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院校主导到区域统筹:对我国产业学院建设的理性追问——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秋雨 史洪波 梁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4-50,共7页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分析视角,产业学院因其再生产目标的双重性、再生产过程的跨界性特征,具有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可能性,这构成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意蕴。在以院校为主导的局部探索阶段...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分析视角,产业学院因其再生产目标的双重性、再生产过程的跨界性特征,具有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可能性,这构成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意蕴。在以院校为主导的局部探索阶段,我国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着产教资源布局盲目、校企双主体角色模糊、产教信息沟通不到位的现实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合理规划选择产业学院的产业服务面向、将产业学院融入产业园区建设总体布局、以制度供给构建校企双元协同合作格局、搭建产教信息沟通的公共服务平台载体,实现我国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从院校主导到区域统筹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产业学院 院校主导 区域统筹
下载PDF
地权稳定是否促进农村地区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提升?
2
作者 蒋银娟 马朵 李智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5-70,共16页
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是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维护农地产权稳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以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作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队列DID方法分析地权稳定性增强对农村地区青少年受教育... 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是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维护农地产权稳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以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作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队列DID方法分析地权稳定性增强对农村地区青少年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权稳定性增强会显著促进青少年完成高中阶段学历教育。机制分析表明,地权稳定主要通过劳动力非农转移渠道,缓解家庭教育支出的资金约束,对个人受教育程度产生积极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家庭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稳定农村土地产权不仅有助于惠农富农,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稳定性 青少年受教育程度 人力资本投资 土地制度改革
下载PDF
地域类型视角下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构建
3
作者 陆林 花玉莲 陈劼绮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0,共16页
中国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关键在于中国旅游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新时代旅游研究亟待探索具有本土化、时代化和谱系化的旅游学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发展的地域实践是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在地域空间上的表征,蕴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和... 中国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关键在于中国旅游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新时代旅游研究亟待探索具有本土化、时代化和谱系化的旅游学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发展的地域实践是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在地域空间上的表征,蕴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理性,为中国旅游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富矿”。因此,文章基于地域类型的研究视角,立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与中国旅游发展的实践基础,遵循知识管理和学科体系建设的价值原则,系统逻辑、时空逻辑和尺度逻辑的认识论原则以及类型学的方法论原则,构建地域类型视角下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域类型旅游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自然保护地旅游和遗产地旅游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三大主体”和“一个特殊”的中国旅游学知识体系。在更为鲜活的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中,地域类型旅游呈现出尺度嵌套、尺度重组和尺度跃迁的融合发展现象,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是地域类型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山脉、河流、国家文化公园、高铁等线性介质深刻影响了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空间功能和空间关系,为进一步构建地域类型视角下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发展方向。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构建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旅游学的重要途径,为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旅游业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游学 地域类型旅游 知识体系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下载PDF
A Study of Human-Land Linking Policy Based on Urbanization Away from Home: A Case Study of Anhui Province
4
作者 Kuang WANG Zhongxiang Y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trends of urbanization away from home in Anhui Province,and believes that the cross-city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province shows a expanding scale,and dual cores of the province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trends of urbanization away from home in Anhui Province,and believes that the cross-city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province shows a expanding scale,and dual cores of the province has obvious attractiveness.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nd urban-rural 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vince,and expounds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human-land linking policy northern Anhui-Wanjiang. Based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human-land linking policy,this paper recommends that we should establish cross-regional trading policy system for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four key links( urban entry,urban integration,rural exit,common urban-rural developmen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away from HOME human-land LINKING HOMESTEAD LAND market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 被引量:5
5
作者 崔潇 王永生 施琳娜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7,共12页
