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achakou Deposit in West Kunlun of Xinjiang: A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Associated with Magmatic Metasomatism of Carbonate Rock 被引量:1
1
作者 ZHOU Menglin LIU Yingch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2期883-884,共2页
Objective The Sachakou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Hetian County, Xinjiang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of E78° 57' 54.30"-78°59' 53.63", N34° 39' 27.50"-34° 40' 57.21"). It be... Objective The Sachakou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Hetian County, Xinjiang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of E78° 57' 54.30"-78°59' 53.63", N34° 39' 27.50"-34° 40' 57.21"). It belongs to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 on the northwest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Sanjiang orogenic belt to the south (Spurlin et al., 2005). 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Pb-Zn mineralized spots and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is area one after another, which is called the Huoshaoyun ore concentration area. Among them, the Sachakou Pb-Zn deposit has reserves up to140 Mt, which has reached a large scale. However, the study on the genesis of deposits in this area has only just begun. This work studied the genesis ofthis Pb-Zn deposit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genesis of regional deposits and regional prospec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A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Associated with Magmatic Metasomatism of Carbonate Rock The Sachakou deposit in West Kunlun of Xinjiang ZN
下载PDF
Growth Pattern and Its Indication of Spheroidal Nano-Micro Crystal Aggregates of Pyrite in the Baiyunpu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Central Hunan 被引量:2
2
作者 GAO Shang HUANG Fei +6 位作者 GU Xiangping LI Xiangyou MENG Lin LIU Rui SUN Li GAO Wenyuan YU Huant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770-1783,共14页
The Baiyunpu deposit lies in the southwest plunging Dachengshan anticline in central Hunan, which is a large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The orebodies were surrounded by the Qiziqiao Formation limestone in the Middle ... The Baiyunpu deposit lies in the southwest plunging Dachengshan anticline in central Hunan, which is a large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The orebodies were surrounded by the Qiziqiao Formation limestone in the Middle Devonian, and its geological occurre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wall rocks. A large number of spheroidal pyrite aggregates are found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ores. The spheroidal aggregates are made up of kernels and concentric rings. The kernels are composed of approximately epigranular pyrite nanocrystals, while the rings are composed of accumulated pyrite microcrystals growing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spheroidal pyrite aggregate and its outer zone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areas(A–E). The results of 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sis(EPMA) show that from the zone A1 to B, Co/Ni 〈1, the sum of Co and Ni is 0.08%–0.26%, S/Fe increases from 2.06 to 2.15. While from the zone C to E, Ni cannot be detected and S/Fe decreases from 2.22 to 2.08. Powder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 in the micro zone shows obvious crystallin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ggregates. Moving from the inside outwards, the maximum diffraction peak intensity of the(111) and(220) crystal planes of pyrite increases, and the crystallinity improves. The degree of change in the(111) plane is the most prominent. Considering the theory of crystal growth along with the geologic features of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here the spheroidal pyrite aggregates developed, we confirm that the spheroidal aggregates are the result of nano-micro crystalline gathering and growth occurring by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 