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thics of Touch in Women Travellers' First Encounters With Foreign Ethnicities
1
作者 Margarete Rubik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10期905-910,共6页
This paper compares 18th and 19th century travelogues written by women and men travelling the cultural contact zones of the empire, as well as fictional recreations of such first encounters. A juxtaposition of the wri... This paper compares 18th and 19th century travelogues written by women and men travelling the cultural contact zones of the empire, as well as fictional recreations of such first encounters. A juxtaposition of the writers' reaction to the dynamics of gazing and the ethics of touch yields surprising results. Many women travellers have no problem to acknowledge the reciprocity of the gaze, accepting, as a matter of course, that the objects of their ethnological interest will gaze at them in return. In comparison, male travellers often exhibit unease at becoming an object of appraisal and observation. Even more interestingly, male travellers often shy away from haptic contact with members of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 whereas many (though not all) women are more tolerant of touch and proximity. Regarded as "unwomanly" by their contemporaries, they carved out for themselves roles which allowed for a more intimate interaction with foreign ethnicities; also, they wrote in different genres--private memoirs instead of official reports. But even in their (semi) fictional writings male authors seem to imagine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 in different terms from women and tend not let their protagonists enter into close bodily contact with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 literature women's writing English literature GAZE haptic contact
下载PDF
A Brief Review of Feminism Campaign in America
2
作者 刘星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3期258-259,共2页
Throughout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women have experienced more transition in their roles,as a result of changing social norms,than any other class.At first,both society and the literary circles preached that women s... Throughout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women have experienced more transition in their roles,as a result of changing social norms,than any other class.At first,both society and the literary circles preached that women should be dependent on men and remain in the home,in order to guarantee stability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family.As time passed and attitudes changed,women were beginning to be depicted as characters that were eager to break away from convention.However,the subject role of women was never improved during the turbulent feminism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INIsM CAMPAIGN AMERICAN literature womens ROLE
下载PDF
The Bitter Butter Knife" Puttermesser's Problematic Paradise
3
作者 Devona Mallory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3期397-403,共7页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themes of magical realism and female divinity intersect in the novel The Puttermesser Papers (1997) by Cynthia Ozick.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writer defines magical realism and discu...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themes of magical realism and female divinity intersect in the novel The Puttermesser Papers (1997) by Cynthia Ozick.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writer defines magical realism and discusses its connections to Women's Studies. The next section, "The Bitter Butter Knife", discusses the protagonist's (Ruth Puttermesser) boring existence and pathetic attempts to connect to her Jewish ancestry. In "The Problematic Paradise", the author focuses on Puttermesser's attempts to take control of her life by creating the first female golem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paradise. This author argues that the femal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utilizes magical realism as a tool of empowerment over personal op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nthia Ozick magical realism women's literature women's studies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下载PDF
Women's Imag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Varied During Current Century
4
作者 YUE DAIYUN CHEN SHANSHAN 《Women of China》 1995年第12期19-20,共2页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wakening women who ran from their feudalistic families found that the male-dominated society, where men managed the exterior affairs and women managed the interior ones, was indestructible.
关键词 In womens Imag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Varied During Current Century
原文传递
Women's Literature Awards
5
《Women of China》 1999年第1期37-37,共1页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national evaluation ofcontemporary Chinesewomen’s literature were unveiled inBeijing on September 19, 1998.
关键词 womens literature Awards
原文传递
近五十年法国儿童文学中女孩形象研究
6
