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花鼓戏传统剧本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谭真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7,共4页
湖南花鼓戏传统剧本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民歌民调为主,基本没有情节。中期题材扩大,加入了更多的人物和情节。晚期趋于成熟。剧本题材的来源有四:一是从现实生活中直接取材,二是从民间歌舞艺术中生发题材,三是从民间传说故事... 湖南花鼓戏传统剧本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民歌民调为主,基本没有情节。中期题材扩大,加入了更多的人物和情节。晚期趋于成熟。剧本题材的来源有四:一是从现实生活中直接取材,二是从民间歌舞艺术中生发题材,三是从民间传说故事和民间神话中抽绎题材,四是从其他剧种中移植题材。剧本的文学特点有三:一是在戏剧冲突上,重情趣而轻情节,二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就事论人、集中刻画的方法,塑造个性化而非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三是在语言风格上,简练、生动、富有形象感和动作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传统剧本 发展概貌 题材来源 文学特点
下载PDF
新时期湖南花鼓戏发展中的症结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慧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8-120,共3页
湖南花鼓戏具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声腔独特、地方色彩浓厚,语言通俗、作风淳朴,凝聚了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是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小戏。在20世纪中期深受湖南民众的喜爱,在南方地区影响力较大,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电视机、... 湖南花鼓戏具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声腔独特、地方色彩浓厚,语言通俗、作风淳朴,凝聚了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是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小戏。在20世纪中期深受湖南民众的喜爱,在南方地区影响力较大,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电视机、DVD等现代电子产品不断普及,直到现在网络时代的到来,不断的冲击着花鼓戏的发展市场。当代青年对流行文化的追随,逐渐冷落了花鼓戏艺术,观众数量不断减少,如果不制定科学的花鼓戏发展方案,其市场发展前景堪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发展症结 解决方案
下载PDF
谭盾钢琴曲《看戏》中的湖南花鼓戏元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龙逸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8期145-147,共3页
谭盾作为我国优秀作曲家的代表,其音乐作品中常常运用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形成了既富有民族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独特音乐风格,他的音乐作品在国内乃至世界乐坛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早期创作的... 谭盾作为我国优秀作曲家的代表,其音乐作品中常常运用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形成了既富有民族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独特音乐风格,他的音乐作品在国内乃至世界乐坛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早期创作的钢琴小品《看戏》是一首具有浓郁湖南花鼓戏韵味的作品,非常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味道。整首乐曲构思巧妙,内容通俗易懂,其将西方作曲技法与湖南传统音乐元素结合起来,使人听上去既亲切又有现代感,实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曲 《看戏》 湖南花鼓戏
下载PDF
赏心悦目 俗而近雅——品鉴湖南花鼓戏的乡土韵味
4
作者 何宁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湖南花鼓戏是极富湖南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的地方戏剧,其表现出的浓郁醇厚的乡土韵味,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喜爱。湖南花鼓戏独特的乡土味主要表现在"题材的乡土根""语言的乡土韵""装束的乡土色"和"... 湖南花鼓戏是极富湖南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的地方戏剧,其表现出的浓郁醇厚的乡土韵味,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喜爱。湖南花鼓戏独特的乡土味主要表现在"题材的乡土根""语言的乡土韵""装束的乡土色"和"音乐的乡土情"等四个方面。特别是湖南花鼓戏的音乐语言,它最充分地表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最直接地融入了农民喜、怒、哀、乐的乡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音乐 乡土味 融会整合
下载PDF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发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倩 张华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20年第4期40-43,共4页
湖南花鼓戏本身融聚了地域文化、民俗文化、音乐文化、舞台文化等多元一体化的虚拟价值,能在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容介其他要素信息,达到互利双赢的业态。在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它早已渗透品牌、服务、体验和文化消费等元... 湖南花鼓戏本身融聚了地域文化、民俗文化、音乐文化、舞台文化等多元一体化的虚拟价值,能在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容介其他要素信息,达到互利双赢的业态。在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它早已渗透品牌、服务、体验和文化消费等元素,衍生出非物质形式的虚拟经济。本文基于此,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探讨与湖南花鼓戏的相关性,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经济的轨道,应将两者结合寻求打造组合拳的创新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虚拟经济 非物质文虎遗产 湖南花鼓戏 传承发展
