增殖逻辑,虽然创造了原初形态的世界历史,但资本逻辑内在无法克服的矛盾必将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终结。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独特文明范式建构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史叙事上实现了对西方“中心—边缘”型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模式的“批判—建构—超越”,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社会主义世界历史过渡。正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唯物史观理论逻辑与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就具有了理论和现实的必然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所践行的人类共同价值、维护的全人类共同利益都彰显出其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型叙事,仍不断助推着世界历史的动态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意涵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作为世界历史事件的中国改革开放——基于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视角
19
作者 董新春 党小曼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5期31-42,共12页
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它内以客观历史规律为根据,外以无数普通个人的积极参与为依托,将亿万群众的聪明才智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洪流,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它内以客观历史规律为根据,外以无数普通个人的积极参与为依托,将亿万群众的聪明才智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洪流,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由个人主体性增强和个人价值扩张所带来的问题和隐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锚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道路上,妥善应对这些隐患和问题,能够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也将因此逐渐展现它的世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人的发展 历史规律 世界历史意义
下载PDF
新时代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的三维阐释
20
作者 蒋真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9-56,125,共9页
世界文明交往史是人与自然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性活动体现,也是人与社会交往的必然结果,更是人类在交往中自我反思的进化过程。文明交往首先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交往,由此催生了最初的文明形态,且在人类征服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孕育和推... 世界文明交往史是人与自然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性活动体现,也是人与社会交往的必然结果,更是人类在交往中自我反思的进化过程。文明交往首先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交往,由此催生了最初的文明形态,且在人类征服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孕育和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解世界文明交往不仅要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去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去看待自然科学与文明演进的相互联系。与此同时,世界文明的交往既包括不同文明在空间上的相遇,也包括同一文明内部在文化传承上的创新与内化。长期以来西方世界掌握着文明叙事的话语权,“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不断出现,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构建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势在必行。新时代的世界文明交往史研究,不仅要超越时空限制,阐释不同文明之间与同一文明内部的交往内涵,更要持整体性观点,从跨学科视角探究世界文明交往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交往的深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世界文明史 文明交往 文明演进 人文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