人地系统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耦合协调特征及障碍因素,对适时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牧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人地系统类型结构,从农牧业、村庄、乡域、城镇4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 人地系统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耦合协调特征及障碍因素,对适时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牧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人地系统类型结构,从农牧业、村庄、乡域、城镇4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人地系统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及人地系统协调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性和空间非均衡性,农牧业、村庄子系统发展相对滞后,乡域子系统发展水平增幅明显;人地系统耦合度基本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协调度稳步提高,整体由轻度失调衰退向勉强协调发展转变,空间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格局;阻碍人地系统协调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为乡村人均草地面积、人均GDP、乡村人均肉产量,且障碍程度不断增强;子系统障碍度顺序为农牧业>村庄>城镇>乡域,农牧业、村庄子系统障碍作用突出,乡域子系统障碍作用明显减弱。综上,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升,但仍面临农牧结构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三产融合发展等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系统 耦合协调 障碍度 乡村振兴 北方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Multi-source Data-driven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Functional Areas:A Case of Shenyang,China 被引量:3
6
作者 XUE Bing XIAO Xiao +2 位作者 LI Jingzhong ZHAO Bingyu FU B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21-35,共15页
Urban functional area(UFA)is a core scientific issue affecting urban sustainability.The current knowledge gap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multi-scale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Urban functional area(UFA)is a core scientific issue affecting urban sustainability.The current knowledge gap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multi-scale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land interaction.In this paper,based on multi-source big data include 250 m×250 m resolution cell phone data,1.81×105 Points of Interest(POI)data and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data,we built a UFA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monstrated empirically in Shenyang City,China.We argue that the method we built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multi-scale multi-type UFAs based on human activity and further reveal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facilities and human activity.The empirical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mployment functional zones in Shenyang City are more concentrated in central cities than other single functional zones.There are more mix functional areas in the central city areas,while the planned industrial new cities need to develop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in Shenyang.UFAs have scale effects and human-land interaction patterns.We suggest that city decision makers should apply multi-sources big data to measure urban functional service in a more refined manner from a supply-demand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land relationship multi-source big data urban functional area identification method Shenyang City
下载PDF
海岛“岙”的人地系统演进机制与营建策略——基于舟山群岛的人居环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睿 王竹 +2 位作者 钱振澜 王珂 周从越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105,116,共10页
从海岛人地系统基本单元——“岙”的认知出发,采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海岛岙历史脉络中空间格局演变的解析,揭示出海岛人地关系演进中“需求-地貌”耦合的驱动机制,明确了海岛人居环境的营建逻辑。进而以“岙”所代表的人地... 从海岛人地系统基本单元——“岙”的认知出发,采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海岛岙历史脉络中空间格局演变的解析,揭示出海岛人地关系演进中“需求-地貌”耦合的驱动机制,明确了海岛人居环境的营建逻辑。进而以“岙”所代表的人地关系为核心,研判出当下海岛人居营建中对于海洋产业精细化、适应社会与空间结构急剧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的现实需求,围绕地貌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出了多岙融合、资源挖掘、设施盘活、肌理导控、原型调试与海岸重塑等营建策略,旨在为我国海岛地区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系统 海岛“岙” 演进机制 海岛人居环境 营建策略
下载PDF
近30 a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研究:脉络、热点及展望
8
作者 陈强强 杨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92-1703,共12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以CNKI数据库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和Origin软件计量统计核心期刊、核心学者的基础上,总结近30 a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研究的基本现状、演进脉络、研究热点与前沿...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以CNKI数据库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和Origin软件计量统计核心期刊、核心学者的基础上,总结近30 a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研究的基本现状、演进脉络、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人地关系评价遵循“初识-衍生-深化-耦合”递进评价的轨迹,应用研究聚焦“流域三生空间评估”“城市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人地系统与国土空间开发”以及“人地协调与高质量发展评价”。(2)以“系统结构-系统评价-实际应用”逻辑梳理研究热点,研究热点由可持续性“现状”评估向“前向”的驱动因子与作用机制,以及“后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研究转变,研究方法从传统的耦合协调分析向立体式可视化的空间分析转变,研究数据趋于集传统数据、遥感数据及大数据为一体的综合应用。(3)未来研究应在“延伸研究领域”“重视开发工具”“构建综合集成性研究体系”“强化区域发展”等方向进行优化与深入,以推动人地系统理论纵深发展,为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研究体系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人地系统 研究进展 CITESPACE
下载PDF
河北雄安新区“三生空间”人地系统及耦合协调度探究
9
作者 李奕淇 蒋卫国 邓雅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7,共7页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体现了“三生”空间协调、人地和谐共融的城市发展理念。该文从“三生空间”视角构建人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多空间尺度定量分析2010—2020年河北雄安新区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动态变化,并探...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体现了“三生”空间协调、人地和谐共融的城市发展理念。该文从“三生空间”视角构建人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多空间尺度定量分析2010—2020年河北雄安新区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动态变化,并探究人地系统耦合与“三生空间”演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河北雄安新区生产空间面积占比由75%降至71%,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占比分别由11%和14%提升至13%和16%;“人”系统得分整体提升,“地”系统得分稍有下降,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且与“三生空间”配置演化趋势具有较强对应关系;新区北部经济发展状况较好,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较优,南部属于生态敏感区,开发程度低,耦合协调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河北雄安新区国土空间格局规划及相关政策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系统 耦合协调度 三生空间 雄安新区
