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ions of 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s from a marginal sea—a case from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耀玲 杨克利 +3 位作者 杜金洲 张芬芬 董亚萍 李武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Marin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is one of the largest dynamic pools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yet DOM is still chemically poorly characteriz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rigin, composition, an... Marin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is one of the largest dynamic pools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yet DOM is still chemically poorly characteriz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rigin, composition, and cycling of DOM in the China marginal sea, 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s(DHS) were isolated from seawaters in two location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The DHS were subdivided into fulvic acids(FAs), humic acids(HAs) and the XAD-4 fractions. Complementary analytical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isolated DHS samples including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13) C cross polarization magic angle spinning(CP/MA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nd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oth DHS samples encountered the influences from marine source, indicating that algal and microbial-derived materials are the predominant precursors for the studied samples. The three fractions of DHS showed diff erent properties. FAs presented more aromatic features, whereas HAs contained more aliphatic lipids and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The XAD-4 fractions were enriched in ^(13) C and contained more carbohydrates but less aromatic compounds. The lower molecular weight and higher heteroatom content and number of carboxyl groups for the XAD-4 fractions may give them considerable 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for aspects of trace metal species, bioavailability of pollutants, mineral weathering and water acidification in marin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ater fulvic acid humic acid the XAD-4 fraction NMR Py-GC/MS
下载PDF
Isotherm and kinetic studies on the adsorption of humic acid molecular size fractions onto clay minerals
2
作者 Mohamed E.A.El-Sayed Moustafa M.R.Khalaf James A.Rice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863-871,共9页
Humic acid(HA)can adsorb onto mineral surfaces,modifying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ineral.Therefore,understanding the sorption behavior of HA onto mineral surfaces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since the fate... Humic acid(HA)can adsorb onto mineral surfaces,modifying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ineral.Therefore,understanding the sorption behavior of HA onto mineral surfaces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since the fate and transport of many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ntaminants are highly correlated to HA adsorbed onto clay surfaces.Due to the extreme heterogeneity of HA,the extracted IHSS Leonardite humic acid(LHA)used in this work was fractionated using an ultrafiltration technique(UF)into different molecular size fractions(Fr1,>0.2μm;Fr2,0.2 pm-300,000 daltons;Fr3,300,000-50,000 daltons;Fr4,50,000-10,000 daltons;Fr5,10,000-1000 daltons).Equilibrium and the kinetics of LHA and fraction adsorption onto kaolinite and montmorillonit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LHA,Frl,Fr2,Fr3,Fr4,and Fr5 was 5.99,13.69,10.29,7.02,5.9&and 5.09 on kaolinite while it was 8.29,22.62,13.17,8.91,8.62,and 5.69 on montmorillonite,respectively.