作者 刘宇宁 刘贻丹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近50年以来,法国儿童文学题材得以不断丰富,其中的女孩形象尤为值得关注,它不仅能映射社会结构的变化也能体现思想观念的发展。女孩形象的塑造承载着成人的价值观,与当代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彼此呼应,与各历史时期的女性境遇息息相关。... 近50年以来,法国儿童文学题材得以不断丰富,其中的女孩形象尤为值得关注,它不仅能映射社会结构的变化也能体现思想观念的发展。女孩形象的塑造承载着成人的价值观,与当代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彼此呼应,与各历史时期的女性境遇息息相关。从两性对立造成的“假小子”形象,到多愁善感的传统女孩形象,再到理性看待女性特质的新世纪女孩形象,这些应运而生的文学形象,经由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对各时期女性的自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儿童文学 女孩形象 女性境遇
下载PDF
20世纪初叶中国女性文学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延礼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6,共8页
20世纪第一个20年(1900-1919),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期的女性文学不仅出现了女性小说家群、女性翻译文学家群、女性政论文学家群、南社女性作家群等四大作家群体,而且在创造主体、文体结构、思想意蕴、艺术表现,乃至传... 20世纪第一个20年(1900-1919),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期的女性文学不仅出现了女性小说家群、女性翻译文学家群、女性政论文学家群、南社女性作家群等四大作家群体,而且在创造主体、文体结构、思想意蕴、艺术表现,乃至传播方式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第一个20年女性文学的创造主体由闺秀转变为第一代知识女性,为中国女性文学走向现代迈出了第一步,为"五四"女性小说家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五四"之后现代文体结构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这一转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作家群体 第一代知识女性 文学转型
下载PDF
写于空无——阿特伍德诗歌的留白美学、女性创作与国族认同 被引量:4
8
作者 柯倩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以留白美学为切入点研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穆迪日记》及其他诗歌,可以解读出其作品的深层意义和美学意蕴。阿特伍德持续寻找女性文学传统和加拿大文学传统。她创作的女作家形象敢想敢言、不落俗套、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她书写女... 以留白美学为切入点研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穆迪日记》及其他诗歌,可以解读出其作品的深层意义和美学意蕴。阿特伍德持续寻找女性文学传统和加拿大文学传统。她创作的女作家形象敢想敢言、不落俗套、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她书写女性移民对土地和国家从陌生到熟悉、认同的过程。阿特伍德的诗歌和插图采用空白、消失、虚无的意象,象征几十年前加拿大文学和女性文学的空白状态,揭示他们的作品面临再度被淹没的威胁。加拿大国家文学的发展不能没有女作家的参与,她们的创作应得到认可并纳入发展图景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留白美学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加拿大文学 国族认同
下载PDF
女性意识觉醒之心路——浅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明霞 张焕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独领风骚。女性文学的文本风貌可用一个公式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心灵化。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走过了一条争取被男权文化接纳、建构女性联盟、解构男权文化的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独领风骚。女性文学的文本风貌可用一个公式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心灵化。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走过了一条争取被男权文化接纳、建构女性联盟、解构男权文化的心灵之路。女性文学的主流对男权文化堤坝产生着强大的冲决力,也对女性自我解放产生着不可缺少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 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主体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解放
下载PDF
恋父情结书写与女性意识的渺茫走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文秀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13,共9页
现当代女作家笔下关于女性恋父情结的书写无疑属具有另类色彩的题材,在此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张爱玲、张洁、陈染、张悦然等。在梳理考察现当代女作家笔下的恋父情结书写时,会发现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经历了从占有报复,到爱恨兼有,再... 现当代女作家笔下关于女性恋父情结的书写无疑属具有另类色彩的题材,在此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张爱玲、张洁、陈染、张悦然等。在梳理考察现当代女作家笔下的恋父情结书写时,会发现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经历了从占有报复,到爱恨兼有,再到美化男性并与男性全盘和解的演进历程;二是女性恋父的情感选择呈现从宿命色彩到自我选择的走向。女性的恋父情结文本必然涉及母女关系的描写和母亲形象的塑造,母亲形象则经过了从对女儿和丈夫单向的忍受与爱乃至无怨无悔的承受,到爱怨交织,再到自私、势利、冷酷的演进路向。这些女作家在同性之谊的书写中,呈现了难以言说的复杂意味,而这种关系成为母女关系的衍生、补充乃至替代品,现当代女作家笔下同性之谊的书写呈现出从广义到狭义的演进脉络。在上述各种关系的书写过程中不难看出女作家的立场嬗变趋向,即性别对抗意味渐趋冲淡,女性文学原本意义上的女性意识似乎也渐行渐远,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不免堪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恋父情结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女性主义教学法——以唐宋时期女性的文学书写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小华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的女性主义教学法强调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和立场作为基本教学方法,还原古代社会女性的文学书写状况,修正过去那种忽视女性经历和女性经验的理论,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主要以文学形式来描绘的关于女性的实践生活和心灵发展的... 中国古代文学的女性主义教学法强调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和立场作为基本教学方法,还原古代社会女性的文学书写状况,修正过去那种忽视女性经历和女性经验的理论,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主要以文学形式来描绘的关于女性的实践生活和心灵发展的历史。对唐宋时期女性文学书写的教学应在基础资料和文学史实的澄清、女性作家作品的“特质”、女性文学书写的定位以及女性文学书写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等四个方面贯彻女性主义的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 女性主义 教学法 唐宋时期 女性书写
下载PDF
论丁玲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文采 王建中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丁玲是个极有个性的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贯穿她的全部创作。从“‘莎菲型’女性与中国女性文学”、“《‘三八节’有感》与丁玲的女性文学”、“丁玲与新时期女性文学”等三个方面来看,20世纪新女性形象无不受到丁玲创作的影响,这... 丁玲是个极有个性的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贯穿她的全部创作。从“‘莎菲型’女性与中国女性文学”、“《‘三八节’有感》与丁玲的女性文学”、“丁玲与新时期女性文学”等三个方面来看,20世纪新女性形象无不受到丁玲创作的影响,这一重大影响关系足以确定丁玲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奠基人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莎菲型'女性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新时期女性文学
下载PDF
“生态女性文学”身份的确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凤珍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5-47,共3页
针对女性文学的文化症候和误区,探讨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强调女性作家应该注重创新,理直气壮地站出来,去创作一种新的文学,一种供全人类共同欣赏的文学——生态女性文学,这才是中国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全球化 女性文学 生态文学 女性主义 生态精神