下载PDF
湖南地花鼓的文化价值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谭立琴 《娄底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90-91,共2页
湖南地花鼓是湖南各个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的形象再现,是湖南民间歌舞形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受地区语言的限制,通过表演可达到沟通情感,展示时代精神风貌,孕育新的创造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 地花鼓 湖南民间歌舞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湖南花鼓戏剧种文化形态和社会功能的当代呈现
7
作者 刘新敖 周婉怡 周勇 《城市学刊》 2021年第6期66-71,共6页
湖南花鼓戏的剧种文化形态和社会功能,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以湖南本土的民间文化为根基来呈现。由于受经济方式和文化传承等诸多因素影响,花鼓戏剧种文化形态和社会功能一度遭遇危机。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提出后,花鼓戏等民间戏曲... 湖南花鼓戏的剧种文化形态和社会功能,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以湖南本土的民间文化为根基来呈现。由于受经济方式和文化传承等诸多因素影响,花鼓戏剧种文化形态和社会功能一度遭遇危机。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提出后,花鼓戏等民间戏曲焕发新生,其艺术特色得以传承和创新,并呈现出融合不同艺术风格的态势,其剧种的文化形态与社会功能也在戏曲语言、剧目创作、发展模式以及审美价值等要素之中,向浓缩并展示湖湘文化乃至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级形态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文化形态 社会功能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湖南花鼓戏外宣资料翻译中文化缺省问题探析
8
作者 阳倩 危思宇 杨帆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2年第4期141-145,共5页
在当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花鼓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外宣资料是极具湖湘文化乃至中国特色的文本资料,研究其翻译中文化缺省问题应对策略极为重要。本文以“讲好中国故事”理念为视角,主要从文化内涵、语义理解、文化负载... 在当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花鼓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外宣资料是极具湖湘文化乃至中国特色的文本资料,研究其翻译中文化缺省问题应对策略极为重要。本文以“讲好中国故事”理念为视角,主要从文化内涵、语义理解、文化负载词三个方面发现翻译问题,未深入剖析原语语境导致语义理解有偏差;以及对于以方言为主的文化负载词草率直译后引起的文不对题现象。对于诸多问题的现状,深入探究解决该问题的应对策略,包括补偿文化内涵意义,替代文化负载词,斟酌翻译用词,弥合文化差异,精准传播中国文化,从而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外宣资料翻译 文化缺省问题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视域中的湖南花鼓戏
9
作者 刘科 周勇 《城市学刊》 2019年第5期88-92,共5页
湖南花鼓戏的产生和发展,与特定区域范围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审美习性有着密切关联。花鼓戏的产生,表征着人们日常生活感性完善的追求,书写着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体验。花鼓戏的艺术表现,则主要依托于节庆,以审美仪式的方式呈现其... 湖南花鼓戏的产生和发展,与特定区域范围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审美习性有着密切关联。花鼓戏的产生,表征着人们日常生活感性完善的追求,书写着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体验。花鼓戏的艺术表现,则主要依托于节庆,以审美仪式的方式呈现其艺术内涵。同时,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湖南花鼓戏以独特的美学追求,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升华,呈现出超越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曲 湖南花鼓戏 审美体验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湘西南花鼓舞蹈审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曾辉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97,共4页
湘西南花鼓舞蹈作为湘西南民族聚集地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自古受到巫傩文化的影响。本文重在分析湘西南花鼓舞蹈风格形成的各种原因,总结出湘西南花鼓舞蹈表现上的审美特征:"现实生活的反应","拙朴的艺术神韵",&qu... 湘西南花鼓舞蹈作为湘西南民族聚集地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自古受到巫傩文化的影响。本文重在分析湘西南花鼓舞蹈风格形成的各种原因,总结出湘西南花鼓舞蹈表现上的审美特征:"现实生活的反应","拙朴的艺术神韵","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及湘西南花鼓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为推动湘西南花鼓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南花鼓舞蹈 审美特征 文化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