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LHA and its fractions could be described more practically by the Langmuir model than the Freundlich model.The rate of humic acid fraction adsorption onto clay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molecular size fraction and increasing carboxylic group content.Pseudo-first-and second-order model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kinetic data and the rate constants.The results explained that LHA and its fractions adsorption on clay minerals conformed more to pseudosecondo 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OLINITE MONTMORILLONITE Leonardite humic acid humic acid fractions Kinetics EQUILIBRIUM
下载PDF
秸秆-磷石膏联用对赤泥的腐殖质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
作者 吴昊 朱轩郅 +7 位作者 唐崇俭 黄诗蔚 孙伟 江钧 朱锋 杨兴旺 RONAN Courtney 薛生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60-476,共17页
腐殖化过程是赤泥土壤化及堆场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腐殖质分级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秸秆和磷石膏联用对赤泥腐殖质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磷石膏联用显著增加赤泥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 腐殖化过程是赤泥土壤化及堆场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腐殖质分级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秸秆和磷石膏联用对赤泥腐殖质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磷石膏联用显著增加赤泥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促进赤泥腐殖化过程。施用秸秆后,赤泥中葡萄糖苷酶、纤维素水解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分别升高7.15~8.76倍、5.64~7.12倍、2.69~4.57倍和2.59~4.24倍,显著增加Devosiaceae、Rhizobiaceae、Flavobacteriaceae、Caulobacteraceae和Cellvibrionaceae等具有纤维素降解和固氮功能微生物类群相对丰度,提高微生物群落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外源生物质促进腐殖质累积、驱动赤泥成土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秸秆 腐殖质组分 微生物群落 赤泥土壤化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B气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
作者 胡碧瑶 石兴廷 +3 位作者 林章鹏 吴雨 黄奕莹 洪婧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59-163,共5页
基于B气田7口井的原油样品,利用气相色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B气田原油轻烃组成中正构烷烃含量低,富含异构烷烃和芳烃,指示B气田原油主要来源于陆源有机质;根据原油C_7化合物(甲基环己烷、正庚烷... 基于B气田7口井的原油样品,利用气相色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B气田原油轻烃组成中正构烷烃含量低,富含异构烷烃和芳烃,指示B气田原油主要来源于陆源有机质;根据原油C_7化合物(甲基环己烷、正庚烷、二甲基环戊烷)组成三角图,原油主要来源于腐殖型母质,为湖湘油和煤成油的混源油;B气田碳同位素值在-27‰~-24‰,w(Pr)/w(Ph)为5.68~10.11,指示B气田原油形成于强氧化环境,是由煤系腐殖型有机质生成;利用庚烷值与异庚烷值对原油成熟度进行划分,属于低熟到成熟阶段。考虑西湖凹陷原油经历较为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原油的轻烃组分发生变化,结合Mango原油形成温度公式,计算出B气田原油的形成温度为129.6~132.0℃,进一步计算出原油成熟度在0.92%~0.95%,可以判断西湖凹陷原油处于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地球化学 陆源有机质 腐殖型母质 蒸发分馏 成熟阶段
下载PDF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s in a mangrove-fringed estuary in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China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耀玲 杜金洲 +3 位作者 彭浡 张芬芬 赵欣 张经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454-463,共10页