processes:nano-crystalline nucleation and growth, gathering into a ball, oriented growth of microcrystals, continuous accum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grain boundaries. The formation of the spheroidal pyrite aggregates in the late Qiziqiao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Devonian occurred in a neutral to weak alkaline and reductiv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the normal oxygen-rich shallowwater carbonate platform edge. The variations in the S/Fe ratio and crystallisation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during pyrite crystal growth, the sulphur fugacity was high locally and rose constantly, the degree of supersaturation decreased locally and the growth environment was stable rel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yunpu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pyrite nano-micro crystal spheroidal aggregates growth pattern indication significance
下载PDF
祁漫塔格矿带虎头崖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和成矿作用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胡杏花 朱谷昌 +3 位作者 刘欢 李智峰 郑纬 徐文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21,共6页
虎头崖多金属矿是青海省祁漫塔格成矿带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区域内矿产丰富,矿种多样,主要以铁、铜、铅、锌的多金属为主。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项目组对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现场调查和室内多元信息的综合分析,从虎头崖矿区地层、地... 虎头崖多金属矿是青海省祁漫塔格成矿带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区域内矿产丰富,矿种多样,主要以铁、铜、铅、锌的多金属为主。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项目组对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现场调查和室内多元信息的综合分析,从虎头崖矿区地层、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重点分析了该矿床的矿体形态产状特征、矿石组成,矿床成因、矿床特征,并分析了成矿作用的分期活动过程和成矿机制;通过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可从现有Ⅰ、Ⅱ矿带由北西向南东的侧列方向及平行F1、F2、F3等断裂带追索寻找深部隐伏盲矿体,并可根据物探异常找隐伏岩体,根据化探Cu、Pb、Zn组合异常找隐伏矿化破碎带,我们已探明虎头崖的金属矿产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矿床特征 成矿作用 虎头崖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区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8
4
作者 丰成友 王雪萍 +6 位作者 舒晓峰 张爱奎 肖晔 刘建楠 马圣钞 李国臣 李大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6-1817,共12页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较为典型的兼具正接触带矽卡岩亚型和外接触带矽卡岩亚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笔者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地质特征解剖和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属成矿元素组合复杂,矿化主要产于侵入...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较为典型的兼具正接触带矽卡岩亚型和外接触带矽卡岩亚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笔者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地质特征解剖和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属成矿元素组合复杂,矿化主要产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不同时代地层间的断裂带或不整合面及不同岩性界面,自成矿岩体内部向外具有明显的金属矿化与蚀变分带。利用锆石LA-ICP-MS和SHRIMP U-Pb法,获得成矿花岗闪长岩体和二长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235.4±1.8)Ma(n=24,MSWD=1.7)和(219.2±1.4)Ma(n=11,MSWD=0.83);利用辉钼矿Re-Os法,获得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石和矽卡岩型钼矿石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25.0±4.0)Ma(n=7,MSWD=0.24)和(230.1±4.7)Ma(n=5,MSWD=0.12),厘定矿区成岩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综合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已有年代学资料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该区印支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和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于后碰撞构造阶段,为区域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旋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 锆石U-PB测年 RE-OS同位素测年 同位素 虎头崖 祁漫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马圣钞 丰成友 +4 位作者 张道俊 李大新 舒晓峰 刘建楠 杜松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内。矿化带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不同岩性地层接触界面或地层中断裂破碎带内,兼有正接触带和外接触带2种蚀变矿化带。由岩体→接触带→碳酸盐岩地层,金属成矿元素分别为W-Mo... 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内。矿化带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不同岩性地层接触界面或地层中断裂破碎带内,兼有正接触带和外接触带2种蚀变矿化带。由岩体→接触带→碳酸盐岩地层,金属成矿元素分别为W-Mo→Fe-Sn-Cu→Cu-(Pb-Zn)→Pb-Zn-Ag,蚀变类型由岩体自变质的钾化、硅化、云英岩化过渡为正接触带附近的符山石化、绿帘石化、透辉石化,再到外接触带围岩的石榴子石化、透辉石化,以及晚期的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中的CaO等向岩浆岩内扩散,岩体中的SiO2、Al2O3等则向碳酸盐岩扩散,而且,与花岗岩相比,矽卡岩中FeO、MnO、MgO更为富集,这表明接触渗滤作用与接触交代作用同时存在。成矿元素分析结果显示,W、Mo元素在岩体内含量较高,而Fe、Cu、Pb、Zn主要在矽卡岩带内富集,各成矿元素在未蚀变大理岩中的含量均较低。笔者认为,矿化蚀变的明显分带性是岩体和地层成矿差异性及矽卡岩带内微裂隙系统发育的不均匀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蚀变矿化分带 矽卡岩 多金属矿床 渗滤交代作用 虎头崖 青海祁漫塔格