下载PDF
基于LCA的市域尺度稻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方法及实证:以台州市为例
10
作者 张丽华 杨铮 +2 位作者 南琼 程钰 李宏庆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796-808,共13页
开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评估,明确稻田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排放的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是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筛选集成稻田CO_(2)、CH_(4)、N_(2)O排... 开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评估,明确稻田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排放的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是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筛选集成稻田CO_(2)、CH_(4)、N_(2)O排放评估模型,提出市域尺度稻田GHGs排放核算框架,并量化分析2001—2017年台州市不同类型水稻GHGs排放的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水稻单位面积碳足迹呈现上升趋势,单位产量碳足迹呈下降趋势;单季稻单位面积碳足迹最高(8467 kg·hm^(-2),以CO_(2)计,余同),连作晚稻单位产量碳足迹最高(1.28 kg·kg^(-1))。(2)2001—2017年台州市水稻田GHGs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从1110.52 Gg(以CO_(2)计,余同)降至557.23 Gg;2017年水稻GHGs排放主要集中于温岭市(131.39 Gg)、临海市(121.64 Gg),玉环市排放量最低(9.37 Gg),早稻和连作晚稻GHGs排放主要集中在温岭市,单季稻GHGs排放集中于临海市。(3)在农资投入碳足迹构成中化肥占比最大(50.46%),单位面积碳足迹结构中CH_(4)占比最大(75.26%)。通过展开在市域尺度上水稻GHGs排放的核算过程,旨在为农田系统的碳排放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计算方式,并为寻找更有效的碳减排路径及农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低碳农业 温室气体排放 稻田系统 乡村人地系统
下载PDF
土地整理的人-地系统响应综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2 位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冉瑞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174,178,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土地整理规划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压力,受到政府的极力推崇。学术界对土地整理带来的效益与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述不同学者对耕地数量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土地权属调整的看法,从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土地整理规划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压力,受到政府的极力推崇。学术界对土地整理带来的效益与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述不同学者对耕地数量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土地权属调整的看法,从对待耕地数量的科学态度、土地整理规划的生态理论基础与规划理念、土地整理安排时序和土地整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人-地系统 响应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豫秦 张力小 曹淑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6-22,共7页
在分析了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基础上 ,首先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进行了状态识别 ,指出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大部分人地系统处于低序的耗散结构状态 ,有些地区的人地系统已退化到近平衡态线性区 ;沙漠化的成因是系统封闭和自组织混... 在分析了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基础上 ,首先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进行了状态识别 ,指出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大部分人地系统处于低序的耗散结构状态 ,有些地区的人地系统已退化到近平衡态线性区 ;沙漠化的成因是系统封闭和自组织混乱 ;点状治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沙漠化的逆转也应遵循系统演化的分支理论。最后 ,指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人地系统具有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农牧交错带 人地系统分析 荒漠化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人文地理视角与新命题 被引量:65
13
作者 樊杰 许豫东 邵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从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综合性"出发,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的观点。并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三个重要内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效益驱使、以及协调... 从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综合性"出发,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的观点。并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三个重要内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效益驱使、以及协调发展理念作用等;提出了规制、对策的经济评价、以及环境伦理等三个人文地理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新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下载PDF
土壤侵蚀下黑龙江省人地系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秋 雷国平 +2 位作者 杨厚翔 陈建龙 连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1-210,共10页
为缓解人地关系,以对黑龙江省威胁最大的土壤侵蚀为切入点,从“三生”视角分析区域人地系统适应性,并提出基于不同修复优先级的人地系统修复方案。首先,在总结、梳理适应性内涵,整合适应性理论与方法基础上,从“三生”视角提出了基于风... 为缓解人地关系,以对黑龙江省威胁最大的土壤侵蚀为切入点,从“三生”视角分析区域人地系统适应性,并提出基于不同修复优先级的人地系统修复方案。首先,在总结、梳理适应性内涵,整合适应性理论与方法基础上,从“三生”视角提出了基于风险扰动的适应性分析框架,将系统适应性分解为扰动、影响、响应、能力4方面,并从土壤侵蚀风险扰动出发,构建了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其次,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克里格插值法、蔡崇法法和DEA-CCR模型处理数据,利用土壤侵蚀方程测算土壤侵蚀风险,利用适应性评价模型测算适应性指数,分析土壤侵蚀风险和人地系统适应性分布情况;最后,提出基于不同修复优先级组合模式的人地系统修复方案。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土壤侵蚀风险区面积为1366.61万hm^2,占区域耕地面积的85.74%,高、中、低级别风险规模分别为324.02、596.33、446.26万hm^2。高、较高级别人地系统适宜程度区分布在三江平原东北部和松嫩平原东南部地区,中级别分布在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南部地区,低、较低级别分布在东南部山地和松嫩平原北部地区。形成了基于不同修复优先级组合模式的人地系统修复方案,其中53个地区仅存在1种人地系统修复方案,其余27个地区在不同优先级组合模式下形成了不同的人地系统修复方案,为区域人地系统修复提供了多种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系统 适应性 土壤侵蚀 修复方案 黑龙江省
下载PDF