Mangrove-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estuarine and coastal area on a large sca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origin,composition,and fate of DOM in mangrove-fringed est... Mangrove-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estuarine and coastal area on a large sca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origin,composition,and fate of DOM in mangrove-fringed estuarine and coastal areas,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s(DHS) were isolated from one mangrove pore-water sample and one near-shore seawater sample downstream the mangrove pore-water site in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South China.Fulvic acids,humic acids and XAD-4 frac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wo water samples by using a two-column array of XAD-8 and XAD-4 resins.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se DHS.Compared to the mangrove pore-water DHS,the near-shore seawater DHS were found rich in 13 C with lower C/N ratios and more aliphatic compounds and carbohydrates,but less aromatic structures and carboxyl groups.As for the three fractions of the two DHS,XAD-4 fractions contain more aliphatics,carbohydrates,carboxyl groups,and enrich in 13 C with respect to both fulvic and humic acids.Photo-oxid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ontribution from marine-derived DOM we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reasons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al features for these DHS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物 中国海南岛 东部沿海 红树林 光谱特性 腐殖物质 河口 环绕
下载PDF
Different Carbon Fractions in Soi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race Elements Content
6
作者 Lubica Pospisilova Petr Skarpa Marie Konecna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1年第4期316-321,共6页
关键词 微量元素含量 土壤碳 组分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热水提取 土壤反应 不稳定 腐殖质
下载PDF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5
7
作者 窦森 李凯 关松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2-418,共7页
团聚体和有机质是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的基础,二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场所,后者是前者存在的胶结物质。在现有资料中,分别以团聚体和有机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报道较多,而团聚体中有机质性质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土壤有机质... 团聚体和有机质是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的基础,二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场所,后者是前者存在的胶结物质。在现有资料中,分别以团聚体和有机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报道较多,而团聚体中有机质性质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与化学分组相结合的角度,介绍国内外有关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的数量和特性及其对农业措施的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团聚体分组、数量和稳定性,团聚体中的有机质的数量、未分组有机质的性质和腐殖物质组分的性质,颗粒分组中的有机质数量和性质,团聚体-密度联合分组中的有机质的数量和性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长期耕作施肥对团聚体中的有机质的影响等。以期推动不同粒级团聚体和不同HS组分相互作用及其对土壤固碳和肥力贡献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探索土壤有机质物理保护与化学保护之间的关系,揭示土壤固碳和培肥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有机质 腐殖物质组分 农业措施
下载PDF
不同腐解期玉米秸秆对塿土胡敏酸基本性质及级分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旭东 胡田田 张一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88-992,共5页
采用田间腐解试验 ,在研究不同腐解期玉米秸秆对土壤胡敏酸性质影响的基础上 ,利用酒精分级沉淀法对土壤胡敏酸进行分级 ,研究了不同腐解期土壤胡敏酸级分组成及性质变化。结果表明 ,在整个腐解过程中土壤胡敏酸由 A型转化为 P型又转化... 采用田间腐解试验 ,在研究不同腐解期玉米秸秆对土壤胡敏酸性质影响的基础上 ,利用酒精分级沉淀法对土壤胡敏酸进行分级 ,研究了不同腐解期土壤胡敏酸级分组成及性质变化。结果表明 ,在整个腐解过程中土壤胡敏酸由 A型转化为 P型又转化为 A型 ,呈现由复杂到简单又到复杂的变化趋势。不同腐解期土壤胡敏酸的级分组成不同。玉米秸秆更新土壤胡敏酸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 ,一方面使胡敏酸中结构复杂成分 (级分 1、2、3 )向简单化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小分子胡敏酸 (级分 6、7)随时间推移按 Rp→P→ A途径逐渐缩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胡敏酸 级分变异 LOU土 腐解期
下载PDF