下载PDF
外国女性文学及其他——金莉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爱红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3期3-10,共8页
金莉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目前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外国文学》杂志主编。多年来金莉教授一直致力于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美国文学尤其是美国女性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受《山东外语教学》编辑... 金莉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目前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外国文学》杂志主编。多年来金莉教授一直致力于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美国文学尤其是美国女性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受《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委托,笔者有幸对金莉教授就外国女性文学研究进行了采访。在访谈中,金莉教授回顾了自己从事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历程,畅谈了文学研究,尤其是国内女性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和我们无私分享了自己治学和办刊的宝贵经验。金教授指出,美国女性文学已经不再是"她们自己的文学",当代美国文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金教授还谈及她目前正在撰写的一部女性文学史专著——《美国女性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女性文学 “她们自己的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美国女性文学史》
下载PDF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疏证——兼论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束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对两位才媛的文学成就做出了精准的评述,揭示了其诗文的艺术特质。同时,也为后学了解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提供了诸多弥足珍贵的信息:彼时女性往往具有较为深湛的学理修养;文学才华能够帮助...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对两位才媛的文学成就做出了精准的评述,揭示了其诗文的艺术特质。同时,也为后学了解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提供了诸多弥足珍贵的信息:彼时女性往往具有较为深湛的学理修养;文学才华能够帮助她们超越门第的拘限,提升自己的地位与名望;南朝宫廷文学盛行,帝王的喜好足以引领一时的文学风尚,女性创作亦表现出与流行文风趋近的动向;作为帝王生活与娱乐的场所,南朝后宫中的文学生产值得进一步探究;南朝女性的自我形塑因融注了个人的学识、气质及经世情怀,因而呈现出优雅理性、独立不迁的本真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鲍令晖 韩兰英 南朝女性 文学生态
下载PDF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词在中国的嬗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桂琴 《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56-61,共6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次关键词的嬗变:从"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从...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次关键词的嬗变:从"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女性文学"是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相比而言,"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明确和清晰。"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义"则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女性意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以"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为了走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性别诗学"学说被适时引进。但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诗学
下载PDF
日本80后女作家的自我成长与救赎
17
作者 王晶 杨鹏宇 张姗 《日本研究》 2016年第4期89-96,共8页
21世纪,日本文坛中一批独具创新意识的年轻80后新锐女作家纷纷崛起。她们站在时代背景下对整个人生进行思考,将成长过程中的虚无、寂寥、苦恼等等(包括同性恋的苦恼),付诸笔端,她们以自己独到的艺术视角,崭新的文学理念,冲击的文学文字... 21世纪,日本文坛中一批独具创新意识的年轻80后新锐女作家纷纷崛起。她们站在时代背景下对整个人生进行思考,将成长过程中的虚无、寂寥、苦恼等等(包括同性恋的苦恼),付诸笔端,她们以自己独到的艺术视角,崭新的文学理念,冲击的文学文字,匠心变化的艺术手法,将"青年女性如何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这个主题融入到每一部作品中。本文以绵矢莉莎、金原瞳、青山七惠、朝吹真理子这几位80后芥川奖获得者和河崎爱美、井上路望等80后畅销书作家为例,探索日本80后女作家的自我成长与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80后女作家 青山七惠 日本当代女性文学
下载PDF
新生代女作家创作谈
18
作者 周艳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新生代女作家是指出生于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 ,活跃于 90年代 ,创作题材以城市生活为主 ,写作极具个人化的作家。对于她们的创作 ,文学评论界历来就众说纷纭 ,该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 ,试图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 。
关键词 20世纪 女性文学 新生代女作家 创作经历 创作个性 创作误区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清代女作家吴藻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永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
明清以来,女性文化日趋繁荣。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中国古代女作家凡4 000余人,其中清代女性作家约3 500人。而在清代,仅江浙两省就有女作家3 000多人,著作约4 000种。江浙地区女性文化的繁荣,与本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 明清以来,女性文化日趋繁荣。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中国古代女作家凡4 000余人,其中清代女性作家约3 500人。而在清代,仅江浙两省就有女作家3 000多人,著作约4 000种。江浙地区女性文化的繁荣,与本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人文景观、地域环境,以及明清以来城市化、商品化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生长于浙江仁和的吴藻,以其"父夫俱业贾"的家庭氛围,成为清代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她的成就缘于个人的聪慧与勤勉,也更源于时代的机缘、地域文化的浸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女性文学 吴藻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女性文学阶段的全面展现——评《我的光辉生涯》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秀清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6期62-65,共4页
本文依据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沃尔特的理论,分析了澳大利亚早期小说《我的光辉生涯》的特点—跨越了女性文学的三个阶段。小说中的丛林少女西比拉为追求男女平等、独立人格与自我实现进行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给当今的妇女树立了一... 本文依据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沃尔特的理论,分析了澳大利亚早期小说《我的光辉生涯》的特点—跨越了女性文学的三个阶段。小说中的丛林少女西比拉为追求男女平等、独立人格与自我实现进行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给当今的妇女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光辉生涯》 西比拉 女性文学阶段 抗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