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佩芳 许建初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47-953,共7页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的民族(18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立体分布在山区,土地资源一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同民族土地利用习俗,使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样一个边疆山区民族地区,寻求一条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民族团结,寻求均等发展机会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富裕的关键。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新技术,典型地区启用了快速农村评估(PRA,RapidRuralAppraise)方法,对流域1990年、1998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动态叠合研究、森林土地时空动态的整体演变研究以及变化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利用人地系统演变和流域发展的关联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资源系统 澜沧江流域 土地利用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人地系统的影响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3个不同类型村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乔家君 李小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4,共4页
运用盒子计数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三个不同类型村域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村域所有土地类型的盒子数,通过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求出调研村域各土地类型空间分布的分维值,并讨论了其分形性质。通过各土地类型... 运用盒子计数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三个不同类型村域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村域所有土地类型的盒子数,通过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求出调研村域各土地类型空间分布的分维值,并讨论了其分形性质。通过各土地类型分维值与村域人地关系系统熵值的相关分析,得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人地系统具有较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土地类型总体分维值依次增大,分别为1.731 7,1.821 4,1.844 8。一般情况下,随着村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土地覆被的破碎化程度也在逐渐加大。村域人地系统的稳定程度与村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不规则性、破碎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村域中自然系统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与村域中人工系统的土地利用类型呈高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人地系统 巩义市
下载PDF
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思路与方法——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4 位作者 任庆昌 宫清华 吕丹娜 刘郑倩 李升发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7-667,共11页
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新时期各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迫切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支撑。文章从探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基础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为指导,融合景观生态学以... 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新时期各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迫切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支撑。文章从探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基础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为指导,融合景观生态学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结合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地方实践,聚焦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目标指标、重大格局、分区布局、工程体系等规划重点、难点,提出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具体概括为:按照"六步走"的整体思路,围绕"四个维度"目标体系,聚焦生态、城镇、农业"三大空间",推进"重大格局—分区布局—重大工程"3个层次空间布局,形成"格局尺度重大工程、单元尺度重点项目、场地尺度工程措施"3个尺度工程体系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规划体系 人地关系 景观生态学 广东省
下载PDF
论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人类活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树林 王涛 安培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简要回顾了土地与土地沙漠化过程中 ,指出了人类对土地的特殊需求 ,引起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土地沙漠化。从三个方面剖析了人类在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 ;并指出 ,土地沙漠化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环境问题。... 简要回顾了土地与土地沙漠化过程中 ,指出了人类对土地的特殊需求 ,引起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土地沙漠化。从三个方面剖析了人类在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 ;并指出 ,土地沙漠化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到了人类在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地位与其主观能动性 ,给出几点防治沙漠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沙漠化 土地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复合系统区划的探讨--以丽江市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骆华松 杨世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1-35,共5页
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复合系统具有特殊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其区域划分遵循:综合性原则、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整体特征相一致原则、双列系统交叉及从上到下的划分原则、保持乡级行政单位完整性原则,由旅游地质资源景... 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复合系统具有特殊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其区域划分遵循:综合性原则、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整体特征相一致原则、双列系统交叉及从上到下的划分原则、保持乡级行政单位完整性原则,由旅游地质资源景观一级区→人地关系二级区→耦合单元三级区组成复合系统区划等级序列。并以丽江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划分出三个旅游地质资源景观一级区、四个人地关系二级区和七个耦合单元三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质资源 人地关系 复合系统 区划 丽江
下载PDF
农地非农化与人类活动的动力学演化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思源 曲福田 刘友兆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7,61,共5页
研究目的:建立农地非农化与人类经济活动、人口增长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方法:数学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1)当农地承载力较大时,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农地非农化水平较高。(2)过度的农地非农化、... 研究目的:建立农地非农化与人类经济活动、人口增长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方法:数学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1)当农地承载力较大时,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农地非农化水平较高。(2)过度的农地非农化、低效率土地资源利用等一些减小资源承载力的人类活动,都将导致人口—土地资源系统作较快的非周期运动,而剧烈的变化意味着灾变。(3)农地非农化水平一定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促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4)当前,大量的农地被非农化,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尤为重要。研究结论:农地非农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非线性系统,不同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方向,将形成不同的平衡态,进而导致系统演化趋势迥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地非农化 人类活动 系统演化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