腐殖酸对土壤铅赋存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高跃 韩晓凯 +2 位作者 李艳辉 关连珠 颜丽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3-1057,共5页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深入探讨了不同用量腐殖酸,对铅污染土壤中铅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中铅的交换态(EX-),碳酸盐结合态(Col-)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eMn-)的含量,而有机结合态(Ob-)铅和残渣态...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深入探讨了不同用量腐殖酸,对铅污染土壤中铅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中铅的交换态(EX-),碳酸盐结合态(Col-)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eMn-)的含量,而有机结合态(Ob-)铅和残渣态(Res-)铅的含量则显著提高。施用腐殖酸有效地降低了铅的活性,且影响程度随腐殖酸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腐殖酸对土壤中铅离子的各形态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表现为,在培养0-40d期间,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交换态铅含量无明显变化,残渣态铅含量显著降低,其它三种形态均呈增加趋势;培养40d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形态的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综合考虑认为施入10%质量比的腐殖酸即可显著降低铅的活性,从而可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硝酸 土壤 形态
下载PDF
应用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进展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李娜 盛明 +1 位作者 尤孟阳 韩晓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6-812,共17页
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对准确评价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及其在土壤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中,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Solid-state 13C-NMR spectroscopy)具有独特优势,对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的解析更贴近真实状... 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对准确评价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及其在土壤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中,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Solid-state 13C-NMR spectroscopy)具有独特优势,对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的解析更贴近真实状态,近年来已取得诸多新进展和新突破。综述了近年来应用13C-NMR测定土壤全土、团聚体和密度组分、腐殖质组分的有机碳化学结构特征,分析了影响化学结构变化的因素。不同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全土中有机碳化学结构比较相似,均表现为烷氧碳比例最高,其次为烷基碳和芳香碳,羧基羰基碳比例最低。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外源植物残体,植物残体化学结构的相似性可能是导致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相似的主要原因,环境条件、土壤自身属性和微生物活性的差异使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产生微小差异。土壤颗粒及化学组分间的有机碳分子结构差异较大,大颗粒有机碳中烷氧碳比例最高,小粒径及与矿物颗粒结合的有机碳中烷基碳和羧基羰基碳比例更高,粉黏粒和腐殖酸组分的有机碳化学结构在土壤类型间差异较大。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更多地关注土壤有机质来源的定量化分析、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稳定性的贡献及调控机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生物物理化学保护机制、空间大尺度环境因子/土壤生态过程与微观尺度的有机碳化学分子结构的耦合作用机制、跨学科的多种土壤有机碳化学分子结构测定辨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13C核磁共振技术 化学官能团 密度组分 腐殖物质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胡敏酸及其级分与蒙脱石的吸附特征 Ⅱ. 蒙脱石对胡敏酸不同级分的吸附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旭东 张一平 胡田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6,共7页
采用酒精沉淀法,把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胡敏酸分为7个级分,研究了胡敏酸不同级分与钙饱和蒙脱石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蒙脱石对胡敏酸各级分的吸附可用单表面Langmuir、双表面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各级分的吸附量和吸附强... 采用酒精沉淀法,把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胡敏酸分为7个级分,研究了胡敏酸不同级分与钙饱和蒙脱石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蒙脱石对胡敏酸各级分的吸附可用单表面Langmuir、双表面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各级分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不是随级分数变化单一递增或递减,在7个级分中,级分4、3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较大,是吸附最佳级分。说明级分4、3具有与蒙脱石胶体最佳的成键吸附状态,是吸附最佳分子状态。有机肥处理,吸附最佳级分的吸附性状(吸附量和吸附强度)优于化肥、无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胡敏酸级分 吸附 施肥
下载PDF
腐殖酸对土壤铅镉吸附、赋存形态及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罗梅 柏宏成 +1 位作者 陈亭悦 魏世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1-1202,共12页