下载PDF
青海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喷流成矿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欢 奚小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2-783,共12页
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区地处柴达木南缘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中,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晚古生代的弧后扩张盆地,矿床类型为Sedex型。对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区中的虎头崖铅锌矿、肯德可克多金属矿、北沟铁矿和景仁铜矿进行现场调查,并对... 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区地处柴达木南缘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中,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晚古生代的弧后扩张盆地,矿床类型为Sedex型。对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区中的虎头崖铅锌矿、肯德可克多金属矿、北沟铁矿和景仁铜矿进行现场调查,并对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及矿石进行岩矿鉴定、化学全分析、稀土、微量元素分析及全岩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区火山岩基本属于含钾高的亚碱性系列,总体表现为亲弧裂谷特征,火山喷发喷流成矿作用具有多旋回的特点;矿石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分析说明热水喷流成矿作用的存在,与Sedex型喷流成矿特征和弧后伸展盆地大地构造环境相符合。虎头崖—肯德可克矿区具有如下成矿特点:以层控矿床为主,主要为海西期弧后盆地成矿;具有多个层位成矿、以多元素成矿为主、具有由深源到浅源的成岩成矿作用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崖铅-锌矿 肯德可克 祁漫塔格 SEDEX型矿床 弧后盆地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黑云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证据 被引量:5
7
作者 时超 李荣社 +4 位作者 何世平 计文化 辜平阳 陈守建 张海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7-986,共10页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矿区内中酸性侵入岩体广泛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通过高精度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与矿化、矽卡岩化关系密切的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矿区内中酸性侵入岩体广泛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通过高精度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与矿化、矽卡岩化关系密切的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4.2±1.5Ma。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黑云二长花岗岩具有高Al_2O_3、K_2O,低TiO_2、Na_2O的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显示其富集轻稀土元素、Rb、Th和部分高场强元素,Nb、Sr、Zr相对亏损,稀土元素表现为LREE/HREE明显分离的配分模式,总体表现为I型花岗岩的特征。在(Y+Nb)-Rb图解中落入后碰撞花岗岩区,在R1-R2因子判别图上落入造山晚期和同碰撞花岗岩重叠区,显示其可能形成于碰撞-后碰撞构造阶段。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区Ⅵ矿带具有强烈的矽卡岩化,结合矿石组构、脉石矿物、围岩蚀变等特征,认为其具有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形成于234.2±1.5Ma(中—晚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黑云二长花岗岩 构造环境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 矽卡岩型矿床
下载PDF
基于VRP的三维成矿信息集成显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杰 陈建平 +1 位作者 胡桥 朱一龙 《地质学刊》 CAS 2016年第3期512-517,共6页
以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多金属矿床三维成矿预测为例,针对矿产勘查中从二维矿产预测到三维矿产预测到研究成果二维表达的局限性,探讨了在三维成矿预测方法指导下,通过虚拟现实软件平台(VRP),三维成矿预测信息集成表达显示过程的总体设计... 以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多金属矿床三维成矿预测为例,针对矿产勘查中从二维矿产预测到三维矿产预测到研究成果二维表达的局限性,探讨了在三维成矿预测方法指导下,通过虚拟现实软件平台(VRP),三维成矿预测信息集成表达显示过程的总体设计。对三维成矿预测中不同学科的勘探解译成果集成、综合分析多源信息以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P软件 三维成矿预测 虚拟现实 集成显示 虎头崖多金属矿床 青海祁漫塔格
下载PDF
虎头崖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演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雷源保 赖健清 +3 位作者 王雄军 苏生顺 王守良 陶诗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17-2128,共12页
虎头崖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中一个典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依据野外矿床地质调查和室内光薄片鉴定工作将该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期,7个成矿阶段。16件具代表性硫化物矿石单矿物硫、铅同位素测试显示,硫、铅同位素具有如下特征:δ(34S)变化... 虎头崖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中一个典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依据野外矿床地质调查和室内光薄片鉴定工作将该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期,7个成矿阶段。16件具代表性硫化物矿石单矿物硫、铅同位素测试显示,硫、铅同位素具有如下特征:δ(34S)变化范围为+0.6×10-3^+9.8×10-3,平均值为+5.2×10-3,从岩体边部至远离岩体处硫同位素含量呈逐渐增大趋势;铅同位素变化范围小,208Pb/204Pb为38.717~38.261,207Pb/204Pb为15.718~15.560,206Pb/204Pb为19.502~18.476。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硫、铅同位素特征,估算地幔、地壳中各组分,获得地幔、地壳中Pb组分分别为0.07~0.22、0.78~0.93,并推断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为以地壳成分为主、含地幔成分的岩浆岩。成矿物质演化为在靠近岩体处S主要来源于岩体,远离岩体处地层物质含量逐渐增加,但主要为岩浆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崖多金属矿床 同位素 成矿物质 地壳 地幔
