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Ungulate Population in Jiangxi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Predicting the Prey-base from Empirical Field Data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国梁 Alice Laguardia +1 位作者 Falk Huettmann 时坤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5期397-403,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introducing the South China tiger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in the Jiangxi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ield survey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prey distribution i...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introducing the South China tiger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in the Jiangxi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ield survey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prey distribution in the reserve. Twelve permanent transects were set in three distinct functional zones from February to April 2012 and May to July 2013. A total of 112 ungulate signs were recorded on these transects. In addition, 20 camera traps were used to survey ungulates and predators in 2012, while the following year we extended the survey site by using 30 cameras. Overall, 6641 capture events on 2930 camera days were obtained, presenting a variety of ungulate spe- cies: muntjak (Muntiacus muntjak), tufted deer (Elaphodus cephalophus), serow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and wild boar (Sus scrofa).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ungulates was compared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zones using a single factor of variance analysis in SPSS softw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un- gulates were recognized between the core zone and experimental zone, but not in other zon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habitat typ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the nature reserve. Using ArcGIS analysis and Salford Predictive Modeler software, we ran several predictive models to understand which areas are most suitable for ungulates. We conclude that muntjac and wild boar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xperimental zone, serow are more common in the core zone, while tufted deer are located evenly in the three functional zones.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effective and feasibl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for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recom- mended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tiger Jiangxi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amera traps UNGULATES SPMmodels management strategies
原文传递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种群的初步监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冰 张恩迪 +1 位作者 张振华 刘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341,共9页
本文采用被动监测与冬季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东北虎的初步监测,分析了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活动频次、数量和雌雄成幼比例,并对东北虎的保护提出了管理建议。截至2006年底,保护... 本文采用被动监测与冬季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东北虎的初步监测,分析了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活动频次、数量和雌雄成幼比例,并对东北虎的保护提出了管理建议。截至2006年底,保护区内共监测到东北虎的活动93次,其中有1次为幼体。45次有可靠足迹记录的活动情况的判定表明,2002-2006年依次有3-7只次、10-16只次、5-9只次、4-7只次、5-7只次的东北虎在保护区及周边活动,雄性多于雌性;2003-2005年的冬季野外调查表明,可能有7只雄性东北虎在该区域活动,其中有1只为雄性亚成体。由于受监测条件、监测方法和强度等因素的限制,且在所获监测信息中有半数以上没有可靠的足迹数据,因此本研究的监测结果只能部分地反应东北虎在该区域活动的情况。作者建议,在该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建立跨国界保护机制、加强生态走廊的建设并在保护中考虑到野生东北虎移位的可能性、加强东北虎及猎物的监测研究、建立社边防居民一条龙制度、改善家畜的放牧方式以及积极寻求替代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北虎 监测 种群
下载PDF
莫莫格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白鹤停歇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相桂权 张洪岩 +5 位作者 吴景才 于国海 孔维尧 吴志刚 山广茂 王海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31,共6页
对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及其对停歇白鹤种群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3年间,保护区内农田、人工林、村庄、草地和沼泽的面积趋于减少,而盐碱地、浅水泡、水库和河流的面积呈增加趋势;随着降雨量的增加... 对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及其对停歇白鹤种群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3年间,保护区内农田、人工林、村庄、草地和沼泽的面积趋于减少,而盐碱地、浅水泡、水库和河流的面积呈增加趋势;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农田、盐碱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而河流和沼泽面积随之显著增加.1983-2008年春季,在保护区停歇的白鹤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每年春季平均有(571.5±485.6)只白鹤在此停歇,春季最高历史记录出现在2008年,为2 148只.2000-2007年秋季,在莫莫格保护区停歇白鹤种群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种群数量为(495.6±429.4)只,2007年秋季种群数量最高,为1 485只.随着盐碱草甸面积的增加,停歇白鹤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r=-0.785,P=0.037);停歇白鹤种群数量与泡沼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796,P=0.032);农田、人工林、河流和水库面积变化对白鹤种群数量变化无显著影响.实施白鹤停歇地保护和恢复重建应重点加强对泡沼的保护和管理;另外,盐碱草甸为白鹤潜在的停歇生境,保护其完整性对白鹤停歇地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停歇地 种群动态 景观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珲春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戚继忠 张吉春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53-457,共5页
从多样性,自然特征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7个方面对珲春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评价,最终得出评价分值:74.7.珲春自然保护区表现出了在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优先地位,它与现有国家级同类保... 从多样性,自然特征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7个方面对珲春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评价,最终得出评价分值:74.7.珲春自然保护区表现出了在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优先地位,它与现有国家级同类保护区相近,符合<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中国国家标准中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应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予以重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适宜性 生态脆弱性 生态评价 多样性 自然生态系统 代表性 分值 同类 稀有性
下载PDF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以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为例
5
作者 李海萍 李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6期55-60,共6页
本研究以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指导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累计阻力模型对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分,构建了不同生态安全水... 本研究以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指导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累计阻力模型对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分,构建了不同生态安全水平下的景观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 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安全格局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下载PDF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汪清县局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广成 《自然保护地》 2021年第2期49-57,共9页
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过程中,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将为相关决策提供多角度的参考。本文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汪清县局为例,采用... 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过程中,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将为相关决策提供多角度的参考。本文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汪清县局为例,采用当前国际主流的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汪清县局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汪清县局森林湿地资产价值为398.09亿元,其中,经济资产(包括土地资产和物质产品资产)总价值252.40亿元,占比63.40%;生态资产(包括碳资产和土壤养分资产)总价值145.70亿元,占比36.60%。同时,其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服务总价值为93.94亿元,其中,物质产品总价值为5.74亿元,占比6.11%;生态服务总价值为88.20亿元,占比93.89%。生态服务价值排序为:维持生物多样性服务>涵养水源服务>保育土壤服务>调蓄洪水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净化空气服务>固碳释氧服务>休闲游憩服务。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让社会公众更直观地认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价值,同时为健全和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促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资源资产 价值评估 东北虎豹 汪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