腐殖酸(HAs)对重金属土壤环境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其组分分子量大小关系密切.通过3种in vitro试验方法(PBET、SBRC、IVG)探讨了HAs不同分子量组分(F1:<5kDa、F2:5-10kDa、F3:10-30kDa、F4:>30kDa)对土壤镉(Cd)、铅(Pb)生... 腐殖酸(HAs)对重金属土壤环境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其组分分子量大小关系密切.通过3种in vitro试验方法(PBET、SBRC、IVG)探讨了HAs不同分子量组分(F1:<5kDa、F2:5-10kDa、F3:10-30kDa、F4:>30kDa)对土壤镉(Cd)、铅(Pb)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同时结合批量等温吸附实验、化学连续提取形态分级方法,分析了土壤Cd、Pb吸附和形态转化与生物可给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对Cd、Pb吸附能力既受HAs添加量的影响,也受到HAs分子量大小的影响.HAs添加量为0.2%C-1%C条件下,<5kDa分子量组分促进了土壤对Cd、Pb的吸附,且随着HAs添加量的增加,促进作用更强.而>10kDa的其他组分则降低了土壤吸附Cd、Pb的能力.在本试验HAs添加量范围内,不同组分均促进了土壤中酸提取态Cd向残渣态转化,且低分子量组分对其促进作用更强.土壤Pb 2+主要以可还原态的形式存在,占57%-89%,随着HAs组分分子量的增加,酸交换态Pb占比逐渐下降,HAs的添加促进了活性态Pb向难利用态Pb转化,从而降低了Pb 2+活性.3种in vitro方法生物可给性测定结果表明,<5k和5-10k组分均提高了胃、肠阶段土壤Cd、Pb生物可给性(BACd、BAPb),而其余组分则使土壤Cd、Pb生物可给性降低.Cd、Pb生物可给性取决于Cd、Pb在土壤中转化平衡后的赋存形态,酸交换态占比高生物可给性相应也越高,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固定难以反映生物可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形态 生物可给性
下载PDF
胡敏酸的酒精分级沉淀法分级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卓苏能 文启孝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1-258,共8页
本文利用酒精分级沉淀法,将胡敏酸分成12个级分,并对各级分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乙醇浓度的增大,各级分胡敏酸的腐殖化程度大体上逐渐由强变弱,分子量逐渐变小,全氮,水解性总氮和氮基酸氮的含量逐渐增大,而... 本文利用酒精分级沉淀法,将胡敏酸分成12个级分,并对各级分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乙醇浓度的增大,各级分胡敏酸的腐殖化程度大体上逐渐由强变弱,分子量逐渐变小,全氮,水解性总氮和氮基酸氮的含量逐渐增大,而氨基糖氮和铵态氮逐渐减少。同时还讨论了本法与凝胶分级法所获得的结果不同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酒精分级沉淀 土壤分析
下载PDF
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分级表征特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金鹏康 孔茜 金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9-1653,共5页
以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将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分离成疏水酸性、中性、碱性物质和亲水性物质等4个组分,同时分析了各组分的有机物特性.结果表明,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中疏水酸... 以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将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分离成疏水酸性、中性、碱性物质和亲水性物质等4个组分,同时分析了各组分的有机物特性.结果表明,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中疏水酸性物质是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4种组分中均含有腐殖质类物质,疏水酸性物质(Hydrophobic acids,HOA)和疏水中性物质(Hydrophobic neutrals,HON)中腐殖酸类峰的荧光强度较大,亲水性物质(Hydrophilic fraction,HI)中的蛋白峰荧光强度较大.腐殖质类物质分子量分布较为单一,主要分布在0.9 k Da左右,而疏水性组分蛋白类物质分子量分布较为广泛,在200 k Da左右及小于9 k Da时均有一定分布,亲水性组分蛋白类物质主要由分子量小于9 k Da的物质组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结果表明,HOA、HON中含有较多的芳香族化合物,而疏水碱性物质(Hydrophobic bases,HOB)、HI中则含有较多的羰基和羧基类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出水 溶解性有机物 分级表征 腐殖质
下载PDF
腐植酸的分级提纯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博 周安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8-20,22,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腐植酸的分级提纯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电泳、凝胶过滤、超滤等现代分离技术在腐植酸分级过程中的应用,归纳了腐植酸提纯方法,最后对腐植酸的分级提纯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腐植酸 分离 分级 提纯
下载PDF
土壤腐殖质提取和分组综述 被引量:23
16
作者 马连刚 肖保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5-471,共7页
土壤腐殖质的定量提取、分离与纯化是深入研究土壤腐殖质的重要前提。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腐殖质提取和分组的实验手段和研究进展;以国际腐殖质协会提供的标准方法为参考,对比论述了提取剂种类,提取次数、提取剂用量等的选择;对比讨论... 土壤腐殖质的定量提取、分离与纯化是深入研究土壤腐殖质的重要前提。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腐殖质提取和分组的实验手段和研究进展;以国际腐殖质协会提供的标准方法为参考,对比论述了提取剂种类,提取次数、提取剂用量等的选择;对比讨论了两种主要的土壤腐殖质的分组方法。超滤分离和体积排阻色谱是腐殖质物理化学表征研究中的两种新兴技术,笔者认为组合使用两种实验手段对土壤腐殖质进行细致的分离与分组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土壤腐殖质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提取与分组 超滤 高效排阻色谱