下载PDF
基于TOUGHREACT的成矿过程化学反应数值模拟——以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婉秋 邹艳红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54-362,共9页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省祁漫塔格成矿带中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本文基于前人对该矿区地质特征、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利用TOUGHREACT数值模拟软件,针对石英晚期硫化物成矿阶段进行成矿过程化学反应数值模拟研究...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省祁漫塔格成矿带中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本文基于前人对该矿区地质特征、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利用TOUGHREACT数值模拟软件,针对石英晚期硫化物成矿阶段进行成矿过程化学反应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建立地质概念模型和网格化物化参数的设置,在设置的时间步长内对多相流体流动和热对流传导、溶质运移以及地球化学反应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矿区内不同温压条件下成矿元素化学平衡浓度变化的总体趋势以及对方铅矿和闪锌矿矿物溶解沉淀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从250℃降至155℃时,Pb^2+的化学平衡浓度出现骤减;当温度从300℃降至100℃时,Zn^2+的化学平衡浓度出现骤减;由于矿物的沉淀需要消耗大量相关的成矿元素,方铅矿和闪锌矿最佳成矿温度范围分别为155℃~250℃和100℃~300℃;不同温度和压力对成矿元素化学平衡浓度影响不同,温度是控制方铅矿和闪锌矿沉淀化学反应的核心因素,压力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与传统地质解译结果相对符合,证明了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GHREACT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反应 化学平衡浓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SAMT法在青海省虎头崖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文权 白国龙 +1 位作者 马金忠 王丽君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53-457,共5页
CSAMT法是在大地电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源频率域测深方法,相比常规电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提供信息丰富、抗干扰能力强、工效高成本低廉等特点,现已是矿产资源勘查中广泛使用的物探方法,本文通过实例介绍该方法... CSAMT法是在大地电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源频率域测深方法,相比常规电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提供信息丰富、抗干扰能力强、工效高成本低廉等特点,现已是矿产资源勘查中广泛使用的物探方法,本文通过实例介绍该方法在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虎头崖多金属矿 应用效果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虎头崖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12
作者 白洪溪 周瑾 +3 位作者 申伟杰 王金海 李华 陈晓琳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期84-90,共7页
本文通过对虎头崖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化学、成矿类型及成矿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对该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晚古生代-中生代,区域不同类型矿床在空间上分布具有叠加特点,矽卡岩型矿产与岩浆岩和地... 本文通过对虎头崖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化学、成矿类型及成矿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对该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晚古生代-中生代,区域不同类型矿床在空间上分布具有叠加特点,矽卡岩型矿产与岩浆岩和地层接触关系表现密切,远程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受岩浆热液、地层和构造的控制,矿体形成严格受地层控制,与地层产状及构造带平行分布。研究表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成矿系列是区域找矿主攻方向,主攻类型为矽卡岩-斑岩-热液型,应加强对中酸性岩体边部凹陷带、主断裂、次级断裂及斑岩体的研究和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矿产勘查工程 虎头崖 青海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矿产预测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虎军 杨兴科 +2 位作者 刘渭 罗云之 范阅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53,共5页
分析了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的意义,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存在不确定的特点,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综合评价模型。从实际地质条件出发,... 分析了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的意义,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存在不确定的特点,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综合评价模型。从实际地质条件出发,考虑影响成矿有利度的7项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信息熵理论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成矿有利度进行了等级判定,并对其进行了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海虎头崖矿田3个矿带的成矿有利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为今后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矿产预测评价 虎头崖矿田 铁多金属 未确知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