下载PDF
松花江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分离与特性表征 被引量:29
17
作者 郭瑾 马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4,共8页
将反渗透与XAD大孔树脂吸附技术相结合,对松花江水中天然有机物(NOM)进行了浓缩和分离,并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液相凝胶色谱、官能团滴定、1H NMR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松花江水中NOM及其各分离组分和一种商用腐殖酸CHA的特性进行... 将反渗透与XAD大孔树脂吸附技术相结合,对松花江水中天然有机物(NOM)进行了浓缩和分离,并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液相凝胶色谱、官能团滴定、1H NMR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松花江水中NOM及其各分离组分和一种商用腐殖酸CHA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反渗透进行NOM浓缩对水中有机物具有很高的回收率;松花江水中NOM组成为:富里酸>腐殖酸>亲水部分;各组分芳香性为:腐殖酸>憎水部分>富里酸>亲水部分,E4/E6与芳香性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腐殖酸和商用腐殖酸具有较高的不饱和性,NOM和亲水部分次之,憎水部分和富里酸中饱和烃含量较多;紫外吸收较弱的有机成分对NOM分子量的贡献较大;NOM及其分离组分的总酸度为9.84~12.15 meq/g,羧酸含量为CHA>亲水>憎水>NOM>富里酸>腐殖酸;NOM及其各分离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物构成以脂肪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物 憎水 亲水 腐殖酸 富里酸 反渗透 XAD大孔树脂
下载PDF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8
作者 窦森 李凯 +2 位作者 崔俊涛 关松 张晋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8-1158,共11页
土壤有机质(SOM)是极为重要和复杂的天然有机物,从化学本质出发,SOM包括腐殖物质(HS)和非腐殖物质两个主要部分。HS是土壤SOM的主体,在土壤养分循环和碳截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OM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共存,这是激励研究者勇于探索的不竭动... 土壤有机质(SOM)是极为重要和复杂的天然有机物,从化学本质出发,SOM包括腐殖物质(HS)和非腐殖物质两个主要部分。HS是土壤SOM的主体,在土壤养分循环和碳截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OM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共存,这是激励研究者勇于探索的不竭动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壤HS,本文对HS及其组分的形成转化及稳定性(包括形成顺序、相互转化、驱动因素、同位素分异、热力学稳定性等),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包括HS组分的提取、分组、纯化、结构表征等),人为措施响应规律(包括耕作、施肥、土地利用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同时提出今后HS研究中要进一步应用先进技术、重新重视HS化学分组研究、进一步认识HS结构特征,以及探索HS形成转化机制及其与农业措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腐殖物质 形成转化 化学分组 结构特征 耕作施肥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胡敏酸及其级分与Fe^(2+)络合特征Ⅱ.胡敏酸级分与Fe^(2+)络合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旭东 胡田田 张一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采用酒精沉淀法对不同施肥处理胡敏酸进行分级 ,在研究胡敏酸级分组成变异以及各级分性质变化的基础上 ,研究了胡敏酸各级分与Fe2 +的络合特征。结果表明 ,胡敏酸各级分随级分数的增大芳构化度逐渐降低 ,分子结构趋于简单。在所分离的 ... 采用酒精沉淀法对不同施肥处理胡敏酸进行分级 ,在研究胡敏酸级分组成变异以及各级分性质变化的基础上 ,研究了胡敏酸各级分与Fe2 +的络合特征。结果表明 ,胡敏酸各级分随级分数的增大芳构化度逐渐降低 ,分子结构趋于简单。在所分离的 7个级分中 ,均以级分 3与Fe2 +的络合能力最强。从级分 1到级分 3络合能力逐渐增强 ,级分 3到级分 7络合能力逐渐降低。胡敏酸A型级分的络合能力一般大于P型。但若A型级分芳构化度过高 ,也存在A型级分小于P型现象。Rp型级分的络合能力明显比A型、P型级分小。不同施肥处理胡敏酸原样与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级分 络合作用 施肥 亚铁离子 酒精沉淀法 土壤
下载PDF
外源腐殖酸对棕壤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凯 颜丽 +1 位作者 赵凯 关连珠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4,共3页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组方法,对施入外源腐殖酸条件下,不同时期棕壤有机磷的组成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入外源腐殖酸,在培养的各个时期,有机磷各组分所占比例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依然是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组方法,对施入外源腐殖酸条件下,不同时期棕壤有机磷的组成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入外源腐殖酸,在培养的各个时期,有机磷各组分所占比例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依然是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施入外源腐殖酸后,在培养的30 d,活性有机磷均下降;在培养的60 d和90 d,施入高量腐殖酸的土壤,活性有机磷升高。施入外源腐殖酸,在培养的各个时期均可明显增加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含量,特别是在施入高量腐殖酸时增加的最多;同时还可降低中等稳定性有机磷的含量,在施入高量腐殖酸时降低的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腐殖酸 有机磷组分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